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專題簡報 劉炳成6A(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專題簡報 劉炳成6A(1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柴可夫斯基 ( ) 專題簡報 劉炳成6A(19)

2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樂派特徵。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3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生平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 22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4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1) 在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對於瓦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瓦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可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5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2) 交響曲 《G小調第一交響曲》(1866年)──第一號交響曲是受到俄羅斯冬季景象啟發寫成,所以又名“冬之夢”,雖然柴可夫斯基自認有點瑕疵,但它無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時期的夢與情懷。 《C小調第二交響曲》(1872年) 《D大調第三交響曲》(1875年) 《F小調第四交響曲》(1878年) 《E小調第五交響曲》(1888年) 《B小調第六交響曲》(1893年)──這部交響曲又稱為《悲愴》,音樂具有憂鬱的抒情性,可以說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響曲,完成於他逝世前兩個月,並完整的體現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學觀。 《曼弗雷德交響曲》

6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3) 芭蕾舞劇 《天鵝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夾子》(1892年) 歌劇
葉甫蓋尼·奧涅金(1879年) 黑桃皇后(1891年)

7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4) 管弦樂作品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1869年)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1874年)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1878年) 《黎密尼的富蘭彩斯卡》(1876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樂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隨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1888年)

8 去世 柴可夫斯基死於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響曲首演後九天。他的屍體被運至聖彼得堡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Tikhvin Cemetery,墳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亞歷山大·鮑羅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 大部分當時的學者都認為他死於霍亂,起因是因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來水。但是近幾十年來,另外幾種理論逐漸流行起來,一般都相信他自殺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學院校友會對同性戀的抵制運動導致。 音樂史學家亞莉珊卓歐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點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書手稿中,口頭證詞做為證據來支持柴可夫斯基死於自殺的推論。他認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殺,所以死亡日期和屍體處理才會遮遮掩掩,產生前後不一的說詞。然而,歐洛娃的論點缺乏書面上的證據,因此受到多方質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還是個未解的謎。

9 謝謝觀賞


Download ppt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專題簡報 劉炳成6A(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