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簡介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又稱為透明組織,在1993年成立的,總部設在德國柏林,是國際上唯一專門致力於抑制貪污腐敗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NGO)。 該組織的發起人彼得.艾根(Peter Eigen)試圖結合公民社會、民間企業與政府機關組成的強大聯盟,從行賄、收賄兩大方向打擊貪腐,藉由國際社會的集體力量,激發帶動各國民間社會的反貪腐能量,一起為「更廉潔」的地球而努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簡介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又稱為透明組織,在1993年成立的,總部設在德國柏林,是國際上唯一專門致力於抑制貪污腐敗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NGO)。 該組織的發起人彼得.艾根(Peter Eigen)試圖結合公民社會、民間企業與政府機關組成的強大聯盟,從行賄、收賄兩大方向打擊貪腐,藉由國際社會的集體力量,激發帶動各國民間社會的反貪腐能量,一起為「更廉潔」的地球而努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簡介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又稱為透明組織,在1993年成立的,總部設在德國柏林,是國際上唯一專門致力於抑制貪污腐敗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NGO)。 該組織的發起人彼得.艾根(Peter Eigen)試圖結合公民社會、民間企業與政府機關組成的強大聯盟,從行賄、收賄兩大方向打擊貪腐,藉由國際社會的集體力量,激發帶動各國民間社會的反貪腐能量,一起為「更廉潔」的地球而努力。 該組織已經在世界上90個國家成立了分會,希望透過其在世界各國分會,結合來自政府、企業正直廉潔人士,共同為制度的革新而努力。

2 設立宗旨 國際透明組織發起人、現任理事長彼得‧艾根(Peter Eigen)表示,現代參與反貪腐運動的非政府組織之主要宗旨,並非只在指出貪污問題的嚴重性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能找尋解決貪腐問題的對策與工具。

3 工作內容 透明國際成立以來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1、主持或參與國際性或地區性反腐敗會議;推動該 組織各國支部成立; 2、出版大量有關反腐敗的出版物;定期出版《透明國際通訊》 等刊物; 3、建立自己的網站,發布有關反腐敗的信息; 4、每年發布一期“腐敗排行榜”等等。 其中“腐敗排行榜”已經在全世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4 策略 國際透明組織為了打擊貪腐和藉由國際社會的集體力量,激發帶動各國民間社會的反貪腐能量,打造更廉潔的地球,採取下列五項策略:一、激起社會關注,二、建立反腐聯盟,三、開發反貪工具,四、設定廉潔標準,五、監測貪腐活動 。

5 一、激起社會關注 為激起國際社會對反貪腐運動的關注,國際透明組織在全球各地宣揚倡廉反貪的理念,例如:「聯合國國際反貪日」的訂定就是喚起國際社會正視貪腐問題及其嚴重後果的重要里程碑。過去幾年來,國際透明組織不斷地對聯合國進行遊說,希望能選定一天做為聯合國國際反貪日,這個願望在2004年終於得到聯合國的正面回應,將每年的12月9日這一天訂為「聯合國國際反貪日」。 國際透明組織每年選定一會員國召開年會(AGM),同時還召開兩年一度的國際反貪腐研討會(IACC)。

6 二、建立反腐聯盟 貪腐的問題不只是政府與公務人員的問題,參與行賄的企業與市民都是助長貪腐的幫凶。貪腐問題之嚴重,有時絕不是任何單一力量所足以抗衡與改變的,而為了能有效對抗貪腐的共犯結構,建立反腐聯盟便成為國際反貪運動中十分重要的一項策略。 在過去十年國際透明組織已經在90個國家成立了分會,而分會的數目仍在持續成長中。而以2000年國際透明組織從世界各國政府機關、民間企業與公民社會募得高達約377萬美元的運作經費來看,國際透明組織在尋求出錢出力的伙伴,建立反腐聯盟,有相當令人佩服的成果。

7 三、開發反貪工具 國際透明組織過去十餘年持續努力開發幾項重要的反貪工具包含: (一)《全球貪污報告》(Global Corruption Report) (二)《國際透明組織相關研究資料彙編》(TI Source Book 2000) (三)「貪污線上研究與資訊系統」(Corruption Online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ystem) (四)《反貪工具彙編》(Corruption Fighters’ Tool Kit) (五)國際透明組織網站,更是全球反貪腐運動參與者最常瀏覽的網站

8 四、設定廉潔標準 欲建立廉潔社會,各行各業均應有其倫理規範與行為守則,以訂定標準,規範行為。

9 五、監測貪腐活動 測量貪腐情況的嚴重程度以及瞭解其在不同時空環境下的變化情形,是反貪腐運動的基礎工作。 國際透明組織從1995年開始,根據各種貪腐調查結果,彙整建構以國家為評比對象的貪腐印象指數(CPI),全球同時發布,行之有年後,它成為全球最廣泛被用來衡量貪污情況的社會經濟指標。 除了貪腐印象指數外,國際透明組織也根據民眾對未來貪腐情況的預期,於2003年7月首度公布全球貪腐趨勢指數(GCB)。這兩項指數的公布,是國際透明組織過去多年努力成果中,最受到全球各地政府機關、企業部門、公民社會與大眾傳媒所重視的項目。

10 國際廉政指標分析 國際透明組織報告─貪腐印象指數
「貪腐印象指數」是根據各國商人、學者與國情分析專家,對一國之公務人員與政治人物廉潔認可的評價。我國過去15年間排名在25到39名之間,分數則在4.98至5.9之間(10分代表最清廉),從全球比較的觀點觀察,我國屬中度廉潔的國家。2009年我國在全球180個納入評比的國家中,以5.6分名列第37,在2010年升高為5.8分,而在178個國家中, 台灣的世界排名是第33名,我國與新加坡、香港(8.4分,13名)、日本(7.8分, 17名)仍有一段差距,只微幅領先南韓(5.4分,39名),但高於澳門(5分,46名)和中國(3.5分,75名)甚多。

11 台灣 日本 南韓 香港 中國 澳門 新加坡 2010排名和分數 第33名 5.8分 第18名 5.6分 第39名 5.4分 第13名
8.4分 第78名 3.5分 第46名 5分 第3名 9.3分 2009排名和分數 第37名 第17名 7.7分 5.5分 第12名 8.2分 第79名 3.6分 第43名 5.3分 9.2分

12 在台灣的部分,調查結果顯示,國會貪腐問題最為嚴重,其次則是政黨。有七成八(得分4. 3)的民眾認為國會的貪腐問題嚴重,而有六成九(得分4
在台灣的部分,調查結果顯示,國會貪腐問題最為嚴重,其次則是政黨。有七成八(得分4.3)的民眾認為國會的貪腐問題嚴重,而有六成九(得分4.1)認為政黨貪腐情況嚴重,較2004年呈現更加惡化的趨勢。宗教、非政府組織及戶政則是民眾眼中較為廉潔的機關與部門

13 若檢視亞洲四小龍部門與機關之貪腐程度,我國與韓國民眾認為國會與政黨的貪腐程度最為嚴重,而香港與新加坡民眾則是將私部門列為貪腐程度最為嚴重的首位,顯見香港與新加坡推動政府部門廉政工作的成果,值得借鏡。

14 國際廉政指標分析 國際透明組織報告─行賄指數
「行賄指數」是測量全球主要出口國家的跨國公司在海外行賄的頻率與嚴重程度。我國歷來在此指數的排名,1999年在19個國家中排名第17名,倒數第3;2002年在21個國家中排名第19名,倒數第3;2006年在30個國家中排名第26名,倒數第5;2008年在22個國家中排名第14名。2010年台灣獲得7.5分,與南非、南韓並列,在22個國家中排名第14名(2009,26名),是歷來四次評比中最佳排名。比較過去10年歷次的結果,我國企業在海外活動形象已有提升,但若與其他同受評比的東亞經濟體相比,仍落後在日本、新加坡、香港之後,尚有改善空間。

15 國際廉政指標分析 香港政治與經濟風險顧問公司─ 政治貪腐印象評比
香港政治與經濟風險顧問公司發布2010年「政治貪腐」印象評比,我國在16個國家及地區中居第8位,落後新加坡、澳大利亞、香港、美國、日本、澳門、韓國。依政經風險公司的問卷調查,受訪者以0至10分作主觀印象評比,分數愈低,表示貪腐愈不嚴重,分數愈高,表示貪腐愈嚴重,2010年臺灣的評比分數,「中央層級公務人員」為5.04分,「地方層級公務人員」為4.49分、「都市及地方層級政治領袖」為7.53分、「全國性政治領袖」為8.07分,2010年4個項目的貪腐印象評比分數平均為6.28分。

16 國際廉政指標分析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
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9月公布「 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報告」,其中有關「全球競爭力指數」方面,全球133個經濟體進行了剖析和排名,中國優良的商業環境和創新能力為其增加了很多分值,國內市場和出口市場的規模也帶來了很多競爭優勢。報告表示,中國仍然有一些需要進一步發展的領域,尤其是其金融市場成熟性、技術準備和高等教育方面。而我國在133個受評國家中排名第12,較2008年進步5名。全球前5名為:瑞士、美國、新加坡、瑞典和丹麥。亞洲國家中,我國位居第4,落後新加坡(第3名)、日本(第8名)、香港(第11名)之後。與廉政相關評比項目包含:公共資金不當轉移(第37名)、對公眾人物的信任(第42名) 、司法獨立(第49名)、政府官員決策徇私不公(第31名)、企業倫理(第34名)等,顯示我國在廉政工作仍有努力空間。

17 國際廉政指標分析 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標 根據世界銀行2009年6月公布的「 年全球治理指標」,2008年台灣在6個評比項目中,4項指標(政治穩定、政府效能、法治及反貪污)均較1996年退步,凸顯國內公共治理品質仍有相當改善空間。尤其是與亞洲四小龍比較,我國2008年除代表民主化程度的「公民表達與課責」領先其他三小龍外,其餘5項指標均落在新加坡及香港之後。整體而言,我國公共治理品質在亞洲四龍中表現不佳,亟需改善。

18 項目 台灣 南韓 新加坡 香港 公民表達與課責 政治穩定 政府效能 監管品質 法治 反貪污 百分位排名 68.8 65.4 35.1
60.6 政治穩定 71.8 59.8 96.2 86.1 政府效能 79.1 86.3 100.0 95.3 監管品質 81.6 72.9 99.5 法治 73.7 74.2 93.8 90.9 反貪污 69.9 94.2

19 國際透明組織重要活動 2004.12.29訂為「聯合國國際反貪日」
每年選定一會員國召開年會(Annual General Meeting, AGM) 每兩年召開國際反貪腐研討會(International Anti-Corruption Conference, IACC) 每年發布一期腐敗排行榜 定期會出版有關反腐敗的出版物,例如:透 明國際通訊

20 台灣透明組織 台灣透明組織為一個非政府組織,發起人涵蓋學術界、企業界、行政界(常任文官)、傳播界與法界人士。
目前持續邀請認同反貪腐理念,願意委身投入反貪腐運動人士的加入。 為國際透明組織在全球的第86個分會。

21 影響 「透明國際」作為一個NGO組織,近年來在國際上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很大。其在全球反腐敗鬥爭中,在國際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確立透明與監督概念,提高國際社會對腐敗及其危害的意識,倡導有關政府進行政策改革,促進落實國際多邊公約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贏得了很多國家和社會組織的讚許。 全球領 域, 「透明國際」致力於提高國際社會對於腐敗及其危害之意識,倡導政策改革,促進落實國際多邊公約,督促政府、企業及銀行落實其反腐承諾。在國家層面,“透明國際”致力於加強監督、提高透明,評定各種部門和機構的表現,以非黨派的超然立場促進必要改革。


Download ppt "簡介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又稱為透明組織,在1993年成立的,總部設在德國柏林,是國際上唯一專門致力於抑制貪污腐敗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NGO)。 該組織的發起人彼得.艾根(Peter Eigen)試圖結合公民社會、民間企業與政府機關組成的強大聯盟,從行賄、收賄兩大方向打擊貪腐,藉由國際社會的集體力量,激發帶動各國民間社會的反貪腐能量,一起為「更廉潔」的地球而努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