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模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心理健康模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理健康模式

2 心理健康 本著全人的理念、系統性的觀點,從生理、心理與社會的角度出發,去分析一個人的生活變動、覺知該生活變動之自主性心理反應、生理反應、情緒反應與因應、社會支援等等,如此才能獲得一全面性的了解,以便提昇或恢復或維持這個人在各個層面的健康狀態

3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是一個關於個人及社區福祉的正向概念,例如能夠充分享受生活、因應壓力和悲傷、實現目標和潛能、與人維持良好關係等

4 美國心理學家傑哈塔(Jahoda, M.)的"心理健康"定義最為著名,他提倡一種"積極的精神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對於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很有教益。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①自我認知的態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對自我做出客觀的分析,對自己的體驗、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認知。 ②自我成長、發展和自我實現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態絕對不會是消極的、厭世的或萬念俱灰的,他會努力去實現自己內在的潛能,自強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會成長起來,去追求人生真正的價值。

5 ③統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處理內心的各種能量,使之不產生矛盾和對立,保持均衡心態。他對於人生有一種統一的認知態度,當產生心理壓力和欲求不滿時,有較高的抗壓力及堅韌的忍耐力。
④自我調控能力。對於環境的壓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對的穩定,並具有自我判斷和決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從於他人,善於調節自我的情緒和能力,果斷地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6 ⑤對現實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會迷失方向,他能正確地認知現實世界,判斷現實。
⑥積極地改善環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會受環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順應環境,適應環境,並積極地發問、變革環境,使之更適應人的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熱愛人類,適當地工作和遊戲,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有效率地處理、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內心世界與客觀環境的一種平衡關係,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維持,即不僅能獲得確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還能自我實現,具有為他人的健康貢獻、服務的能力。

7 學者把“心理健康”的定義,又做了一個概括:
①有幸福感和安定感; ②身心的各種機能健康; ③符合社會生活的規範,自我的行為和情緒適應; ④具有自我實現的理想和能力; ⑤人格統一和調和; ⑥對環境能積極地適應,具有現實志向; ⑦有處理、調節人際關係的能力; ⑧具有應變、應急及從疾病或危機中恢復的能力。

8 心理健康的POWER “心理健康與福祉感”(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的意涵,可以用“POWER”(力量)英文單字中的每一個字母來表示。 P = 正向(positive)、福祉 O = 樂觀(optimistic)、適應 W = 全人(wholistic)、生活整體、文化決定 E = 享受生活(enjoyment of life)、連系感、歸屬感 R = 復原力(resilience)、因應機智(resourcefulness)

9 心理健康模式 頂尖選手之心理的模式 情緒狀態剖面圖(Profile of Mood States, POMS)測驗
評估緊張、沮喪、憤怒、活力、疲乏和困惑等水準 絕佳的心理健康是其成功的要素

10 運動員有關人格 運動和人格 → A型行為: → 自我概念: 可經由運動被改變,使心血管疾病危險降低。
運動和體適能水準增進和自尊的增加有相關, 特別是對於開始時低自尊的人。

11 認知策略和成功 深入的訪談技巧 心理計畫 → 近年來研究者已從測量傳統的特質轉移到檢驗運動員使用的認知或心理的策略、技能、和行為。
→ 成功的運動員和較不成功的運動員相比具備許多不同的心理技能:

12 心理認知策略和成功 1) 覺醒的調整和管理 2) 高自信心 3) 較好的專注力 4) 高自我控制感 5) 正向的意象和想法
1) 覺醒的調整和管理 2) 高自信心 3) 較好的專注力 4) 高自我控制感 5) 正向的意象和想法 6) 高承諾和決心 7) 目標設定 8) 發展良好的心理計畫 9) 發展良好的因應策略

13 瞭解人格上的角色 要在競技及健身運動中成為一位專業人員必須 -要考慮人格特質和情境 -成為一位好的溝通者 -好的觀察者 -對心理策略瞭若指掌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ownload ppt "心理健康模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