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4.1.5. 业务流程重组 1.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4.1.5. 业务流程重组 1.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业务流程重组 1.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 Organization),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2 企业流程重组的关键特性 企业流程重组包含了“根本性”、“关键性”、“戏剧性”和“过程”四个关键特性。
“根本性”就是在再造过程中,企业人员必须就企业自身以及运营方式提出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为什么我们要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要用现在的工作方式做事情?”提出这些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使人们对他们管理企业的方法所基于的不成文的规则与假设以及所从事的业务进行观察和思考。

3 企业流程重组的关键特性(续) “关键性”再设计意味着对事物追根溯源,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和一切规定的结构与过程,保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创造发明全新的完成工作的方法。 “戏剧性”就是企业流程重组不是要取得小的改善,而是要取得业绩上的突飞猛进。 在实施企业流程重组中,应该强调“过程”。

4 2.BPR实现的手段 对BPR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的抱负、知识、意识和艺术,没有企业领导的决心和能力,BPR是决不能成功的。
BPR实现的手段是两个赋能者(enabler):一个是IT(信息技术),一个是组织。BPR利用IT改变企业的过程,简化企业过程。另一个方法就是变革组织结构,达到组织精简,效率提高。     对BPR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的抱负、知识、意识和艺术,没有企业领导的决心和能力,BPR是决不能成功的。     BPR的主要技术在于简化和优化过程。总的来说,BPR过程简化的主要思想是战略上精简分散的过程;职能上纠正错位的过程;执行上删除冗余的过程。

5 3.BPR基本内容 业务流程重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要依靠工业工程技术、运筹学方法、管理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和现代高科技,并且涉及到企业的人、经营过程、技术、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人员重组 (2)技术的重组 (3)组织结构的重组 (4)企业文化的重组

6 4.1.6 系统规划文档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一般既包含三至五年长期规划,也包含一至两年的短期计划。一般来说,整个系统规划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划应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内、外约束条件,来确定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发展系统规划和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等。 (2)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要求。由系统目标和需求,进一步提出系统的功能要求。了解当前的能力状况。系统规划包括硬件情况、软件情况;应用系统及现有人员状况;各项费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及评价。

7 系统规划文档内容(续) (3)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计算机及其各项技术的影响应得到必要的重视并在系统规划中有所反映。另外,对软件的可用性、方法论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它们对信息系统产生的影响也属所考虑的因素之中。 (4)近期计划。在系统规划适用的几年中,就应对即将到来的一段时期做出相当具体的安排,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时间表,应用项目的开发时间表,软件维护与转换工作时间表,人力资源的需求计划,人员培训时间安排,以及资金需求等。

8 4.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4.2.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问题 1) MIS的开发原则 (2)整体原则,体现完整性。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问题 1) MIS的开发原则 (1)创新原则,体现先进性。 (2)整体原则,体现完整性。 (3)不断发展原则,体现超前性。 (4)经济原则,体现实用性。 ——信息是能影响和改变人的活动的数据 ——数据和信息很难严格区分能减少人们对事物认识模糊程度的数据或资料均可成为信息 ——管理信息的特定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对决策的影响 ——信息影响决策因为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 ——如果不能对信息进行很好的处理的话势必使决策者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下进行决策

9 2) MIS的开发方式 (1)独立开发 独立开发是指由本单位的工作人员独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方式是指由单位提出开发要求、新系统的功能、目标、开发时间等,委托有开发能力的单位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10 (3)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指由本单位提出开发要求,与合作单位一起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发成果由双方共享。这实际上是一种半委托的开发方式。 (4)购买现成软件 购买现成软件是指从销售商手中直接购买已开发成功且功能强大的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11 自上而下(Top Down),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
3)MIS的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Top Down),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 自下而上(Bottom Up),设计系统的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整个系统,缺点在于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

12 3.MIS开发方法发展 60--70年代是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时代。 80年代初是原型 法(Prototyping)时代,80年代末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CASE)和面向对象法(OO)时代。 那么90年代的特点是什么呢?可能是客户/服务器的时代,或基于WEB的开发时代。这时客户宁愿买现成的软件包,甚至是整个系统,而不愿自己开发。用户买来许多软件部件,自己或请顾问公司把它们集成起来。这就是系统集成或基于部件的开发,在90年代中后期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13 70年代: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 系统需求 软件需求 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 编程调试 运行维护 MIS的生命周期法 就是按照MIS的生命周期来开发的一种方法,把MIS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的运行维护

14 80年代:原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90年代: 原型法: 面向对象方法: 组件化的开发方法 重视软件过程
在未完全定义好全局需求前,先实现一个原型,然后不断修改,直至满足要求。要求有开发环境的支持,如4GL语言。 面向对象方法: 核心是对象(object)。对象是数据和操作的集合,操作可以操纵数据 90年代: 组件化的开发方法 重视软件过程

15 常用系统开发方法的分类 1. 基于自顶向下、结构化、生命周期思想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分析设计技术、约当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中国的映射模型设计法、詹姆斯.马丁的战略数据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杰克逊的结构化程序和设计JSP、JSD 2. 基于新一代系统开发工具和快速开发方法        .原型法及其分支(瀑布型、快速型)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16 常用系统开发方法的分类 3. 面向对象法的系统开发方法 .面向系统设计OO法
 按照系统的分析要素,可以把开发方法分为三类:     ①面向处理方法(Processing Oriented ,简称PO)。     ②面向数据方法(Data Oriented ,简称DO)。     ③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简称OO)。

17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也称SSA&D (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采用结构化思想、系统工程的观点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先将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大模块,自顶向下,以模块化结构设计技术进行模块分解,然后,再自底向上按照系统的结构将各模块进行组合,最终实现系统的开发。

18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工作步骤 利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步骤:

19 生命周期的阶段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1)系统规划阶段 根据用户的系统开发请求,进行初步调查,明确问题,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确定分阶段实施进度,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 (2)系统分析阶段 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逻辑方案。

20 (3)系统设计阶段 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结构与功能设计。 (4)系统实施阶段 同时进行编程和人员培训,然后投入试运行。 (5)系统运行阶段 同时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评价、监理审计三部分工作。

2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 SSA&D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严格区分开发阶段,系统的针对性强; 整体性与全局性好,自顶向下观点。
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缺点: 开发周期长; 开发过程繁琐、复杂; 开发工具落后; 与用户交流不直观; 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这是并不十分现实的。 系统的升级较困难。 优点 强调开发过程中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前提下考虑具体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 严格区分开发阶段。每一阶段工作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避免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 简便易行,易于实施。 缺点 系统开发周期长,很难适应需求的变化 只有到系统运行阶段用户才能看到最终结果,风险大 要求开发者开始就要完全“固化”需求或者预见可能的变化,不合实际,困难大。


Download ppt "4.1.5. 业务流程重组 1.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