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化的定義 在享有共同語言、歷史歷程以及地理環境的人之間,由提供感知、信任、評價、溝通以及行為的標準的共有意義的系統所組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化的定義 在享有共同語言、歷史歷程以及地理環境的人之間,由提供感知、信任、評價、溝通以及行為的標準的共有意義的系統所組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化的定義 在享有共同語言、歷史歷程以及地理環境的人之間,由提供感知、信任、評價、溝通以及行為的標準的共有意義的系統所組成。

2 種族與種族淵源 種族淵源是指有相同背景或社會起源、分享特殊的文化和傳統、在世代間維持並且有認同感與團體成員,並且分享語言或宗教傳統。
並非所有享有共同文化空間的個體都有相同的種族淵源。 與種族不同

3 歷史分析 文化與人格的領域蓬勃發展於1930年代與1940年代 20世紀前半對於文化作用在人格上持懷疑主義。
沒落(1970年代與1980年代):國家特質 復甦(1990年代)

4 近代理論 Church發現人格跨文化取向的特徵: (1)專注於個體差異 (2)比較多元文化,尋找文化普遍性或特定文化和普遍性
(3)利用傳統的標準化的心理測定問卷,測量人格與文化 主要的研究檢驗文化對人格特質的影響是否適用於跨文化觀點。

5 McCrae和Costa的觀點 基因型 vs 顯型 基因型:遺傳特徵 → 無關文化 顯型:個別性調適 → 可被文化形塑 1.因為基礎的人格傾向(也就是FFM特質)是有生物基礎的,因此應當是具有普遍性的 2.不同團體之間的文化不同應被視為指標性的基因不同

6 Church的研究 Church與同事研究了兩種文化體系: 個人主義文化 VS . 集體主義文化
這兩種文化對於隱含的特徵信念是贊同接受的,但在個人主義文化中比較強。

7 Big Five是否適用於跨文化中? 以安格魯文化為主的Big Five測驗
五大特質中N、E、C、A在很多研究中找出了不同點,而開放性(O)這個人格特質比較適用於以安格魯為主的文化。 在很多跨文化的證明下,Anglo-based Big Five在不同文化和語言中是有穩定性的。

8 Cheung的中國文化人格 四種中國文化本土的性格因素:可靠的、人際關係、社會權勢、個人利己主義。
O(Openness to Experience)開放性經驗 不能用於中國人的性格 支持西方重視自由、表現力與獨特性情 感。

9 本土的人格結構 比Big Five更有預測力 使得其測驗有效性增加,更可以測驗其出其他特點。

10 個人主義文化 VS . 集體主義文化─情緒 1/2 正面情緒 高活化 VS . 低活化 對驕傲(pride)的態度:
臉部辨認與評價方面: 高準確度 VS. 低準確度 辨認目標照片的辨識度: 專注每個臉 VS. 來回看每個臉 不同的文化中情緒的重要性: 較重視 VS . 較不重視

11 個人主義文化 VS . 集體主義文化─情緒 2/2 跨文化相似性
自然的、基本的(primitive)特點是很相似的,但是比較複雜的特點就不一樣。 Russell指出在不同文化中,基本情緒沒有相符的字眼

12 情感特徵上的跨文化研究 Watson和Clark爭論說外向性可以被正面情感(positive affectivity,PA)的潛在結構所緊附。 在外向性和快樂的平衡之間的潛在連結是正向的,而在神經質和快樂的平衡之間的潛在連結是負向的。 大量的文化差異在人與人之間特定的脈絡程度影響他們的心情

13 思想與行為 思想模式在幸福感的個人差異中扮演重要角色。 Nisbett和他的同事發現重要的文化差異在北美人和東亞人的思想模式之間。
儒家思想 vs 西方傳統思想

14 不同的思想模式跟個體評價自己的情緒經驗和自我的方法有很深切的牽連。
正面和負面的情感經驗 儒家思想的國家比有著分析思想的西方國家更獨立。 正面和負面的自我觀點 東亞人贊同兩者 歐美人不是贊同正面就是贊同負面

15 文化差異在思想的談話角色上 談話讓北美人思考地很好 卻阻礙東亞人的思考 文化因素影響個體如何思考自己和其他人。

16 跨文化行為研究 拉丁國家的人顯示出向陌生人 (同盟國)援助的行為比其他國家的人 有較好的程度。 榮譽文化 美國南方 V.S 美國北方

17 自我概念是有意識的人格觀點,不只反映出性格,還有特有的適應型態。 肯亞傳統部落 VS 肯亞大學學生 美國人VS日本人

18 自尊的文化適應結果 自尊的文化差異 整合分析 亞裔美國人 V.S 歐裔美國人

19 自尊的測量 明確的量表 V.S 暗示的方法 明確自尊的文化差異 謙虛的可能性 相似於明確自尊的發現,許多跨文化研究發現東亞人比歐裔美國人顯示出較少的自我提升。

20 許多研究者已確認在自我概念清晰和一致中顯著的文化差異。
自我概念一致性 在歐裔美國人的幸福感之間有正向地 關聯 跟韓國人間的幸福感或他們同事的親 切等級並沒有相關聯

21 Suh的發現 在韓國,角色期待比美國更強烈 演員在腳本上可以發揮影響的程度, 在韓國比美國更被受限制 因此,觀察人格表達的機會可能被限 制,而且人格和行為的連結,韓國可 能比美國更衰弱

22 價值與動機 Kluckhohn和Strodtbeck發展 一個價值測量 一個劇本方法 由5個特點所組成:人性定位、時間
定位、行動定位、關係定位,還有人類 的天性

23 Ronald Inglehart的世界價值觀測量表(World Value Survey,WVS)
他們的價值觀項目導致 兩個主要的因素 自我表達vs存活定位 傳統vs現世理性定位

24 文化觀察家常假設開發中國家將會被西 洋化,而且全球化將隨著時間快速地 使價值觀定位類同。 WVS資料顯示全球化還沒有消滅歷史的 差異。 雖然價值觀定位真的隨著時間改變,但 改變地很慢。

25 McClelland 使用有創造力的方法論去測量成就者的需要,範圍從民間傳說的內容分辨、小孩的故事、文學到花瓶的設計,超越歷史時期的多樣文化。 對在動機中文化間的改變有很深的興趣。 論證成就需求不是一個穩定的”民族性格”,但卻是一個依賴於地方性和歷史性的脈絡且隨著時間改變的動力動機。

26 自治的普遍性需求對上文化獨特性需求的爭論。
自我決定理論者藉由心理內在化的程度來定義自治,並不是藉由獨立。 但許多文化心理學者就以個人自由和選擇的程度方面來定義自治。

27 除了自治、關係和能力需求外,許多在動機的文化差異有被報告出來。 過去的成功激勵歐裔美國人工作得更認真 過去的失敗激勵日本人工作得更認真

28 精神病理學 Kleinman使這個主題復活起來 跨文化的精神病學研究者討論特別的文化疾病。 日本的taijin kofu sho
從加勒比海來的拉丁美洲人的ataque de nervios 美國的厭食症

29 最近幾年,創造文化地敏感特徵的標準 對於精神錯亂的特徵和統計的指南 流行的特徵 MMPI(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MMPI-2(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第二 版)

30 研究運用MMPI-2已經在數據形式中發現許多跨文化的相似點在不同的精神病學病人
即使有大量症狀的相似點在跨文化特別的精神病學中,這些特別的種類在診斷時有所變化

31 人格在文化之間的改變 Roberts和Helson舉例來說,從1958年~1989年女性參與者變得在自我焦點上增加很高,而對模範忠誠下降許多。 在這段期間美國的社會被相信變得更利 己主義的 這個發現可被解釋為人格成熟的過程從 20歲至50歲

32 Twenge和Campbell的報告 發現在Rosenberg自尊量表的分數穩定增 加,在美國從 年 1990年代大學生的自尊比1960年代的 大學生高 成熟的解釋並不適用於Twenge和 Campbell的結果

33 Rosenberg自尊量表

34 在1960~1990年代之間的美國大學生,平均上來說,變得較自我焦點和高自尊。 1966~1993年,美國大學生表現在外向性測驗分數增加

35 自尊、外向性和斷定性在1960~1990年之間增加,而美國人在焦慮的分數在同一時期也增加。
美國文化變化朝著更利己主義和競爭性。

36 新的發展和未來的方向 文化和演化論的方法整合。 越來越多的興趣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精 神病學。 大腦想像力技巧的應用在了解文化現象,
像是種族和認同。 在多層次模型統計的技巧的可用性去比較 和連結個體和文化層次之間的發現。

37 文化研究者常常肯定文化是穩定的、相 同的影響。 一些現代的研究檢測人格氣質和精神社 會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 未來的文化研究可能也會從刺激的方法論的進展裡得到益處。 許多研究已經建立文化力量影響人格的展現。幾乎很少會去注意到人格轉而影響文化。

38 結論 文化和人格的研究貢獻是重要的,從解釋連結個體和演化論上對人格的影響之中,分散文化的典型和國家的角色,測試理論的類推性。
再來,文化人格的研究帶來社會生態學的利益藉由提供科學家、管理者、政策製造者和公共的方法去了解、安排並且從無所不在的多元文化中描述我們社會的特徵。


Download ppt "文化的定義 在享有共同語言、歷史歷程以及地理環境的人之間,由提供感知、信任、評價、溝通以及行為的標準的共有意義的系統所組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