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08新課綱教學目標與特色 (一)強化務實致用 (二)落實課程連貫 (三)深化基本職能 (四)符應產業需求 考招連動配套 部定實習科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08新課綱教學目標與特色 (一)強化務實致用 (二)落實課程連貫 (三)深化基本職能 (四)符應產業需求 考招連動配套 部定實習科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8新課綱教學目標與特色 (一)強化務實致用 (二)落實課程連貫 (三)深化基本職能 (四)符應產業需求 考招連動配套 部定實習科目
將 部定之實習科目落實於技能領域 ,加上各校定特色專題實作課程之開設,達到重視實務技能與適性發展,然後藉由考招連動配套 來達到上述之四點目標! 部定實習科目 落實技能領域 重視實務技能 專題實作開設 重視適性發展 考招連動配套

2 108新課綱--考招連動規劃 配合 108新課綱 調整 參採 專業科目命題範圍 學習歷程檔案 期程規劃:
107年4月完成考科調整、學習歷程檔案採計項目對接 107年5月命題範圍調整、學習歷程檔案採計項目對接通過委員會議 107年6月實施命題範圍調整、學習歷程檔案採計項目對接宣導作業 配合統測中心進行實作評量納入備審資料採計規劃

3 因應108新課綱整體考招規劃架構 108技術型高中課綱 111學年度技專校院考試及招生 統一入學測驗考試 技能領域 部定群共同 實習科目
調整專業科目(一)、(二)命題範圍 精進共同科目及專業科目命題品質 技能領域 部定群共同 實習科目 學習歷程檔案運用 一、甄選入學及技優甄審,111學年度第二 階段採學習歷程檔案: 學業表現 :修課紀錄 非學業表現 : (1)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含技能領域) ,為指定項目 (2) 視實作評量成熟後,將列為備審資料項目 二、資料對接之系統架構 部定群 專業科目 與我們要進行有關的在這一頁呈現:依據新課綱,進行考科調整,以及學習歷程檔案運用之考招連動。 部定 一般科目 增強學生 基礎專業能力 108新課綱與99課綱比較: 1.實習科目新增「技能領域實習課程」 2.調增專業及實習科目15至30學分(總計45至60學分)

4 二、統一入學測驗專業科目 命題範圍調整

5 4 3 2 1 專業科目(一)(二)命題範圍原則 原則 屬部定 群專業科目 群共同實習科目 以現行命題範圍為基礎 屬技專入學先備知識
為落實技專校院實務選才及銜接技高務實致用能力,專業科目(一)及(二)依108新課綱調增部定必修群專業及實習科目15-30學分(總計45-60學分),修訂111學年度命題範圍。 105至107年,全方面分梯諮詢技專校院所有群類別代表、15 群科中心代表、入學測驗中心、新課綱研修團隊、技術型高中 代表、教師團體及家長團體等單位。 4 原則 3 2 1 屬部定 群專業科目 群共同實習科目 以現行命題範圍為基礎 屬技專入學先備知識 (最大共識)

6 專業科目(一)、(二)命題範圍: 成果及程序
命題範圍不變或僅名稱修改:15群(類)別 87課綱是以技高各科別課程綱要決定命題範圍 95暫綱以後是以群為概念 108新課綱亦是以群為概念,因此有些群(類)別命題範圍不變 總計刪減一科目:2類(08工程與管理類、13家政群生活應用類) 總計新增一科目:2群類(03電機與電子群電機類、04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 總計新增二科目:1群(02動力機械群) 依108課綱研提命題範圍草案 群科中心及技專等多次會議共識 招策會相關會議(待提報) 報教育部核定(待報部) 辦理宣導作業

7 6群(類)別命題範圍調整原因-2 群(類)別名稱 現行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111學年度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異動情形 專業科目(一)
專業科目(二) 03電機與電子群電機類 電子學 基本電學 電工機械 電子學實習 基本電學實習 電工機械實習 【+1】 調整原因: 依據第13次考科範圍調整會議決議。群科中心建議若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增加「程式設計實習」命題範圍,電機與電子群電機類專業科目(二)建議亦須增加電工機械實習命題範圍,且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及電機類專業科目命題範圍授課學分數相同(專一+專二=30學分)。

8 6群(類)別命題範圍調整原因-3 群(類)別名稱 現行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111學年度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異動情形 專業科目(一)
專業科目(二) 04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 電子學 基本電學 數位邏輯 數位邏輯實習 電子學實習 計算機概論 基本電學實習 微處理機 數位邏輯設計 程式設計實習 【+4】 【-3】 調整原因: 第13次考科範圍調整會議中電機與電子群科中心學校於106年6月19日函復本會(106)技專校院招策字第 號函,建議「程式設計」列為命題範圍本為群科中心原始建議,唯應更名為程式設計實習與新課綱訂定課程名稱相同為妥。 數位邏輯、數位邏輯實習為現行課綱名稱,新課綱名稱為數位邏輯設計。 技能領域命題範圍 雖沒滿足「同一群」,但滿足 「同一類」所有「科」之共同專業科目。所以沒有爭議與命題範圍公平性的問題。 數位邏輯、數位邏輯實習科目,群科中心表明因「數位邏輯」已包含該科目內容,於105年4月20日第1次考試範圍調整會議決議為考試範圍為「數位邏輯」;106年6月19日電機與電子群群科中心來函,「數位邏輯」命題範圍建議與新課綱訂定名稱相同,更改為數位邏輯設計。

9 6群(類)別命題範圍調整原因-4 群(類)別名稱 現行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111學年度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異動情形 專業科目(一)
專業科目(二) 08工程與管理類 基礎物理 基礎化學 計算機概論 物理(B) 資訊科技 【-1】 高職無對應科別 調整原因: 刪減基礎化學科目,因該科目與08工程與管理類專業性關聯性較小。 第10次考科範圍調整會議,原建議專業科目(一)命題範圍為「物理、化學」,專業科目(二)命題範圍為「資訊科技」,經與會人員多數決議,命題範圍為專業科目(一)「物理」、專業科目(二)「資訊科技」。另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應強化化學科目之學習成效。 技能領域命題範圍雖沒滿足「同一群」,但滿足 「同一類」所有「科」之共同專業科目。所以沒有爭議與命題範圍公平性的問題。

10 6群(類)別命題範圍調整原因-5 群(類)別名稱 現行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111學年度專業枓目命題範圍 異動情形 專業科目(一)
專業科目(二) 12家政群幼保類 家政概論 家庭教育 幼兒教保概論與實務 嬰幼兒發展照護實務 名稱修改 13家政群生活應用類 色彩概論 家政行職業衛生與安全 多媒材創作實務 【+1】 【-2】 調整原因: 群科中心表明嬰幼兒發展照護實務與幼兒教保概論與實務內容相同,且新課綱名稱為嬰幼兒發展照護實務, 考試範圍調整會議。另家政群生活應用類專業科目(二)改為多媒材創作實務是因其較符合家政群各科共同技能。 增減原因單純,沒爭議!

11 三、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參採及 運用

12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移轉及運用-- 依據 依據:教育部國教署「建置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歷 程檔案作業要點」106/7/26公布、108/8/1生效(預計107/6修 訂)。 分工:由國教署主政,招策會協調招生端之需求,規劃甄 選及申請入學等招生管道採計項目及資料對接。 升學運用: 在學期間分為學校、學生、競賽/檢定辦理機關定期上 傳資料,並經系統檢誤以提高檔案公信力,學生於高三 時自主選擇資料項目,由暨南大學滙出審查檔案給聯合 會,再由聯合會移轉至各招生學校,以減輕學生準備負 擔。 學生定期上傳之資料是不能再修改或覆蓋,以如實呈現 學生於每階段的課程學習成果。

13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參採及運用-優點 技專端 技高端 學習歷程 資料庫 學生 升學 落實高中課綱精神 發展校訂課程特色 確保檔案資料正確
提升選才作業效率 促進技專適性選才 真實瞭解學生學習 學生養成記錄習慣,確保學習成果完整 確保成績單等資料完整正確 考生同時上傳不致造成網路壅塞 可作為招生選才時書面審查之備審資料 學生歷程資料供分析及研究 自我檢視學習成果,選擇符合自身志趣之目標校系作升學準備 養成學生定程登錄,確保完整學習成果及減輕升學準備之負擔

14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內容 課程學習成果 基本資料 修課記錄 自傳(可含讀書計劃) 其他
有修課紀錄且具學分數課程之 實作、作品或書面報告(學生 定期上傳,並經老師確認,每 學期最多3件) 多元表現 校內表現、校外表現、志工服 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 定證照等(學生自行上傳每學 年最多10件,不含學校或校外 機構已登錄之幹部、競賽、檢 定資料) 其他 依據入學志願科系撰寫之技專 端需求之補充資料 基本資料 學生學籍資料 修課記錄 每學期修課紀錄,包括修 習部定/校訂必修/選修等 課程學分數及成績等 自傳(可含讀書計劃) 依據入學志願科系撰寫之 自傳或讀書計劃 學生於升學時擇優選取部份資料 校務系統資料庫 學生於升學時上傳

15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移轉及運用 聯合會 學生資料移轉至各招生學校 招策會 學生入學資料對接規劃 暨南大學 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建置

16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移轉及運用-- 項目-1 學習歷程檔案 項目 辦理人員 登錄、上傳時間 內容 (一)基本資料 (二)修課紀錄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之建置,以學生就學期間之資料為限,並由學校、實驗教育辦理者及學生,依國教署公告期限上傳資料庫。 項目 辦理人員 登錄、上傳時間 內容 (一)基本資料 學校登錄及檢核 實驗教育辦理者登錄及檢核 每學期 學生學籍資料 (二)修課紀錄 每學期修課紀錄,包括修習部定/校訂必修/選修等課程學分數及成績等 (三)課程學習成果 學生登錄 任課老師認證 學校在籍學生,每學期至多三件 參與實驗教育之學生,每學年至多六件 有修課紀錄且具學分數之課程實作、作品或書面報告 檔案格式:PDF、圖片等

17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移轉及運用-- 項目-2 學習歷程檔案 項目 辦理人員 登錄、上傳時間 內容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之建置,以學生就學期間之資料為限,並由學校、實驗教育辦理者及學生,依國教署公告期限上傳資料庫。 項目 辦理人員 登錄、上傳時間 內容 (四)多元表現 學生登錄 學校登錄 校外機構登錄 每學年至多十項(資料庫內已由學校登錄之校內幹部及其他相當資料,或校外機構登錄之競賽、檢定及其他相當之資料,不包括在十項之內) 校內表現、校外表現、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 檔案格式:影音、PDF、圖片等 (五)自傳(得包括學習計畫) 學校上傳 實驗教育辦理者上傳 申請大專校院時,應於學校、實驗教育辦理者規定時間內登錄,並由學校、實驗教育辦理者於國教署規定時間內上傳至資料庫 依申請入學之志願科系,撰寫自傳或學習計畫 (六)其他與學生學習歷程有關之資料 技專端需求之補充資料

18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參採及運用 ≥40% ≤ 40% 111學年度甄選入學成績採計方式 (一)+(二)=100 第一階段以統一入學測驗成績篩選。
第二階段採計項目可包括:(一)統一入學測驗成績加權、(二)指定項目甄試、及(三)證照或得獎加分等三項。第(一)及第(二)項加總為100分、第(三)項為選採加分項目。 技專校院以實務選才為本,重視實務技能、專題及實作的展現。學習歷程檔案為學生在學期間完整的學習記錄,可落實新課綱重視實作能力、多元學習之精神。 將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列為必採指定項目。 為兼顧實務選才與各校招生彈性,甄選入學第二階段甄選總成績占比規劃如下: 第二階段甄選總成績採計方式 (一) (二) (三) 統一入學測驗 成績加權 指定項目 占總成績比率 證照或 得獎加分 國文 ×1~倍 ≤ 40% (不可為0) 學習歷程資料審查(備審) (項目見簡章)(必採) % ≥40% 依優待加分標準加分,並於簡章正面表列 英文 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 (含技能領域)(必採) 數學 術科實作(各校自訂) 專業一 ×2~倍 筆試(各校自訂) 專業二 面試(各校自訂) 統測< 50% 已經滿足各層級的學生與家長,以及技高與技專端學校的彈性!例如,北科大可能希望百分比高些,某些中後段學校可能希望少一些,各取所需!家長希望高一些,學生希望少一些!不能以學習歷程檔案已經包括學習成績,而廢統測,否則以前段技高為例,老師本來嚴格,成績也嚴格,成績各校很難等值,如此一來,唯恐未來劣幣逐良幣!所以這個設計很縝密的,經過多少專家與各界人士的智慧~ 甄選入學及技優甄審於學習歷程檔案採計課程學習成果之件數較多,應強化相關論述,如透過專題實作、實作評量及實習科目等項目來重視實作能力之實務選才。 (一)+(二)=100

19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參採方式: 甄選及技優甄審項目對照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 111學年度甄選入學及技優甄審招生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資料 項目 內容 一、基本資料 學生學籍資料 基本資料 二、課程學習成果 有修課紀錄且具學分數之課程實作、作品或書面報告 檔案格式:影音、PDF、圖片等 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含技能領域) 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 其他學習(作品)成果 學習歷程資料審查 (招生校系於簡章說明必、選繳交項目、內容、件數限制,並得參考綜整說明文件一份。) 三、修課紀錄 每學期修課紀錄,包括修習部定/校訂必修/選修等課程學分數及成績等 四、多元表現 校內表現、校外表現、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 五、自傳(得包括學習計畫) 依申請入學之志願科系,撰寫自傳或學習計畫 六、其他資料 技專端需求之補充資料

20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採計原則 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參採件數原則上限 課程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 學習歷程檔案 資料庫項目名稱 技專招生 入學管道
參採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原則 課程學習成果 具學分數之課程實作、作品或書面報告 三年內最多可上傳18件 檔案格式:影音、PDF、圖片等 甄選入學、 技優甄審 1. 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為必採指定項目):至多可採計6件,得參採綜整說明文件一份,以審酌學生實作之能力。 2. 其他學習成果:至多可採計3件。 四技申請入學(普高生) 至多可採計6件,著重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課程或探索體驗等課程學習統整與應用之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 校內表現、校外表現、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 三年內最多可上傳30件 技優甄審、四技申請入學(普高生) 至多可採計10件,招生校系於簡章說明必、選繳交項目、件數限制,並得參採綜整說明文件一份。 *惟設計群、藝術群等特殊群類另予彈性考量。 甄選入學及技優甄審於學習歷程檔案採計課程學習成果之件數較多,應強化相關論述,如透過專題實作、實作評量及實習科目等項目來重視實作能力之實務選才。

21 44-81學分(各校須訂定2-6學分專題實作為校訂必修科目)
普通型高中與技術型高中課程規劃比較表         學校類型 課程類別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部定 必修 一般科目 (包含高級中等學校 共同核心32學分) 118學分 66-76學分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45-60學分 學分數 學分 校訂必 修及選 修 一般科目 專精科目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校訂必修 4-8學分 44-81學分(各校須訂定2-6學分專題實作為校訂必修科目) 選 修 54-58學分 62學分 44-81學分 應修習學分數 (每週節數) 180學分 (30節) 學分 (30-32節)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 2-3節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 (六學期每週 單位合計) 2-3節 (12-18節) 0-2節 (6-12節) 每週總上課節數 35節

22 四、未來持續追蹤執行項目

23 一、乙級技術士證對準技專校院專業技術能力:分析及運用
提供對實作能力有興趣的學生明確依循 符合業界需求之專業能力 符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或專業能力 近3年技優甄審以乙級技術士報名比例大約佔90% 乙級技術士證對準技專校院專業技術能力分析 集中於三類證照(> 60%) 「電腦軟體應用」、「電腦硬體裝修」、「印前製程」 無法對應於各群類之專業能力 運用 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報名資格 或甄選入學證照加分標準 預訂於108年6月公告結果,於111學年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入學實施。

24 二、命題品質精進策略:命題題型方向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共同科目 素養題型 專業科目 理論科目 統整型題目 實習科目 實作選擇題
朝「統整能力及探究思考」方向研擬 朝「實務導向及應用發展」方向研擬 國文、英文:由題幹設計、題材選擇、題型發展等面向研擬新題型 數學:單元觀念統整、增加圖形等方式研擬試題 配合新課綱,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在共同科目將導入素養題型,在專業科目則發展統整型題目與實作選擇題。研擬具備統整能力及探究思考、實務導向及應用發展的試題。

25 七-1、配合考招連動之實作評量 規劃作業: 因應12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學等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強調技能領域及跨領域能力。
配合統一入學測驗中心進行實作評量相關工作之規劃。 未來擬將實作評量納入學習歷程檔案之應用。 引導技高端教學設計 促進技專端實務選才 發展評量工具作連結 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 實作評量目標 試題研發 設備基準 評審機制 資訊平台

26 七-2、推動實作評量規劃整體進度


Download ppt "108新課綱教學目標與特色 (一)強化務實致用 (二)落實課程連貫 (三)深化基本職能 (四)符應產業需求 考招連動配套 部定實習科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