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本章结构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模型基本结构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图示
2019/5/6 本章结构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模型基本结构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图示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3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论 1、时代背景 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论 1、时代背景 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封建制度瓦解和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不同时代不同国民的富裕程度,在政治经济学上衍生了两种关于富民的不同学说其中一种可称为重商主义;另外一种可称为重农主义。 —亚当·斯密《国富论》

4 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
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 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 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 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 商主义的理论。

5 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说: “谁有了黄金,谁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有了黄金,甚至可以使得灵魂升入天堂。” -拜金主义狂潮

6 一、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式,一国握有货币的多寡代表着该国的富裕程度;
2、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一、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式,一国握有货币的多寡代表着该国的富裕程度; 英王查理二世(1377-1405)说:“金银离开我们的手,我们的财富便消失了。”

7 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二、对外贸易是获取额外贵金属或货币的主要源泉,因而是增加一国财富的重要途径。
除了开采和掠夺外,获得金银的途径只有对外贸易。 三、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多的 顺差。 四、强大的中央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国家应当干预经济生活,以法令形式保护国内工商业,奖励监督工业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保证本国财富的增加。

8 3、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 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顺差,最好是只出口不进口。 英国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1461-1483年),将输出金银定为大罪,与叛国罪相提并论。

9 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主张: 1、利用保护关税制度,保护本国工业,禁止 外国工业品输入。 2、禁止货币输出国外。 3、货币差额论:输入大于输出。

10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末-17世纪中叶之后): 一、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对外贸易,应该鼓励那些可以增强本国未来出口能力的进口; 二、为了扩大贸易的目的,可适当输出金银; 三、只要在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就会增加一国货币存量,增加一国的财富。

11 作为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实践集合的重商主义政策 体系:
其一是出口垄断主义,即主张借助国家权力垄断对 外贸易,商人须在国家特许下从事对外贸易。 其二是外汇管制主义,即坚持国家管制贵金属的流 入与流出。 其三是贸易差额论,鼓励出口而限制进口。

12 4、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重商主义是在封建生产方式“最早的变革时期”出现的一种经济思潮,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
重商主义打破了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力图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成长,帮助新兴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货币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的迅速完成,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重商主义并没有随着它的解体而销声匿迹,如对当代颇具影响的凯恩斯经济学就与重商主义具有某些“显著类同处。”

13 尽管重商主义在经济学说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历史进步作用,但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只是抓住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还没有深入到现象内部联系去寻找和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因而存在理论上的缺陷。
重商主义将金银、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而且将金银和货币看做是惟一财富的形态。 其次,重商主义把流通领域和外贸看做是财富的直接源泉,从而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和本质。 再次,任何一个国家并非货币越多越好,需要多少货币,是由商品流通的需要决定的。货币数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 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14 二、绝对优势论 1、理论概述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国际分工理论。 通过自由贸易,每个国家都能专业化生产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比其他国家生产效率更高)的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比其他国家生产效率更低)的产品。 亚当斯密的理论也体现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上。

15 2、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亚当斯密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因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市场的拓展,将社会分工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而国内分工变为国际分工、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最终将促进实际收入意义上的财富增长。亚当斯密实际上证明了国际贸易是实现专业化分工利益的重要途径,他的这一思想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16 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
—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他的这一理论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

17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花费得小,人们就永远不会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是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裁制……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的任何其他物品。”

18 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19 关于“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方法: 劳动生产率 即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用产量与这一产量所需的劳动投入量的比率表示。 生产成本 即生产一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量,用劳动投入量与其投入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率表示。

20 绝对优势理论的论证 我们假设两个国家是英国和葡萄牙,他们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设单位产量两国所需要投入的劳动量如下表:
表2-1 两国的生产情况 葡萄酒 毛呢 英 国 120人 70人 葡萄牙 80人 110人

21 绝对优势理论的论证 分 工 后 葡萄酒 毛呢 英 国 葡萄牙 交 换 后 葡萄酒 毛呢 英 国 1 2.7-1=1.7 葡萄牙
英 国 葡萄牙 交 换 后 葡萄酒 毛呢 英 国 1 2.7-1=1.7 葡萄牙 2.4-1=1.4

22 绝对优势理论述评 亚当·斯密的观点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该学说只阐明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利,而没有说明在任何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否也应参与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是否也能从中获得利益。

23 绝对优势理论述评 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但是,这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劣势,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办?对此,斯密的理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大卫·李嘉图的功劳。

24 三、比较优势论 李嘉图在绝对优势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指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商品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商品所需要的绝对劳动成本。 很显然,李嘉图的学说比斯密的见解更进了一步。一个国家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即使劳动成本皆高于他国,但只要在劳动投入量上有所不同,就可进行贸易。每个国家只要比较劳动投入量的相对水平,即可决定比较利益之所在,进而决定贸易的方向。

25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李嘉图模型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李嘉图模型 一、模型基本结构 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并且劳动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而且一国的劳动总量一定。 (2)劳动生产率固定不变,即规模收益不变。 (3)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4)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国外与国内的运输成本均为零。 (5)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6)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6 绝对优势理论假设前提 2*2*1模型 生产技术不同且不变 商品流动但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 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无运输成本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个要素(劳动) 2*2*1模型 生产技术不同且不变 商品流动但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 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无运输成本 导致两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实现贸易活动的持续 生产成本不变 市场价格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贸易按国际价值规律开展 一国出口等于另一国进口 分析简化

27 表2-2 A、B两国的生产函数 产品或部门 A国 B国 X Y

28 案例:2005年,美国以每块平均批发价44美元进口(import)了134万块滑雪板,所以,滑雪板的进口总额是5 900万美元。美国从20个不同国家进口了这些滑雪板;表2—1列出了对美国出口滑雪板金额最大的12个国家或地区。

29 美国完全拥有制造所有滑雪板的能力,为什么还要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口而不是自己生产滑雪板呢?
列表顶端:中国,其次是奥地利; 第二集团:加拿大和墨西哥; 第三集团:欧洲国家-西班牙、波兰、法国和德国和非洲北部海岸线 国家突尼斯: 第四集团:中国台湾、保加利亚、瑞士和其他8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完全拥有制造所有滑雪板的能力,为什么还要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口而不是自己生产滑雪板呢?

30 二、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一)绝对优势 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在Y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劣势;B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劣势,在Y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

31 例-分工前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3 12 Y的劳动投入量 6 4 A B X的劳动生产率 1/3 1/12 Y的劳动生产率 1/6
2019/5/6 例-分工前 表2-3(a)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3 12 Y的劳动投入量 6 4 表2-3(b)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 B X的劳动生产率 1/3 1/12 Y的劳动生产率 1/6 1/4

32 例-分工后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9 Y的劳动投入量 16 A B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4 表2-4(a) 两国的劳动投入量
2019/5/6 例-分工后 表2-4(a) 两国的劳动投入量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9 Y的劳动投入量 16 表2-4(b) 两国的产量 A B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4

33 劳动总量不变下的分工前后产量对比 A B X的产量 1 Y的产量 A B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4 总计 2
2019/5/6 劳动总量不变下的分工前后产量对比 表2-5(a) 两国分工前产量 A B 总计 X的产量 1 2 Y的产量 表2-5(a) 两国分工后产量 A B 总计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4

34 分工后的净福利 表2-6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B X 2 1 Y 3 福利改进 多消费1单位X 多消费2单位Y 假如两国两种产品以1︰1的国际比价进行贸易,并且让A国的消费在保持1单位Y产品,然后进行X和Y产品的交换,则A、B两国的消费水平均得到提高。

35 例子:中国和德国分别是2005年第一大和第九大对美滑雪板出口国,试解释理由。
理由之一:自然资源——德国在其南疆有阿尔卑斯山 最主要理由: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滑雪板生产技术 当一个国家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佳技术时,它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德国在生产滑雪板上具有绝对优势,为什么美国还从大多数产业所使用的技术都比德国落后的中国进口比德国多40几倍的滑雪板呢?

36 (二)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论与绝对优势论不同的是,它比较的不再是两国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是其机会成本。 由于要素的稀缺性,在充分就业的情形下,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一部分生产,这种“牺牲”其他产品生产的代价即为“机会成本”。

37 英格兰出口布以换取葡萄酒,这样做使其产业获得了更多的产出;它得到了比在这两种产品都由自己生产的情况下更多的布和葡萄酒;荷兰进口布和出口葡萄酒,因为对两国而言荷兰的产业可以被更有利地用于生产葡萄酒。 ……因此,出口葡萄酒以换取布对荷兰是有利的。尽管荷兰可能使用比英格兰更少的劳动生产出其进口的商品,但这种贸易依然可以发生。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21年

38 (二)比较优势 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B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劣势。同时表明,A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劣势,B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反之。 在滑雪板的例子中,我们会预期中国与德国和美国相比较在许多制造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但它生产滑雪板仍然优于生产其他产品。因此,中国能够向美国出口滑雪板。

39 注意:机会成本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0 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是优于B国的,因此两国不会发生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举例 表2-7 两国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3 12 Y的劳动投入量 6 8 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是优于B国的,因此两国不会发生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41 举例 表2-8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 B X的劳动生产率 1/3 1/12 Y的劳动生产率 1/6 1/8 由于绝对优势的程度不同,A国X的生产成本相对比对方更低(3/6<12/8),或A国X的劳动生产率相对更高,即A过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Y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42 例-分工后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9 Y的劳动投入量 20 A B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2.5 表2-9(a) 两国的劳动投入量
2019/5/6 例-分工后 表2-9(a) 两国的劳动投入量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9 Y的劳动投入量 20 表2-9(b) 两国的产量 A B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2.5

43 劳动总量不变下的分工前后产量对比 A B X的产量 1 Y的产量 A B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2.5 总计 2
2019/5/6 劳动总量不变下的分工前后产量对比 表2-10(a) 两国分工前产量 A B 总计 X的产量 1 2 Y的产量 表2-10(b) 两国分工后产量 A B 总计 X的产量 3 Y的产量 2.5

44 分工后的净福利 表2-11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B X 2 1 Y 1.5 福利改进 多消费1单位X 多消费0.5单位Y 假如两国两种产品以1︰1的国际比价进行贸易,并且让A国的消费在保持1单位Y产品,然后进行X和Y产品的交换,则A、B两国的消费水平均得到提高。

45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比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更具有普遍的意义。
结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比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更具有普遍的意义。 只要两国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一国完全处于劣势状态,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国际贸易能够使得两国及整个世界获利。 由此引出:古典贸易理论关于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概念。

46 李嘉图模型中只有劳动要素这个事实使之比较特殊。由于这个假设,李嘉图模型的PPF是一条直线,出口供给曲线和进口需求曲线都有一段是平坦的。这种特殊特征在我们在下面各章中要考察的其他模型中不会发生。在那些模型中,除了劳动外,各个产业还会使用资本和土地。一旦我们考虑更切合实际的有几种生产要素的假设,贸易所得就会变得更复杂。即使一个国家在总体上是受益的,但有些生产要素可能因开放贸易而受益,其他生产要素因此而可能受损。这是我们在下一章要讨论的主题。

47 三、贸易前的均衡解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48 2019/5/6 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2-1

49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Y O X EB EA

50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A国在X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在Y的生产上有比较劣势; B国在Y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在X的生产上有比较劣势。

51 四、贸易型态与贸易利益 (一)国际均衡价格
A国X商品过剩供给曲线的推导:

52 A国过剩供给曲线与B国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

53 · · · · (二)贸易后的一般均衡 Y O X B′ A′ A B PW F PW CA EA CB D EB
如图所示:贸易后A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和出口X,进口Y;B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和出口Y,进口X。

54 (三)贸易利益 在A国,生产一个单位Y的劳动投入量为: 放弃一个单位Y的生产,能生产出X的数量为:
1、无论A国还是B国,贸易后社会无差异曲线均向上移动,因此,贸易改善了两国的福利水平。 2、还可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判定贸易利益的存在。 这里以A国为例进行说明。 在A国,生产一个单位Y的劳动投入量为: 放弃一个单位Y的生产,能生产出X的数量为: 然后用放弃一个单位的Y所生产出的X去与B国交换,所得到的Y商品为:

55 这意味着用放弃一个单位Y生产的劳动去生产X,再与他国交换,可获得多于一个单位的Y。这表明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要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更合算。这一结论与前面所举例子的结果一样,因此,国际贸易可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各国福利水平。

56 2019/5/6 第三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迈克道格尔(MacDugall)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以1937年为例,考察了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表2-12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 行业或产品 美国劳动生产率/英国劳动生产率 美国出口/英国出口 大于2 收音机 3.5 8 生铁 3.6 5 容器 2.4 4 罐头 5.2 机械 2.7 15 2.2 1.5

57 表2-13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续表)
2019/5/6 表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续表) 1.4-2 1 烟卷 1.7 0.5 油毡 1.9 0.33 针织品 1.8 皮鞋 1.4 可乐 0.2 化纤 1.5 棉制品 0.11 人造丝 0.09 啤酒 2.0 0.06

58 表2-14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续表2)
2019/5/6 表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续表2) 小于1.4 水泥 1.1 0.09 男式毛制品 1.3 0.04 人造奶油 1.2 0.03 毛衣 1.4 0.004 资料来源:迈克道格尔(1951)。

59 2019/5/6 斯特恩(Robert Stern)的实证检验:比较1950年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检验证明在1950年,所观察的39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假设检验,但到了1959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60 上述研究成果为古典贸易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还不能说古典贸易理论具有广泛适用性。 首先,这些实证过于简单化,不具有普遍意义;
2019/5/6 上述研究成果为古典贸易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还不能说古典贸易理论具有广泛适用性。 首先,这些实证过于简单化,不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这些研究结果虽然与古典贸易理论所预计的情况比较接近,但并不能排除与其他贸易理论也有一致的地方。

61 李嘉图贸易理论本身也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二是李嘉图的理论有一条重要的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但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恐怕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62 古典贸易理论虽然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但它仍然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


Download ppt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