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詞 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詞 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詞 選

2 詞是韻文之一體,興起於唐,發揚於五代,而盛行於宋。它的興起和音樂有密切的關連,性質和樂府詩基本上是相近的,都是合樂可唱的文學形式,故而詞亦有「樂府」之稱;詞接續著詩而發展,故又稱「詩餘」;詞的創作是先有曲調,然後再按調填詞,亦名「曲子詞」,由於句式長短不一,又稱「長短句」。 填詞必需依據詞牌(也稱詞調),詞的單位為「闋」,通常以其字數多寡可分為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上)等三類;其中每調的片(闋)數、句數、字數、甚至連平仄、用韻,都有一定的格式。如依據詞的片數分,則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四類。 所選〈更漏子〉、〈虞美人〉…… 等皆是詞牌名,都是作者所選用的音樂形式,除少數作者以詞牌本意為創作外,通常詞牌與文學的情感內涵並沒有直接關連;故而蘇東坡之後乃多有於詞牌後附上小序以說明作意者。 詞 選 ︱ 題 解

3 溫庭筠〈更漏子〉即所謂夜曲,本詞為歌詠本意,詞中刻畫一位女子於夜闌之時,聞更漏聲而觸發的情愁。 李煜〈虞美人〉一詞是亡國後的作品,也是他作品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篇,在「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懷想故國,感喟而發為悲詞。 〈雨霖鈴〉,本唐教坊曲名,又稱〈雨霖鈴慢〉。雙調,一 O 三字。上片十句,五仄韻;下片八句,五仄韻。柳永此作,以秋月寥落的風光為背景,寫送別的愁緒。 〈摸魚兒〉,本唐教坊曲名,又稱〈摸魚子〉、〈買陂塘〉或〈山鬼謠〉。有一 O 四、一 O 六、一 O 七等字體;本課所選,為一 O 六字體。上片十句,七仄韻;下片十一句,七仄韻。辛棄疾此作,託名賦別;以宣洩自身受謗、不被重用的悲憤。 詞 選 ︱ 題 解

4 溫庭筠(西元?~866年),本名岐,字飛卿,唐太原人,詩詞兼擅,然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庭筠精於音律,其作品辭藻華麗,風格穠豔,善寫閨情,有「花間鼻祖」之雅稱,僅少數作品能寄寓時政之思。現存詞作六十餘闋,在唐人之中數量最多,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其詞集有《金荃》、《握蘭》,已佚。王國維輯有《金荃詞》。相傳溫庭筠文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韻,時人稱之為「溫八叉」。 詞 選 ︱作 者

5 李煜(西元937~978年)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五代時為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西元九七五年宋兵攻破金陵,李煜出降,為宋太祖所俘,封違命侯,太宗即位,改封隴國公,李煜以亡國之痛,發為詞章,詞情悵痛,感慨益深,後以詞句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招太宗所忌,中牽機藥而死。大抵李煜詞作以亡國為其風格之分界,前期作品大都描寫宮廷遊宴之樂,輕快華麗;亡國之後,深心抒寫對昔日生活之懷念,吟歎身世,表現出極濃厚的感傷,沈痛滄涼。他在題材與意境上,遠遠地超越了晚唐、五代詞以描繪艷情為主的窠臼,後世尊之為「詞聖」,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至後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國維輯有《南唐二主詞》。 詞 選 ︱作 者

6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宋 崇安(今福建省 崇安縣)人。約生於後周 世宗 顯德五年(西元九五八年),卒於北宋 仁宗 皇祐五年(西元一 O 五三年),年約六十九。景祐元年(西元一 O 三四年)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為人放浪不羈,長年留連煙花巷陌,故所寫多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而羈旅行役、長亭泣別之作,亦復不少,且多佳構。由於首用大量長調來填詞,又造語通俗,富於音樂性,因此流傳甚廣,以至於「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吹箭錄〉),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著有《樂章集》。 詞 選 ︱作 者

7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宋 歷城(今山東省 濟南市)人。生於高宗 紹興十年(西元一一四O年),卒於寧宗 開禧三年(西元一二O七年),年六十八。棄疾出生時,歷城陷金已十餘年,既目睹異族之氣焰,故常懷報國之熱忱。紹興三十二年。率領上萬義軍由山東歸南宋,授承務郎。孝宗時,歷任江西、湖北、湖南等路安撫使,治軍有聲,雄鎮一方。仕至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棄疾資兼文武,慷慨有大略,一生力主抗金。其詞,悲壯激烈,雄渾豪放,與蘇軾齊名,並稱蘇 辛。著有《稼軒長短句》。 詞 選 ︱作 者

8 更 漏 子 溫庭筠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燕,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 。夢長君不知。
更 漏 子 溫庭筠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燕,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 。夢長君不知。 詞 選 ︱ 本 文〈更漏子〉

9 虞 美 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 選 ︱ 本 文 〈虞美人〉

10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 選 ︱ 本 文〈雨霖鈴〉

11 摸魚兒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
摸魚兒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妬。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 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詞 選 ︱ 本 文〈摸魚兒〉 辛 棄 疾

12 以〈更漏子〉一詞中女子所處的時空來觀察,詞中所描寫的事物,何者為耳聞?為目見?為心想?
答: 「耳聞」者:為「花外漏聲迢遞,驚塞燕,起城烏」三句,惟後二句「塞雁」 、「城烏」之鳴叫、驚飛聲,也可能是出自想像而已。 「目見」者:主要有「柳絲長,春雨細」、 「畫屏金鷓鴣」 、「紅燭背,繡簾垂 」等室外、室內之景物。 至於「心想」,則有「惆悵謝家池閣」 、「夢長君不知」的感傷氣氛。 詞 選 ︱ 問 題 與 討 論

13 二. 〈虞美人〉一詞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比喻愁苦之多,作者另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等名句,三句中的「水」涵義有何異同?
答: 古典詩詞常以流水比喻消逝的時光,就李煜作品而言,「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三句中的「流水」意象,實均隱含對往日美好歲月的懷念與慨歎,而寫來渾然天成,無斧鑿痕,遂成千古名句。此其同。 就其相異處言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乃流水之奔騰,借具體物象誇飾抽象情感(愁苦)之厚重而難以負荷。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與此句亦有雷同之處,但更強化其綿延不絕、揮之不去的無奈。而「流水落花春去也」,則以「流水」和「落花」結合,暗指往日之繁華、美麗的過程,已如春天遠離無踪。 詞 選 ︱ 問 題 與 討 論

14 三.「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透露出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 以蛛網惹飛絮,暗喻小人整日飛舞,編織許多無 中生有的細屑瑣事,迫害忠良之臣。 四.辛棄疾〈摸魚兒〉一詞,借長門事表現怎樣的心情? 答: 表現出「蛾眉遭妒」,無由親近國君的景況,忠臣自有萬般無奈,徒呼負負的心情。


Download ppt "詞 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