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01a為何要分析證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01a為何要分析證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01a為何要分析證券?

2 有些投資人分析證券是為了要降低風險與減少不確定性,他們需要從分析工作得到信心。
另外有投資人是為了尋找其他投資人沒有發現的價值。他們是尋寶人。 其他投資人也各有其它裡由。 很多投資人從分析中享受這種遊戲的刺激戰慄,他們也自認為可以比美最優秀的專業經理人的精明能幹。

3 證券投資分析是用理性的方式評估證券的價值。
證券分析師嚴謹的分析會影響證券價值的因素,希望找到相對投價值較高的證券。 專業分析師拒絕接受市場效率的假說,這種假說認為,讓一隻猴子對著華爾街日報的股票行情版擲飛標來選股票,長期而言,這隻猴子的選股績效是不會比專業的證券分析師差的。

4 證券投資分析的起源 1934年,Benjamin Graham and David Dodd 的書,Security Analysis。
這是第一本有系統的分析證券價值的書,在這本書發行之前,市場上是充滿了投機,投資人買賣證券都是基於猜測與謠言。 市場缺乏股票方面的分析的書,只有Moody’s 與 Standard and Poor 早在1900年初就已針對債券予以評等。

5 Moody’s與S&P的債券評等主要是針對鐵路與公用事業,主要是根據公司可以提供的擔保品與公司過去的記錄,然後評定質化的(qualitative)級次,而非量化的客觀指標。而且這種評等也無法適用其它的產業與股票市場。

6 1929的美國股市崩盤 1929年9月3日美國股市創新高,DJ30達381.17點,隨後在崩盤前的一週下跌21.6%,終於在當年10月28日又跌了12.8%,次日又跌了11.7%,然後雖然在1930與1931年回穩,但是一直到1933年2月共跌了87%。一直到1954年11月,DJ30才回到1929年創下的高點。 (台灣的股市在1990年初創歷史新高,?點,現在?點,何時回到當年高點?日本呢?)

7 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 (SEC)的成立 Graham and Dodd的書發表時剛好也是美國證管會成立的時候。
證管會開始要求公司公佈重要訊息以及定期的盈餘報告。 在這之前,證券分析師只能根據半真半假的或不完整的資料分析。 很快地,大家都知道,要想成為成功的分析師,就必需將他的資源與時間有效地分配在各種資訊來源,以產生最佳的成果。

8 不保證獲利 經過審慎的研究後,證券分析師並不提供股票的單一價值的估計,也不擔保一定的獲利;他們只會提供一個價格區間,供投資人參考。
如果股票A的市價目前是10元,分析師建議的價格區間是9到11元, 那麼投資人可能不會有動作;但是如果價格區間是18到20元, 那麼投資人一定迅速搶進股票。

9 投資人在10元買進的股票,分析師也並不保證價格一定會到18到20 元的區間,因為非預期的因素,如與公司或經濟景氣有關的,可能發生。

10 每日的交易與證券分析 日復一日的股票價格會有兩種變動: 微幅變動:眾投資人的看法不同; 鉅幅變動:新的重大資訊進入市場。
投資人可能會預期他所投資的股票的價格會變化,因為 市場終會認同該投資人認定的價值;或 企業的前景將會像他預期的一樣發生。

11 群眾(Herd)心理與證券分析 理想的情況:證券分析師根據公司的公開資訊作分析,考慮它的前景,作出謹慎的評估,然後建議買進或賣出。
實際的情況:投資人是人。人都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兩種主要的情緒會影響投資人的決策:貪婪與恐懼(Greed and Fear)。投資人很想賺到利潤,但也時時刻刻擔心遭到損失。

12 貪婪或恐懼(那一個情緒?)對投資人影響最大?
後者的影響最大。在聽到壞消息後,沒有投資人願意比別人慢一步賣股票,所以都爭先恐後地賣股票;在1987年的股災,道瓊指數在一天之內下跌23%,卻沒聽到有真正利空的消息。 至於股市榮景,常會持續維持較長的期間來反應好消息,常有幾週或幾個月的上漲期間。例外:購併或IPO個案, 一天就反應。

13 動能(Momentum )投資人 股價的移動常有一定的趨勢,這個趨勢在短期內是不易改變的。
動能投資人會偵測這樣的趨勢是否已經成型了,然後採取行動。 動能投資常配合情緒的投資,造成投資分析的偏誤。 相反:逆勢操作(長期而言,如五年為一期) 。

14 賽局理論 分析師的決策在短期也許是失效的,因為別的分析師可能有相反的看法,所以短期而言,你的決策遭到不利,但是長期而言你的決策可能是對的。
但是,在投信的專業領域,一般只關心季到季的績效,而非年到年的績效;所以知道你的對手如何針對發生的事件思考對策,是很重要的。

15 有些投資人利用下列消息企圖改變市場投資人的想法:
1. 假的購併(False takeover); 2. 假的對某特定產業的興趣(Phony Promotion); 3.虛偽的賣點(Story stocks):小公司股票,轉機或接到大訂單等未經證實的傳聞,透過小報或新聞稿來散播消息。 “一檔股票,像戀愛的花朵一般,在羅曼蒂克下綻放,在統計數字下枯萎!”

16 針對這些傳聞,誰會買單?誰不會買單? 什麼樣的人傳播消息會比較有效?  Goldman Sachs 的首席分析師,Mr. Taiwan 谷月涵,…. 。

17 證券分析的前提 證券分析不需要求百分之百的準確率,就像棒球的打擊率能達到0.300就已經不錯,所以專業分析師能有0.6以上的準確率是很優秀的。 證券分析專家必需懂得證券的型態、公司會計、造成各種企業成功或失敗的因素、總體經濟因素、產業因素、以及市場波動的因素。

18 科學化的方法 證券分析是一種半科學的分析方法,就像藥學與經濟學一樣。 科學方法: 1. 列出假設(例如兩個類似的公司應該有類似的價格);
2. 收集資料、觀察、作假設的測試; 3. 驗證假設的可靠性或可預測性。

19 基本的評價方法 1. 實質價值(Intrinsic value) 2. 相對價值(Relative value)
3. 購併價值(Acquisition value) 4. 技術分析價值(Technical value)

20 Momentum Investing and Market Anticipation
這是除了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外的選股方法。 動能投資派(Momentum investing)指投資人是追逐強勢股或放空弱勢股的操作手法,重視短期趨勢。其實應該是技術分析派的旁支。

21 市場預期派(Market anticipation)的擁護者同意,大部分的股票,不管用實質價值、購併價值或相對價值來評估,都已經是公正地表達應有的價值。
但是他們認為在未來,大家對於特定股票價值的共識可能會改變,他們想要比大家早一點知道這個改變,或推銷這個改變,他們會不厭其煩地推銷他們的觀點,讓他們的對於該股價的新觀點成為大家的新共識。

22 舉例來說,這一派的支持者說: “Starbucks的股價將會上漲,因為市場將會了解它的盈餘的波動性降低了。” 這樣的說帖本身也許無舉足輕重,但是經過不斷的大聲推銷這樣的說法,市場也許終會接受這檔股票應該漲價的說法。 “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會嘎嘎響的車輪才能受到潤滑!)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Download ppt "01a為何要分析證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