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孝悌家庭倫理概論 讀經推廣中心 林講師
2
壹、前言 1/3 1、上古人民樸淳,其仰天地瞻生機, 識生生不易之理,故君子立身兆其初。 聖人降世受命於天,闡明綱常,制度 倫理,使繁瑣的人事有頭緒,令雜亂 的生活有規律,領導原人走該走的道 路,作該作的事情。 (『繼往聖開來學』訓) 『繼往聖開來學』訓文: 上古人民樸淳,其仰天地瞻生機,撤生生不易之理。故君子立身兆其初,磊磊平如嬰兒未動,行必軌循陰陽順逆。 導民覺,啟民蒙,其身呼,則萬物為之響應。故老子有無為之論,孔堅有忠恕之仁,雖釋佛亦不離平如是我聞。 繼往聖則繼其精髓,開來學當開萬古淳僕之門,聖賢德浩浩,凝天地而不虧;大人行蕩蕩,引萬黎使無所諱,上達下學。 兆其初~慎微杜漸 兆:徵兆,預先顯示的跡象。預示、開始也。 制度(動詞)~制理作度(制訂綱常倫理的道德規範)
3
壹、前言 2/3 2、然而,如今世界科技極是發達,但 世道人心可算壞到極點,天理良知 全泯滅。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離婁第47章) 3、眾生隨風花水月之繁華而意念動想,因利誘而趨之萎靡,在聲色場合裡,什麼才是真諦?在動盪不安中。如何尋找皈依?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中庸 第廿四章 對著兒子大罵:「狗東西」,又對著愛犬叫:「我的寶貝兒子」。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 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篇第47章 梁惠王上(一)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4
壹、前言 3/3 OK 4、故今日道場推動五倫教育,即是秉持師尊「移風易俗、實現大同世界;繼往開來、復興固有道統文化」之宏愿。將三綱、五常、五倫、八德、十義來施行,以期家道自然祥和安康,人人遵理而行,挽轉頹風,所謂「天下溺援之以道」,則天下蒼生萬幸。 (孟子離婁篇第17章) 師尊三大宏愿為: 一,在先天,渡化眾生,達本還源。 二,在後天,移風易俗,實現大同世界。 三,繼往開來,復興中國固有道統文化。 『繼往聖開來學』訓文: 上古人民樸淳,其仰天地瞻生機,撤生生不易之理。故君子立身兆其初,磊磊平如嬰兒未動,行必軌循陰陽順逆。 導民覺,啟民蒙,其身呼,則萬物為之響應。故老子有無為之論,孔堅有忠恕之仁,雖釋佛亦不離平如是我聞。 繼往聖則繼其精髓,開來學當開萬古淳僕之門,聖賢德浩浩,凝天地而不虧;大人行蕩蕩,引萬黎使無所諱,上達下學。 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5
二、源由 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顏淵篇)
1/5 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顏淵篇) 2、孟子:「當堯之時,、、、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篇上) 3、「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輩份) 「理」是指該遵守的原則、條理、順序~相對而生 「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輩份);「理」是指該遵守的原則、條理、順序[order] 悌乃知序、序乃倫;倫不騰上,上乃不崩。――《逸周書》 道理,義理[ration] 我不知其彝倫攸敘。――《書·洪範》 在《韓非子·忠孝》中,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亂。」 孟子:「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 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人倫一詞,最早見于《孟子、滕文公上》。書中載,上古時候,人們「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聖人「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在《尚書、舜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説法,即要以五種美德教導自己的臣民。據《左傳》解釋,「五典」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後來,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關係。最後由孟子在整理和總結中國以往道德關係和道德規範的基礎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會裏人們之間的這五種基本的道德關係,並提出相應的道德規範。
6
二、源由 3、漢武帝時董仲舒從天人關係(法天則地)出發;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
2/5 3、漢武帝時董仲舒從天人關係(法天則地)出發;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 4、漢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定「三綱」之說。《白虎通義·三綱六紀》稱「三綱者何﹖……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六紀》爲「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認爲「三綱法天地人,六紀法六合」) 漢章帝親自裁決「白虎觀會議」經義奏議,會議結論作成「白虎議奏」。再由班固寫成《白虎通義》一書, 「白虎通義」的意思是:白虎觀會議所形成的統一的、通行於天下的儒家經學之大義。 「子順父,妻順夫,臣順君,何法?法地順天。」(《天地》) 「三綱之義,日為君,月為臣也。」(《日月》) 「君有眾民,何法?法天有眾星也。」(《五行》) 《六紀》爲「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認爲「三綱法天地人,六紀法六合」
7
二、源由 3、漢武帝時董仲舒從天人關係(法天則地)出發;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
3/5 3、漢武帝時董仲舒從天人關係(法天則地)出發;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 4、漢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定「三綱」之說。《白虎通義·三綱六紀》稱「三綱者何﹖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 (《六紀》爲「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認爲「三綱法天地人,六紀法六合」)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六紀指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之道。語見〔白虎通義.三綱六紀篇〕。 1.綱紀的意義:「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疆理上下,整齊人道也。」綱紀即綱常人紀之理,為人類社會生存發展之所繫。而綱與紀本質相同,僅有大小之分,就如同網罟,大繩為綱,網目為紀。三綱為經,六紀為緯。 2.三綱的意義:「三綱法天地人」,「君臣法天,取象日月。」「父子法地,取象五行。」「夫婦法人,取象六合。」而君臣、父子、夫婦計有六人,為何稱為三綱?因「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六人為三綱。」即每相對兩人關係所依循的道埋。 3.六紀的意義:「六紀法六合」,六合即四方上下。「師長為君臣之紀」,「諸父(伯叔)、兄弟(包括堂兄弟等)為父子之紀」,「諸舅、朋友為夫婦之紀」蓋諸舅皆屬母妻之黨,故歸之於夫婦之紀,至於族人方可依其親疏關係加以類論。 4.董仲舒引申〔易經〕的陰陽學說,認為:「凡物必有合,而合各有陰陽。」又說:「陽常居實位而行於盛,陰常居虛位而行於末。」故陽性尊,陰性卑,陰不得獨立行事,必須服從陽。又認為君、父、夫都屬陽,而臣、子、妻則屬陰,所以君應為臣綱,父應為子綱,夫應為妻綱。這就是他在〔春秋繁露基義〕中所提出的「王道之三綱」。他並認為三綱源於天,也就是出自天意,是不可改變的;為高高在上的君權、父權、夫權,提供了理論基礎。 所謂「綱」是指網之大繩,引申為「綱領」、「主宰」的意思。有時「三綱五常」連在一起講,「五常」指「仁、義、禮、智、信」五德;有時「三綱六紀」連在一起講,「六紀」的範圍較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五倫為廣,是忠孝思想的延伸。 取象日月主從之義 取象六合內外有別 取象五行生養之恩 法天 法人 法地
8
二、源由 十義~絕對而盡 《禮記·禮運》:「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4/5 十義~絕對而盡 《禮記·禮運》:「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三字經》:「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 十義 我國古人非常注重十義,認為是每個人都要遵從,不可疏忽的事。什麼是十義呢?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婦從、兄友、弟恭、朋誼、友信、君敬、臣忠等十種美德。 翻成白話就是:父子之間,要注重慈愛與孝順。夫妻之間,要和睦相處。兄長必須友愛弟弟。弟弟應該恭敬或者尊敬兄長。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相互講究信義。君主要尊重臣子。臣子應該忠于君主。 這是種恰當的行為準則,人都應該做到。概括起來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婦隨,兄友弟恭,朋誼有信,君敬臣忠。 一個孝子侍奉雙親,如用恭敬的至誠心事天一樣,天下萬善孝為之本,至德要道即孝悌,百善皆因孝順做起。在外頭做了一百件善事,卻不懂得孝,這些善行是虛偽的。佛陀說家中有兩尊活佛,不懂禮敬出外拜啥佛?儒曰:敬父如天、敬母如地,因為乾為天、坤為地,恭敬父母就是禮敬天地、禮拜活佛。本立而道生,生什麼道?王鳳儀老善人講的好,他說:『個人應盡的道,不向外求,不論講的好壞,學問深淺,但看你是怎樣行的?因為道是相對而生,卻是絕對而盡。凡是兩個人在一起,就生出一條道來。譬如:父子之間,便生出一條父慈子孝的道來,這是相對而生。可是當父親的,要只問自己慈不慈,不管兒子孝不孝。同樣的,做兒子的,也要只問自己孝不孝,不管父親慈不慈,這就叫絕對而盡。要是父親怪兒子不孝,兒子怨父親不慈,就是互相爭道而不是盡道了,爭道─像拿著棒子喚狗似的,越喚越遠。道是自己走的,不是向對面人爭的,所以,盡道不爭道,才能成道。道講一面,理論兩平。我才說:「講道不講理,講理氣死你!」』
9
二、源由 五倫 十義 三綱 君仁 君臣有義 君為臣綱 臣忠 父慈 父子有親 父為子綱 子孝 夫義 夫婦有別 夫為妻綱 婦聽 兄良 長幼有序
5/5 OK 五倫 十義 三綱 君仁 君臣有義 君為臣綱 臣忠 父慈 父子有親 父為子綱 子孝 夫義 夫婦有別 夫為妻綱 婦聽 《禮記·禮運第18章》:「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一個孝子侍奉雙親,如用恭敬的至誠心事天一樣,天下萬善孝為之本,至德要道即孝悌,百善皆因孝順做起。在外頭做了一百件善事,卻不懂得孝,這些善行是虛偽的。佛陀說家中有兩尊活佛,不懂禮敬出外拜啥佛?儒曰:敬父如天、敬母如地,因為乾為天、坤為地,恭敬父母就是禮敬天地、禮拜活佛。本立而道生,生什麼道?王鳳儀老善人講的好,他說:『個人應盡的道,不向外求,不論講的好壞,學問深淺,但看你是怎樣行的?因為道是相對而生,卻是絕對而盡。凡是兩個人在一起,就生出一條道來。譬如:父子之間,便生出一條父慈子孝的道來,這是相對而生。可是當父親的,要只問自己慈不慈,不管兒子孝不孝。同樣的,做兒子的,也要只問自己孝不孝,不管父親慈不慈,這就叫絕對而盡。要是父親怪兒子不孝,兒子怨父親不慈,就是互相爭道而不是盡道了,爭道─像拿著棒子喚狗似的,越喚越遠。道是自己走的,不是向對面人爭的,所以,盡道不爭道,才能成道。道講一面,理論兩平。我才說:「講道不講理,講理氣死你!」』 兄良 長幼有序 弟弟 長惠 朋友有信 幼順
10
貳、孝悌家庭倫理 1/2 易經序卦:有太極然後有乾坤,有乾坤然後天地之位定焉,、、、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易經序卦下) 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加、治國、平天下 綱~本義:提網的總繩 綱,維紘繩也。――《說文》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書·盤庚》 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韓非記·外儲說右下》 又如:綱挈目張(猶綱舉目張);綱提領挈(提起網綱,挈住裘領。比喻抓住要領)
11
1先有夫婦—第一人倫 2再有父子—第二人倫 3後有兄弟—第三人倫 貳、孝悌家庭倫理 人倫順序 2/2
夫婦是成家之開端,五倫之源頭,稱第一人倫。
12
一、夫婦倫理簡說 第一人倫夫婦的重要性:夫婦之於家庭,猶水源之於河流,樹根之於樹木。
1/2 第一人倫夫婦的重要性:夫婦之於家庭,猶水源之於河流,樹根之於樹木。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第十二章) 中庸【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即是指得授孔孟心法,能夠率性、效法聖人或君子所履行的中庸之道),費而隱(費而隱:功用廣大,但實體很細微。費而隱,指道體(本性)無形象可見,無聲無臭,但是功用卻很廣大,放之可彌六合(道能生育天地萬物),隱即實體卻很細微,卷之則退藏於密(收回來藏於極小的玄關竅)。隱者體,費者用,體用合一,道德並行也。此時,上天降道,普渡眾生,是使人人明性復初之時也。)。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 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 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 也,察乎天地。 正:正其位,行其所當行 一:一其心,齊家同心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為將以立人生之根,推化育之用,必先納於正、齊於一,順以致之天下。
13
民之風俗必先慎于男女之防。 國之綱紀必先建于夫婦之禮。 一、夫婦倫理簡說 第一人倫:夫婦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2/2 第一人倫:夫婦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民之風俗必先慎于男女之防。 國之綱紀必先建于夫婦之禮。 道場講三清:男女清、錢財清、聖凡清 漸卦艮(山,五行屬土)下巽(風,五行屬木)上 宣聖講義 故傳曰:漸女歸待男行,明必有先也,有所尊也,此敬愛之本,親睦之基。發乎情,止乎禮,毋相越也。故男女之間,必以漸而後識;夫婦之道,必由漸而後成。未有一言而相愛悅者,亦未有一見而為伉儷者;求之愈亟,則愈遠之;思之愈深,則愈淡之。何哉?百年之好,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視彼桑中濮上,偶而相狎;秦樓楚館,片時交觀;易合易離、時恩時怨,此淫亂之行、輕薄之情,可語于夫婦之道、家室之倫哉?故民之風俗,必先慎于男女之防;國之紀綱,必先建于夫婦之禮。非可苟也,故以漸稱。由此以推,人道有本,則事事皆有所循;家道不差,則人人皆適其性。故齊家之效,足平天下;而婚禮之嚴,足稱大典。易于家人漸,特以正位示其旨焉。正即貞德,貞即女德,坤以承乾,男以率女,漸之義也。 發乎情,止乎禮,毋相越也。何哉?百年之好,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人道有本,則事事皆有所循;家道不差,則人人皆適其性。故齊家之效,足平天下。 ~易經證釋 風山漸卦 宣聖講義
14
一、夫婦倫理簡說 第一人倫夫婦相處禮儀規範: 在綱領為夫為婦綱。 在倫理為夫婦有別。 在義理為夫義婦聽。 1/1
家庭教育是人類學習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第一位老師 所以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15
孟子: 「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盡心篇)
一、夫婦倫理簡說 1/2 夫為婦綱: 【綱:綱領、典範、準則(以身作則)】 孟子: 「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盡心篇) 行者型也,典型模範。
16
一、夫婦倫理簡說 夫為婦綱: 男娶妻女嫁夫調理為上 夫孝順妻不敢忤逆犯上 論治家和為貴清心為上 夫有規妻有矩禮義莫忘 富與貴貧與賤修身常講
2/2 夫為婦綱: 男娶妻女嫁夫調理為上 夫孝順妻不敢忤逆犯上 論治家和為貴清心為上 夫有規妻有矩禮義莫忘 富與貴貧與賤修身常講 講禮讓內外和居家安康
17
做夫有夫之氣概,為妻有妻之氣度,能各盡人倫之道,不存私心偏見,相敬如賓;家中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議而行。
一、夫婦倫理簡說 1/2 夫婦有別: 做夫有夫之氣概,為妻有妻之氣度,能各盡人倫之道,不存私心偏見,相敬如賓;家中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議而行。 看法角度不同,當相互溝通理解。
18
夫義婦賢,則乾坤合德,家室成立,獲福無窮;丈夫修身,妻子立命,自然夫婦有別。
一、夫婦倫理簡說 2/2 夫婦有別: 夫義婦賢,則乾坤合德,家室成立,獲福無窮;丈夫修身,妻子立命,自然夫婦有別。 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萬世窮。 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19
一、夫婦倫理簡說 夫義: 夫義婦聽(德)(順): 做之君:首先要以身作則,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 (夫為妻綱)
1/3 夫義婦聽(德)(順): 做之君:首先要以身作則,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 (夫為妻綱) 做之親:要扮演好兩個角色~對上要孝敬父母,對下要慈愛子女。 (溝通橋樑) 做之師:要做孩子和妻子的老師,「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夫婦有別) 夫義: 《禮記·禮運》:「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20
一、夫婦倫理簡說 婦聽: 夫義婦聽(德)(順): 婦言:和顏悅色,講話端正溫順。 婦德:人際關係理(禮)順(和)圓融。
2/3 夫義婦聽(德)(順): 婦言:和顏悅色,講話端正溫順。 婦德:人際關係理(禮)順(和)圓融。 婦容:穿著得體,端莊賢淑。 婦工:操辦家務,整齊清潔,井然有序。 婦聽: 《禮記·禮運》:「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娶到一個好某,恰贏三個天公祖。(台語) 娶到一個好某,可以蔭三代。(1)孝敬公婆(2)相夫幫夫(3)教養子女。
21
一、夫婦倫理簡說 夫婦道 今論夫婦道 一陽一陰之謂道 乾為父 坤為母 夫婦乃是一小天地 人倫之始 處之以和 正本位 家道成 和樂融融
3/3 OK 濟公活佛 藍采和大仙 夫婦道 今論夫婦道 一陽一陰之謂道 乾為父 坤為母 夫婦乃是一小天地 人倫之始 處之以和 正本位 家道成 和樂融融 子孫必賢 增光耀祖 揚名顯親 夫婦倘失和 足謂天翻地覆 乾無真剛 坤無真柔 家不能齊 國不能治 乃至天下不能平矣 由此觀之 夫婦道繫家國天下矣 豈可不慎乎 《禮記·禮運》:「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娶到一個好某,恰贏三個天公祖。(台語) 娶到一個好某,可以蔭三代。(1)孝敬公婆(2)相夫幫夫(3)教養子女。
22
二、父子倫理簡說 1/4 第二人倫:父子(父母子女) 大倫首重,至性相關 (至親天性) 人間最重大倫理 (第一天倫)
23
懷胎十月,臨產垂死,我們窮盡畢生之力能報答親恩嗎?
二、父子倫理簡說 2/4 第二人倫:父子(父母子女) 誰是天地第一恩? 懷胎十月,臨產垂死,我們窮盡畢生之力能報答親恩嗎? 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迴乾就濕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第七:洗濯不淨恩。 第八:遠行憶念恩。 第九:深加體恤恩。 第十:究竟憐愍恩。 拚得過,雞酒香;拚沒過,三塊板。(台語)
24
二、父子倫理簡說 父母恩重難報經: 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3/4 父母恩重難報經: 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迴乾就濕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第七:洗濯不淨恩。 第八:遠行憶念恩。 第九:深加體恤恩。 第十:究竟憐愍恩。 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迴乾就濕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第七:洗濯不淨恩。 第八:遠行憶念恩。 第九:深加體恤恩。 第十:究竟憐愍恩。 拚得過,雞酒香;拚沒過,三塊板。(台語)
25
孝經:「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二、父子倫理簡說 4/4 第二人倫:父子(父母子女) 父慈子孝之孝,乃天經地義。 孝經:「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家門之內恩揜義」~孔子家語 子云:「父母在不稱老,言孝不言慈」~禮記坊記 《論語.子路》中記載了關於「證父攘羊」事件的對話: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離簍篇上第18章 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26
二、父子倫理簡說 1/1 第二人倫:父子(父母子女)相處禮儀規範: 在綱領為父為子綱。 在倫理為父子有親。 在義理為父慈子孝。
27
二、父子倫理簡說 父為子綱: 【綱:綱領、典範、準則(以身作則)】 夫為父親的,乃是一家之主,要有教子的道理。
1/3 父為子綱: 【綱:綱領、典範、準則(以身作則)】 夫為父親的,乃是一家之主,要有教子的道理。 處事要有規矩,治家以勤儉為本,傳家以孝悌為先,舉止要能禮讓,出言要有章程,教訓要以禮義。 領教而不管教領子學道 綱:綱領、典範、準則(以身作則)
28
二、父子倫理簡說 父為子綱: 不可溺愛不明,任兒猖狂,恐怕慣壞兒輩脾氣。總要教兒常親有德行的君子,遠離了一切的壞人,父慈子孝,方稱父為子綱。
2/3 父為子綱: 不可溺愛不明,任兒猖狂,恐怕慣壞兒輩脾氣。總要教兒常親有德行的君子,遠離了一切的壞人,父慈子孝,方稱父為子綱。 寵子不孝,寵豬舉灶。(台語) 多為兒女培德
29
多為兒女培德 林則徐祠堂對聯: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30
多為兒女培德 司馬光家訓: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 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31
二、父子倫理簡說 父為子綱: 為父親立家規訓子當講 講孝悌合忠信教子妙方 自修身除毛病立起榜樣 先身教後言教有規有章 依禮義教子孫正道去向
3/3 父為子綱: 為父親立家規訓子當講 講孝悌合忠信教子妙方 自修身除毛病立起榜樣 先身教後言教有規有章 依禮義教子孫正道去向 教子孫交賢人道德勤講 父教子以仁慈子必聽講 父能行子必效此為父綱 道場講:言教、身教、境教、經教。
32
二、父子倫理簡說 父子有親: 父教子女要仁慈,子事父母要以孝心。父母教兒訓女,不可偏大向小或偏小向大,兒女事親亦不分父母叔伯。
1/1 父子有親: 父教子女要仁慈,子事父母要以孝心。父母教兒訓女,不可偏大向小或偏小向大,兒女事親亦不分父母叔伯。 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自然父子有親矣。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大學釋「止於至善」 就父子倫而言,父教子弟要以仁慈,子事父母,要以孝心,父母教訓兒女,應ㄧ視同仁,不可偏大向小或偏小向大。兒女事親亦不應分父母叔伯,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自然父子有親。
33
二、父子倫理簡說 父慈子孝: 小孝:口體之養(不敬何以別乎?) 中孝:順親之志(色難)
1/1 OK 父慈子孝: 小孝:口體之養(不敬何以別乎?) 中孝:順親之志(色難) 大孝:諭親於道(事父母幾諫,見志不 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大大孝: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的「慈」就是父之德,「孝」就是孩子的德行。 我們要效法的是德行?還是行為?王祥臥冰?孟宗哭竹?王猛餵蚊子? (我們要效法的是德行?還是行為?王祥臥冰?孟宗哭竹?王猛餵蚊子?)
34
三、兄弟倫理簡說 1/3 第三人倫:兄弟(兄弟姊妹) 同父精母血所生,乃父母遺體,分形同氣,血脈相連之人。 ~第二天倫
35
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難得幾時為弟兄。 ~法昭禪師
三、兄弟倫理簡說 2/3 第三人倫:兄弟(兄弟姊妹) 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難得幾時為弟兄。 ~法昭禪師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弟子規 媽媽在,兄弟是一家人;媽媽不在,兄弟是親戚。
36
兄弟相處禮儀規範: 在綱領無綱領關係。 在倫理為長幼有序。 在義理為兄良弟弟。 三、兄弟倫理簡說 第三人倫:兄弟(兄弟姊妹) 1/1
百孝經聖訓──【兄弟和睦即為孝】的啟示 天下無有不是之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 兄弟情誼 一木所生 勿離勿棄 貧富窮通 福禍共棲 兄弟既翕 和安且耽 同生羽翼 不分彼此 手足恭愛 長幼有序 歡言一室 識諸大體 弟傲如象 學舜之行 推田相讓 怨先平息 勤儉持家 先志勉惕 家和人羨 祖德留遺 父母血骨 掌珠國器 何忍爭端 忘卻孝依 無為生養 親恩罔極 變起鬩牆 惹親傷急 為人子 當承歡膝下 若錯良機 欲孝難兮 知恩惜福 盡孝奠基
37
三、兄弟倫理簡說 長幼有序、兄良弟弟: 長者為兄,幼者為弟,兄要愛弟,弟要敬兄。
1/3 長幼有序、兄良弟弟: 長者為兄,幼者為弟,兄要愛弟,弟要敬兄。 在家一團和氣,出外和睦鄉鄰,凡處事情以讓為先,同席要分上下,同行要分先後,如此之行,四海之內皆是兄弟,兄寬弟讓,自然長幼有序也。 打虎抓賊親兄弟,上陣殺敵父子兵。 中庸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穋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 昭穆:古宗廟之制,始祖廟居中,以下皆父為昭,子為穆,昭居左,穆居右。又廟祭之時,子孫亦分昭穆。 禮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是也 。 旅酬:朱注:「酬,導飲也。旅酬之禮,賓弟子,兄弟之子,各舉觶於其長,而眾相酬。」 燕毛:朱註:「燕毛,祭畢而燕,則以毛髮之色別長幼為坐次也。」 《禮記·文王世子》:“公與族燕則以齒。”按祭時以爵高為尊,燕時以年老為尊,二者不同。 中庸「……序爵,所以辨貴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 《禮記·文王世子》:“公與族燕則以齒。”按祭時以爵高為尊,燕時以年老為尊,二者不同。
38
三、兄弟倫理簡說 長幼有序、兄良弟弟: 長為兄幼為弟相親相敬 兄則友弟則恭自然有情 凡處事先忍讓和氣而行 如此行人見愛都把你敬
2/3 長幼有序、兄良弟弟: 長為兄幼為弟相親相敬 兄則友弟則恭自然有情 凡處事先忍讓和氣而行 如此行人見愛都把你敬 普天下皆兄弟一道同風 這就是長幼序大概論定 兄弟和睦即為孝 忍讓二字把孝全
39
三、兄弟倫理簡說 百孝經聖訓──【兄弟和睦即為孝】的啟示 天下無有不是之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 兄弟情誼
3/3 百孝經聖訓──【兄弟和睦即為孝】的啟示 天下無有不是之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 兄弟情誼 一木所生 勿離勿棄 貧富窮通 福禍共棲 兄弟既翕 和安且耽 同生羽翼 不分彼此 手足恭愛 長幼有序 歡言一室 識諸大體 弟傲如象 學舜之行 推田相讓 怨先平息 勤儉持家 先志勉惕 家和人羨 祖德留遺 父母血骨 掌珠國器 何忍爭端 忘卻孝依 無為生養 親恩罔極 變起鬩牆 惹親傷急 為人子 當承歡膝下 若錯良機 欲孝難兮 知恩惜福 盡孝奠基
40
父子兄弟本於天性,則父子之孝道,兄弟之弟道,豈不正是吾人通往天性之路乎?
1/6 叁、弘揚孝慈為家庭教育之良方 父子兄弟本於天性,則父子之孝道,兄弟之弟道,豈不正是吾人通往天性之路乎? 孝 人性 天性 弟
41
2/6 叁、弘揚孝慈為家庭教育之良方 孝弟也者,其為人(仁)之本與! 天性相通,弟道可補(圓滿)孝道。 天道為人道之樞 人道為天道之基
42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3/6 叁、弘揚孝慈為家庭教育之良方 天倫關係之重要性: 人間至貴,不容破壞。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43
叁、弘揚孝慈為家庭教育之良方 不可為事業而疏離家人親情。 更不可為愛情而傷父母兄弟親情。 … 天倫關係之重要性: 人間至貴,不容破壞。
4/6 叁、弘揚孝慈為家庭教育之良方 天倫關係之重要性: 人間至貴,不容破壞。 不可為錢財而影響倫理親情。 不可為事業而疏離家人親情。 更不可為愛情而傷父母兄弟親情。 …
44
圓滿家庭源頭活水矩陣圖 成員 夫婦(父母) 父母子女 兄弟姊妹 人倫順序 第一人倫 第二人倫 第三人倫 天倫順序 第三天倫 第一天倫
第二天倫 天性 無 有 特性 人倫之始 成家之端 大倫至性 恩情勝理 父母遺體 同氣連枝 連結關係 生子後為絕對 絕對關係 綱領關係 夫為婦綱 父為子綱 倫理關係 夫婦有別 父子有親 長幼有序 義理職責 夫義婦聽 父慈子孝 兄良弟弟
45
圓滿家庭源頭活水矩陣圖 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成員 夫婦(父母) 父母子女 兄弟姊妹 聖人立教 君子之道造端夫婦之道須久
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 凡今之人 莫如兄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五教 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圓滿家庭 夫能剛健表率 妻能柔順互補 父能慈愛子女 子能孝順父母 長子主器 花萼聯輝 輔導策略 對夫言義 對婦言聽 對父言慈 對子言孝 對兄言良 對弟言弟 輔導要訣 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
46
肆、推動道務勸孝道 孝弟為家庭內行仁道之始; 忠信為家庭外行仁道之終。 仁:人道盡性最高境界。 1/3 道化家庭 道化生活 齊家修道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2)
47
肆、推動道務勸孝道 2/3 道之宗旨:講明五倫八德 百孝經「孝子治國萬民安」 訓中訓:治國以三綱定社稷 五德奠乾坤以臻太平。
48
肆、推動道務勸孝道 3/3 性理釋疑13: 與父言慈,與子言孝,與兄言友,與弟言恭,與夫婦言和睦….,則為真功。
49
伍、結論 活佛恩師慈訓: 白陽時期三曹渡,禪發儒教道匡扶; 綱常倫理為基礎,五倫八德不可無; 在家兄弟處和睦,盡心竭力孝父母;
1/3 活佛恩師慈訓: 白陽時期三曹渡,禪發儒教道匡扶; 綱常倫理為基礎,五倫八德不可無; 在家兄弟處和睦,盡心竭力孝父母; 俗云真佛家常訴,火宅修煉握機樞。 權力?義務? 只想權力會如何?憤世嫉俗 怨天尤人 只想義務會如何?喜樂安祥 平安自在
50
伍、結論 活佛恩師慈訓: 眾善奉行孝當先,子道愛日正心安; 學道養孝行勿懶,繼志述事續薪傳; 修道樂孝明本面,知其所以循根源;
2/3 活佛恩師慈訓: 眾善奉行孝當先,子道愛日正心安; 學道養孝行勿懶,繼志述事續薪傳; 修道樂孝明本面,知其所以循根源; 講道崇孝垂經典,尊賢育才慈愛寬; 辦道明孝體真善,美化心靈天職擔; 行道達孝祖德顯,盡心知性恩報還。 屯區班務法會菩提禪院 權力?義務? 只想權力會如何?憤世嫉俗 怨天尤人 只想義務會如何?喜樂安祥 平安自在
51
伍、結論 3/3 易經家人卦彖辭釋彖辭:家人,利女貞。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任何的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 權力?義務? 只想權力會如何?憤世嫉俗 怨天尤人 只想義務會如何?喜樂安祥 平安自在
52
陸、也談婆媳倫理 1/4 婆媳關係,乃由母子關係,與夫妻關係組合而成。 母【婆】 子(夫) 妻【媳】
53
一、婆媳倫理之綱領 2/4 母子:母為子綱 夫婦:夫為婦綱 婆媳:母為子綱+夫為婦綱 =婆為媳綱
54
二、婆媳之倫理 母子:母子有親 夫婦:夫婦有別 婆媳:母子有親 + 夫婦有別 = 別有一番親情在心頭 婆媳之親情,需透過兒子、孫子之連結。
3/4 母子:母子有親 夫婦:夫婦有別 婆媳:母子有親 + 夫婦有別 = 別有一番親情在心頭 婆媳之親情,需透過兒子、孫子之連結。
55
三、婆媳倫理之義理 4/4 母子:母慈子孝。 夫婦:夫義婦聽。 婆媳:母慈子孝+夫義婦聽 =婆慈媳孝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