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方雅慧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數典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方雅慧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數典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方雅慧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數典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淺談世界咖啡館 匯談模式與操作原則 方雅慧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數典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2 對話領導

3

4 對話的哲學 前提:人們與身具有足夠的智慧和創造力。透過小型對話過程中串連、共構,審視攸關自己人生、工作或社群的問題。
活在語言而形成的行動節奏,能夠透過所參與的對話網絡去「催生出一個世界」(頁55) 對話即是行動-它是組織、社群、社會等社會制度的命脈與動力。 我們的觀點決定我們的作為:創造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鍵之鑰,是在於你有沒有能力創造新的對策和展開同步思考。(頁59)

5

6 對話的角色就像一種核心流程,也是一種建立關係、分享知識和創造價值的基本「方法」。(p.74)
人可以從「情境」中產生共鳴,每個人都有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每個故事有個人的體驗、情緒、感受與事實,如果每個人學習說故事,故事和故事之間就會有共通的情緒、感受連結,也會激發別人的興趣與參與。

7 坐而言和起而行 之間的關係(p.76)

8 世界咖啡館是什麼?

9 匯談,就是在探索 世界咖啡館適合探討有深層意涵的事情。它可以用來探索主題的意義,甚至不需要有結論或收斂。 在分組談話的過程,參與者不僅僅是表達自己看法,更重要的是「聆聽」對方講的話,然後透過「連結」重新組合,找到全新的觀點或從來沒有發現過的盲點。

10 世界咖啡館以全新的角度把「對話」當作一個核心流程,團體和組織可以透過對話去改造周遭環境,催生出有助成功的必要知識。而且,世界咖啡館的匯談總能在輕鬆的氣氛下開始,人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打開話匣子,全心投入對話。

11

12

13 它倡導的就是平等而開放的對話,參與對話的每一位成員,不論他/她的職務、階層、經驗、種族、性別、信仰等不同,只要是被邀請進上桌,都是可以與其他人交流他/她的看法。

14 採取肯定式探尋法(Appreciative Inquiry):引導我們去注意一些真正管用的東西,讓我們思考有什麼事情可以為某些經驗助入生命與活力?
真正重要的問題會刺激和帶動學習型對話,這些對話會鞏固人際關係的網絡和實作社群(頁77)。 行動的循環-反思/見地/收成/行動規劃/執行/回饋。

15 適合運用世界咖啡館 匯談技術的場合

16 人數超過12人以上 至少有90分鐘以上的時間 針對重大的挑戰和機會點,展開深入探索 讓首度碰面的人可以展開真正的對話 為現存團體裡的成員建立更好的關係,培養認同感 分享知識、激發創新思維、建立社群,針對現實生活裡的各種議題和問題展開可能的探索 在演說者和聽眾間創造有意義的互動

17 不適合運用世界咖啡館 匯談技術的場合

18 對於要找的對策或答案已經有了腹稿 你只想做單向的資訊傳達 正在製作詳細的執行計畫和作業任務 只有不到90分鐘的時間可以舉辦咖啡館 可能極端對立與火爆的場面(挑戰主持人的技巧) 你的與會人數不到12人

19 主持世界咖啡館的七大原則

20

21 如何帶動有如核心流程般的對話(1) 為背景定調: 營造出宜人好客的環境空間: 探索真正重要的提問: 鼓勵大家踴躍貢獻己見:
先釐清目的,為對話範圍定好界線。 營造出宜人好客的環境空間: 在環境佈置上, 一定要給人賓至如歸的感覺,讓人有安全感 ,好讓大家放鬆心情,相互尊重。 探索真正重要的提問: 把共同注意力集中在幾個有力的提問上,以便集思廣益。 鼓勵大家踴躍貢獻己見: 鼓勵大家參與及踴躍發言,活化「我」和「我們」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22 如何帶動有如核心流程般的對話(2) 交流與連結不同的觀點: 共同聆聽其中的模式、觀點及更深層的問題: 集體心得的收成與分享:
保持聚焦於重要提問,盡量增加各觀點的連結方式與密度,充分發揮乍現中的充滿生命的系統動力。 共同聆聽其中的模式、觀點及更深層的問題: 集中所有注意力,在不抹煞個人貢獻的情況下,找出思想的連貫性。 集體心得的收成與分享: 讓集體性和有利於行動的知識與領會得以現形。

23 為背景定調 主持人和策劃小組:扮演背景建築師,促進合作探詢(collaborative inquiry) 三個元素:
幫忙集中內容,協助打造匯談的流程。 三個元素: 目的: 1.了解現況:是什麼樣的現況或現實需求,使得這場對話變得別具意義?為什麼它這麼重要? 2.檢討你的設計前提:明確說出你對現況的看法之外,也檢視你個人的觀念:人們用什麼方法共創知識? (辨識學習的社會本質) 3.說清楚那個「偉大的原因」->為會議命名 4.釐清各種可能成果:事先判斷哪些可能或成功標準。

24

25 與會者:與會者的見解和經驗力求多元化。 外在因素: 釐清學習方法:有哪些彈性的空間創造學習效果 決定會前的準備作業:邀請函的事前說明
考慮會後的後續作業 找到適當的地點 做好必要的資源調度與安排 在集會現場為背景定調

26 營造出宜人好客的環境空間 背景佈置 創造隨和又不拘形式的迎賓環境 佈置得像真正的咖啡館 大團體中的各桌形成小團體 藝術、音樂和綠色植物
用比喻方式營造生命系統的印象eg.播種種籽或異花授粉 用手繪圖表 穿著輕鬆

27

28 所謂好客,就是從行動去肯定別人的才華與天賦。它是在迎接那些能打開我們人生視野的觀念。當我們以好客的態度去迎接陌生人或客人,我們就是歡迎一種全新、不知名、未曾見過的東西,進入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東西很可能擴展我們的世界。(頁111) 心象繪製(mind mapping)

29 圖說:繪圖員整合大家的集體智慧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30 探索真正重要的提問 架構和提問結構 尋找沙子中的黃金-肯定式探詢 提問:創造一種學習性的對話

31

32

33 鼓勵大家踴躍貢獻己見 貢獻(而非「個人參與」 ):結合「我」和「我們」。 強調貢獻,除可以促進知識創造外,也培養社群意識。
當人們開始貢獻、共同創造和共同學習時,自然 會形成一種結合的氛圍─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結合 ,以及大我的結合(頁253)。

34 交流與連結不同的觀點 有力問題的提出,作用就像一個吸引子,可以在「團體心智的各種突觸之間」凝聚注意力,進而活化對話網絡的自我組織能力
輪桌匯談:「思想的共鳴」、「點亮會場系統」 、「想法的加速演化」 真正匯談所浮現的體悟和全像智慧,不只出現在個人層面,也同時出現在集體層面 網絡式的交流 利用各種創意手法製造交融機會

35

36

37 共同聆聽其中的模式、觀點及更深層的問題 注意力的聚集:匯談石的運用
透過聆聽,發展一種屬於自己的動能,最後形成….一種團隊的氣氛和團隊的凝聚力。….它是一場「與眾人之舞」,這一群由多人組成的團體,已經找到一個真實的東西,拉近我們之間的差距,成為有意義的完整體。(頁176) 注意力的聚集:匯談石的運用 互相聆聽,找出彼此之間的關係與意義模式,更要聽出各種觀點之間所呈現出的全新意涵,或背後更深層的問題。 和更大的整體做銜接 視覺語言、視覺聆聽

38 透過注意力的聚集,加上集體反思事件的核心本質 主持人要在動態參與與相互反思之間找平衡點 進一步的提問邀請:
反思:另一個重要的實作 透過注意力的聚集,加上集體反思事件的核心本質 主持人要在動態參與與相互反思之間找平衡點 進一步的提問邀請: 你對這場對話有什麼深刻的體會? 你有聽到什麼意義深刻的對話內容嗎?有讓你感到驚訝或質疑的地方嗎? 到目前為止,這整個全貌裏頭還缺少了什麼?有什麼東西是我們視而不見的?我們還需要再釐清什麼?

39 有什麼東西是我們必須探索但還未探索的?唯有如此,才可能有更深一層的共識和清楚的全貌。

40 集體心得的收成與分享 全系統(whole-system),非分批式(parts)的對話 兩個重點: 主持全體對話:
用心收集各種見地。讓每個與會者的貢獻成為集體智慧的一部份。 領導人需有效的策略性對話 主持全體對話: 延續匯談的氣氛,同時創造機會,催生全體一致的集體見地。 在全體對話之前,先給全體與會者幾分鐘安靜反思與寫筆記的時間。


Download ppt "方雅慧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數典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