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Doddy Darmadi Modified 5年之前
1
知識、知識經濟概要(二) 知識工作者及其生產力知識經濟 創新工程系列講座 主講人:王廷興 博士 台北科技大學冷凍空調系 副教授
主講人:王廷興 博士 台北科技大學冷凍空調系 副教授 消防設備師,電機技師,建管甲級技術士,合格仲裁人,升降梯檢查員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 諮詢委員
2
何謂技術? 技術 = 資訊 + 思考 + 實現方法 = 智能 + 勞力 => 創造價值
3
專業技術 專業的知識,經過不斷的萃練,持續的學習累積解決問題的知識與經驗,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智能,謂之。
4
專業智慧的特性 1、強力督促早期密集發展 2、不斷增加專業挑戰 3、評估及淘汰 4、槓桿利用專業知識 5、克服專業人士不樂意分享知識的問題
6、以智慧為中心形成組織 7、組織轉型 8、創造知識性網路
5
專業知識(智慧)的型態 認知型知識 高深技巧 系統理解 動機性創造力 統合與專業直覺
(cognitive knowledge,know what知道什麼) 高深技巧 (advanced skill,know how知道如何) 系統理解 (system understanding,know why知道為何) 動機性創造力 (motivated creation,care why在乎原因) 統合與專業直覺 (synthesis and trained intuition,覺察方法與原因)
6
21世紀專業技術的趨勢 專業技術越來越複雜 專業技術變化越來越快 迅速學會新技能,才能確保工作 專業技術集中化 個人薪資取決於專業技術的專精
終身雇用制度瓦解 無情的組織,不忠的員工
7
專技人力的種類 創造新知:創意專業技術訓練的高層人力 運用新知:優質技術,中、低教育水準,低層人力 北科大(八)
8
專技人員面臨的挑戰 高科技的產品日新月異。 新的維護設備理念,主流技術改變。 勞力工作者進修成為專技人員。 AI/ES系統日益智慧化。
網路的建構,增加了時間的壓力。
9
技術人的義涵 許多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內容既包括知識工作,也包括勞動工作。我稱這類人為「技術人」這種人應用的是最高層次的知識。
許多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內容既包括知識工作,也包括勞動工作。我稱這類人為「技術人」這種人應用的是最高層次的知識。 技術人也是以開發國家中,真正能持續維持競爭優勢的一群人。 不過,在以開發國家──尤其是在美國,愈來愈多的勞動工作者變成技術人。若要提高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當務之急是提高技術人的生產力。
10
技術人員的條件 確認任務是什麼 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 技術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及技能。 持續學習,提升生產力。
11
知識工作者的特性(一) 1.知識工作者為他們自己的生產力負起責任。 2.知識工作者必須自我管理,也必須擁有自主權。
3.知識工作者在工作、任務和責任上,都必須持續創新。 4.知識工作要求知識工作者持續學習,同樣地,也必須持續教導別人。 5.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不在於工作成果的量,至少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質的重要性不亞於量。 6.最後,要讓知識工作者有生產力,就必須把他當做「資產」,而不是「成本」。必須讓知識工作者願意為他們的組織工作,而放棄其他的機會。
12
知識工作者的特性(二) 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 獨立性高 流通性高 與組織互相需要 擁有專業智能
13
知識工作者的條件 性格方面 技能方面 可以將個人的專業知識轉換為企業核心能力的創造性提案能力 1.不要怕麻煩 2.想到了立刻就去實行
3.有自主性、自律性 4.有責任感 1.文章表現力豐富 2.有卓越的問題解決能力 3.能發揮富創造性的提案 能力 可以將個人的專業知識轉換為企業核心能力的創造性提案能力
14
知識工作者面對新的挑戰 1.我是誰?我的長處何在? 我做事的方法為何? 2.我歸屬何處? 3.我的貢獻是什麼? 4.我對關係負責。
我做事的方法為何? 2.我歸屬何處? 3.我的貢獻是什麼? 4.我對關係負責。 5.管理下半生。
15
知識工作者工作目標 你必須是保衛夥伴的守護者,而非單槍匹馬的漫游者 你必須是前進願景的冒險者,而非腳步虛浮的盲動者
你必須是打造生活的信仰者,而不是踐踏地球的污染者 你必須是熟悉工具的創造者,而不是等待果陀的收成者 你必須是創造奇蹟的先行者,而非數位謊言的被害者
16
知識工作者的工具 電腦 網路 電子郵件 行動電話 P D A 視訊會議
17
知識工作者的學習技能 追求專業自我提升 國際視野語言精通 一技多能靈巧百變 數位思考類比溝通 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18
知識工作者的修練 e 觸即發(be sensitive to information ticker)
靈機 e 動(be adapted to information life) e 夫當關(be master of information skills) e 馬當先(be first mover information opportunities) 萬眾 e 心(be collaborative to information partners)
19
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 泰勒提出工作分析以後,從那時,生產力平均以每年三%的幅度穩定成長,也就是說,從泰勒的年代到現在,成長了五十倍。
泰勒提出工作分析以後,從那時,生產力平均以每年三%的幅度穩定成長,也就是說,從泰勒的年代到現在,成長了五十倍。 但泰勒卻說,勞動工作根本沒有技巧這回事,只有簡單、重複性的動作。提聲這些動作的生產力靠的是知識,也就是說,這些簡單、不具技巧性的動作是如何結合、規劃和執行的。其實,泰勒是第一個將知識應用在勞動工作上的人。
20
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內容 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一開始就必須要求知識工作者自問:你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應該是什麼?別人應該期待你貢獻些什麼?以及你在工作時,有哪些事情會妨礙你的工作,而應該被排除? 一旦定義好工作的內容,就能進行接下來該做的事,而這些是必須由知識工作者自己來完成。這些事包括: ․知識工作者對他們自己的貢獻應負的責任。 ․持續創新必須納入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內容。 ․持續學習和持續教別人都必須是工作的一部分。
21
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決定因素 1.「任務是什麼?」 2. 知識工作者必須自己管理自己的生產力,同時要有自主性
3. 不斷的創新,必須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任務和責任的一部分 4. 持續不斷的學習,以及持續不斷的教導。 5. 不只是量的問題,質也一樣重要。 6. 知識工作者必須被視為資產而不是成本。
22
知識工作的品質 整體而言,對於許多知識工作的品質,我們評估後得到的主要是片段,不是數據。不過,主要的問題不在於測量品質的困難,而在於定義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內容應該是什麼的困難。 因此,定義知識工作的品質,並且把這項定義轉化為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大致上就是要定義工作的內容。
23
勞動工作和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的經濟法則。若要知識工作者有生產力,就必須把他們當作資產,成本必須控制和降低,資產必須能夠成長。知識工作者擁有生產的工具,他們腦中的知識就是一向絕對帶得走、而且很豐富的資產。由於知識工作者擁有生產工具,所以這些生產工具是可以流動的。 管理者的任務是榜管好組織的資產。當個別知識工作者所擁有的知識成為組織的一項資產時──而且愈來愈多的情況,是成為一項主要的資產。
24
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提升 自覺自律 (遠景、追求完美) 界定工作 專注工作 界定績效 充分合作
25
知識生產力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也就是說,滿足知識工作者。組織〈不只是指企業〉生存的能力愈來愈仰賴他們在提升知識工作者生產力上的「比較優勢」。吸引並且留住最優秀的知識工作者,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 知識工作者和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以成為關鍵課題,在未來數十年間,將會為經濟制度的結構和性質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26
未來的知識份子 全球化生活作好準備(西化) 。 成為世界公民,在願景、眼界和資訊上具有世界觀。
必須由本土汲取養分,日後再回頭豐富及滋養本土文化。 〝學術派〞及〝經理人〞兩種文化中生存及工作。
27
自我管理的內涵 讓自己適才適所 作出最大之貢獻 學會自我發展 保持年輕及活力 隨時因應變遷,改變做事之內容、方式及時機
28
財富與知識的相關性 財富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 年齡(歲)
-10 年齡(歲) 知識累積曲線 財富累積曲線
29
「知識經濟」的內涵 「知識」變成了一個國家是否進步的關鍵因素。把相關的知識有系統地運用到經濟活動或某一產業上,現在泛稱為「知識經濟」或「知識產業」。
30
知識(智慧)資本 在知識經濟則以各種形式的知識資產,結合資訊科技與網路基礎建設,作為驅動經濟成長與創造價值的主要動力。知識資產的內涵包含專利、版權、企業資料庫、員工的大腦、流程,以及資訊系統中的訊息及知識…….等等。
31
HC=【(CK。S。Tu)+B】* E * T
人力(智慧)資本的方程式 -摘自李誠- HC=【(CK。S。Tu)+B】* E * T HC:人力資本總量 K:員工具有知識 S:員工具有技術 Tu:員工從事某項工作天賦才能 B:員工從事某項工作的程度 E:員工從事某項工作的努力 T:員工從事某項工作的時間
32
新科技,新市場定律 1.摩爾定律:晶片上的電晶體 2.梅特卡夫定律:網路的價值 3.吉爾德定律:資訊通訊的品質和效率
晶片上的電晶體密度,每十八個月到二十四個月就加一倍。 2.梅特卡夫定律:網路的價值 網路的價值等於使用人數的平方。 3.吉爾德定律:資訊通訊的品質和效率 通訊的頻寬每年擴大一倍,比運算力量成長更快速,而且未來二十五年將維持這種發展。 4.儲存定律:成本低廉地儲存無限量資訊 要讓網路革命繼續進展,儲存和記憶體得功能成長及相對成本降低,必須以比摩爾定律更快的速度擴展。 5.軟體定律:無法可循 軟體的改進方式包括加強適應性和模組化、價格更低廉、安裝速度更快。
33
「知識經濟」的運作規律 有形資源的重要性相對減少(如土地):無形資源則受到重視(如知識、專利)。
財富的來源不再是有「土」斯有財;變成了有「人」斯有 企業發展的優先次序,不再是硬體(如工廠、大樓 ),而是軟體(如人才、創新)。 優秀人才投入「策略的創新」、「新商業模式」,不再是執行「點點滴滴的管理」。 公司文化從強調「秩序」與「和諧」;改變為重視「速度」與忍受「混亂」。 對企業的「變革態度」,從「穩紮穩打」,改變為「分秒必爭」。
34
企業對政府的態度從要求政府保護、津貼、獎勵、政商關係,轉變為要求政府鬆綁、民營化、透明化、公平競爭,以及必要的基本設施(如充分之水電)。
企業的(假想敵)不只是今天的競爭者,更是尚未出現的「替代者」,因此會出現與今天競爭者,產生「亦敵亦友」的結盟與競爭 「經濟活動」過去受制於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在當前全球話化及WTO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人才、科技、資金等的流動。 「利潤來源」過去在安定的市場秩序中追求;現在則在創新及冒險中尋找。 「市場競爭」在過去產品變化少、生命週期長、附加價值低;現在則是產品變化大、生命週期短、附加價值高。
35
傳統經濟與知識經濟之比較 項目 傳統經濟 知識經濟 生產要素 財富來源 優先次序 「變革」態度 優秀人才
重視有形資源如土地,報酬逓減法則無處不在 重視無形知識,出現報酬遞增法則 財富來源 有「土」斯有財(大陸出現過「斯文不如掃地」) 有「人」斯有財(就部會出現「斯文掃地」) 優先次序 「資金」與「市 場」:重硬體發展(如工廠、大樓) 「人才」與「知識」:重軟體發展(如網站、專利) 「變革」態度 處變不驚、戒急用忍 分秒必爭或坐以待斃 優秀人才 投入「完美的管理」 投入「策略的創新」
36
項目 傳統經濟 知識經濟 限制因素 市場通道 利潤來源 投資預期 市場變化 公司文化 失敗主因 在安定的市場秩序中追求
經濟活動受制於時空,難以全球化 超越國界、邊境及時間,必須全球化 市場通道 「供給」與「需要」決定價格:「價格」具吸引力:使用者付費:交易成本高 「電子」與「網路」決定速度:「速度」具吸引力:出現「免費」資訊:交易成本低 利潤來源 在安定的市場秩序中追求 在創新及冒險中尋找 投資預期 相信「賺錢有理」的實質世界 相信「冒險無罪」的虛擬世界 市場變化 產品變化少、生命週期長、附加值低 產品變化大、生命週期短、附加值高 公司文化 秩序與和諧 重視速度與忍受混亂 失敗主因 高成本、低效率 市場脫節、顧客轉移
37
「知識經濟」起動良性循環 (1)提供新機會 (2)訂定新優先次序 (4)提昇優質生活 21世紀的 知識經濟 (3)創建更開放的社會
38
訊息的特性 生產訊息的固定成本很高,邊際成本卻很低。 訊息具有公共財產的性質。
c訊息具有不對稱的性質:資訊本身當成商品買賣時,本身就具有不對稱性。有些時候,某些國內企業在購買國外技術時,只知道這些技術可能十分有用,但經常並不十分了解這些技術。 訊息本身就具有風險。 訊息具有非市場性:訊息做為商品的另外一個特性是,很多時候訊息可以不用透過市場方式來取得。
39
訊息與知識經濟 知識成為技術投入的過程有三個步驟: 企業最先由研發或政府部門的公開訊息拿到的是各種形式的原始資料(data)。
這些原始資料經由專家的解讀與說明以後,成為訊息(information)。 而這些訊息的價值高低一方面決定於企業本身對於這些訊息與對應風險的大小以外,更重要的是,這些訊息是否能被轉換成企業可以應用的知識(knowledge)或技術(technology)。
40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環境發展趨勢 全球化。 解除管制。 激烈競爭與『超競爭』 大量新競爭者的加入。 科技快速變遷。 新科技出現。
顧客期望的提升。 解除管制。 大量新競爭者的加入。 新科技出現。 產業間的整合。
41
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政策 堅定的支持旗艦型產業及產業旗艦型廠商參與國際競爭 全面性的產業升級輔導 策略性的佈局,培養下一帶的旗艦產業
政府應更新基礎設施 環保政策的執行與廢棄物處理產業的建立已到刻不容緩的關頭
42
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政策 金融環境的電子化自動化 政府的公共服務也應大幅更新 人力資源培育的加強 國際人才的吸引、生活環境的提升 兩岸的合作
43
知識經濟時代領導者應備之特質 願景建構(vision-setting) 。 文化塑造(culture-shaping) 。
人性關懷(human-caring) 。 團隊建立(team-building) 。
44
知識經濟時代的勞工問題 知識取得的問題 所得分配的問題 就業安全問題
45
我們應對「知識經濟」有所省思 要密切觀察因知識水準差異而帶來的財富 不均(國與國、人與人、地區與地區…)。
知識經濟不是萬靈藥,它也不能解決很多問題,如景氣變化、法治不彰、道德淪落、人心貪婪……。 知識容易落伍,因此要不被淘汰,就必須要推動「終身學習」的機制。 知識經濟的推動需要法制上的、教育上的、政治上的、社會上的、觀念上的……全方位配合。 知識經濟是一條走不完的崎嶇道路:只要起步,就有可能。
46
新(知識)經濟的頓挫 1、美國的新(知識)經濟 2、新(知識)經濟的再認識 3、一些痛苦的體認
47
美國的新(知識)經濟 創新的重生 新科技的運用 新商業模式的使用 新運作工具的擴大 生產力的提升 新(知識)經濟
經濟成長上升 失業力率下降 物價穩定 財政赤字減少 科技新貴出現 :負面效果包括擴大貧富差距、結構性失業、貪求急功近利等。 新經濟的正面效果
48
新(知識)經濟的再認識 新工具(如網際網路)的出現,加快了資訊的傳遞與決策的過程,同時也減少了中間交易的成本與時間,因此它增加了經濟活動的生產力。 新的商業模式出現,挑戰傳統運作模式與思維,在企業界誘發了「起動革命」:創新有理、失敗無罪。 新(知識)經濟活動中的價值主要來自無形的資產:人的知識、創意與創新。因此,企業的成敗關鍵在於對人才的掌握與開發。
49
新(知識)經濟的再認識 新產品的生命週期愈來愈短,開發費用愈來愈高。 新產品獲利的不確定性,使財富與破產有同樣的可能性。
新(知識)經濟活動中出現了不能忽視的「外溢利益」(Spillover Benefits),如網上資訊的免費提供,中間成本的減少。
50
一些痛苦的體認 未來學家托佛勒(Alvin Toffler)說「講新經濟已消失,正如1830年代的倫敦在說因為一些紡織廠的倒閉,工業革命將消失一樣。」新經濟不會死,只是一時頓挫。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