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基 礎 篇 2-1 滿足 2-2 選擇與決策 2-3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2-4 效率: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2-5 經濟體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基 礎 篇 2-1 滿足 2-2 選擇與決策 2-3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2-4 效率: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2-5 經濟體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基 礎 篇 2-1 滿足 2-2 選擇與決策 2-3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2-4 效率: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2-5 經濟體系

2 2-1 滿 足 1.滿足的性質 2.追求滿足的活動-經濟活動 3.經濟原則-以小謀大 4.經濟學-研究如何獲得最大滿足的一門科學。
2-1 滿 足 1.滿足的性質  滿足是一種主觀慾望獲得實現後,心理滿意快樂 的感覺。 2.追求滿足的活動-經濟活動  經濟活動的本質即是一種追求滿足的活動。 3.經濟原則-以小謀大  以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滿足。 4.經濟學-研究如何獲得最大滿足的一門科學。 目錄

3 2-2 選擇與決策 2-2.1 稀少性 2-2.2 機會成本 2-2.3 如何做選擇-經濟資源的配置 目錄

4 2-2.1 稀少性 經濟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 人類慾望無窮。 2. 資源有限-相對稀少性(Scarcity): 經濟問題發生的主因。
 經濟問題發生的主因。 3. 每一種資源有多種用途。 節目錄

5 2-2.1 稀少性 稀少性造成下列基本的經濟問題: 1. 生產什麼(What to Produce)。
2. 如何生產(How to Produce)。 3. 何時生產(When to Produce)。 4. 為誰生產(For Whom to Produce)。 5. 如何維持經濟穩定。 6. 如何促進經濟成長。 節目錄

6 2-2.2 機會成本 經濟資源(Economic Resource):也稱為生產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並依其特性歸為四類: 1. 土地(Land)。 2. 勞動(Labor)。 3. 資本(Capital)。 4. 企業能力(Entrepreneurship)。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係指當一經濟資源用於某種特定用途時,所必須放棄投入的其他生產用途中可能增創出的最高價值,又稱為替代成本 (Alternative Cost)。 節目錄

7 2-2.3 機會成本如何做選擇 -經濟資源的配置 1. 經濟資源配置的基礎-比較利益原則: 係指經濟資源應投入於優勢相對較大(劣勢相對少),
       -經濟資源的配置 1. 經濟資源配置的基礎-比較利益原則:  係指經濟資源應投入於優勢相對較大(劣勢相對少),  機會成本相對較低(產量相對較高)的生產活動中。 2. 生產可能曲線(PPC):  指假設一經濟社會只生產二種財貨,在一定量的資  源與固定技術水準下,生產該二種財貨的最大可能  組合軌跡。 機會成本遞增法則:  指隨著某產品的增產,為了多生產此產品所必須放  棄其他產品的數量,將不斷逐漸遞增。   節目錄

8 2-2.3 機會成本如何做選擇 -經濟資源的配置 生產可能曲線的形狀: 生產可能曲線的運用: 1. 受「稀少性原則」的影響,呈現負斜率。
       -經濟資源的配置 生產可能曲線的形狀: 1. 受「稀少性原則」的影響,呈現負斜率。 2. 受「機會成本遞增法則」的影響,形狀為一條 凹向原點的曲線。  生產可能曲線的運用:  1. PPC曲線反應在目前既有技術下,經濟資源利 用的情況。 2. PPC曲線若整條移動,代表整個社會之潛在產 出的組合發生增減。 節目錄

9 2-3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重視自由競爭,並強調自由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即價格機能(Price Mechanism),指揮市場運作,認為干涉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價格機能的運作須具備三項特質: 1. 每位需要者與供給者都有自利的動機。 2. 是一種市場機制,具有調節作用。 3. 存在於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沒有外來干 預的力量介入。 目錄

10 2-3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1. 價格引導消費。 2. 價格引導生產。 3. 價格引導分配: 市場價格在分配上扮演兩個重要的功能:
2-3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1. 價格引導消費。 2. 價格引導生產。 3. 價格引導分配:  市場價格在分配上扮演兩個重要的功能:  (1) 商品分配功能。  (2) 資源分配功能。 目錄

11 2-4 效率: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柏雷托最適境界: 係指經濟資源使用到達經濟效率最高時,社會 福利已達到最大。
2-4 效率: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柏雷托最適境界: 係指經濟資源使用到達經濟效率最高時,社會  福利已達到最大。 在此境界下,社會不可能在不損及某人的情況 下,使其他人的福利再提高。 價格機能:指價格在完全自由競爭市場中發揮調節供需之作用,能促使經濟效率達到最大。 目錄

12 2-4 效率: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目錄

13 2-5 經濟體系 2-5.1 經濟體系的重要性 2-5.2 自由經濟 2-5.3 共產主義經濟 2-5.4 混合經濟
2-5 經濟體系 2-5.1 經濟體系的重要性 2-5.2 自由經濟 2-5.3 共產主義經濟 2-5.4 混合經濟 2-5.5 經濟體系與效率 目錄

14 2-5.1 經濟體系的重要性 經濟體系(Economic System): 經濟體系的型態決定於兩個標準:
 又稱經濟制度,是一套規範社會上各個經濟 個體之間經濟互動的關係,及指導其經濟行 為達到分工合作效應的規則。 經濟體系的型態決定於兩個標準:  1. 財產權的歸屬分為「私有」和「公有」。  2. 經濟決策權的歸屬分為「市場分權」和   「中央集權」。 節目錄

15 2-5.2 自由經濟 自由經濟體系: 自由經濟體系具有下列各項特質:
 又稱市場經濟體系或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即 以私有財產和自由經濟為基礎、價格機能為 指引,追求利潤為目地的一種經濟體系。 自由經濟體系具有下列各項特質:  1. 私有財產。  2. 自由競爭。  3. 尊重價格機能。  4. 以自利為動機。  5. 能力有限的政府。 節目錄

16 2-5.3 共產主義經濟 共產主義經濟體系:  又稱計畫經濟體系或控制經濟體系。即以共 有財產和中央集權為基礎、政府施令為指引 追求統一分配及各取所需為目地的一種經濟 體系。 節目錄

17 2-5.4 混合經濟 混合經濟體系: 係指自由經濟體系之中,含有管制和計畫的 成分,或共產主義體系採用市場和貨幣會計 制度。
 係指自由經濟體系之中,含有管制和計畫的 成分,或共產主義體系採用市場和貨幣會計 制度。 1. 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偏向共產主義)。 2. 混合自由經濟體系(偏向自由經濟)。 節目錄

18 2-5.5 經濟體系與效率 經濟體系的優劣標準為「是否讓公認的經濟目標達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公認的經濟目標有四個:
1. 經濟效率:追求社會福利最大,達到社會最適      境界。 2. 經濟公平:所得公平分配。 3. 經濟穩定:物價與景氣平穩。 4. 經濟成長:生活水準不斷提升,追求充分就業。 目錄 節目錄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基 礎 篇 2-1 滿足 2-2 選擇與決策 2-3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2-4 效率: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2-5 經濟體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