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 海洋教育 呂麗玲 2010.11.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 海洋教育 呂麗玲 2010.11.1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 海洋教育 呂麗玲

2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全長達一千六百多公里,大小島嶼七十餘座。
緣起 海岸線全長1600多公里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全長達一千六百多公里,大小島嶼七十餘座。 台灣東方是太平洋,南方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西方隔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緊鄰,北方是東海,遙望韓國與日本。 地理位置極為優越,為西太平洋的海空交通要衝,更是兵家必爭之地,軍事、經濟、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台灣的國民每一個人的生活均與海洋息息相關。

3 規劃 2007海洋政策白皮書 2008各縣市成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 2011融入各領域課程中實施

4 肆、海洋教育的架構 1.以「涵養海洋通識素養」為一總目標。 2.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三情境。
3.兼顧「海洋休閒、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科 學、海洋資源」五大主題軸。 4.發展出16細類。 5.將達成116條能力指標

5 海洋教育的架構圖 親海--技能 愛海--情意 知海--認知

6 5主題軸-16 細類(116項能力指標) 主 題 軸 細 類 海洋休閒 海洋社會 海洋文化 海洋科學 海洋資源 水域休閒 海洋生態旅遊
細 類 海洋休閒 水域休閒 海洋生態旅遊 海洋社會 海洋經濟活動 海洋法政 海洋文化 海洋歷史 海洋文學 海洋藝術 海洋民俗信仰與祭典 海洋科學 海洋物理與化學 海洋地理地質 海洋氣象 海洋應用科學 海洋資源 海洋食品 生物資源 非生物資源 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7 具體目標 國小低年級(8歲) 國小中年級(10歲) 國小高年級(12歲) 由近而遠、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由小而大、由少而多、由具體而抽象 。
符合螺旋推進模式 。 主軸相似、不斷加廣加深。

8 1.基本理念 臺灣是個被海洋環繞的海洋國家,國民應具備充分認知海洋、善用海洋的能力。海洋教育應強化對整體自然環境的尊重及相容並蓄的「海陸平衡」思維,將教育政策延伸向海洋,讓全體國民能以臺灣為立足點,並有能力分享珍惜全球海洋所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 為達成「臺灣以海洋立國」的理想,涵養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觀、以臺灣為本的國際觀及以海洋為本的地球觀,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應以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涵養學生的海洋通識素養為主軸,進而奠立海洋臺灣的深厚基礎。

9 2.課程目標 國民中小學應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讓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藉由海洋休閒或參與生動活潑的海洋體驗活動,分享其體驗經驗,從親近海洋歷程,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 從活動與省思中激發熱愛海洋情操,善用海洋、珍惜海洋的各項資源,並維護海洋的生態平衡,積極保育海洋資源,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培養熱愛家鄉,熱愛海洋的思想情感。增加對海洋的知識,瞭解海洋的生物與生態、海洋文化、海洋自然科學、海洋資源與海洋相關法律,覺察海洋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以及認識國家所處海洋環境與遠景,進而建立海洋意識與積極關心國家海洋發展。 從海洋出發,教育國民中小學學生海洋相關的基本知識,培養對生命、自然環境的尊重,發揚海洋民族優質的特性,並塑造海洋人文、藝術的文化。

10 3.分階段具體目標 (1)國小低年級具體目標: A.喜歡親水活動,並重視親水的安全性。 B.喜愛閱讀並分享海洋的故事。
C.認識水的特性及其與生活的關係。 D.瞭解河流或海洋環境保護與生活的關係。

11 (2)國小中年級 A.具備游泳基本技能,並分享親水活動的樂趣。 B.瞭解家鄉的水產相關職業。
C.欣賞海洋文學與藝術作品,認識海洋民俗活動或信仰,並嘗試創作海洋文學、藝術作品。 D.認識常見的海洋生物。 E.瞭解家鄉常見的河流或海洋資源及其保育方法。

12 (3)國小高年級 A.熟練游泳基本技能。 B.瞭解臺灣海洋資源開發的概況。 C.瞭解臺灣海洋文化,並領略海洋冒險、進取的精神。
D.瞭解海洋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 E.瞭解臺灣基本的河流與海洋資源,並積極參與海洋環保活動。 F. 涵養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

13 (4)國中具體目標: A.熟練水域求生技能,並從事水域休閒運動。 B.瞭解海洋產業的結構與發展,以及主要海洋法 規與海域主權。
C.比較臺灣與其他國家海洋文化的差異。 D.具備海洋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及瞭解海洋科技 發展。 E.認識常見的海洋資源與可再開發的再生資源。 F.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培養熱愛 家鄉,熱愛海洋的思想情感。

14 4.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分段能力指標依總綱小組之格式,a-b-c三個編號中, 「a」代表主題軸序號,1為海洋休閒,2為海洋社會,
3為 海洋文化,4為海洋科學,5為海洋資源; 「b」代表學習階段序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 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 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c」代表流水號。 例:1-1-1 第一階段(1-2年級) 海洋休閒 水域休閒

15 5.學習內容 海洋休閒 (1)喜歡親水活動,瞭解並重視其安全性。 (2)學會至少一種游泳方式,並能以正確姿勢換氣游泳。
(3)具備從事水域休閒運動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4)參與海洋的休閒活動,熟練海洋求生技能。 (5)瞭解沿海或河岸的環境與居民生活方式。 (6)認識、參與安全的海洋生態旅遊。

16 海洋社會 (1)認識家鄉或鄰近的水產相關職業。 (2)瞭解臺灣海洋資源開發的概況。 (3)體認臺灣是海洋國家,並強化臺灣海洋主權 的意識。 (4)瞭解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主要海洋法規。 (5)瞭解海洋各級產業 (如水產、工程、運輸、能源、旅遊等)的結構 與發展。

17 海洋文化 (1)體認家鄉或鄰近水域變遷與生活的關係。 (2)認識臺灣開拓史與海洋的關係。 (3)瞭解臺灣歷史變遷與世界海運發展的關係。
(4)瞭解臺灣海洋文化,並領略海洋冒險、進取的精神。 (5)涵養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 (6)比較臺灣與其他國家海洋文化的差異。 (7)能運用媒材與形式,從事以海洋為主題的藝術表現。 (8)瞭解與海洋有關的民俗故事活動。 (9)探索海洋民俗信仰與祭典之意義及其與社會發展之關係。

18 海洋科學 (1)瞭解水的特性及其與生活的關係。 (2)覺察河水、海水產生的各種現象。
(3)瞭解海流的作用、海嘯及潮汐現象對生活與環境的影響。 (4)具備海洋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及瞭解海洋科技發展。 (5)認識臺灣海岸地形景觀的特色與成因。 (6)瞭解氣候變化及颱風對生活的影響。 (7)分析海洋氣候、氣象、海象及其對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8)認識海洋相關應用科學,如海水淡化、船舶、發電、礦產等。

19 海洋資源 (1)瞭解生活中的水產食物。 (2)透過品嚐不同水產,瞭解海洋飲食文化。 (3)瞭解河流或海洋環境保護與生活的關係。
(4)瞭解家鄉常見的河流或海洋資源及其保育方法。 (5)瞭解海洋生物資源之種類、用途與永續發展。 (6)瞭解海洋非生物資源之種類與應用,探討非生物資源的開發與生態的平衡。 (7)瞭解臺灣基本的河流與海洋資源,並積極參與海洋環保活動。 (8)瞭解海洋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珍惜生物與非生物資源。

20 6.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 (1)課程設計 A.課程設計應注意縱向銜接。 B.課程設計應兼顧「親海、愛海、知海」理念,並強化體驗、省思與實踐,以涵養海洋通識素養。 C.課程規劃、設計以融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相關學習領域為原則。 D.學校得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體教師及社區資源,發展具創新性、前瞻性與海洋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

21 (2)教材編選 A.編寫教材時,應注意與後期中等教育課程的銜接,呼應中小學海洋基本知能,並注意教材內容應具時代性與前瞻性。
B.教材編選應符合本議題課程目標,以周延與適切的材料,來幫助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 C.教材編選應以學生為本位,涵養學生的海洋意識和能力,並兼顧海洋休閒、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科學及海洋資源等五大主題軸。 D.教材內容之文字、圖片、資料應力求生動活潑及淺顯易懂,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 F.教材編選應儘量與生活經驗及時事相結合,力求生動活潑,著重體驗與實踐,並配合學生生活背景,俾能學以致用。 G.教材編選應顧及各個年齡的階梯遞進的螺旋關係,並可參酌其他領域及議題加以融合設計。 H.可依照需求另編教師手冊,教師手冊應視需要列舉詳盡之活動手冊、參考文獻、視聽教材等資料,以協助教師進行教學。

22 (3)教學方法 A.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或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培養主動親近海洋的態度。
B.教學目標與活動設計,應兼顧情意、技能及認知的均衡發展,並重視學生個別差異。 C.教學活動應與其他相關領域或學校行事活動結合,善用體驗活動或其他生動活潑的方式,強調體驗、省思、實踐的歷程。 D.教學宜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驗探究的歷程,以增進其海洋意識和能力。 E.教學宜提供學生機會均等的學習情境,不應受家庭社經背景及學生個人學業成績等因素影響。活動規劃務求周全,並顧及學生身心發展與安全措施。 F.教學宜結合學生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整合知識學習和社會體驗學習,覺察海洋與人類的關係並積極探究海洋的奧秘。 G.教學實施除於課堂講授外,應輔以校外實際體驗活動、參觀或其他方式,並善用網路與其他資源。

23 (4)教學評量 A.評量應依據活動目標及學習內涵,採用多元的評量方法。 B.評量內涵應兼顧情意態度、知識技能及努力程度。
C.評量應兼重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 D.評量宜採多元評量方式,如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口語評量、高層次紙筆評量或其他評量方式等。 E.評量結果除由教師評定外,得適切參酌學生自評、同儕評量、家長評量及其他相關人員的評量資料評定結果,並應考量學生個別差異。 F.學校宜進行教學成效評量,做為教師改進教材、教法的依據,以及實施個別教學和輔導的參考。

24 (5)活動資源 A.善用學校各項教學資源,積極拓展社區資源,營造良好教學環境。 B.得與社區內各級學校與機構,合聘師資,交換或使用教學資源,或共用軟硬體設施。

25 簡報結束 感謝聆聽


Download ppt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 海洋教育 呂麗玲 2010.11.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