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休閒遊憩觀光資源概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休閒遊憩觀光資源概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休閒遊憩觀光資源概論

2 第一節 休閒觀光遊憩資源的定義與特性 第二節 觀光遊憩資源的分類 第三節 影響休閒遊憩與觀光發展的社會因素 第四節 台灣觀光市場現況

3 休閒意涵 休閒-自由時間、放鬆、做自己想做的事。 休閒-在完成生活實際需求後的剩餘時間。

4 休閒定義 休閒是個人或群體以自願性而非強迫的方式,用自己選擇的活動,滿足自我心理或生理慾望的非工作性質活動。

5 休閒事業 休閒渡假旅館:墾丁六福莊旅館、日月潭涵碧樓。 休閒渡假村:統一渡假村、悠活渡假村。
休閒俱樂部:World Gym 健身俱樂部、健身工廠。 主題樂園:九族文化村、劍湖山。 休閒購物中心:夢時代 作業一

6 休閒種類 第一類競技活動 第二類健身有關運動 第三類動態休閒活動

7 競技活動

8 健身有關運動

9 動態休閒活動

10 遊憩意涵 遊憩-活動的參與(吃喝玩樂) 遊憩-在休閒的時間內從事的任何活動,無論是個人或團體。
遊憩-人類經驗的一種,此種經驗乃基於個人無義務時間自願參加,所獲得內涵的報償。

11

12 觀光遊憩資源的定義與特性 凡是足以吸引觀光客前來遊賞且滿足的資源,無論其為有形或無形、實體或潛在,都可稱之為觀光遊憩資源。
觀光遊憩資源係指人們在觀光旅遊的過程中,所感興趣的各類事物,如名勝古蹟等人文資源,提供遊客遊覽、觀賞、知識、樂趣、渡假等美好感受的一切自然、人文景觀活勞務及商品,均可稱之為觀光遊憩資源。 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畜牧資源、海洋資源

13 觀光遊憩資源的定義 1.觀光產業:指有關觀光資源之開發、建設與維護設施、銷售服務及提供設施給旅客,並賺取利潤的一種產業。
2.觀光旅客:指觀光旅遊活動之人。 3.觀光地區:指風景特定區以外,經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後指定供觀光旅客遊覽之風景、名勝、古蹟、博物館、展覽場所及其他可供觀光之地區。 4.風景特定區:指依規定程序劃定之風景或名勝地區。

14 觀光遊憩資源的定義 5.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指無法以人力再造之特殊天然景緻、應嚴格保護之自然動、植物生態環境及重要史前遺跡所呈現之特殊自然人文景觀,其範圍包括:原住民保留地、山地管制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水產資源保育區、自然保留區、及國家公園內之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等地區。 6. 觀光遊樂設施:指在風景特定區或觀光地區提供觀光旅客休閒、遊樂之設施。 7. 觀光旅館業:指經營國際觀光旅館或一般觀光旅館,對旅客提供住宿及相關服務之營利事業。 8. 觀光遊樂業:指經主管機關核准經營觀光遊樂設施之營利事業。 作業二

15 觀光遊憩資源的特性 (一)從空間層面探討 1.地域差異的性特:由於不同的觀光遊憩資源之間存在著地域的差異性,故而造成遊客因利用
不同地域的觀光遊憩資源而產生空間的流動。 2.多樣組合的特性:在特定的地勢中,往往是由 複雜多樣、相互關聯依存的各種景象共同形成資源體,以吸引遊客。 3.不可移動的特性:由於移動影響資源之空間分 布,故其為資源之重要屬性之一。

16 地域差異的性特 太魯閣台地

17 多樣組合的特性 七孔瀑布

18 不可移動的特性 北投溫泉 礁溪溫泉

19 不可移動的特性(續) 阿里山日出

20 觀光遊憩資源的特性 (二)從時間層面探討 1.季節變化的特性:有些自然現象只有在特定的季節和時間才會出現。
2.時代變異的特性:在現今觀光遊憩活動朝向多樣化、個性化發展的情況下,觀光遊憩資源的內涵也越趨豐富。

21 季節變化的特性 櫻花季 陽明山賞雪

22 時代變異的特性 九族文化村

23 觀光遊憩資源的特性 (三)從經濟層面探討 1.不可再生的特性:就資源永續生產的觀點而言,大部分學者皆主張將觀光遊憩資源視為不可再生之有限資源,其具有不可再生之特性。 2.相對稀少的特性:自然資源中,有些頗為稀少而珍貴,有些已瀕臨滅跡之威例如太魯閣峽谷等。 3.價值不確定的特性:由於觀光遊憩資源的價值係隨著人類的認知尺度、審美需要、等眾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

24 不可再生的特性 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25 相對稀少的特性 阿里山神木

26 觀光遊憩資源的分類 (一)自然生態遊憩資源 (二)人文遊憩資源 (三)產業遊憩資源 (四)遊樂設施與活動資源 (五)服務體系

27 (一)自然生態遊憩資源 湖泊、潭。 水庫、水壩。 溪流、瀑布。 森林遊樂區。 國家公園。 海岸、海濱。 溫泉。
作業三:查詢以上台灣現有自然資源

28 (二)人文遊憩資源 歷史建築物、祀廟、遺址、古蹟 民俗活動、節慶祭典、宋江陣 文教設施、文化中心、博物館、美術館 聚落

29 (三)產業遊憩資源 休閒農業、觀光果園、茶園 休閒礦業、煤、金、鹽、石油 漁業資源 地方特產

30 (四)遊樂設施與活動資源 遊樂園、主題樂園 海水浴場

31 (五)服務體系 交通 膳宿 旅行社

32 影響休閒遊憩與觀光發展的社會因素  二十一世紀休閒遊憩與觀光發展具有方興未艾之勢,並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當金融海嘯襲捲全球時,休閒遊憩與觀光產業仍持續成長;台灣的旅遊市場更因為開放陸客來台而一片欣欣向榮。   休閒遊憩與觀光被視為是傳統三級產業(農林漁牧業、製造業、服務業)以外的「第四級產業」;對一個國家、或一個縣市而言,休閒遊憩與觀光事業的開發是一種帶動發展的誘因,先進國家都在高喊著「觀光立國、自然生財」,而臺灣從各縣市到各鄉鎮,莫不積極投入休閒遊憩與觀光事業的新機會。

33 一、休閒時間增加 工業革命以後,機器取代人力,工業、農業及服務業的自動化使人類的休閒時間不斷增加,人們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時數減半、週休二日制、假日與長假期增加,再加上社會福利政策,退休者有十五年以上的休閒時間。由此我們獲得一個戲劇性的禮物-空閒時間。很多學者更預言未來的休閒時間還會繼續增加。

34 二、個人所得提高 大多數國家在二十世紀前半業產業復甦,購買力大增,國民所得成倍增加,人們有閒錢花在娛樂及休閒產品上。加上自用小汽車普及率的提升,人們更可以自由自在任我行。

35 三、人口增加與素質提升  醫療進步,使出生率增加、死亡率減低、平均壽命延長,大量的老年人與中年人對休閒遊憩與觀光產生極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受教育機會增加,大學生比例提高,戰後美國約有一百六十萬大學生,1970年代末期,美國有將近一千萬名的年輕男女在大學中就讀。

36 四、都市化與 郊區化發展 工業革命以後,人們大量從郊區湧向都市,無法享受郊區的田園生活,進而轉向尋求休閒遊憩機會。於是兒童遊憩場所、年輕人及成人的運動場所、城市中的公園、社區中心、活動中心等設施紛紛出現。

37 五、新技術與商業化現象 技術的進步除了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增加新的休閒產品與娛樂機會,如二十世紀出現的製冰機、造雪機等,使熱帶國家同樣也可以享受寒帶地區溜冰、滑雪活動,而戶外遊憩活動也因為新技術的發明而完全改變,如潛水、滑翔翼、飛行傘等,使人們上天下地無所不能。

38 休閒、遊憩及觀光之間的關係示意圖

39 休閒、遊憩、觀光及運動之間的關係示意圖

40 觀光遊憩之構成要素 (一)人:人為觀光遊憩活動的主體,如依個人屬性來加以區別,依國籍別,可分為國民旅遊與國際觀光;依性別可分為男性與女性觀光者等。 (二)空間:空間為觀光遊憩行為本身所須涵蓋的實體要素,也就是足以吸引觀光遊憩活動之觀光 遊憩資源。 (三)時間:觀光遊憩時間之要素可歸納為三類: 1.公餘休閒;2.週末休閒;3.度假休閒

41 台灣觀光市場現況

42 台灣觀光市場現況

43 台灣觀光市場現況

44 台灣觀光市場現況


Download ppt "第一章  休閒遊憩觀光資源概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