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

2 本章內容 4-1 凱因斯的心理法則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4-3 均衡所得 4-4 乘數 4-5 節儉的矛盾 4-6 政府部門
4-7 國外部門(與政府部門)

3 本章內容 4-8 財政政策:乘數效果 4-9 乘數效果:開放經濟體系 4-10 自動安定機能
4-11 浴缸定理(The Bathtub Theorem) 4-12 缺口 4-13 景氣循環的分析架構

4 4-1 凱因斯的心理法則 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 古典學派認為:長期下,透過一隻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社會會自動的達到充分就業。此一理論,無法解釋當時長期高失業率的現象。 凱因斯認為:此現象是整個社會的『有效需要』不足所引起。增加政府公共投資可提高社會的有效需求,所以他強調政府政策應用的重要性。

5 4-1 凱因斯的心理法則 凱因斯的心理法則

6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AE = C + I + G + NX 實際總支出= 計畫總支出+非預期的存貨變動 C:計畫消費 I :計畫投資

7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 AE = C + I 最簡單的凱因斯模型有基本假設︰ 1.物價水準固定不變。
2.不考慮政府和國外部門,因此等式右邊只 剩下兩個變數︰計畫消費和計畫投資。 3.民間消費受可支配所得的影響,而其它影 響因素則皆視為外生變數。 4.計畫性投資暫時視為固定不變。  AE = C + I

8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C = a + bY 消費函數 (民間消費支出,C) bY:誘發性消費支出 b:邊際消費傾向 (MPC)
消費函數 (consumption function) : 說明民間消費支出與可支配所得之間的關係 C = a + bY a:自發性消費支出 Y:所得水準 bY:誘發性消費支出 b:邊際消費傾向 (MPC)

9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消費函數的移動 當總所得增加時,計畫消費隨之增加,在圖形上是從D點移至E點
消費支出 當總所得增加時,計畫消費隨之增加,在圖形上是從D點移至E點 (C) 400 300 另一方面,當實質利率下跌,財富提高或預期未來所得上升,都會使消費支出增加,在圖形上是從D點到G點,屬於整條線的移動(C0→C1) 200 100 100 200 300 400 總所得(Y)

10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儲蓄函數 ( S ) S= Y-C S = Y- (a+bY) =-a+ (1-b) Y -a 是儲蓄函數的截距

11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儲蓄函數與消費函數 e C=Y C=100+0.8Y
消費支出 C=Y 700 C= Y 660 e (a)圖的450線上的任何一點均代表C=Y。當Y=200和C=260時,S=Y一C =一60;而當Y=700和C=660時,S=40。所以,在e點的左邊,儲蓄為負; 在e點的右邊,儲蓄為正 (C) 500 260 200 (a) 消費函 數和45。線 100 o 儲蓄 200 500 700 (s) C= Y 40 o -60 -100 (b) 儲蓄函數 總所得(Y)

12 4-2 簡單凱因斯模型 自發性投資 自發性投資支出與總所得無關。不管總所得是多少兆元,投資始終維持在50兆元。投資函數是一條水平線 90
( I ) 自發性投資支出與總所得無關。不管總所得是多少兆元,投資始終維持在50兆元。投資函數是一條水平線 70 50 I 30 20 40 60 80 100 總所得(Y)

13 4-3 均衡所得 商品市場的均衡  計畫總支出等於實際總支出 實際總支出=總所得=總產出=Y 計畫總支出=AE=C+I 均衡︰
Y= AE 或 Y= C+I

14 4-3 均衡所得 簡單凱因斯模型 AE= C+ I C = a+ bY I = Ī
AE = C+ I= a + bY+Ī = ( a + Ī ) + bY AE :計畫總支出 (a+Ī) :自發性支出與所得水準的高低無關 bY :誘發性支出 隨著總所得的增加而增加

15 4-3 均衡所得 均衡所得︰計畫總支出=總所得 Y= AE=C+I= ( a+Ī )+ b Y 均衡所得Y* =
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 × 自發性支出 (MPS=1-b) (a+Ī)

16 4-3 均衡所得 均衡所得的決定 當計畫總支出C+I等於總所得(產出)或計畫總支出等於實際總支出時,商品市場達到均橫。 計畫總支出
AE=Y 非預期存貨減少→Y↑ AE=C+I 當Y<C+I,計畫總支出超過總所得,存貨會減少,下一期廠商將增加生產,總產出Y增加。 非預期存貨增加→Y↓ (C+I) 均衡點Y=C+I 當Y>C+I,計畫總支出低於總所得,存貨會增加,下一期廠商將減少生產,導致總產出Y減少。 150 45。 550 750 1000 總所得(Y)

17 4-3 均衡所得 商品市場均衡 均衡所得︰計畫投資=儲蓄
計畫總支出 AE=Y AE=C+I= Y 700 C= Y 均衡所得︰計畫投資=儲蓄 (C+I) 商品市場均衡 500 當計畫總支出等於總所得(a) 或計畫投資等於儲蓄(b),商品市場達到均衡。亦即當c= Y,I=50或I=5,S= Y時,均衡所得Y*=750。 200 150 (a) 計畫總支出=總所得 100 投資和儲蓄 200 500 750 S= Y 60 (I,s) 500 750 -100 (b) 計畫投資=儲蓄 總所得(Y)

18 4-4 乘ˉ數 乘數效果 (multiplier effect) : 自發性支出的變動會導致均衡所得呈 “倍數”的改變稱之。
均衡所得的變動 乘數= ───────── 自發性支出的變動

19 4-4 乘ˉ數  推導乘數值 設原先所得均衡水準為: 設一新的計畫投資ΔI產生

20 4-4 乘ˉ數  推導乘數值

21 4-4 乘ˉ數 ˉ ΔY 1 乘數= ── = ── ΔI 1-b 乘數是邊際儲蓄傾向( MPS=1-b )的倒數
乘數= ── = ── ΔI -b 乘數是邊際儲蓄傾向( MPS=1-b )的倒數 一個國家的邊際消費傾向 (MPC) 越大 或邊際儲蓄傾向 (MPS) 越小, 則該國的乘數會越大 。

22 4-5 節儉的矛盾 投資和儲蓄 節儉的矛盾 S1= Y S0= Y b a (I,S) 10 I=10 o 500 600 總所得(Y) -40 -50 計畫儲蓄從S0增至S1,使均衡所得從600兆元減少至500兆元。儲蓄的增加伴隨著消費的減少,導致所得下跌。然而,在新的均衡所得水準,儲蓄的增加卻導致總儲蓄水準固定不變,仍維持在10兆元。

23 4-5 節儉的矛盾 “節儉的矛盾”是否成立? 1. 一個國家若處於經濟不景氣,社會會存 在失業,若民眾增加儲蓄,有效需求會減少,引起所得減少,矛盾因此產生。 2. 社會若處於接近充分就業狀態 (即經濟繁榮),儲蓄的增加會引起投資增加,此會提高社會的總所得,節儉就是好事,合乎“節儉是美德” 。

24 4-6 政府部門 均衡所得:加入政府部門 Yd = Y - T Yd = C + S Y-T= C + S Y= C + S + T
AE= C + I + G

25 4-6 政府部門 總支出: 消費函數: 投資函數: 政府購買: 政府稅收: 均衡條件:

26 4-6 政府部門推導均衡所得

27 4-6 政府部門 均衡所得:注入-流出 Y ≡ C + S + T Y = AE = C + I + G
C + I + G = C + S + T I + G = S + T

28 4-6 政府部門 I+G: S+T: I+G=S+T: 是商品市場的注入 (injection) 是商品市場的流出 (leakage)
稱為注入-流出的商品市場均衡條件

29 4-7 國外部門 (與政府部門) 總支出: 消費函數: 投資函數: 政府購買: 政府租稅: 出口函數: 進口函數: 均衡條件:

30 4-7 國外部門 (與政府部門)

31 4-7 國外部門 (與政府部門) 開放經濟下的均衡所得: 注入與漏損

32 4-8 財政政策︰乘數效果 政府購買支出乘數: 均衡所得

33 4-8 財政政策︰政府支出乘數 若政府支出增加 ΔG,則新的均衡為: 舊的均衡為: 政府支出乘數為:

34 4-8 財政政策︰乘數效果 稅收乘數 稅收乘數:

35 4-8 財政政策︰乘數效果 平衡預算乘數 設ΔG=ΔT 平衡預算乘數= 1 例:若政府支出增加20兆,而稅收亦增加20兆,
ΔY ΔY b b —— + —— = ——— + —— = —— = 1 ΔG ΔT b b b 平衡預算乘數= 1 例:若政府支出增加20兆,而稅收亦增加20兆, 則→均衡所得增加相同幅度20兆 平衡預算乘數=1

36 4-9 乘數效果︰開放經濟體系 __ 當EX = EX IM = mY 透過前面求得的均衡所得為
_ _ ___ Y*0 = ————— (a – bT +Ī + G + EX ) 1 – b + m ΔY 政府支出乘數= —— = ——————— ΔG – b + m

37 4-10 自動安定機能 權衡性財政政策 (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
政府主動運用政府支出、稅收和移轉性支付以達成總體經濟目標的作法 自動安定機能 (automatic stabilizers) : 政府財政預算內的支出和收入會隨著景氣上下波動自動調節,以緩和可支配所得,消費和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震盪 所得稅 失業保險

38 4-11 浴缸定理 浴缸定理 C、I、G、EX等經濟變數的增加,會造成國民所得水準倍數增加,是為注入。S、T、IM等經濟變數的增加,會造成國民所得水準倍數減少,視為流出。

39 4-12 缺 口 緊縮缺口(Deflationary Gap) 一個國家的經濟不景氣時,其計畫總支出小於充分就業總支出的垂直距離稱為緊縮缺口
4-12 缺 口 緊縮缺口(Deflationary Gap) 一個國家的經濟不景氣時,其計畫總支出小於充分就業總支出的垂直距離稱為緊縮缺口 計畫總支出 Y=AE AEf F (AE) AE* E G ____ Y*Yf 為GDP缺口, ___ 而FG為緊縮缺口 Y* Yf 總所得(Y)

40 4-12 缺 口 膨脹缺口(Inflationary gap)
4-12 缺 口 膨脹缺口(Inflationary gap) 一個國家處於非常繁榮時期,此則該國可能出現通貨膨脹,其計畫總支出大於充分就業總支出的垂直距離稱為膨脹缺口 計畫總支出 Y=AE E AE* (AE) AEf F H ____ Yf Y*為GDP缺口, __ 而eH 為膨脹缺口 Yf Y* 總所得(Y)

41 4-13 景氣循環的分析架構 短期經濟波動的理論架構


Download ppt "第四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