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第五节 当代多元化的国际贸易政策

2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种类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种类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区域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交往活动中,为了发展贸易、推动贸易自由化、平衡各国间经济贸易利益,缓解和调整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所制定和运用的管理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各种规章、制度、法规和措施等手段和行为。 从国别角度看,国际贸易政策又称为对外贸易政策。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均立足于本国国情,并为本国的政治经济服务。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和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金,维护本国对外交往中的政治关系。

3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种类 从国际贸易政策实施的主体上划分,国际贸易政策大体上可分三种类型: 1、各类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 各类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又称国别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在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下,所实行的涉及进出口贸易的各种政策。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对内和对外贸易政策 3、各种类型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有关贸易方面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各种政策、措施 国别的对外贸易政策是最基本的。

4 二、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协调的行为。 对外贸易政策包括三方面内容。 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政策 3、国别政策

5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与作用 主要目的包括: 1、促进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2、扩大商品的出口市场 3、改善和提升产业结构 4、积极创汇,积累资金

6 第二节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
第二节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其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外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货物和服务出口。

7 一、重商主义理论产生背景 背景:产生于15世纪,兴盛于15 -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代表人物: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重心,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德;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托马斯.孟,其主要著作是《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8 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观点 重商主义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 强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一国的所有进口都会减少积累的货币或“财富”,而所有的出口会增加积累的货币或“财富”,因此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少地输入且尽可能多地输出,最好的政策是光输出不输入。由于早期重商主义者特别强调金属货币余额,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9 晚期重商主义: 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赞成适当输出金银。 认为,对外贸易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源泉. 一国政府应该鼓励对外贸易,只要在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就会增加一国货币存量,因而增加一国的财富。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甚于货币差额,因此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10 重商主义 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为重金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主张采取直接的强制措施来取得和保存金银,鼓励金银的输入,不许金银输出,尽量把金银货币留在国内。在对外贸易上,原则上是多卖少买,甚至不买,主张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早期 晚期 重商主义 晚期的重商主义是名副其实的重商主义,其理论基础是由货币差额论发展为贸易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认为,要使国内的金银货币增加,必须发展对外贸易,使贸易出现顺差,因而在政策上应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出口商品生产,用给予奖金或补贴的办法鼓励扩大出口,同时实行关税保护制度,限制外国消费品进口,以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促使金银的流入。

11 二者相同点: 不论早期的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唯一的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的尺度。 在对外贸易中,一国的所得必然是另一国的所失,故唯有通过对外贸易才能取得财富。

12 二者区别: 晚期学者在认识上比早期在政策实践上较早期完善,这是商业资本发展得更加成熟的表现。 首先,早期重商主义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要求在外贸中绝对地多卖少买,使金银流入国内,晚期重商主义则将货币与商品联系了起来。 其次,早期学者是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的,千方百计地要把它保存在国内窖藏起来,晚期学者则已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而且他们还认识到货币必须投入流通才能增值。 最后,早期重商主义单纯用金银的多寡来衡量财富,片面地追求货币差额。晚期重商主义认为贸易是一国取得和保存金银的主要手段,必须结合贸易顺差来衡量一国的财富,故追求贸易顺差。

13 三、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货币政策 (二)奖出限入政策 (三)实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

14 四、对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评价 积极意义: 1.历史意义:资本积累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现实意义: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有现实意义。(采取保护贸易时具体政策制定)

15 局限性: 1.财富认定错误 2.理论体系不完整性 3.研究仅限于流通领域 4.在对外贸易中,一国的所得必然是另一国的所失,没有认识到对外贸易可以带来贸易国整体利益增加。

16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直接的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一、早期自由贸易政策----法国重农主义学派 重农学派是18世纪中叶产生于法国的一个主张自由主义和重视农业的经济学流派。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 ) 重农学派的学说特点: 1、强调“自然秩序” 重农主义是“自然秩序的科学”。 “自然秩序”:人类社会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人为秩序”: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

17 “人为秩序”是建立在“自然秩序”之上的,人们如果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会处于疾病状态。
思想家的任务:寻找与自然秩序一致的社会秩序和建立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社会和谐。

18 2、封建外观与资本主义实质。 重农主义学说的政策主张反映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却打着封建招牌,把自己说成是封建阶级的代言人;
其学说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认为自己在研究封建生产方式; 主张的是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却认为是在维护和改革封建农业生产; 政治上主张开明君主制,经济上主张全部剩余产品归地主所有,但又主张全部赋税从地租征收,将税收应用于发展大农业生产。这是由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

19 3、重视农业:农业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纯产品”,农业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 工业和商业是非生产部门,也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只有农业才是致富的源泉,才是一国繁荣富强的根本。

20 重农学派对农业的过分重视和对商业的轻视使得他们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没有太多贡献。

21 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理由是:
二、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 英国自18世纪中叶开始产业革命, “世界工厂”地体逐步建立并获得巩固,竞争力大大提高 重商主义的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使成为阻碍英国经济发展和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障碍 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理由是: 英国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从取得廉价的工业原料与粮食,以降低工资和提高利润 英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22 三、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的主要内容 (一)废除谷物法 (二)降低关税和减少应税商品数目 (三)废除航海法 (四)取消特权公司
“英国谷物法的废除是19世纪自由贸易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二)降低关税和减少应税商品数目 (三)废除航海法 (四)取消特权公司

23 四、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 自由贸易理论起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成论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后来又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法国的重农主义和英国的休谟都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主张,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实行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卫李嘉图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24 (二)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主张自由贸易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2、认为自由贸易能增加国民财富 3、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竞争,可以防止垄断

25 五、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历史作用 (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848年到1866年期间不列颠工业和贸易的空前发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废除食品和原料的保护关税引起的。” ——马克思 自由贸易政策实施后,农业的发展也是惊人的。作为废除谷物法的补偿,地主们获得了低息贷款,大量资本投入到农业上来,最终使英国农业对外竞争能力增强了。 (二)自由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掩盖了英国资本自由扩张的实质,抹煞了国际分工中的生产关系。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实质上是一种经济侵略政策。英国资产阶级在国内大肆鼓吹自由贸易的同时,英国资本主义在对外进行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李嘉图所谓自由贸易能引起各国普享其利的国际分工也掩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 自由贸易论者的目的是英国应当成为世界工厂,其它一切国家要为其提供原材料等服务。

26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一、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政策 (一)产生背景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一、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政策 (一)产生背景 汉密尔顿(1757~1804年)是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任财政部长。当时美国经济仍处于殖民地经济形态,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则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为了保护和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汉密尔顿于1791年12月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系统阐述了要使美国经济独立,必须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并明确提出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的主张。

27 汉密尔顿 美国建国初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独立战争时期,他曾担任华盛顿将军的副官,被称作是华盛顿的“堪属无价之宝的参谋”。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汉密尔顿被任命为第一任财政部长。 他深得华盛顿的赏识与信任,是华盛顿政府决策圈内核心人物,政府各项内外政策的制定都有他的参与和主导。

28 (二)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政策的评价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该理论为经济后进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9 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和政策 (一)弗里德希·李斯特 李斯特(1789~1846年)是19世纪德国进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1841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系统地论证了保护贸易政策对后进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一整套保护贸易的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他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

30 (二)产生背景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美国与德国,与美德经济发展的现实密切相关。1760年,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846年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此时,美德两国在19世纪初才逐渐完成国家独立或国家统一任务,并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它们的生产力发展较英国落后。由于英国出口的廉价商品严重威胁着美国和德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美德两国客观上要求实行贸易保护。

31 (三)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和政策的两个主要观点
一是生产力理论。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到多少倍。” 正是从生产力理论出发,李斯特认为一国开展对外贸易,也应着眼于生产力的提高,而不应只着眼于财富存量的多寡。 二是经济发展阶段论。 五阶段:原始未开化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农业时期: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输出及工业品的输入,促进农业发展,并培育工业基础; 农工业时期: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发展,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 农工商时期:因为国内工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充分享受自由贸易利益。 德国和美国处于农工业时期,应实行保护。

32 经济发展阶段论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 农工商业时期
李斯特认为,当时的英国已处于农工商业时期,因而英国极力提倡自由贸易,而当时的德国和美国尚处于农工业时期,因此,德国和美国必须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33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和政策的具体内容: 1、保护的前提与目的 为了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仍然是进行国际贸易。 2、保护的对象 幼稚产业,即新兴的、面临国外强有力竞争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工业。 3、保护的手段和时间 有许多手段可以选择,关税制度是最为重要的政策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保护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多为30年。 4、对保护代价的认识 保护关税并不是永久性的政策,它随着国内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逐渐提高而逐步降低乃至取消。 5、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李斯特反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李斯特认为,一国经济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市场机 制的自发调节而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34 (四)对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评价 1、积极方面 (1)历史意义:对美国和德国发展自己生产力起重要作用。 (2)现实意义: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至今还有重要指导意义。 2、局限性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首先,这一理论中有关生产力的概念是错误的,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也是混乱的;其次,这一理论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35 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一)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超保护贸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大战之间盛行。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2)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3)1929-1931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使超保护贸易政策发展到空前的规模。

36 超保护贸易政策含义: 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借助垄断实行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达到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37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特点: 1、保护目的和阶级利益发生了改变 2、扩大保护对象 3、保护手段也发生变化 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38 (二)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1、凯恩斯其人--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的代表人物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以他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不论是对西方经济学说,还是对世界各国 的经济政策,都有重大影响。凯恩斯的思想后来形成了资本主义改良性质的主要思想体系,即凯恩斯主义及其流派凯恩斯学派,其追随者也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者。

39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首次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他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 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该书中提出的关于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消除失业和克服萧条的新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0 在资本主义1929-1933年大危机以前,凯恩斯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当时,他否认保护贸易政策会有利于国内经济繁荣与就业。在大危机以后,凯恩斯改变立场,转向推崇重商主义。他认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确实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

41 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国内充分就业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建立的前提,而现在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明显不合乎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2、凯恩斯超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内容 (1)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国内充分就业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建立的前提,而现在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明显不合乎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因此,为保护国内就业,国家应对外贸进行干预,采用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投资和政府开支,保护贸易顺差,以促进就业和产出的增加。

42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A.投资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理论:是指投资增加所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的倍数。
含义:新增加的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使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工人、企业主)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又引起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如此反复下去,其结果是:由此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会等于原增加投资的若干倍。

43 增加一笔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加量,并不限于增加的投资量。只要社会存在闲置的生产资料和失业的劳动者,投资变动就会使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以倍数的扩大效果,这扩大的倍数就是乘数。
投资乘数理论的计算公式是:   乘数 K =1/(l-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0-----增加的收入全部储蓄, 则国民收入不变 边际消费倾向=1-----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 则国民收入无限大 国民所得的增加(△Y)=乘数(K)×投资的增加量(△I)

44 凯恩斯的支持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据此建立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即: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例如:商品和劳务出口——相应出口产业的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引起其他产业生产增加——就业进一步扩大——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结论:只有当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提高国民的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45 公式表示: ΔY=[ΔI+( Δ X-ΔM )]K 式中: ΔY——国民收入增量 Δ I——投资增量 ΔX——出口增量 ΔM——进口增量 K——乘数 在Δ I 与K一定时,如果贸易顺差越大, ΔY越大;反之,如果贸易存在逆差时,则ΔY要缩小。 因此,一国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越大。由此可见,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46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评价 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但凯恩斯主义过分夸大了他们的意义,片面强调对外贸易顺差对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可能导致国际上各国过度的强调出口而限制进口,导致关税或其他贸易保护手段的日益盛行,最终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47 第五节 当代多元化的国际贸易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含义
第五节 当代多元化的国际贸易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含义 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止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48 (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使关税大幅度下降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和扩大 3、社会主义国家和转型国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49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7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容和特点 1、贸易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被保护的商品从传统产品、农业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品甚至劳务部门。197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对钢铁进口实行限制,197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采取“起动价格”:1977年到1979年,美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限制彩电进口。进入80年代,美国对日本再次实行进口限制,迫使日本实行汽车的“自愿”出口限额等。

50 3、推行强制性的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2、贸易保护的手段发生明显变化 重点从关税壁垒进一步转向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种类、范围、歧视性增强 3、推行强制性的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WTO建立以后,关税、非关税措施受到严格的限制,各国越来越多的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所允许的保护手段。

51 4、背离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宗旨 大搞“擦边球”和“灰色区域措施”,加以推行保护政策。 5、贸易保护更趋于制度化 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把外贸政策法律化,给贸易保护主义披上法律的外衣。西方国家管理外贸的法律已由单行的法律发展成为以外贸法为中心的,与其他方面的国内法相配合的一个整体。 6、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例如:整个发达国家制成品的消费中,受限制商品从1980年的20%提高到1983年的30%。

52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的原因 1、8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处于低速发展状态,失业率一直较高。 2、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美国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3、政治上的需要 4、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

53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贸政策产生的背景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贸关系的性质和基本原则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对外经贸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 3、实行对外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4、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发展对外贸易的体制保证 5、中国对外贸易理论是实行“大经贸”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


Download ppt "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