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arboxylic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arboxylic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arboxylic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
第九章 羧 酸 及 其 衍 生 物 Carboxylic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

2 第一节 羧酸 一.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 R—COOH 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 饱和、不饱和 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3 2.命名 一元酸 系统命名 普通命名 HCOOH 甲酸 蚁酸 CH3COOH 乙酸 醋酸 CH3CH2COOH 丙酸 初油酸
通俗命名  系统命名  脂肪族二元酸的命名  芳香族羧酸和脂肪族羧酸命名 一元酸 系统命名 普通命名 HCOOH 甲酸 蚁酸 CH3COOH 乙酸 醋酸 CH3CH2COOH 丙酸 初油酸 CH3CH2CH2COOH 丁酸 酪酸 CH3(CH2)16COOH 十八酸 硬脂酸

4 二元酸 系统命名 普通命名 HOOCCOOH 乙二酸 草酸 HOOCCH2COOH 丙二酸 缩苹果酸 HOOC(CH2)2COOH 丁二酸 琥珀酸 (Z)-HOOCCH=CHCOOH 顺丁烯二酸 马来酸 (E)-HOOCCH=CHCOOH 反丁烯二酸 富马酸

5 3,4-二甲基戊酸(β,γ-二甲基戊酸) △9—十八碳烯酸 α-萘乙酸

6 二.物理性质 室温下 10个碳以下的饱和一元羧酸是液体。 4-9个碳的脂肪酸具有腐败恶臭、动物的汗液和奶油发酸变坏的气味。
10个以上碳原子的羧酸为石蜡固体,挥发性很低,无气味。 低级脂肪酸易溶于水,但随分子量的增高而降低。

7 沸点比较 乙酸 丙醇 丁烷 b.p./℃ 双分子缔合的二聚体

8 High B.P O OH 141°C OH O bp (1 atm) 31°C 80°C 99°C hydrogen bonding 8

9 Dimers 8

10 Lower —— Soluble in Water
similar to alcohols R ↑solubility ↓ 10

11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 (一) 羧酸的结构 SP2

12 π键 p 、π共轭 孤对电子 p 、π共轭体系

13 键长平均化 1.23Å 1.36Å 醇中C-O单键键长为1.43Å 1.27Å

14 α-H的取代反应 加氢还原 酸性 亲核取代 脱羧反应

15 (二)酸性 成盐

16 Neutralize stronger acid carboxlate anion weaker acid 16

17 sodium stearate (sodium octadecanoate)
Long-Chain Carboxylate Salts Form Micelles unbranched carboxylic acids with Carbons give carboxylate salts that form micelles in water O ONa sodium stearate (sodium octadecanoate) CH3(CH2)16CO O Na+ 18

18 Long-Chain Carboxylate Salts are Bipolar
ONa nonpolar polar "water-hating" "water-loving" 18

19 Structure of Micelles Soaps clean 20

20 1.酸性大小——pK a 2.影响酸性因素

21 种类 数目

22 远近

23 (三)羧基上羟基的取代反应 转变成官能团衍生物 δ- δ+ 亲核取代(亲核加成-消除)

24 1.酯化反应

25 加成--消除机制 双分子反应一步活化能较高 质子转移 加成 按加成--消除机制进行反应,是酰氧键断裂 四面体正离子 -H2O -H+ 消除

26 Review of Fischer Esterification
17

27 Review of Fischer Esterification
17

28 Review of Fischer Esterification
17

29 Review of Fischer Esterification
17

30 Review of Fischer Esterification
17

31 Review of Fischer Esterification
17

32 Review of Fischer Esterification
17

33 碳正离子机制 ① 3oROH按此反应机制进行酯化。 ② 3oROH的酯化 反应产率很低。 (CH3)3COH2 (CH3)3C-OH
+ (CH3)3C-OH -H+ ① 3oROH按此反应机制进行酯化。 ② 3oROH的酯化 反应产率很低。 + (CH3)3COH + H2O

34 酯化速率 空阻

35 2. 酰卤化反应 b.p. 79 75 162 酰氯

36 3. 生成酸酐 脱水剂

37 4. 形成酰胺 -H2O

38 应用实例:尼龙66的合成 270oC 1MPa nHO2C(CH2)4COOH nH2N(CH2)6NH2 + nH2O

39 (四) α-氢的取代反应 脂肪酸的α-卤代 (HVZ反应) X

40 (五) 还原

41 区别 LiAlH4不还原孤立的C=C, B2H6能还原孤立的C=C。 CH2=CH-CH2-COOH CH2=CH-CH2-CH2OH

42 (六) 脱羧反应 ACH3 + CO2 A-CH2-COOH
加热 碱 ACH3 + CO2 A-CH2-COOH 当A为吸电子基团,如:A=COOH, CN, C=O, NO2, CX3, C6H5等时。失羧反应极易进行。

43 芳香酸: 较易

44

45 (七) 二元羧酸特有反应 乙二酸、丙二酸——脱羧 丁二酸、戊二酸——分子内失水,酸酐 己二酸、庚二酸——失水、脱羧 ,环酮

46 α-H的取代反应 加氢还原 酸性 亲核取代 脱羧反应

47 四.羧酸的来源和制备 (一)氧化法 1.烃氧化

48

49 2.伯醇或醛氧化

50 (二) 腈水解

51 (三) 格氏试剂与CO2反应


Download ppt "Carboxylic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