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Suparman Makmur Modified 5年之前
1
第十七章 滑动轴承 17.1 概述 径向轴承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推力轴承 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轴承 轴承 按润滑状态分 不完全液体摩擦轴承
第十七章 滑动轴承 17.1 概述 轴承 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按润滑状态分 液体摩擦轴承 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 不完全液体摩擦轴承
2
滑动轴承使用场合: 1.工作转速很高。 2.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 3.承受巨大的冲击与振动载荷。 4.特重型的载荷。 5.根据装配要求必须制成剖分式的轴承。 6.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轴承。 7.径向尺寸受限制时。 滑动轴承的主要特点: 工作平稳,无噪声; 运转精度高; 形成液体润滑时摩擦损失小,适合于高速; 径向尺寸小而且可剖分。
3
干摩擦 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 边界摩擦(不完全液体摩擦)状态 摩擦表面间有润滑油存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极薄的边界油膜。 但尖峰部分仍直接接触。
4
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隔开,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压力油膜。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混合摩擦 摩擦副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混合状态时的摩擦。 多数滑动轴承都是这种摩擦状态。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状态 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隔开,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压力油膜。 这种摩擦状态是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摩擦系数极小。 重要轴承采用这种摩擦状态。
5
滑动轴承设计包括的内容: 1.轴承的型式和结构 2.轴瓦和轴承衬的结构及材料选择 3.轴承的刚度和强度 4.润滑剂的选择和供应 5.轴承温度和压力分布及轴承间隙 6.轴承的热平衡 17.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 17.2.1整体式轴承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无法调整,不便装拆粗重的轴。 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械中。
6
剖分式轴承 特点:轴承装拆方便,轴瓦磨损后便于调整轴承间隙。 17.3 滑动轴承的材料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轴承材料 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轴瓦的胶合和磨损
7
17.3.1 对轴承材料的要求: 对材料性能要求 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咬粘性。 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
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的能力。 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等。 轴承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 多孔质金属材料 非金 属材料 常用轴承材料 轴承合金、铜合金、铸铁、铝基合金。 多孔铁、多孔质青铜。 酚醛树脂、尼龙、聚四氟乙烯。
8
嵌入性和摩擦顺应性最好 ,易于轴颈磨合,但强度低,价格较贵。
轴承合金 类 型 锡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 特 点 嵌入性和摩擦顺应性最好 ,易于轴颈磨合,但强度低,价格较贵。 应 用 重载、中高速场合。
9
铜合金 类 型 特 点 应 用 锡青铜 铅青铜 铝青铜 锡青铜减摩性和耐磨性最好, 铅青铜抗粘附能力强, 铝青铜强度及硬度较高。
类 型 锡青铜 铅青铜 铝青铜 特 点 锡青铜减摩性和耐磨性最好, 铅青铜抗粘附能力强, 铝青铜强度及硬度较高。 应 用 锡青铜适用于重载、中速场合, 铅青铜适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铝青铜适用于低速、重载场合。
10
17.4 轴瓦结构 轴瓦和轴承衬 剖分式 整体式
11
轴瓦结构
12
轴瓦的定位 凸缘
14
油孔、油沟和油室 目的:把润滑油导入轴颈和轴承所构成的运动副表面。
15
设计油沟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油沟长度一般为轴承长度的80%; 2、 油孔、油沟应开在非承载区。
18
17.5 轴承润滑材料 润滑油 特点: 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形成动压、静压或边膜界润滑膜。 适用场合:不完全液体滑动轴承和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 粘度选择的原则: 1.转速高,比压小时,选粘度低的油;反之,选粘度高的油; 2.加工表面粗糙度高时,选粘度大的油; 3.根据润滑方式不同,选择不同粘度的油; 4.在较高温度下工作的轴承,所用油的粘度比通常高一些; 5.低温工作的轴承应选用凝点低的油。
19
润滑脂 特 点:无流动性,可在滑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适用场合 :要求不高、难以经常供油,或者低速重载以及作摆动运动的轴承中。 选择润滑脂品种的一般原则 1.单位压力高和滑动速度低时,选择针入度小一些的品种; 2.所用润滑脂的滴点,一般应高于轴承工作温度约20º~30ºC; 3.在有水淋或潮湿的环境下,应选择防水性强的钙基或铝基脂;在温度较高时应选用钠基或锂基脂。
20
17.6.润滑方法 油润滑 间歇供油
21
连续供油
23
脂润滑 供油方式可根据系数k选定。 k≤2 ——用润滑脂,油杯润滑 k=2~16——针阀式注油油杯润滑 k=16~32——油环或飞溅润滑 k>32——压力循环润滑
24
17.7 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 失效形式 设计准则: 保证边界油膜不致破裂 ——混合润滑轴承的条件性计算; 及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初步计算。 导致轴承配合间隙加大,影响轴的旋转精度,甚至使轴承不能正常工作。 1.磨损 高速重载且润滑不良时,摩擦加剧,发热多,使轴承上较软的金属粘焊在轴颈表面而出现胶合。 2.胶合 径向轴承 1. 限制轴承平均压强 p 避免过度磨损 2.限制轴承pv值 限制轴承的温升 3.限制滑动速度v 限制局部的过度磨损
25
推力轴承 d 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 A n 2)验算轴承的pV 值 d0 推力滑动轴承
26
17.8 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式 1.液体静压轴承 2.液体动压轴承 17.8.1 雷诺润滑方程式 基本假设 1.两板间润滑油做层流运动;
17.8 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式 1.液体静压轴承 2.液体动压轴承 一阶雷诺方程式 二阶雷诺方程式 雷诺润滑方程式 基本假设 1.两板间润滑油做层流运动; 2.两板间润滑油是牛顿流体; 3.与两板相接触的流体层与板间无滑动; 4.流体的重力和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 与压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 5.压力沿y方向大小不变; 6.平板沿z方向无限长。
27
17.8.2 油楔承载机理 两摩擦表面平行,不会产生压力油膜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两摩擦表面必须形成楔形
p F v v 进油口 出油口 两摩擦表面平行,不会产生压力油膜 两摩擦表面成楔形间隙,产生了压力油膜 间隙内的润滑油形成了拥挤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两摩擦表面必须形成楔形 2.润滑油必须从大口进小口出 3.必须具有足够的滑动速度 4.必须充满足够粘度的润滑油
28
17.9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轴承的计算 几何关系 半径间隙: 相对间隙: 偏心率: 最小油膜厚度:
29
17.9.2 动力润滑状态的建立 1.动力润滑状态建立的过程 静止 起动 不稳定运行 稳定运行 R R R R o o o o o1 o1
n o1 n n 静止 起动 不稳定运行 稳定运行
30
2.校核层流条件 承载能力和索氏数 在允许情况下降低相对间隙,提高润滑油粘度都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承载能力,前者效果更显著。 流量计算 进入轴承的润滑油总流量Q ≈ Q1 = 承载区端泄流量Q1 + 非承载区端泄流量Q2 + 轴瓦供油槽两端流出的附加流量 Q3
31
热平衡计算 轴承温升 (1)粘度↓→间隙改变,使轴承的承载能力下降 (2)会使金属软化→发生抱轴事故 热平衡条件:单位时间内 摩擦产生的热量H = 端泄润滑油所带走热量H1 + 轴承散发热量H2 润滑油平均温度tm 为保证承载要求tm<75℃ a) 若t1>>(35~45)℃, 热平衡易建立,则应降低tm,再行计算。 b) 若t1<(35~45) ℃,不易达到热平衡状态→降低粗糙度→重新计算 c) t2>80℃→易过热失效,→改变相对间隙和油的粘度→重新计算
32
保证液体动力润滑的条件 除上述油楔承载机理四条件外,还需保证最小油膜厚度大于两表面不平度之和。
33
参数选择 1.宽径比 一般轴承的宽径比为0.5~1.5。 B/d小 →端泄Q1↑→摩擦功耗和温升↓ →减轻轴颈与轴瓦边缘接触但承载能力↓ 高速重载轴承,因其工作时温升高,宽径比宜取小值; 高速轻载轴承,如对轴承刚性无过高要求,宜取小值; 低速重载轴承,为提高轴承的整体刚性,宜取大值; 对轴有较大支承刚性的机床轴承,宜取大值。 2.相对间隙 ψ大→Q大→ 温升小 →但承载能力和运转精度低 ψ小→易形成流体膜→承载能力和运转精度↑ 3.平均压强 压强↑,轴承尺寸↓,运转平稳,但轴承易损坏。
34
设计步骤 确定轴承结构形式 选择轴瓦材料 确定轴承宽度 B 和直径 d 验算p、pv、v 选择轴承的配合 选择润滑剂与润滑装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