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歸園田居 製作者:張慧貞
2
看圖說故事 陶淵明二三事 古體詩的來龍去脈 課文詳解 台灣農村生活 腦內大革命
3
看圖說故事 你覺得課文很難了解嗎? 請看以下的畫面,答案就在圖片中。
4
種豆南山下,
5
草盛豆苗稀。
6
晨興理荒穢,
7
帶月荷鋤歸。 陶居
8
道狹草木長, 陶居
9
夕露沾我衣。 陶居
10
衣沾不足惜, 陶居
11
但使願無違。
12
陶淵明二三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與酒 田園詩人 陶詩的特色
13
不為五斗米折腰 去官之時,曾言「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歸而賦「歸去來辭」以明己志。從此隱居在柴桑過著貧困的耕讀生活。
陶淵明,東晉潯陽柴桑人。厭惡當時政治的腐敗,不願作官。但因為家貧,曾幾度出仕,最後擔任彭澤令,八十多天即解綬而歸。 去官之時,曾言「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歸而賦「歸去來辭」以明己志。從此隱居在柴桑過著貧困的耕讀生活。
14
陶淵明與酒 陶淵明非常喜愛喝酒。有一回,家裡的酒喝光了,淵明正愁沒酒喝,走到外頭,對著東籬下的菊花排遣解悶,剛好江州刺史王弘來訪,當然禮物就是酒。淵明馬上席地而坐,大喝起來,直到醺醺然才搖搖擺擺回家。和朋友一起飲酒,如他先醉,常說:「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來。」他就是這樣坦率的一個人。詩人王績說:「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酒可以說是淵明的代名詞。
15
田園詩人 陶淵明是我國最著名的田園詩人,他和一般田園詩人筆下所表現出來的風貌不盡不相同。主要的差異在陶淵明是親執犁鋤,體會到櫛風沐雨的辛勤,一般田園詩人卻是客觀的賞愛而已。 陶淵明由於在現實社會中找不到理想的道路,因而退隱田園,寄情山水。他寫了大量的田園詩,《歸園田居》五首即作者辭官歸隱後躬耕田畝的真實寫照。(參考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手冊第三冊)
16
陶詩的特色 造語平易,率真自然是陶詩的主要特色。現存詩一百二十多首,內容很豐富,題材是多樣的。由於他能較清醒地認識現實,故能給以一定的揭露,不願同流合污之下,他的詩中表現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如《歸園田居》第一首《少無適俗韻》和《飲酒》的《結廬在人境》。陶詩在當時並不受重視,在鍾嶸的詩品甚至只列之為中品。但真正的藝術是經得起考驗的,陶淵明在今日已被視為田園詩人中的第一人。
17
古體詩的來龍去脈 古體詩名稱的由來 古詩的發展 古詩與近體詩的比較
18
古體詩名稱的由來 「古體詩」的專稱是何時出現的呢?應該是在「近體詩」出現之後,為了和唐代盛行詩歌作出區別,所以才把原來那些沒有格律約束的詩歌稱為「古詩」。分五言、七言兩種,亦有雜言者,惟不多見。 五言詩的起源,據較為可信的資料,當由樂府演變而來。到東漢班固之《詠史詩》,五言詩謂才正式成立。七言詩自然也受樂府影響,真正的七言詩,要算曹丕之《燕歌行》,七言詩才正式成立。
19
古詩的發展 「起於兩漢,發展於魏晉,衰頹於南北朝,復古於唐宋。」古詩的發展大致如此。古詩多為士人創作,《古詩十九首》為東漢後期的代表作。十九首寫亂離生活,人生感慨,極為動人。五言敘事詩也是在此後興起。如蔡琰的『悲憤詩』,和不知作者的『孔雀東南飛』,都是極好的長篇敘事詩。
20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比較 句數 平仄 押韻 對仗 古體詩 不限 不要求 可轉韻 不特別講求 近體詩 絕句 四句 要 一韻到底 不特別要求 律詩
八句 頸、頷聯對仗
21
課文詳解 帶你一步步了解陶淵明的內心世界!
22
歸園田居 此四字押平聲微韻!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稀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歸
但使願無違。 注 稀 歸 衣 違 此四字押平聲微韻! 回問題
23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草盛苗稀,詩人的不諳農事已表露無遺。 辭官退隱後的生活,並不是輕鬆的,衣食等現實的問題,馬上擺在眼前,而這些又不能假手他人,一切就只能靠自己。在幾畝田地上播種,胼手胝足的結果,竟是雜草比豆苗還要多的局面,可看出詩人對農事並不熟悉,耕作人手不足,加上土地的貧瘠,農家生活的辛苦已在不言中。
24
<農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此兩句直接描述耕作的情形。
順著前兩句而來,面對「草盛」,只有早出晚歸辛勤的除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對陶淵明來說好像是奢侈些,他工作忙碌,每天披星戴月。這二句中的動詞字特多,似乎令人更能感受到工作的勞苦。 回問題
25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此兩句平實的記下路上情況,承前句的「荷月」而來。回家的路狹小,兩旁的草木卻高大濃密,在黑暗中走來已是不便,穿過雜草間,衣服難免被草上的露珠沾溼。辛苦的情況不言可喻。
26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要過農家生活並不容易,但如果能達成自己的心願,這些辛苦都變得微不足道。在世人眼中,為官就是安逸舒適的代詞,陶淵明為什麼放棄,而選擇辛苦的農家生活?並不是他特別不怕吃苦,而是比起在官場志願難伸的「精神苦」,農家的「身體苦」又算得了什麼?與其追求物質,不如去求精神的自由,這兩句正是陶淵明的人生告白。
27
不識廬山真面目 南山:這「南山」一般認為是 廬山,今江西省九江縣 南。廬山有一處叫「濯 纓池」,水澄澈,由虎 爪崖流經這裡。相傳是
陶淵明洗帽纓的地方。 「濯纓池」附近有一塊 巨石,石上平坦像床, 坐臥在石上,可欣賞瀑 布流水,景色優美。據 說淵明喝醉後常躺臥在 石上,因此後人就把它 叫做「醉石」。醉石上 頭刻有「歸去來館」四 個字。 廬山 醉石
28
台灣農村生活 影片欣賞 以栽種稻米為主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
29
這段畫面描述了台灣早期農業和動物之間的和諧關係,犁田機後面跟著一群鄉土小鳥覓食的畫面,是不是勾起了小時候的回憶呢?
拍攝地點:花蓮鳳林 主角:人、大白鷺、大捲尾以及八哥
30
以栽種稻米為主 台灣最重要的農作物是水稻,也是亞洲人民食用的主食。水稻屬於禾本科的草本植物,喜歡溫暖多雨的氣候,本省水稻一年可以栽種兩次,栽植水稻要先育秧苗,然後再移植到水田裏,約3至4個月可以收穫。我們吃的白米就是稻子的胚乳。
31
春耕 —犁田、耙田 耙 耕種的第一步是犁田:因為水稻要在飽含水分的軟泥地裡才能長得好,所以每次耕種前,得先整理田土。
第二步是耙田:插秧前半個月,先引水進田,等幾天後田土泡軟了,開始耙土,也就是把一塊一塊的土切碎。 耙
32
春耕 —耖田、碌碡 耖 第三步是耖土:耙田後,要先施肥,然後才進行耖田,耖下有排又密又長的鐵齒,可以把已割小塊的田土扒碎,縱橫交錯幾趟後,田土便攪拌得又細碎,又肥沃。 第四步是碌碡:田地經過反覆的犁、耙、耖之後、還要由形狀像楊桃的碌碡、一路翻滾著拍打一遍、使土壤攪拌成又厚又濃的泥漿,使土壤成為最適合稻子生長的田土,此外要留一小塊田,當作秧田,準備播種用。 碌碡
33
春耕 —耕耘機的使用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中國人幾千年來使用的犁、耙、耖、碌石毒等農具都被耕耘機取代了。只要耕耘機在田中來回走上幾趟,就能把土壤打成泥漿,取代了犁、耙、耖、碌石毒等農具的一切工作,而且效率相當高。
34
夏耘 進入夏季,水田裡綠油油的稻子一天比一天高,在此時最重要的工作便是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約在插秧以後半個月,田裡的野草會長到一寸高,農人就會先把田水排掉一些,給稻子施點肥,然後再除草。 他們兩個膝蓋分別跪在一行稻子兩邊的田土上,一邊倒退,一邊用兩隻手翻鬆田土,把肥料揉進稻根旁的泥土,同時發現雜草,就連根拔起,倒按在土中,成為稻田的肥料。
35
秋收 秋高氣爽,金黃色的田野間蒸騰著乾熟稻米的清香,這時便是農人最期待的季節了。
農人在秋收的季節裡,手持鐮刀,左手滿握稻子,右手便霍霍收割。 收割之後,便要進行打穀的工作,不過因為現在科技進步,農村中的收割工作也由收割機代替了。
36
冬藏 稻米收成後,早期都是在自家三合院的「埕」曬穀,今日三合院已不多見。
37
腦內大革命
38
問題一: 課文中的那些句子,可以看 出作者辛勞耕作的情形?
39
問題二: 這一首詩是押平聲東韻。 對/錯 錯
40
教學資源網站 學科教材 鄉土教材 http://www.education.ntu.edu.tw/wwwcourse/Chinese/
鄉土教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