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 谓词公式语义解释 个体变元,谓词,函数词和个体常元 需要逐层解决
2
一、P(Y)的解释域 P(Y)的解释域是一个四元组(U,1,2,3),其中: (1)U是非空集,称为论域。 (2)1是C→U的函数。 (3)2是P(Y)上的函数词集合到U上运算集的函数,使得2(fni)=f'ni,这里f'ni是U上的n元运算。 (4)3是P(Y)上的谓词集合到U上关系集的函数,使得3(Rni)=R'ni,这里R'ni是U上的n元关系。
3
解释域(U, 1,2,3)简记为U, 在给定解释域U后,P(Y)中只涉及闭项的原子公式就可视作为关于U上的命题。它不需要经过变元的指派就可以确定命题的真假值。
4
例:设P(Y)中的个体常元集C={c1,c2},函数词集合T(1)=,谓词集合R={R21} ,P(Y)的解释域现定义为:U={2,3},1(c1)=c'1=2,1(c2)=c'2=3,3 (R21)= R'21,这里R'21表示“小于”关系。 对于P(Y)中只含有闭项的原子公式p=R21(c1,c2),在此解释域下,p解释为“2与3是小于关系”,是真命题。 若把解释域中关系的解释R'21修改为“相等”关系,则p解释为“2与3是相等关系”,则是假命题。
5
有了解释域,就可以对只含有闭项的原子公式讨论其真假值,但由于对个体变元并没有赋值,因此一般的原子公式还是无法确定其真假值。
下面就必须考虑对个体变元的赋值 由于项与变元有密切联系:由变元集和常元集生成(自由T(1)-代数)
6
二、变元的指派和项解释 定理21.1:设U为P(Y)的一个解释域,0为X→U的映射,则0可唯一扩张为I→U的同态映射,使得(ci)=c'i。这里c'i为U中的元素 为I→U的同态映射,对任意的fniTn和t1,,tnI,有 (fni(t1,,tn))= f'ni((t1),,(tn)), 这里f'ni为U中第i个n元运算。 定义21.9:X→U的映射0称为个体变元的指派,I→U的同态映射称为项解释。
7
例:P(Y)中的个体常元集C=,函数词集合为{f11,f21,f22},谓词集合R={R21},P(Y)的解释域定义为:U={0,1,2,…,n,…};2(f11)=f'11,使得f'11(n)=n+1;2(f21)=f'21;使得f'21(i,j)=i+j,这里i,jU;2(f22)=f'22,使得f'22(i,j)=i×j,i,jU; 3(R21)=R'21,使得R'21表示“相等”关系。 p=R21(f21(x1,x2),f22(x3,f11(x4))), 变元指派为0:X→U,使得0(x1)=5, 0(x2)=6, 0(x3)=7,0(x4)=8,则p解释为“5+6=7×(8+1)”, 是假命题。 把变元指派修改为‘0:X→U,使得 '0(x1)=6, ' 0(x2)=8,'0(x3)=7,'0(x4)=1, 则p就解释为“6+8=7×(1+1)”, 是真命题。
8
三、P(Y)的赋值 首先引进两个记号:对给定解释域U和项解释的原子公式集Y记为YU,,而谓词公式集P(Y)则相应记为P(YU,).
9
定义21.10:谓词公式的赋值函数v:P(YU,)→Z2分三步(a),(b)和(ck),定义如下:
(a)对于原子公式p=Rni(t1,…,tn)YU,定义: (b)v是{F,→}-代数的同态。即,v(F)=0 对任何p,qP(YU,),有v(p→q)= v(p)→v(q)。
10
p=x>3与q=x x>3是不同的
设Pk(YU,)={p|pP(YU,),d(p)k},于是P(YU,)= 引理21.1:设v0为YU,→Z2的映射,则v0可唯一扩张为P0(YU,)→Z2的同态映射v'0,这里的同态是指关于{F,→}的同态。 如果取某个新变量x'X∪C,当无论怎样指派 x',q(x') 都为真,则可认为x q(x)为真。
11
v(p→q)=v(p)→v(q)=1+v(p)+v(p)v(q)
v(p)=v(p→F)=1+v(p); v(pq)=v(p→q)=v(p)+v(q)+v(p)v(q) v(pq)=v((pq))=v(p)v(q); v(pq)=v((p→q)(q→p)) =1+v(p)+v(q) v(xp)=v(xp)=1+v(xp)
12
定义21.11:设pP(Y),若在解释域U和项解释下,有v(p)=1,则称p在解释域U和下取值为真。若在某解释域U下,对任一项解释,p的取值总为真,则称p在解释域 U下是有效的。若对任一解释域U和任一项解释,p都是有效的,则称p为有效式,也称为重言式。
13
四、语义推论 定义21.12:设AP(Y),pP(Y),v(A)={v(q)|qA},若不存在一个使得v(A){1}而v(p)=0的解释域和项解释,则称p是假设集A的后件,或称A语义蕴含p,记为A╞p,用Con(A)表示A的后件全体,即Con(A)={pP(Y)|A╞p}。 若╞p,则p就是重言式,简记为╞p。 ACon(A) 例:证明:{x(p(x)→q(x))}╞xp(x)→xq(x)
14
例:证明:{x(p(x)→q(x))}╞xp(x)→xq(x)
证明:若不成立,则存在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v(x(p(x)→q(x)))=1,但 v(xp(x)→xq(x))=0 由此导出矛盾 说明:v(xp(x))=1,表示对x'任意的指派,都有v(p(x'))=1 v(xp(x))=0表示存在一个对x‘的指派,使得在此指派下有v(p(x'))=0
15
例: 下述结论是否成立:{xp(x)}╞p(x)
不正确 关键是找到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 v(xp(x))=1,但v(p(x))=0 根据x的定义,即要求v(xp(x))=1 而v(p(x))=0
16
作业:P423 12(4)(5), 13,14 期中成绩说明:85分及以上:10人 80到84:9人 75到79:11人
60到74:30人 人 50到59:14人 人 40到49:11人 40以下:7人 以下没有成绩,认领? , , , , , , ,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