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 王公儒主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 王公儒主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 王公儒主编

2 第10章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熟练掌握进线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施工的工程技术。 学习目标:
1.掌握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2.掌握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3.掌握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施工技术。 内容概要: 10.1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10.2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10.3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实例 10.4 建筑群子系统的工程技术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分析

3 10.1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进线间主要作为室外电、光缆引入楼内的成端与分支及光缆的盘长空间位置。对于光缆至大楼、至用户、至桌面的应用及容量日益增多,进线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1.进线间的位置 一般一个建筑物宜设置1个进线间,一般是提供给多家电信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外线宜从两个不同的路由引入进线间,有利于与外部管道沟通。进线间与建筑物红外线范围内的人孔或手孔采用管道或通道的方式互连。 2.进线间面积的确定 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提出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进线间应满足缆线的敷设路由、成端位置及数量、光缆的盘长空间和缆线的弯曲半径、充气维护设备、配线设备安装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和面积。 由于许多的商用建筑物地下一层环境条件大大改善,可安装电、光的配线架设备及通信设施。在不具备设置单独进线间或入楼电、光缆数量及入口设施较少的建筑物也可以在入口出采用挖地沟或使用较小的空间完成缆线的成端与盘长,入口设施则可安装在设备间,最好是单独的设置场地,以便功能区分。

4 3.线缆配置要求 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及天线馈线等室外缆线进入建筑物时,应在进线间成端转换成室内电缆、光缆,并在缆线的终端处可由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设置入口设施,入口设施中的配线设备应按引入的电、光缆容量配置。 电信业务经营者或其它业务服务商在进线间设置安装入口配线设备应与BD(建筑物配线设备)或CD(建筑群配线设备)之间敷设相应的连接电缆、光缆,实现路由互通。缆线类型与容量应与配线设备相一致。 4.入口管孔数量 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入口。 在进线间缆线入口处的管孔数量应留有充分的余量,以满足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弱电系统、外部接入业务及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其它业务服务商缆线接入的需求,建议留有2~4孔的余量。

5 5.进线间的设计 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 2)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 3)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1000mm。 4)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容积计算。 5)进线间如安装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施时,应符合设备安装设计的要求。 6)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 6. 进线间入口管道处理 进线间入口管道所有布放缆线和空闲的管孔应采取防火材料封堵,做好防水处理。

6 10.2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1. 设计步骤 1)确定敷设现场的特点。包括确定整个工地的大小、工地的地界、建筑物的数量等。
2)确定电缆系统的一般参数。 3)确定建筑物的电缆入口。 4)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 5)确定主电缆路由和备用电缆路由。 6)选择所需电缆的类型和规格。 7)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成本。 8)确定每种选择方案的材料成本。 9)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

7 2.建筑群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主要应用于多幢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综合布线场合,单幢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不考虑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布线路由选择、线缆选择、线缆布线方式等内容。建筑群子系统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1).考虑环境美化要求 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群覆盖区域的整体环境美化要求,建筑群干线电缆尽量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敷设方式。 2).考虑建筑群未来发展需要 在线缆布线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建筑需要安装的信息点种类、信息点数量,选择相对应的干线电缆的类型以及电缆敷设方式,使综合布线系统建成后,保持相对稳定,能满足今后一定时期内各种新的信息业务发展需要。

8 考虑到节省投资,线缆路由应尽量选择距离短、线路平直的路由。但具体的路由还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地形或敷设条件而定。
2.建筑群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3).线缆路由的选择 考虑到节省投资,线缆路由应尽量选择距离短、线路平直的路由。但具体的路由还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地形或敷设条件而定。 4).电缆引入要求 建筑群干线电缆、光缆进入建筑物时,都要设置引入设备,并在适当位置终端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 5).干线电缆、光缆交接要求 建筑群的干线电缆、主干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从每幢建筑物的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群设备间的配线架之间只应通过一个建筑物配线架。 6).建筑群子系统布线线缆的选择 建筑群子系统敷设的线缆类型及数量由综合布线连接应用系统种类及规模来决定。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系统常采用光缆作为建筑物布线线缆,在网络工程中,经常使用62.5μm/125μm(62.5μm是光纤纤芯直径,125μm是纤芯包层的直径)规格的多模光缆,有时也用50um/125um和100um/140um规格的多模光纤。户外布线大于2km时可选用单模光纤。 电话系统常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作为布线线缆。 有线电视系统常采用同轴电缆或光缆作为干线电缆。

9 10.3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实例 设计实例1 室外管道的铺设
在设计建筑群子系统的埋管图时,一定要根据建筑物之间数据或语音信息点的数量,来确定埋管规格。如图所示。 建筑群之间预埋管图

10 建筑物之间线路的连接还有一种连接方式就是架空方式。设计架空路线时,需要考虑度,如图所示。
设计实例2 室外架空图 建筑物之间线路的连接还有一种连接方式就是架空方式。设计架空路线时,需要考虑度,如图所示。 室外架空图

11 10.4 建筑群子系统的工程技术 建筑群子系统的线缆布设方式有4种:架空布线法、直埋布线法和地下管道布线法、隧道内电缆布线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4种方法。 1.架空布线法 架空布线法通常应用于有现成电杆,对电缆的走线方式无特殊要求的场合。这种布线方式造价较低,但影响环境美观且安全性和灵活性不足。架空布线法要求用电杆将线缆在建筑物之间悬空架设,一般先架设钢丝绳,然后在钢丝绳上挂放线缆。架空布线使用的主要材料和配件有:缆线、钢缆、固定螺栓、固定拉攀、预留架、U型卡、挂钩、标志管等,如图所示,在架设时需要使用滑车、安全带等辅助工具。 架空布线主要材料图

12 2)根据线缆的质量选择钢丝绳,一般选8芯钢丝绳; 3)接好钢丝绳; 4)架设线缆; 5)每隔0.5m架一个挂钩。
架空线缆敷设时,一般步骤如下: 1)电杆以30~50m的间隔距离为宜; 2)根据线缆的质量选择钢丝绳,一般选8芯钢丝绳; 3)接好钢丝绳; 4)架设线缆; 5)每隔0.5m架一个挂钩。 架空电缆通常穿入建筑物外墙上的U形钢保护套,然后向下(或向上)延伸,从电缆孔进入建筑物内部。建筑物到最近处的电线杆相距应小于30m。建筑物的电缆入口可以是穿墙的电缆孔或管道,电缆入口的孔径一般为5cm。一般建议另设一根同样口径的备用管道,如果架空线的净空有问题,可以使用天线杆型的入口。该天线的支架一般不应高于屋顶1200mm。如果再高,就应使用拉绳固定。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之间的间距应遵守当地城管等部门的有关法规。 架空布线法

13 2.直埋布线法 直埋布线法根据选定的布线路由在地面上挖沟,然后将线缆直接埋在沟内。直埋布线的电缆除了穿过基础墙的那部分电缆有管保护外,电缆的其余部分直埋于地下,没有保护,如图所示。 直埋布线法的路由选择受到土质、公用设施、天然障碍物(如木、石头)等因素的影响。直理布线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总体优于架空布线法,但更换和维护电缆不方便且成本较高。 直埋布线法

14 地下管道布线是一种由管道和入孔组成的地下系统,它把建筑群的各个建筑物进行互连。如图所示,1根或多根管道通过基础墙进入建筑物内部的结构。
3.地下管道布线法 地下管道布线是一种由管道和入孔组成的地下系统,它把建筑群的各个建筑物进行互连。如图所示,1根或多根管道通过基础墙进入建筑物内部的结构。 地下管道布线法 4.隧道内电缆布线 在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通道,大多是供暖供水的,利用这些通道来敷设电缆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如考虑到暖气泄漏等条件,电缆安装时应与供气、供水、供段的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安装在尽可能高的地方,可根据民用建筑设施的有关条件进行施工。

15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分析
CD-BD建筑群子系统光缆链路布线安装 请按照下图所示路由完成建筑群子系统光缆安装。 1)、从标识CD的综合布线故障检测实训装置,向标识BD的设备安装1根Φ20 PVC管,CD端的线管用L型支架、管卡、螺丝安装固定在设备顶部;BD端的线管用管卡、螺丝固定在设备侧面。 2)、在PVC管内穿4根4芯室内光缆,其中2根为单模,2根为多模。 评判要点为: 1)线管安装横平竖直; 2)光缆铺设正确。


Download ppt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 王公儒主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