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工作系統設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工作系統設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工作系統設計

2 學習目標 解釋工作設計重要性。 簡述二種工作設計基本方法。 討論專業化優缺點。 解釋以知識為基礎的薪資給付制度意義。
解釋方法分析的目的,並描述方法分析如何進行。 描述動作研究四種常用方法。 討論工作環境對工作設計影響。 定義標準時間。 描述並比較時間研究方法與績效計算。 描述工作抽樣與績效計算。 比較碼錶時間研究與工作抽樣。 比較時間與計件報酬制度。

3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詳細說明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其涉及制定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 工作設計必須文件化或e-化以利於日後改善參考。
將要做什麼 (what) 工作將由誰來做 (who) 將如何做工作 (how) 將在何處做工作 (where) 人因工程 (ergonomics) 工作設計必須文件化或e-化以利於日後改善參考。 人體工學在工作系統設計中占了重要一環。人體工學是指在工作環境設計時加入人員因子,包括設備設計、工作方法設計、整體工作環境設計。

4 成功工作設計 成功工作設計必須要: 由有經驗人員實施必要訓練與組織目標一致 以書寫或圖形形式呈現 管理階層和員工雙方都瞭解與同意

5 工作系統設計 工作設計有兩種學派: 系統設計包括: 效率學派:著重工作設計之系統與邏輯方法 行為學派:著重於欲望與需求的滿足
專業化:指專家從事某項生產或服務工作。 工作設計行為方法:使工作變得有趣、有意義 工作動機:社會化、自我實現、地位與使命感。 工作小組:任務編組、Cross functional team 方法分析:分析工作如何執行 動作研究:針對作業員作業動作,進行系統化研究。 工作環境:安全、效率

6 專業化 專業化(specialization):分工精細,專業化目的在於使人員集中心力以達成特定目標,專注從事某項生產或服務工作。工作範圍極為狹窄(生產裝配線、醫療專業人員)。

7 工作設計行為方法 工作範圍擴大化:給予員工範圍較廣泛的工作項目,即水平負擔。 工作輪調:定期讓員工交換工作項目。
工作豐富化:包含規劃工作與協調工作責任程度增加,即垂直負擔。

8 工作動機 工作動機會影響: 品質 生產力 工作環境 另一個影響工作動機與主僱關係的因素是信任。

9 工作小組 工作小組好處: 提高生產力 具有競爭力 以顧客為導向 短期工作小組是為了合作某一議題而形成。
自我領導工作小組有時稱為自我管理工作小組。 自我領導工作小組目的: 達成較高之工作小組的工作水準。 較高員工參與。

10 方法分析(1/4) 方法分析是一項自我領導工作小組與工作分析的技術。 著重於工作如何執行。 需要方法分析原因: 工具與設備變更。
產品設計變更或導入新產品。 原料或製程改變。 政府法規或契約協定。 其他因素(例如,意外事件、品質問題等)。

11 方法分析(2/4) 基本步驟: 確認要研究作業,並收集所有相關工具、設備、原料等。 若進行中的工作,與作業員、監督者討論以得到一些資訊。
利用程序圖研究目前工作方法,並將之文件化。對於新工作而言,根據相關活動資訊建立一圖形。 分析工作。 提出新方法。 執行新方法。 跟催執行後結果,以確定已經完成改善。

12 方法分析(3/4) 選擇研究工作的考量如下: 高度勞力工作。 經常做工作。 不安全、無聊、不愉快、吵雜工作。
有問題工作(例如,品質問題、流程中瓶頸工作)。

13 方法分析(4/4) 流程程序圖 人機圖 用來檢查並嚴格審查整個作業流程。 著重於作業員動作或原物料流程。
有助於辨別非生產部分程序,例如延遲、暫存、搬運距離。 人機圖 有助於查看工作循環中操作員與設備是否忙碌或閒置。 決定操作員可以管理多少機器或多少設備。

14 流程程序圖

15 人機圖

16 人機圖

17 動作研究 動作研究是指針對作業員執行動作,做系統化研究。 目的: 由吉爾博斯(Frank Gilbreth)所創。 去除不必要動作。
結合動作 降低疲勞 改善工作地點安排 改善工作與設備設計 確定動作之最佳順序已達成最大效率。 由吉爾博斯(Frank Gilbreth)所創。

18 動作研究可以採用許多方法,最常使用方法如下:
動作研究技術 動作研究可以採用許多方法,最常使用方法如下: 動作研究原則:為工作程序設計有效率動作的指南。 動素分析:一個工作可被分解成基本單元動作。 細微動作研究:採用動作分解影片與慢動作方式,來研究過快之動作。 圖表:左右手圖(Simo)

19 動作研究原則 為設計具有動作效率工作程序之原則。 動作研究原則可分為三類: 人體運用原則。 工作地點安排原則。 工具與設備設計原則。

20 動作研究 動素為最基本動作。 基本單元動作的特性: 吉爾博斯與其夫人把動作影片引進動作研究,此法稱為細微動作研究。
搜尋表示以手或眼來找尋物品。 選取表示選擇物體。 抓取表示抓住物體。 持住表示持續握住一個物體。 移動物件表示在握住物體後進行移動。 放開物件表示放下物體。 其他:檢驗、對準、計劃、休息與延遲。 吉爾博斯與其夫人把動作影片引進動作研究,此法稱為細微動作研究。 See Table 7.2

21 工作環境

22 工作環境 噪音 & V震動 意外的原因 安全 工作中斷 See Figure 7.5 and 7.6.

23 工作衡量 工作衡量:決定工作所需工作時間長度。
標準時間(Standard time):為何個員工完成特定工作所需時間,且必須使用既定方法、工具與設備、原料投入、與工作場所。 工作衡量常用方法: 碼錶時間研究:觀察一個員工在週期時間內所花費之時間標準。 歷史性時間資料。 預定時間資料(PTS)。 工作抽樣(Work sampling)。

24 碼錶時間研究 適用於作業時間短且重複性高的工作。 碼錶時間研究基本步驟:
定義要研究工作,並通知將被研究員工。 決定要觀察週期數。 測定工作時間與員工工作速度。 計算標準時間。 分析者須對分析的工作非常熟悉(作業員可能會嘗試增加動作或以較慢速度執行之) 觀測時間:紀錄時間的平均數。 正常時間:根據員工績效來調整觀測時間。正常時間的計算為觀測時間乘以績效評等。 標準時間:利用寬放因子來調整正常時間

25 工作單元劃分為基本動作 工作劃分成基本單元動作之原因: 分析者須於量測工時前與作業員溝通,以減輕員工恐懼與取得合作。
有些單員並非一定於每個週期中執行 員工並非全擁有所有工作單元之熟練度 建立單元時間檔案可用以設立其他工作的標準時間。 分析者須於量測工時前與作業員溝通,以減輕員工恐懼與取得合作。

26 量測週期次數 量測週期次數為以下三件事情之函數: 觀察時間變異性 期望準確度 期望估計工作時間之信賴度
期望準確度通常以平均觀察時間百分比表示之;例如時間研究目標之預估值達到實際平均值±10%。達成該目標之樣本數公式:

27 量測週期次數 當期望準確度是以數量表示時(例如實際平均值±10秒之內),其公式如下:
為了預先估計樣本數,一般採用較小觀察次數以計算出樣本平均值與標準差。(30筆較佳) See example 1.

28 標準單元時間 來自於公司本身研究的歷史時間資料。 標準單元時間的步驟如下: 分析工作以確認標準單元。
檢視擁有歷史時間檔案的單元,並且記錄下來。若必要,使用時間研究來獲得其他單元時間。 若必要,修改檔案中的單元時間。 加總單元時間以獲取正常時間,並且利用寬放因子來獲得標準時間。

29 標準時間 觀測時間(observed time, OT)是所有觀測時間的平均數;正常時間(normal time, NT) 指使用標準的工作方法與設備。由具有: 要求熟練度與適性的作業員,以該公司認為正常的工作速度工作所需要的時間。 它係根據工人的績效評比,對觀測時間進行調整後的時間而言。 NT=OT  PR=∑(x-barj  PRj) 標準時間(standard time)可以定義為使用標準的工作方法與設備,由具有要求熟練度與適性的作業員,在該公司的標準管理狀態下,生理上不受有害影響而以該公司認為正常的工作速度,完成一單位工作量所需要的時間。 標準時間 = 正常作業時間 + 寬放時間。

30 調整因子 調整因子(績效評比)係未被觀察員工可能以異於正常速度進行工作,或有時放慢或加快工作速度,或者真正工作速率與正常速率不同。
績效評比乃為了將觀察時間調整至平均速度: 正常績效評比為1.00 若績效評比為0.9,則表示作業原速度者有正常的90%。 對於長時間工作而言,每一個單元皆需要評比。 對於短時間工作,則以單一績效評比代表整個週期評等。 評等係數為主觀意見,須藉由充分訓練與經由分析作業影片以達一致性。

31 標準時間 ST=NTAF (ST:標準時間 AF:寬放因子)
正常時間未考慮個人延遲(喝水或休息)、不可避免延遲(機器調整與修理、與他人講話、待料)或休息時間。 標準時間係利用寬放(Allowance factor)調整正常時間。 ST=NTAF (ST:標準時間 AF:寬放因子) 延遲寬放可用單一工作時間或工作時間(工作天)為基礎。若延遲寬放時間是以工作時間為基,則寬放因子公式為:(外加法) AF工作=1+A (A=單一工作時間為基之寬放%) 若延遲寬放時間是以工作天為基,則則寬放因子公式為:(內乘法) AF天=1/(1-A) (A=以工作天為基之寬放%) See example 2 and 3 and Table. 7.3

32 標準單元時間 標準單元時間(Standard elemental times)係自於公司本身研究的歷史數據資料,自其中獲取許多工作共同基本單元時間,其步驟如下: 分析工作以確認標準作業單元 檢視既有歷史時間檔案單元或使用時間研究獲取其他單元時間。 若需要,修改檔案中單元時間 加總單元時間以獲取正常時間、、、 優缺點see page. 7-26。

33 預定時間標準 預定時間標準(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使用標準單元時間之公開資料。常使用之系統方法是時間衡量(Method-time measure, MTM)。MTM根據對基本單元動作與時間所做研究。 基本單元時間係以時間為衡量單位(Time measurement unit, TMU),一個TMU=0.0006分鐘 優點: 在控制情況下,其根據是源自許多員工。 在發展時間標準時,分析者不需評量員工績效。 作業是沒有間斷的。 即使在工作完成之前,標準也可被設立。

34 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預估員工及機器在不同活動下,所需花費時間比例與閒置時間技術。 最終資料是所觀察各項活動或非活動時間次數。
工作抽查勿需量測活動時間,亦勿須持續觀察活動。 例如某段期間內,觀察員工或機器是否運作,結果資料為各項活動或非活動之次數。 主要使用於: 員工在不可避免延遲或機器閒置之延遲比率%研究。 非重複性工作分析(最高技能佔有所有工作時間比例)。

35 工作抽樣 工作抽查評估包含誤差程度,故工作抽查所估計時間可視為既定活動之實際時間百分比之近似值。
工作抽樣目標在於既定信賴度下,不超過估計與實際值誤差範圍。 在大樣本下(趨近於常態分配),最大誤差e公式如下: 可由上式導出恰當的樣本數n為: See example 4. and page

36 薪資給付 以時間為基礎的系統: 又稱為計時與計日系統。 根據員工工作時間給付薪資。 以產出為基礎的系統: 又稱為獎勵系統。
根據員工實際產出給付薪資,是直接依績效給付。

37 以時間為基礎的系統與以產出為基礎的系統的比較

38 薪資給付 為了使獎勵計畫產生更高的效益,必須具備以下特性: 準確性。 容易應用。 一致性。 容易了解。 公平性。

39 獎勵計畫的形式 個人獎勵計畫。 團隊獎勵計畫。 以知識為基礎的薪資給付系統。 組織建立薪資系統來獎勵技術水準增加的受訓員。 包含三個層面:
水平技術 垂直技術 縱深技術 管理階層的薪資給付。


Download ppt "第七章 工作系統設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