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人類訊息處理系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人類訊息處理系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類訊息處理系統

2 訊息處理學習論: 訊息處理(information-processing):
解釋人類在環境中,如何經由感官覺察、注意、辨 識、轉換、記憶等內在 心理活動,以吸收並運用心理知識的 歷程。

3 訊息處理模式 外在刺激 輸入 複習 注意 遺 忘 遺 忘 反應 (輸出) 反應 (輸出) 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 (LTM) (STM)
感官收錄 (SR) 輸入 複習 注意 情節記憶 語意記憶 程序性記憶 工作記憶 (WM) 反應 (輸出) 反應 (輸出)

4 教學事件與學習過程之匹配 1.引起注意 注意:警覺 2.告知學習目標﹔ 激發動機 期望 提取到工作記憶中 3.刺激回憶先決條件 選擇性知覺
2.告知學習目標﹔ 激發動機 期望 提取到工作記憶中 3.刺激回憶先決條件 選擇性知覺 4.呈現刺激材料 語意編碼:進入長時記憶 5.提供學習指導 反應 6.引發行為 7.提供反饋 強化 8.評量行為 線索性提取 9.促進保持和遷移(記憶)

5 Gagne教學模式 學習結果 學習的內部條件 學習者內部狀態和認知過程 達成學習目標 語言信息 智力技能 認知策略 互動回饋 態度 動作技能
教學設計與活動(教學事件) 學習目標分析 學習的外部條件

6 訊息的初始接受 訊息以物理能量形式存在 接收器 接受器以電化學刺激的形式把信號傳送到腦中 登錄於即時記憶
眼球感狀細胞及錐狀細胞 中耳骨 本體刺激接受器 接受器以電化學刺激的形式把信號傳送到腦中 登錄於即時記憶 視覺及聽覺訊息 肖像及回聲 視覺刺激保留在即時記憶約250毫秒後開始衰退

7 訊息處理的主要心理歷程 1.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
個體憑視、聽、嗅、味等感覺器官感應到外界 刺激時所引起的短暫(3sec以下)記憶,在此階 段記憶仍然保持著刺激本身原來的形式。 作用:供個體抉擇是否將進一步以之作為重要 的訊息來處理。 感官收錄是選擇性的,個體在選擇時所根據的 標準,可能與其動機、需求以及經驗等因素有 關。 感官收錄是訊息處理的第一站,若不立即進一 步處理,記憶就會消失。

8 2.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or STM)
感官收錄後再經注意而在時間上延續到20 sec以內的記憶, 短期記憶對個體行為具兩種重要作用: (1)對刺激表現出適當反應,如談話或閱讀。 (2)對重要訊息採複習(rehearsal)的方 式,使之保持長久,並進而輸入長期記 憶。— 運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之功能。

9 (3)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or
LTM) 保持訊息長期不忘的永久記憶,長期記憶的容量是 無限的,貯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大致分為: a.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有 關生活情節的實況記憶。 b.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有 關語文所表達之意義的記憶(即個人學 得的知識)。

10 儲存及長期記憶 儲存是以各種不同方式來統整新訊息和舊訊息的一 組歷程 長期記憶的儲存時間與容量 長期記憶的表徵方式

11 提取 將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轉換到當前可以運用狀 態的一連串過程 長期記憶指向工作記憶的是控制歷程 長期記憶直接指向反應器則是自動化歷程
控制歷程之提取乃是個體對先前儲存訊息的覺知過 程 又稱活化 自動化歷程之訊息提取是經由型態配合的運作歷程

12 反應形成及反應器 反應形成指的是把一系列的反應組織起來並將訊息 傳送至適合的接受器上 反應形成需先被序列化

13 訊息處理歷程 個體與環境刺激間之交互作用: 物理 刺激 感官 生理事件(神經傳導) 輸入記憶 系統心理事件(具體的物體形象轉換為保留原形的
刺激 感官 生理事件(神經傳導) 輸入記憶 系統心理事件(具體的物體形象轉換為保留原形的 心像)

14 訊息處理的不同方式 1.由下而上處理(bottom-up processing): e.g.學習單字時從筆劃的特徵去認單字,或
由各個單字的特徵去了解句子的意義。 2.由上而下處理(top-down processing): 從整個字形或整句結構去了解意義或文 義。

15 何謂〝編碼〞?編碼的過程? 編碼(coding)指將外在具體的物理事件轉換為抽象 的心理事件,以便只憑記憶即可處理的歷程 (即心理 表徵)。

16 編碼包括: 1.輸入編碼(encoding): 訊息輸入時,由物理事件轉換為心理事件。 2.解碼(decoding): 訊息輸出時,由心理事件轉換為行為事件 (反應),從記憶中解碼回應的過程稱檢索 (retrieval),檢索之後用行為反應表現出 來,稱為輸出(output)。 一般人處理語文訊息時,在STM階段以聲碼為主,而在 LTM階段,以意碼較為重要。

17 ◎何謂〝意元集組〞(chunking)?
◎STM的容量: 神秘的7±2--記憶廣度或認知廣度。 ◎何謂〝意元集組〞(chunking)? STM容量雖有限制,但因其另具working memory的功能,所以也有可能突破容量的限制。

18 數字廣度與年齡 年齡 數字廣度 2.5 2 3 4.5 4 7 5 10 6 成人 8

19 7個單字(29個字母),每個單字1個意元 7個意元。
所謂〝意元集組〞(chunking): 即是將訊息中多個不同小意元(chunk)集合而組成一個 大意元,然後再以大意元為單位去記憶。 ex.Library:7個字母,每個字母1個意元 個意元。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e library. 7個單字(29個字母),每個單字1個意元 7個意元。

20 知識學習的策略

21 一、陳述性知識的學習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 有關事實性或資料性的知識。
(e.g.人、事、時、地、物的知識)。

22 (一)用機械學習加強短期記憶的策略 1. 先從注意開始: 專注於需要記憶的資訊。 2. 多碼並用 3. 意元集組 4
(一)用機械學習加強短期記憶的策略 1.先從注意開始: 專注於需要記憶的資訊。 2.多碼並用 3.意元集組 4.運作記憶原則: 在STM階段處理訊息時,對訊息的特 徵予以留意,加深對該訊息的印象。 5.多次複習

23 (二)用機械記憶加強長期記憶的策略 1. 有計畫的練習: 分散練習優於集中練習。 2
(二)用機械記憶加強長期記憶的策略 1.有計畫的練習: 分散練習優於集中練習。 2.軌跡法: 利用記憶中留有的空間性心像,回想 記憶中事物的位置。 3. 字鉤法 3.關鍵字法: 適用於學習外語單字。

24 (三)用意義學習法學習陳述性知識 主張學習的材料能配合學生既有 認知結構時,學習才會有意義。 1. 圈點畫線: a
(三)用意義學習法學習陳述性知識 主張學習的材料能配合學生既有 認知結構時,學習才會有意義。 1.圈點畫線: a.標出閱讀內容的中心思想 b.將來再讀時查閱方便 2.筆記摘要: a.只摘要點,不抄全文 b.只寫概念,不抄原句 刻意將新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用自己 能處理的文字記下,以後才會保持不忘。

25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Flavell: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和結果 的知識及個人對認知的監控、調整和 指揮。 認知策略:從事認知工作所必須的策 略 後設認知策略:對認知活動的監控和 指導

26 控制歷程 包括目標設定 計畫內容 達成目標 監控目標之完成 修正目標 當我們有意識地使用這些歷程時 便稱為後設認知 歷程

27 (Metacognitive experience)
後設認知知識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後設認知 後設認知經驗 (Metacognitive experience)

28 1.後設認知知識 (1)人的變項 a.個體內變項:個體對自己能力長短處的認知 和信念(e.g.自知自己長於語文而拙於自然 科學) b.個體間變項:指人與人間的比較 c.一般變項:指有關人類認知或心理的一般知 識(e.g.隨著年齡的成長,直覺到短期記憶 的有限性)

29 (2)工作變項:個人學到所面對的工作 性質會影響或限制個人將如何去處理 它--對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處理要求 (e. g

30 2.後設認知經驗 對認知和情意的意識經驗 a.負向後設認知經驗:如對某事感到難 以知覺、記憶或解釋時
b.正向後設認知經驗:如感到學習的材 料較前一刻容易時

31 後設認知技能訓練:幫助學生成為獨立而 主動的學習者,讓他們學會〝如何學〞及 〝為什麼學〞。
訓練的內容常包括: (1)認明問題的困難所在 (2)使用正確的策略執行認知行動 (3)預測策略使用的結果 (4)應用推論檢核訊息的正確性 (5)監控策略執行的狀況


Download ppt "人類訊息處理系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