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派系的發展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派系的發展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派系的發展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2 台灣省各縣市地方派系的成因及發展 台灣省各縣市地方派系的形成原因及發展情形,整理如下表: 縣市別 形成原因 發展因素 1.基隆市 政治職務
政黨、漁會、宗親會、同鄉會 2.台北縣 兄弟會、家族勢力、政治職務、聯誼會、選舉恩怨、企業集團 農會、信合社、企業集團、政黨、客運公司、宗親會、同業公會、黑道 3.桃園縣 族群結合、宗親會、黨外勢力 政治職務、政黨、銀行、水利會、同業公會 4.新竹縣 家族勢力、政治職務 政黨、宗親會、工會、農會 5.新竹市 族群結合 政黨、銀行

3 6.宜蘭縣 政治職務、黨外勢力 農會、水利會 7.苗栗縣 選舉恩怨 政治職務、農會、政黨、水利會 8.台中縣 選舉恩怨、家族勢力 政黨、農會、企業集團、黑道、客運公司、信合社 9.台中市 政治職務 客運公司、信合社、政黨、企業集團、農會 10.彰化縣 信合社、水利會、農會、客運公司 11.南投縣 經濟利益、政治職務 信合社、農會、政黨 12.雲林縣 政黨、農會、客運公司、水利會、信合社、漁會 13.嘉義縣 選舉恩怨、政治職務 農會、漁會、工會、水利會 14.嘉義市 黨外勢力、選舉恩怨 農會、信合社、政黨、工會 15.台南縣 漁會、農會、工會、水利會、政黨

4 16.台南市 政治職務、黨外勢力 漁會、農會、同鄉會、宗親會 17.高雄縣 選舉恩怨 漁會、農會、水利會、社會運動 18.高雄市 同鄉會、家族勢力 銀行、宗親會、漁會、農會、工會、信合社 19.屏東縣 選舉恩怨、家族勢力 漁會、農會、工會、水利會、政黨 20.台東縣 選舉恩怨、族群勢力、政治職務 漁會、農會、同鄉會、工會、信合社 21.花蓮縣 族群結合 水利會、農會、客運公司 22.澎湖縣 政治職務、聯誼會 政黨、信合社、漁會、同鄉會、工會

5 第一、從派系的形成原因來看。政治職務此一因素居最高位,有十二個縣市地方派系的成因是因為某人居於縣市內某一政治職務(以縣市長與中央民代的情形居多)因勢利導發展出來。其次,選舉恩怨因素佔第二位,有十個縣市;接下來依次是家族勢力,有六個縣市;族群結合,有四個縣市;黨外勢力,有三個縣市;同鄉會、聯誼會,有二個縣市;兄弟會、企業團體則各有一縣市。

6 地方派系形成因素圖(圖一)

7 第二、從派系的發展因素來看。派系結合農會而壯大的有十八個縣市,為最高因素;其次是結合政黨,有十二個縣市;第三為漁會,有十個縣市;再來是水利會、信用合作社,有十個縣市;派系結合工會的,有八個縣市;客運公司的、有六個縣市;銀行則有三個縣市;同業公會、黑道的有兩個縣市,較為特殊的因素是民進黨結合社會運動壯大發展,而這種現象只發生在高雄縣。

8 地方派系發展因素圖(圖一)

9 從以上派系的形成原因與發展因素來看,派系的起源當以某些初級團體為主,經過歷史、地理、文化上的競爭而形成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派系為贏得選舉必須不斷擴大人際網絡,乃結合其他組織與團體壯大本身實力。但是必須在形成與發展因素中並非只有單一因素,尚有其他因素造成派系的形成與發展,例如在形成過程中,有些是因為家族勢力遇到選舉恩怨而形成派系,或是某人佔有政治職務後結合同鄉會、宗親會形成派系;

10 而派系在形成過程中為了贏得選戰,必須結合其他同鄉會、宗親會,證實吾人前面所說的,派系的形成因素也可能是派系的,兩者是難以顯區別。從上表來看,更證明各縣市派系沒有固定的組織,單一的形成及發展因素,完全依各縣市的政經環境,派系成員的人際網絡而發展。

11 此外,值得強調的尚有: 在派系形成因素上,政治仍為最重要因素,從政治層面而言,政治職務與選舉恩怨,是形成派系的兩大因素。政治人物掌握地方重要政治職務,因勢利導成派系政治,造成以選舉、議會等為主的活動場域,擴展其政治或社會關係、勢力,在地方政治上具有決定選票、推介人才、影響選舉與決策的功能。由於地方政治人物在政治利益分配上產生衝突,故會有選舉競爭、選舉恩怨與競爭又使派系化分化合,如此周而復始,構成台灣地方派系十分複雜的政治生態。

12 在影響派系發展因素上,最重要因素依序為農會、政黨、漁會、信用合作社、水利會,除了政黨之外均為經濟因素,尤其是農會影響了十八個縣市的地方派系盛衰興亡,農會政治及經濟活動又涉入了黑道力量與財團企業,致使地方派系的發展走向黑金,農會可以說是黑金政治的搖籃。

13 政黨為影響派系發展的第二大因素,計有十三個縣市可明顯的看出派系發展受到政黨推波助瀾。雖然農會列為第一,政黨列為第二,第三、四、五分別是漁會、信用合作社、水利會等現象來看,但派系發展的始作俑者應是政黨;不過等到派系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自行憑藉農會、漁會、信用合作社及水利會獨自成長,而逐漸脫離政黨的掌控。


Download ppt "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派系的發展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