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員工協助方案-自殺防治、 諮商轉介」 張老師基金會 台南中心 施玲玲
2
前言 在電話線上,學習面對喜、怒、憂、思、悲、恐、驚多種負面情緒,
與自殺個案的會晤,更深深體悟溫暖關懷的言語、適時引導,能協助個案情緒宣洩並於轉念之間珍愛生命!
3
一、 自殺是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自殺通報個案最常使用之自殺方式為: 「安眠藥、鎮靜劑」、「割腕」,「其他藥物」。 自殺原因:前三名依序為
一、 自殺是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自殺通報個案最常使用之自殺方式為: 「安眠藥、鎮靜劑」、「割腕」,「其他藥物」。 自殺原因:前三名依序為 「憂鬱傾向」、「感情因素」、「家人間情感因素」。 自殺方式前三位依序為: 「利用懸吊、絞勒及閉息(悶氣)蓄意自我傷害」、「其他氣體及蒸氣(汽)(所致)的蓄意自為中毒及暴露」、「殺蟲劑(所致)的蓄意自為中毒及暴露」
4
台灣自殺行為的高危險群個案 以因素分析高危險群個案有兩種: 一為在短期急性的重大壓力事件。 一為長期潛在性因素。
5
自殺問題與憂鬱症有很大的相關 自殺死亡者生前有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者達97%, 達到憂鬱症標準的有87%。 憂鬱症患者有2/3有自殺念頭。
最後有15%的憂鬱症患者是死於自殺。
6
憂鬱症狀包括: 憂鬱情緒 興趣與喜樂減少 體重下降(或增加) 食慾下降 (或增加) 失眠(或嗜睡) 思考動作變緩慢、疲累失去活力
憂鬱症狀包括: 憂鬱情緒 興趣與喜樂減少 體重下降(或增加) 食慾下降 (或增加) 失眠(或嗜睡) 思考動作變緩慢、疲累失去活力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7
二、「自殺」的迷思與事實 會提到自殺的人並不會真的去自殺。 會自殺的人絕對是想要死。 自殺發生之前不會有警訊。
狀況開始改善後就沒有自殺的風險。 不是所有自殺都可以避免的。 只要一個人曾經想過自殺,那他/她一輩子都會有想要自殺的念頭。 大部分自殺的人會發出明確的警訊。 大部分的人對自殺都很矛盾。 自殺的人常會發出大量的暗示。 狀況開始改善後,病人還是會有自殺風險,且因體力變好,更可能將絕望的想法付諸毀滅性的行動。 大部分的自殺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自殺的想法可能會再出現,但並不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有些人的自殺想法可能不會再出現了。 摘自自殺防治學會網頁
8
三、自殺行動前的線索 個人口語的警訊(FACT) 1.感覺(Feeling) 2.行動(Action) 3.改變(Change)
4.惡兆(Threats)
9
四、如何協助一位想自殺的人? (一)首先了解自殺個案的心理狀態: 矛盾、衝動、 思考僵化、固執 (二)專注的傾聽:
矛盾、衝動、 思考僵化、固執 (二)專注的傾聽: 保持平靜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溫暖,展現同理心 (三)進一步評估危險性 (四)冷靜溫和的詢問 (五)轉介
10
危險性評估 1.低度危險性 : 已經有一些自殺的想法,但還沒有做任何計劃。 2.中度危險性 : 3.高度危險性 :
1.低度危險性 : 已經有一些自殺的想法,但還沒有做任何計劃。 2.中度危險性 : 這個人有自殺的想法和計畫,但沒有立即自殺的計劃。 3.高度危險性 : 有明確的計畫,有執行計畫的工具,並且打算立即進行計畫。
11
詢問方向 1.歷史記錄: 是否曾有嘗試自殺的經驗 2.第二管道: 引協助個案在絕望中尋求生存的第二管道,導思考自殺以外的可能性
是否曾有嘗試自殺的經驗 2.第二管道: 引協助個案在絕望中尋求生存的第二管道,導思考自殺以外的可能性 3.行動計劃: 詢問自殺的計畫 ,會如何做,可能使用的工具 4.找出其它的支持系統 詢問生活中誰可以幫助你? 是否求助過醫療或其它與問 題事件有關的單位? 與對方約定: 若要採取行動、告訴別人、取得幫助 如果評估危險性高,留下來陪伴這個人
12
轉介 轉介: 依照案主的問題性質與需要的範圍,將此個案轉送至其他較適合的機構接受服務。 轉介單位: 自殺防治: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1995」 24小時安心專線「 」 工作單位:員工協助單位 醫療系統:家庭醫師、身心科 其它社會系統: 就業站、法律扶助中心等
13
參考資料 陳俊欽(2003)。搶救自殺行動。如何對向你表達自殺意圖的親友伸出援手。台北:遠流。 行政院衛生署(2012)。民國 91 年至 100 年全國自殺死亡統計。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網站。我該怎麼做。 自殺防治網通訊(2011) 。自殺統計解析─民眾之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認知與行為調查、自殺通報關懷系統、2011年自殺死亡統計數據,自殺防治網通訊第七卷第四期刊物。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擷取日期2012/02/28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自殺防治網。擷取日期2012/02/28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