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宣導員:花工校長 葉日陞 資料來源:教育部 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林文虎理事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宣導員:花工校長 葉日陞 資料來源:教育部 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林文虎理事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宣導員:花工校長 葉日陞 資料來源:教育部 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林文虎理事長

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政策說明 (六)11:00國風國中

3 現住人口出生數(率)變動統計 一定要成就每個孩子的理由 41.4萬人 32.1萬人 26萬人 19.1萬人 16.7萬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1)。台閩地區出生人口數。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3

4 高齡化社會—搶救我們的的未來 臺灣65歲以上人口 1993 年,占7%,進入聯合國定義的 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
一定要成就每個孩子的理由 臺灣65歲以上人口 1993 年,占7%,進入聯合國定義的 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 2010年底,達2,320 萬人,占10.7%。 2018 年,超過14%是高齡社會(aged society) 2025年,超過20%是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

5 升學制度改變 —免試.特色.會考 活化教學—成就每個孩子 —關心的眼光該聚焦在冰山下或上?

6 壹、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願景與藍圖 一、歷經長時間的規劃與準備 年度 大事記要 72年起 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為重點 92~94年
委託11項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案研究 94年起 積極研議規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前置配套措施 96年 行政院宣布2007年開始穩健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97年 實施計畫名稱修正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 98年 發布「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及「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

7 發布「齊一私立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學費方案」
年度 大事記要 99年 發布「齊一私立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學費方案」 成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小組」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工作小組」,研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期程。 100年 總統元旦祝詞宣示:「今年開始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階段實施,先從高職做起。預定民國103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 100年9月20日行政院核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101年 完成各區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作業要點 101年4月25日公布各方案執行現況及達標作為

8 ※ 學前教育不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但採階段性免學費補助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內涵 國民基本教育 幼兒園 高中職 (含五專前三年) 國小 國中 6 12 15 18 九年國民教育 普 及 免 學 費 強迫入學 免入學考試 高級中等教育 普 及 免 學 費 非強迫入學 免入學考試為主 學前教育 普 及 5歲免學費 非強迫入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概念示意圖 ※ 學前教育不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但採階段性免學費補助

9 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有助於 各級教育優質銜接 教育促進個人向上發展 教育是國家最有利的投資 台灣經驗:人材→人才→人財 大專以上教育
安全快樂 健康發展 活力多元 創意發展 適性揚才 特色發展 務實致用 卓越發展 大專以上教育 高級中等教育 國中小教育 學前教育 台灣經驗:人材→人才→人財 教育促進個人向上發展 教育是國家最有利的投資 9 9

10 四、啟動準備階段(100-103學年度) 工作要項關鍵指標表
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103學年度 免試入學率(%) 40 55 65 75以上 就近入學率(%) 90 92 94 95以上 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 60 70 75 80以上 生涯發展教育績優學校比率(%) 30 50 70以上 關鍵指標說明: 1.免試入學率:免入學考試招生名額/總核定招生名額× 100% 2.就近入學率:高一日校新生來自免試就學區及共同就學區國中畢業生人數/高一日校新生 實際註冊人數× 100% 3.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最近一次學校評鑑總成績80分以上之校數/全國高中職總數 × 100% 4.生涯發展教育績優學校比率:前一學年(或最近一次)生涯發展教育輔導訪視成績甲等以上國中學校數/全國公私立國中總校數×100%

11

12 貳、入學方式 平等論 正義論 特色論 適性論 一、入學方式之規劃理念 受教及入學機會均等 照顧弱勢學生 發展職業或學術傾向學生潛能
每一位學生都能就讀優質高中職、五專 受教及入學機會均等 平等論 因應學生個別需求提供適性輔導 適性論 發展職業或學術傾向學生潛能 特色論 照顧弱勢學生 正義論

13

14 二、免試入學的成功因素 (一)高中高職及五專免學費(工作要項方案3-1) 達成「高中、高職(含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之目標
自100學年度起先期實施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高職免學費」及「齊一公私立高中學費」 103學年度達成高中職全面免學費。

15 高中職免學費 2-1.免學費 公立私立同樣好 擴大升學選擇機會
103年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高職學生將全面免學費。政府推動全面免學費,考量財政狀況,採「逐步到位」,以「弱勢優先」,「先從高職做起」,分兩階段實施: (1)第一階段( 學年度):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高職(含五專前三年)學生免繳學費,私立高中學生比照公立收取學費(但不動產公告現值總和超過650萬元者,或年利息所得在10萬元以上者不列入補助對象)。 (2)第二階段(103學年度起):高中職全部和國中小一樣免繳學費。 補助金額依各學制的學費規定,以100學年度為例,一年補助金額,讀公立高中職約1萬多元,讀私立高中職約4萬5,000元;讀公立五專(前三年)約1萬5,000元,讀私立五專(前三年)約4萬5,000元。 2-1.免學費 公立私立同樣好 擴大升學選擇機會

16 (二)充足優質高中高職(工作要項方案4-1、4-2)
達成「校校有特色、區域均優質」、 「家長安心選、學生就近讀」之目標 全國八成優質學校—本方案預計於103學年度全國各就學區達成80%以上之優質高中職目標。 區域足額優質學校,提供充分就學機會—為使學生均能就近就讀優質高中職,本部將持續推動優質化輔助方案,預估於103學年度時,各免試就學區優質高中、高職可提供國中畢業生100%以上之就學機會。

17 高中職優質化—拉齊高中職的品質 ※ 103學年度全國高中職優質比率達80% ※ 109學年度全國高中職優質比率達95%
96年起推動「高中職優質化輔助方案」,截至99學年度,受輔助校數總計307校,占全國高中職63%。 96 98 99 100 97 ※ 103學年度全國高中職優質比率達80% ※ 109學年度全國高中職優質比率達95% 2-4.優質化經費與督考 社區高中職辦學更佳

18 (三)國中品質提升及適性輔導(工作要項方案5-1)
達成「協助學生適性發展,了解自我性向、充分 發揮潛能」之目標 加強輔導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並於103年前納入「國民教育法」修正條文 落實教師專長授課比率至103年達74%以上 100年度至103年度增置專長教師人數共計713名 鼓勵全國各國中善用「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 辦理弱勢學生補救教學學校比率至103年達99% 免受補救教學學生比率逐年提升 101年起陸續進行國中階段評量標準全國宣導及教育訓練,至102年1月完成國中階段評量標準之建置 102年起試辦國中教育會考,至103年度全面實施

19 重視學校的學生適性輔導措施 1.重視「建置國中生涯發展教育學校工作手冊及輔導諮詢機制計畫」。 2.參考「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
提供的「生涯發展規劃書」。 3.善用各直轄、縣(市)政府成立的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4.運用適性輔導工具,如學術單位 及民間出版業者研發及修  訂的心理測驗 。 3.最好的準備--適性發展與多元探索 19

20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之生涯發展規劃書
親愛的同學   恭喜你即將完成國中階段的學習,準備邁向下一個學程。「凡事豫則立」,你將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請依個人狀況加以分析評估,並嘗試擬出具體的生涯目標。過程中可以找你的家人、師長提供意見,並和你一起填寫這份規劃書。如有任何問題,別忘了可以尋求協助喔! ◎生涯評核表 學術導向 職業導向(以高職職群分類名稱填寫) ( )職群 個人因素 學業表現 適合我的能力 適合我的性向 適合我的興趣 適合我的價值觀 適合我的人格特質 適合我的健康狀況 其他( ) 程度分數 導向別 考慮因素 3.最好的準備--適性發展與多元探索 20

21 3.最好的準備--適性發展與多元探索 適合目前家庭經濟狀況 環境因素 符合家人期望 符合社會潮流 通勤距離及時間 同儕選擇 其他( )
其他( ) 資訊因素 社會評價 學校發展重點 學校社團發展 未來升學就業管道 總 計 注意事項: 1.「學術性向」欄位請依據個人在校學術課程表現做自我評核。 2.「職業性向」欄位可依高職職群分類方式,評核個人對該職群的性向程度。 3.請依據自己符合程度,填入「0~5」的分數,5分表非常符合,0分表非常不符合。 3.最好的準備--適性發展與多元探索 21

22 3.最好的準備--適性發展與多元探索 生涯目標 我想升讀的學校:1. 2. 3. (參考第14頁)
我想升讀的學校: (參考第14頁) 將來我想從事的職業(工作) 相關心理 測驗結果 性向測驗分數最高的三項分測驗 興趣測驗分數最高的三項分測驗 學習表現 (五學期平均成績) 國文 英語 數學 社會 自然 藝術與人文 健康與體育 綜合活動 最常得獎的特殊表現項目 師長綜合意見 家長意見 綜合以上相關資料,我希望孩子可選讀:(可複選) □1.高中□2.綜合高中□3.五專□4.高職□5.實用技能學程□6.軍校□7.就業□8.其他 說明: 簽章 導師意見 綜合以上相關資料,建議學生可選讀:(可複選) □1.高中□2.綜合高中□3.五專□4.高職□5.實用技能學程□6.軍校□7.其他 輔導教師 意見 3.最好的準備--適性發展與多元探索 22

23 (四)學校資源分布調整、合宜高中高職比例(工作要項方案4-3、配套措施方案4-1)
達成「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發展、提供適性 優質就學區域」之目標 逐年提高就學區教育資源—依教育資源分布輔助學校優化、均化發展 優化學校,均化區域

24 (五)大學繁星推薦及技職繁星(配套措施方案8-1)
達成「引導就近入學高中職」之目標 持續擴增繁星招生名額 -106學年度繁星推薦名額達15%;研議並鼓勵國立科技校院專案增加招生名額 調整大學招生機制-調整大學學測及指考命題、科目等,並檢討招生方式

25 (六)家長參與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配套措施方案10-1)
達成「暢通參與管道、提升政策成效」之目標

26 四、入學方式之實施原則 (一)發展精緻、適性、特色之高中高職及五專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重要目標。
(二)奠基於既有基礎上,逐步穩健推動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 (三)國中落實學生適性輔導及品質確保是順利推動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之基石。 (四)落實適性揚才、發展學生多元智能及舒緩過度升學壓力,以免試入學為主要入學管道。

27 (五)過去考試分數決定入學學校,現在及未來依學生性向、興趣、能力、學校特色及學校離住家遠近等因素決定入學學校。
(六)鼓勵各校發展特色課程,但非校校均要辦理特色招生。 (七)選擇特色招生入學或免試入學,只是入學方式不同,沒有價值的高低 。 (八)學校提供適性之就學環境,學生入學後做最佳適性輔導,並得視學生需求,將特色課程實施對象得擴及全校學生。

28 參、入學方式推動情形 自103學年度起,各區至少提供75%以上免試入學名額,並保留0-25%名額辦理特色招生。
中央訂定入學方式之全國一致性原則: 發布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要點、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輔導小組至各區進行輔導及協助,輔導場次已達31場;高中高職入學審議小組審查各區作業要點。 入學方式操作細節授權各區因地制宜:各區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作業要點,皆已完成送各直轄市、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審議及送教育部審查之程序,並發布。

29 十二國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入學方式 大學區與共同學區 不限學區 1.先免試 鬆綁教學枷鎖 創造活化教學實施條件
自103年8月起,將目前的入學方式整合為「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兩種管 道。每年5月先辦免試入學,每年6月再辦特色招生。國中畢業生75%以上免試入學,25%以下可參加術科考試或學科測驗,進入高中、高職或五專就讀。各區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作業要點預定於101年8月底前公布,各校免試入學超額的比序方式及辦理特色招生的學校及名額,預定於102年8月底前公布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教育部網站。 不限學區 1.先免試 鬆綁教學枷鎖 創造活化教學實施條件

30 肆、各界關心重點與因應作為 採總量管制,逐年評估,每3年一次 總檢討,108學年度達成各區免試入 學率85%以上之目標 招生名額比率
同時辦理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免試入學如有餘額可辦理第二次招生,並得與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同時辦理,在同一分發平台進行分發作業 入學方式辦理順序

31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管道辦理流程圖 國中學生 國中適性輔導 國中教學正常化及學力品質確保 國中在學階段 國中教育會考 (5月辦理)
特色招生 術科測驗 國中教育會考 (5月辦理) 身心障礙學生就學輔導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六月 ( 可 同 時 報 名 , 但 錄 取 後 擇 一 校 報 到 ) 五專 免試入學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Y 錄取 錄取 Y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可 同 時 報 名,但 錄 取 後 擇 一 校 報 到) N N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七月 五專免試入學 (第二次) 特色招生 考試分發入學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第二次) 填寫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志願卡 (得同時辦理) (得同時辦理) 錄取 錄取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32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升學管道辦理流程圖 在學階段 (每年4-5月) 免試入學(每年五月) 特色招生(每年六月)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國中學生 九年級國中教育會考 (每年5月) 適性輔導 進行智力、性向、興趣測驗等提供試探及實作活動, 紀錄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 在學階段 (每年4-5月)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免試就學區內登記高職、高中與五專 免試入學(每年五月) 報到入學 錄取 申請放棄 N 未錄取 報考高中高職或五專特色招生 特色招生(每年六月) 學科或術科考試 未錄取 錄取 登記未額滿學校 Y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32

33

34 國中教育會考vs.國中基測 國中教育會考 國中基測 掌握學生學習品質 成績排序入學依據 全面性學力健檢 唯一的個人成績 能力檢核
(標準參照測驗) 與他人競爭 (常模參照測驗) 學生選校的參考 入學依據 精熟、基礎及待加強 3個標準 各科量尺分數1-80, 總分412 低壓力(能力了解) 高壓力(分分計較) 3.平常心會考--會考只是政府的成績單 34

35 會考難鑑別前段學生,可能當中段生免試入學的依據
會考—政策與教育資源的補救機制 會考難鑑別前段學生,可能當中段生免試入學的依據 會考只分三級分,很難造成學生過度學習的壓力 會考是政府與學校辦教育,老師教學的成績單 Q. 會考能不能當成免試入學的依據? Q.會考能提升國中的教學品質? 3.平常心會考--會考只是政府的成績單

36 各區參酌教育部所訂參考項目,訂定合宜比序項目及操作定義
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 各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大致包含「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學生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適性輔導」、「多元學習表現」及「國中教育會考表現」等項目 國中教育會考不得列為唯一超額比序項目,其比重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加權後亦同) 得採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領域評量成績及格與否,其他在校學習領域評量成績均不得採計

37 肆、各界關心重點與因應作為 特色招生規劃內容 以班(科、組)為申請單位,測驗內容依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同一類型應同日辦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為人才培育、適性發展、適性 揚才等所設的入學管道 以班(科、組)為申請單位,測驗內容依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同一類型應同日辦理。 學校得依需求,將特色課程列為必(選)修課程,實施對象擴及全校學生 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不得流用,不得辦理續招(但特殊班別如體育班、藝術才能班,經主管機關核准得辦理續招)。 學校將特色招生成果函報主管機關備查,並對學生進行後續輔導與追蹤。 主管機關須評估特色招生對國中教學之影響 針對辦理情形不佳之學校,主管機關調整其特色招生名額。 特色招生規劃內容

38 肆、各界關心重點與因應作為 學校招生容量充足:招生名額已超過應屆國 中畢業生總數 學生屈就不適合的學校(或謂學優低就)
公平就學選擇機會:至少2次以上的選擇機 會;於相同入學管道,政府提供每位學生 公平的機會;於不同入學管道,提供公開 明確資訊,供學生及家長做審慎決擇 多志願的設計:免試入學即採取多志願申 請;在特色招生,鼓勵各區比照現行方式, 讓學生報考單一測驗,可獲得多校招生的 機會

39 肆、各界關心重點與因應作為 持續辦理,參考現有辦理模式,以變動最小為原則,本部已訂有相關規範,供各校及各主管機關依循
1.建教合作班、實用技能學程及國民中學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入學,採免試入學方式 2.藝術才能班採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3.體育班,以特色招生甄選入學為主要方式 4.科學班之特色招生,採總量管制,從嚴審查,其測驗方式會妥善研處 高中高職特定班別

40 肆、各界關心重點與因應作為 既有權利予以尊重,相關優待予以延續 特色招生比照現行甄選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之加分優待方式。
免試入學比序後,如仍有未錄取者,再就同一類特種生進行比序,且錄取名額不占一般生名額。 外加名額以各入學管道2%為限 特種生升學優待方式 身心障礙學生就學安置持續辦理,並於免試入學辦理前完成安置。身障生得保留適性輔導安置之名額,參加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但若經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錄取,僅能選擇其中一個錄取或安置結果。

41 肆、各界關心重點與因應作為 考量「學校屬性」(公、私立)、「學生規模」(國中部與高中部學生人數)、「學校公共化」及「目前辦理情形」等四面向 : (一)國立高中直升入學比率,不得高於國中部應屆畢業學生人數的35% (二)其他公立學校由各主管機關研訂 (三)私立高中直升入學比率,教育部會另行訂定調整 (四)各免試就學區已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直升入學比率 大學選才機制 持續推動大學及技職繁星推薦,基於適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學生預計於106年要進入大學,將啟動大學選才機制調整

42 高中職校數及在學學生數 就算看在眼前 機會也大不同 學年度 學校數 學生數 高中 高職 合計 97 321 156 477 406,316
就算看在眼前 機會也大不同 學年度 學校數 學生數 高中 高職 合計 97 321 156 477 406,316 53.9% 346,563 46.1% 752,879 98 330 486 403,183 53.2% 354,608 46.3% 757,791 99 335 491 400,642 52.5% 362,514 47.5% 763,156 2-2.高職升大學機會反而多 高中高職都很好

43 大專校數及在學學生數 10年增加約24萬技職學生,往前多看三年 升學管道暢通 2-2.高職升大學機會反而多 高中高職都很好 學年度 學校數
普通大學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專科學校 合計 普通 大學 專科 90學年度 57 78 19 154 403,803 273,368 406,841 1,084,012 99學年度 71 77 15 163 503,002 (125750/133547=0.94) 518,634 (129659 /120838 = 1.07) 102,789 1,021,636 10年增減 增加 14 減少 1 4 9 增加99,199 增加245,266 減少304,052 40,413 2-2.高職升大學機會反而多 高中高職都很好

44 免學費後私立高中職競爭力提升 高中職均優質化與評鑑改善高中職品質 大學滿天繁星後,社區高中優勢大增 寧為雞首,適性選志願,比序就非重點
創造每所高中職學校都有近似的 好品質與好機會 2.大學悄悄的改變免試大環境

45 往前多看三年樂當雞頭—繁星推建門檻低機會大
指考錄取比例將大幅降低至3成 約7成繁星錄取總級分低於甄選--有利社區高中。 名校繁星生學習態度普遍較佳,學業成績亦較優。 技專校院繁星僅看在校成績,社區高職更有利。 繁星讓高中階段更重視學習態度與在學成績 繁星能讓高中學生重視在校學習歷程及全面發展 提前引導學生探索大學學群與學系 整體制度有利非都會區學校、社區型高中優質化 2-3.繁星推薦創造社區高中好機會--樂當雞頭機會多

46 繁星推薦有助「區域平衡」--每一所高中職都有好機會
「大學三年來首次錄取頂大之社區高中多」:100學年度就有203所高中首次有學生進入12頂大就讀。 「各區知名高中生錄取頂大未具優勢」:社區高中及基測較次志願之高中,錄取人數高出傳統認定的明星高中許多。 「留在學區就讀更有利」:縣市高中人數佔全國高中學生人數比率顯示都會區高中競爭較激烈。 2-3.繁星推薦創造社區高中好機會--樂當雞頭機會多

47

48 大學多元入學 一般大學: 科技大學 一、甄選入學 (一)繁星推荐(在校成績) 二、考試分發(指考) 三、申請科技大學(學測成績.外加名額)
(二)個人申請(學測成績.備審資料.面試) 二、考試分發(指考) 三、申請科技大學(學測成績.外加名額) 科技大學 一、繁星入學(在校成績) 二、技優保送(技藝.技能競賽前三名免試保送國立科大) 三、技優甄審 四、甄選入學(統測成績.備審資料.在校成績) 五、登記分發(統測成績) 應屆高中生不得參加統測,高職升大學機會反而多 高中高職都很好

49 智育成績不是全部—找到學生的優勢就能成就孩子
莊○丞:基測成績76,錄取國立嘉義大學。 洪○民:基測成績76,錄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彭○芸:基測成績80,錄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林○霖:基測成績123,錄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1.鳥學飛 魚學游 各展所長 就有滿天繁星的機會

50 智育成績不是全部—找到學生的優勢就能成就孩子
黃○雲:基測成績59,錄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涂○宸:基測成績60,錄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黃○倫:基測成績62,錄取國立臺北體育學院。 蔡○蒨:基測成績93,錄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鳥學飛 魚學游 各展所長 就有滿天繁星的機會

51 3 2 1 智育成績不是全部—找到學生的優勢就能成就孩子 2.鳥學飛 魚學游 適性揚才 就有滿天繁星的機會 當孩子 找到興趣 當學生
餐飲孩子的成就 當孩子 找到興趣 3 2 當學生 發現目標 找到教育的支點 孩子的潛力無限 1 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校友遍美、澳、紐、英、印、杜拜、大陸世界各地 劉一帆-在學就清楚要到努力累積並學外語 擔任Fairmont跨國集團上海和平飯店行政總廚 施捷宜-找到烘焙興趣 2010UIPCG世界點心大賽青少年組最年輕的第五名暨特別獎 2.鳥學飛 魚學游 適性揚才 就有滿天繁星的機會

52 伍、後續重點工作 入學方式 宣導 進行模擬作業,透過相關數據之實際演練,檢視免試入學超額處理方式及特色招生辦理流程之合宜性
建置資訊平台或報名系統,公布各校免試入學或特色生名額 成立特色招生審查會,審核學校申辦特色招生計畫書 宣導 辦理國中行政人員調訓研習 今年5~6月各國中到校宣導,對象為目前國一家長 今年8~9月各國中到校宣導,對象為國一新生家長 編印入學方式摺頁,國一學生人手一份

53 陸、結語 令人難過的一則新聞 花中32年(PR99-66) 花工2年(PR76-10) 花蓮的孩子好幸福
101年:6000/4700=1.3 103年:6000/3900=1.5

54 感謝您將適性學生送來本校就讀 (國風國中)
100年升學78人:國立11人(北科大2).軍校5人.就業1人。 100年乙級證照:39/172=22.7% 101年乙級證照:20/154=13% 101年(42屆)全國技能分區賽1金牌.1銅牌 101學年度免試入學本校: 48/458=10.5%

55 國風國中 就讀本校學生100年錄取國立大學(195) 101年已錄取學生(321) 科別 姓名 錄取學校 管道 入學基測 統測成績 機械
華賢宗 國立台北科大 技優 128 建築 沈芸竹 國立台東專科 甄選 362 149 電子 黃筠涵 國立台灣科大 繁星 498 154 電機 陳信智 國立虎尾科大 分發 560 144 林宜賢 284 127 汽車 吳佳諭 國立高雄海科大 261 99 陳奕均 391 153 許煌昇 國立高雄一科大 148 李甫麟 國立高雄應科大 456 81 王致翔 121 藍培軒 國立雲林科大 520 215 101年已錄取學生(321) 科別 姓名 錄取學校 入學成績 錄取管道 備註 電機 邱泰詠 國立台北科大 291(PR55) 技優保送 全國技能競賽第3名

56 2019年4月30日 政府、學校、家長一體 同心協力合作 ~共同開創教育新境~ 謝謝聽講 敬請指教 56 56 56 56 56


Download ppt "宣導員:花工校長 葉日陞 資料來源:教育部 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林文虎理事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