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

2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1、群体的概念 群体(并非个人简单的集合体)= 聚合体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1、群体的概念 群体(group)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群体(并非个人简单的集合体)= 聚合体

3 2、群体的特征 第一、群体成员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 第二、群体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第三、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

4 二、群体心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1、群体心理的概念
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所形成的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5 2、群体心理的特征 群体心理的共有性 群体心理的界限性 群体心理的动态性

6 三、常见的群体心理现象 (一)社会助长和社会阻抑 1、什么叫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
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者在场旁观,从而活动效率得到提高,就叫做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 社会助长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与他人共同活动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共同活动效应(coactor effect) 一种是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观众效应(audience effect)。

7 有关社会助长最早的实验是由法国学者特里普莱特(N
有关社会助长最早的实验是由法国学者特里普莱特(N.Triplett)在1898年进行的。他发现一个人在同他人比赛骑自行车时,其成绩比他单独骑车的最好成绩还要好,平均提高30%;两人成组缠线也比个人单独缠线效率更高(提高5%)。

8 奥尔波特(H.H.Allport)在上世纪20年代(1920,1924)做了一项实验,要求被试完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五种:活动从句子里抹掉元音字母、辨别图形、自由联想、计算乘法题、反驳古代哲学家的语录。
结果发现,前四种活动都是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效率高,只有最后一项活动是个人单独工作时质量高。

9 2、什么叫社会阻抑(social inhibition)
他人在场旁观或共同活动并不总是导致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可能还会降低个人的活动效率。例如,一个演员在家里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一上舞台,面对众多观众,却变得结结巴巴,甚至忘掉整段台词。

10 此外,还有一种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的现象,这是一种由于他人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有意“偷懒”,从而降低个人人活动效率的现象。
达施尔(J. F. Dashiell,1935)要求被试蒙上双眼,在“拔河机器“上拔河,结果发现,当被试觉察只有自己一个拔时,平均用力63公斤,而当三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用力53.5公斤,八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只用力31公斤。

11 3、社会助长或阻抑的影响因素 (1)活动的难易程度 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阻抑。

12 考特雷尔(N.B.Coffrell)、里特尔与韦克(1967)设计了一项实验,检验了这种解释。
他们让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学习一定难易程度不同的词表。一种条件是单独学习,另一种条件下是在其他学生面前学习。容易的词表是指由彼此联系密切的词组成的配对词,如,熟练-技能,开花-结果;较难的词表是指由缺乏内在联系的词组成的配对词,如干旱-发脾气,沙漠-领导等。 结果发现,有人在场时,被试学习简单的词表比单独学习时要好,而对困难词表的学习则非常缓慢。

13 (2)是否具有适当的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我们很关心自己被别人如何评价。
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时,这种被评价的意识或动机就会很强烈,结果就可能发生社会助长或干扰作用。 如果没有对别人评价的关心,即使他人在场,也不会发生社会助长或干扰作用。

14 考特雷尔和莫道奇(Murdoch)通过实验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把被试分成三组,要求完成简单的辨认单词的活动。甲组个人单独完成,乙组在有人在场旁观的情况下完成;丙组是在被蒙着眼睛的人在场的情况下完成。
结果发现,乙组成绩最好,产生了社会助长作用,而丙组与甲组的成绩几乎没有差别。 结论:因为在场的他人眼睛被蒙上后就消除了被试被别人评价的意识。

15 人被评价的意识应该保持一个适当的强度。如果过分担心被别人的评价,就会分散自己对活动的注意力,会降低活动效率。

16 (二)从众 1、从众的概念 指的是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17 就你逞能,大家都是隔天生蛋,你为什么天天生蛋?

18 他特殊!!!

19 (三)服从 1、什么叫服从(compliance,obedience) 个人按照群体规范的要求或者群体领导的旨意而行动叫服从。
服从行为是在他人的命令、要求之下完成的,而且它是伴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意、不情愿等否定性情绪的行为。

20 2、服从与从众的关系 联系:两者都是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之下完成的 区别:
(1)服从行为是在别人的直接要求命令下做出的;而从众则没有人直接命令或要求你怎样做,从众是感到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而做出的。 (2)人们做出服从行为时,往往会伴随不满意、不情愿等否定性情绪,是被动做出的。而人们的从众行为则是自己愿意的,是自行选择的,是主动做出的。

21 (四)去个性化 1、去个性化的概念 群体成员失去个体感,而淹没在群体、群众之中就叫去个性化、无个性化。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22 2、相关的实验研究 1952年,费斯廷格(L. Festinger)、佩皮通(A. Pepitone)和纽康姆(T. Newcomb)进行了去个性化的实验。 他们要求各组男大学生在两种条件下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一种条件是,被试身戴名签,互称名字,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这是可辨组;另一种条件下,被试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相互都不知姓名,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这是去个性组。 结果表明,去个性组肆无忌惮地数落、辱骂自己的父母,充分表现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在各组议论完了之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试对再次参加议论的喜欢程度,结果,去个性化小组比其它小组对群体成员更加富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们更喜欢在去个性化的小组里再次议论自己父母的不是。

23 3、关于去个性化的理论及其研究意义 1)有关的理论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去个性化条件下,个人的自我观察与评价能力降低了,个人对来自社会评价的敏感性和以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关心程度都降低了,因而自我控制能力就降低了,一个个都变得不知羞耻,也不知害怕了,一些不道德、粗暴无礼的行为也就被做出来了。

24 罗杰斯(C. Rogers,1981)等人认为去个性化与个人注意力的转移有关。处在群体中的个人会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行为转移到群体的行为上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大家的共同行为,大家都没有停下来帮助躺在路边的老人,大家都在施行电击,因而降低了个人对惩罚的恐惧感,人人都变得“胆大妄为”了。

25 2)去个性化研究的意义 去个性化的研究为解释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找到一条途径。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26 津巴多把一辆汽车置于纽约市区街道旁,用望远镜在远处观察,结果发现,在26小时内,汽车上的冷却器、收音机、雨刷、汽油桶等所有容易拆卸的都被偷走了。而且都是穿着整洁的白人干的。而在小村镇放两样一辆汽车长达九天,除去有一天下雨,一位过路人把开着的引擎盖子盖好之外,无人碰它。 研究表明,大城市偷盗、抢劫等各种反社会行为增加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人们彼此直接接触较少,因此同乡村人相比,城市人匿名性更大,去个性化程度更高,因而犯罪率也更高。

27 (五)群体极化 1、群体极化的概念 群体成员一起进行决策时,会使群体决策更具有倾向性,也就是说做出的决策会比个人自己做出的决定更加极端。这种群体的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极化。 如果个体在群体讨论之前,对某个决定已经具有了赞同的倾向那么在讨论后,这种赞同的倾向会更加明显;相反,如果在讨论前,个体对某个决定已经具有了反对的倾向,那么在讨论后这种反对的倾向也会得到加强。

28 2、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1)责任分散 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有时会比他们单独时有更小的个人责任感。因为决定是整个群体做出的,所以责任也相应地由大家来分担,每个人的责任都被削弱或感到没有责任,那么即使由于极端的行为造成了不好的结果,人们对失败的恐惧也降低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做出了更冒险的选择。

29 (2)信息的影响 群体成员在自己做出决定时,并不能想到自己做出的决定的所有理由,但在群体讨论中,每个成员的意见综合在了一起,占优势的观点就会获得更多的观点的支持,这样有些群体成员就容易被说服,从而使他们改变观点,转向这种有说服力的观点。所以在群体讨论中,群体就更倾向于支持在群体讨论之前略占优势的那些观点。

30 (3)文化价值观 在群体讨论的情况下,通过讨论评价某种特定的文化价值会进一步得到强化。比如,在鼓励冒险、赞扬冒险的文化中,当人们在一起讨论时,有人提出大胆的冒险的想法会更多地受到肯定,得到赞赏,这样一来,那些持保守落后想法的人发现自己并不受欢迎,因此也会朝着更冒险的方向改变自己的态度。结果导致最后的决定更具有冒险性。

31 总之,群体极化的产生与鼓励冒险精神的文化价值有密切关系。群体也并非总是增强个人的冒险倾向,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在高度评价谨慎的文化中,会出现所谓“保守迁移”,这些都是群体极化的表现。

32 第二节 学生群体与教育管理

33 一、学生群体概述 1、学生群体的概念 学生群体是指在学校群体中,除教育者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以外的学生个体的集合。

34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群体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学生群体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2、学生群体的类型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群体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学生群体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1)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2)大型学生群体与小型学生群体 3)松散学生群体、联合式学生群体和学生集体

35 二、班集体与教育管理 (一)班级与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它是学校按照学生的年龄段和教育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正式学生群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正式学生群体。

36 与一般的班级群体相比,班集体具有以下特征: 1、目标特征:定向统一 2、价值特征:集体主义取向
3、行动特征:令行禁止 4、情感特征:彼此相悦相容

37 (二)班集体的形成 班级从组成到变成班集体,需要有一个过程。根据班集体的主要特征和构成要素,通常将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1、松散的前班集体阶段 2、班集体成型阶段 3、班集体成熟阶段

38 (三)班集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班集体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对学生的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集体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化的影响 2、班集体对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3、班集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9 (四)良好班集体心理的培养 1、构建良好的班级群体意识 2、建立积极的班级群体规范 3、明确班级群体角色和地位
4、丰富班级群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5、激发班级群体动力 6、营造良好的班级群体心理氛围

40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与教育管理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在形成班集体的过程中,常伴随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产生。班级非正式群体是情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非正式群体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但有一套成文的价值观,对人对事内外有别;它的领头人是自然形成的,其群体成员自觉听从其指挥;它的存在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一样,都属于学生群体的一种类型,但与学生正式群体相比,班级非正式群体具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 2、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3、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 4、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41 (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在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且有其独特的功能,就其积极方面来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满足学生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 2、有助于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3、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42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1、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亲集体倾向与教育 2、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偏离集体倾向与教育
3、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反集体倾向与教育

43 第三节 班级人际关系及其协调

44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更好的理解人际关系的内涵: 第一、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 第二、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 第三、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相互间关系的亲疏好坏,总是与交往双方对物质或精神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相关联。

45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通常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基本成分。 1、认知 2、情感 3、行为

46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47 图14-2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48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人际关系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既有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也有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 1、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吸引力方面的因素,即指个人具有对别人产生吸引力的条件和素质,包括仪表、性格、能力等方面。二是相互吸引力方面的因素,即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使彼此间产生吸引力的条件和因素,包括相近、相似、相补和相悦四大方面的因素。 一般说来,人与人之间时空距离越近,交往次数就越多,彼此间容易相互吸引并产生亲密感。人与人之间在年龄、性别、学历、需要、态度、兴趣或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越相似,彼此间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并产生共鸣。人与人之间双方都具有满足对方某种需要的条件和素质时,彼此间也易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能相互接纳和肯定对方,也会使彼此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

49 2、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阻碍人际吸引,导致人际排斥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不良个性品质。在人际交往中,造成人际排斥的个性品质因素有:(1)不尊重人。 (2)为人虚伪。 (3)自我中心。 (4)妒忌心强。 (5)猜疑心重。 (6)过于自卑。 (7)固执孤独。 (8)苛求于人。

50 二、班级人际关系概述 (一)班级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班级人际关系是班级群体成员在相互接触和交往中所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在班级情境中,相互交往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因此,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班级人际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是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具体体现为: (1)教师是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决定方面。 (2)教师对同学关系具有主导性的影响。

51 2、班级人际关系具有纯洁性特点

52 3、班级人际关系具有教育性特点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必然受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约与调节,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内容、性质及其心理成分如情感、态度等,本身就是学校德育的范畴。

53 4、班级人际关系具有可塑性特点 班级人际关系的可塑性是指群体成员在交往中,彼此的心理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像成人那样一旦产生隔离则难以愈合。

54 (二)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首先要有和谐师生关系。很难设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疏远或紧张,班级气氛会融洽和睦。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样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就难以收到效果。

55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加深师生感情 (3)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

56 2、建立融洽的生生关系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除和谐的师生关系外,还需要有一个互尊互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这也是班级气氛和谐、集体有向心力的关键之所在。

57 (1)创设友谊情境,指导学生交往 (2)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中自发形成的各种非正式小群体 (3)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 (4)既竞争又合作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克服嫉妒,积极竞争。 另一方面教导学生密切合作,为集体争光。 (5)让集体充满友谊和爱


Download ppt "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