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組 天然災害對環境衝擊 生機一 B 周士然 B 簡嘉俊 B 張翰斌 B 李建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組 天然災害對環境衝擊 生機一 B 周士然 B 簡嘉俊 B 張翰斌 B 李建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組 天然災害對環境衝擊 生機一 B0731001 周士然 B0731004 簡嘉俊 B0731006 張翰斌 B0731016 李建綸
指導老師:徐明藤 附材質標題的圖片背景 (中級) 若要重新產生此投影片的材質圖案效果,請執行下列動作: 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投影片] 群組中的 [版面配置],然後按一下 [空白]。 此外,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繪圖] 群組中的 [圖案],然後按一下 [矩形] 底下的 [矩形]。 在投影片上,拖曳以繪製矩形。 選取矩形。 [繪圖工具] 底下,在 [格式] 索引標籤上的 [大小] 群組中,於 [高度] 方塊內輸入 5”,[寬度] 方塊內輸入 4”。 同時也在 [格式] 索引標籤中,按一下 [圖案樣式] 群組中的 [格式化圖案] 對話方塊啟動器。 在 [格式化圖案]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填滿],然後按一下 [填滿] 窗格中的 [圖片或材質填滿],再執行下列動作: 按一下 [材質] 旁的按鈕,然後按一下 [粉紅色面紙] (第四列)。 在 [透明度] 方塊中,輸入 20%。 此外,在 [設定圖片格式]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線條色彩],然後選取 [線條色彩] 窗格中的 [無線條]。 此外,在 [設定圖片格式]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圖片色彩],然後在 [圖片色彩] 窗格的 [重新著色] 底下,按一下 [預設] 旁的按鈕,再按一下 [橙色,強調色 6 深色] (第二列)。 此外,在 [設定圖片格式]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光暈和柔邊] ,然後在 [光暈和柔邊] 窗格中,執行下列動作: 在 [光暈] 底下,按一下 [預設格式] 旁的按鈕,並按一下 [無光暈]。 在 [柔邊] 底下,於 [大小] 方塊中輸入 5 pt。 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繪圖] 群組中的 [圖形],然後按一下 [矩形] 底下的 [矩形]。 選取第二個矩形。 在 [繪圖工具] 底下的 [格式]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圖案樣式] 群組中的 [圖案填滿],然後指向 [漸層],再按一下 [其他漸層]。 在 [格式化圖案]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填滿],然後選取 [填滿] 窗格中的 [漸層填滿],再執行下列動作: 在 [類型] 清單中,選取 [線性]。 在 [角度] 方塊中輸入 90°。 按一下 [漸層停駐點] 底下的 [新增漸層停駐點] 或是 [移除漸層停駐點] 直到投影片中出現兩個停駐點為止。 同時也在 [漸層停駐點] 底下,自訂漸層停駐點,方法如下: 選取投影片中第一個停駐點,然後執行下列作業: 在 [位置] 方塊中,輸入 0%。 按一下 [色彩] 旁的按鈕,然後按一下 [佈景主題色彩] 底下的 [黑色,文字 1] (第一列)。 在 [透明度] 方塊中,輸入 100%。 選取投影片中的最後一個停駐點,然後執行下列作業: 在 [位置] 方塊中,輸入 100%。 在 [透明度] 方塊中,輸入 50%。 此外,在 [設定圖片格式]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光暈和柔邊] ,然後在 [光暈和柔邊] 窗格中的 [柔邊] 底下,於 [大小] 方塊內輸入 5 pt。 此外,在 [設定圖片格式]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大小],然後在 [大小] 窗格中的 [大小及旋轉] 底下,於 [高度] 方塊中輸入 5”,於 [寬度] 方塊中輸入 4”。 按住 CTRL,然後選取兩個矩形。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繪圖] 群組中的 [排列],指向 [對齊],然後執行下列作業: 按一下 [對齊選取的物件]。 按一下 [置中對齊]。 若要重新產生此投影片的美工圖案效果,請執行下列動作: 在 [插入]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圖像] 群組中的 [美工圖案]。 在 [美工圖案] 窗格中,執行下列動作: 在 [搜尋] 方塊中輸入 wmf。 選取 [結果應該是] 清單中的 [所有媒體檔案類型]。 選取 [包含 Office.com 內容]。 按一下 [到]。 按兩下美工圖案的縮圖將其插入投影片。 選取美工圖案。[圖片工具] 底下,在 [格式] 索引標籤上的 [大小] 群組中,於 [高度] 方塊內輸入 0.56”,於 [寬度] 方塊內輸入 2”。 此外,在 [格式]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排列] 群組中的 [群組],然後按一下 [取消群組] 將美工圖案轉換成 Microsoft Office 繪圖物件。 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編輯] 群組中的 [選取],然後按一下 [選取窗格]。 選取 [選取項目和可見度] 窗格中的 [快取圖案],然後按 DELETE 鍵。 選取取消群組的美工圖案。在 [繪圖工具] 底下的 [格式]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圖案樣式] 群組中的 [格式化物件] 對話方塊啟動器。 在 [格式化圖案]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填滿],然後按一下 [填滿] 窗格中的 [實心填滿],再於 [填滿色彩] 底下,執行下列動作: 在 [色彩] 方塊中輸入 [黑色,文字 1]。 在 [透明度] 方塊中,輸入 80%。 將取消群組的美工圖案蓋過透明矩形的下半部。 選取取消群組的美工圖案。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的 [剪貼簿] 群組中,按一下 [複製] 右側的箭號,然後按一下 [複製]。 選取第二個取消群組的美工圖案。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繪圖] 群組中的 [排列],然後指向 [旋轉],再按一下 [其他旋轉選項]。 在 [格式化圖案]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大小],然後在 [大小] 窗格中的 [大小及旋轉] 底下,於 [旋轉] 方塊中輸入 180°。 將第二個取消群組的美工圖案蓋過透明矩形的上半部。 若要複製此投影片上的文字效果,請執行下列作業: 在 [插入]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文字] 群組中的 [文字方塊]。 在投影片上,拖曳以繪製文字方塊。 在文字方塊中輸入文字,然後選取文字。 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的 [字型] 群組中,選取 [字型] 清單中的 [新細明體] ,然後選取 [字型大小] 清單中的 36 pt,再選取 [字型色彩] 清單中的 [白色,背景 1] 。 此外,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段落] 群組中的 [置中]。 按住 CTRL 鍵,然後選取材質矩形、透明矩形、兩個取消群組的美工圖案,以及文字方塊。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繪圖] 群組中的 [排列],指向 [對齊],然後執行下列作業: 按住 CTRL 鍵,然後選取矩行及文字方塊。在 [常用]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繪圖] 群組中的 [排列],指向 [對齊],然後按一下 [垂直置中]。 若要重新產生此投影片的圖片背景,請執行下列動作: 在 [設計] 索引標籤上,按一下 [背景] 群組中的 [背景樣式],然後按一下 [背景格式]。 在 [背景格式] 對話方塊中,按一下左窗格中的 [填滿],然後按一下 [填滿] 窗格中的 [圖片或材質填滿],再按一下 [由此插入] 底下的 [檔案]。在 [插入圖片] 對話方塊中選取圖片,然後按一下 [插入]。

2 姓名 工作分配 周士然 姚昶宇 李建綸 張翰斌 簡嘉俊
PPT製作、資料蒐集 姚昶宇 資料蒐集 李建綸 張翰斌 PPT製作、統整 簡嘉俊

3 目錄 一、天然災害 二、台灣常見的天然 災害 六、何謂地震 七、造成重大傷亡地震 三、世界與台灣天 然災害統計 四、何謂颱風 八、Q&A
五、台灣地區較嚴重的 颱風 二、台灣常見的天然 災害 六、何謂地震 七、造成重大傷亡地震 三、世界與台灣天 然災害統計 四、何謂颱風 八、Q&A

4 一、天然災害 姚昶宇 Source:

5 突發性天然災害 1.易使人類猝不及防, 因而常會造成死亡事件和很大的經濟損失。
2.當致災因子的變化超過一定的臨界值或強度時, 就會在幾天、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幾秒鐘內表現為災害行為,地震、洪水、颱風、暴潮及冰雹等。 3.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害等,雖然一般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才能成災,但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所以也把它們列入。

6 緩發性天然災害 1.影響範圍較廣 2.持續時間較長,發展較緩慢,但若不及時防範,同樣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3.土地沙漠化、土壤流失及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

7 台灣地區七大類天然災害

8 台灣地區七大類天然災害 地質災害:受到地質因素的影響,引起威脅人類生存環境安全與衛生的災害。如山崩、土石流、地表裂縫、塌陷、地層下陷、土地沙漠化、土壤鹽化等。 氣象災害:來自不同方向的天氣系統在不同地區造成不同的天氣變化。如:包括豪雨、龍捲風、雷擊、焚風、霜害及旱災等。 地震災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種災害以及由地震誘發的各種衍生災害。如土壤液化、噴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與水庫潰堤等。 海象災害:是指地球的水質、水域的分布或者是流動狀況發生突然且暴力的破壞性變化。如暴潮、瘋狗浪、海水倒灌和海水面上升等。 農業災害:農作物病蟲害、農業氣象災害、農業環境災害。 洪水災害:指河流、湖泊、海洋所含的水體上漲,超過常規水位的水流現象。如山洪爆發、河水氾濫、積水等。 森林災害:森林病蟲害、森林大火。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干旱
二、台灣常見的天然災害 簡嘉俊 Source:

10 颱風造成的災害 颱風 暴潮:使得海面升高,導致沿海發生海水倒灌。 豪雨:摧毀農作物,淹沒農田並使低窪地區淹水
洪水:常引起河水高漲而發生水災,沖毀房屋、建築物 山崩:使山石崩裂坍塌,形成土泥石流,沖毀房屋、傷及人畜、 阻礙交通 傳染病:颱風水災後常易發生各種傳染病,如痢疾、霍亂 強風:摧毀建築物、農作物 焚風:背風面形成焚風使農作物枯萎 鹽風:海風含有多量鹽分吹至陸上,可使農作物枯死 巨浪:在海上造成船隻顛覆沉

11 地震 間接災害 直接災害 火災:地震時劇烈的地面振動,會直接破壞建築物結構, 使水管、瓦斯管及電線斷裂,或是使瓦斯桶傾倒。如果 發生瓦斯外洩,再碰上電線走火或其它引燃的火苗,便 會引起火災 水壩破壞:地震時,可能因為水庫中大量水體的劇烈 振動、強烈的地表振動或山崩,造成水壩破壞  土石流:往往在一場豪雨之後,山坡土壤會因飽含水 份,而發生移動 地面破裂:當地震發生,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錯動, 造成地面破裂 地形變動:地震的激烈振動,會使震央附近或地質脆 弱地區發生地形變動,造成災害 地層液化:在地震發生時,強烈的振動會使原本吸附 在地層中的水滲出,使地層變得軟弱,建築物的地基失 去支撐,可能造成建築物下沈、傾斜或倒塌 海嘯:海嘯以極快的速率在寬闊的海洋中傳遞,當接 近海岸時,波長減少,波高急速增加,打在海岸,釀成 巨災 

12 乾旱 缺水 生存危機 生活不便 農業歉收 經濟損失 飲用水困難 飢荒

13 三、世界與台灣天然災害統計 李建綸

14 台灣天然災害統計 2015~2018年在農業上一共損失6515449元台幣
自1988年後,台灣發生24次重大天災,以颱風為首,次位為熱帶低壓暴雨,且颱風發生185次 參考資料: 2015~2018年在農業上一共損失 元台幣 參考資料:

15 世界天然災害統計 以熱帶氣旋(颱風)為最大損失項目 熱帶氣旋 985353056.9 對流風暴 熱帶風暴 小型旋風 酷寒 熱浪 寒潮
disaster subtype Total deaths Injured Affected Total affected Total damage ('000 US$) 熱帶氣旋 394077 451056 6.17E+08 對流風暴 12724 175518 2.87E+08 熱帶風暴 1081 767 小型旋風 8050 23178 酷寒 3664 16568 熱浪 154695 170387 寒潮 14831 Source: EM-DAT: The 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 -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 CRED, D. Guha-Sapir - Brussels, Belgium 以熱帶氣旋(颱風)為最大損失項目

16 熱帶氣旋主要影響 1.大風:颶風級的風力足以損壞摧毀陸地上的建築、橋樑、車輛等。大風亦可以把雜物吹到半空,使戶外環境變成非常危險。周圍亦可能產生焚風或龍捲風。 2.風暴潮:因為熱帶氣旋的風及氣壓造成的水面上升,可以淹沒沿海地區,倘若適逄天文高潮,危害更大。風暴潮往往是熱帶氣旋各種破壞之中奪去生命最多的。 3.暴雨:熱帶氣旋可以引起持續的傾盆大雨。與西南季風交互產生西南氣流或與東北季風交互產生共伴效應使雨量加倍。在山區的雨勢更大,並且可能引起河水氾濫,土石流及山泥傾瀉。 Source:維基百科-熱帶氣旋

17 熱帶氣旋次要影響 1.疾病:熱帶氣旋過後所帶來的積水,以及下水道所受到的破壞,可能會引起流行病。
2.破壞基建系統:熱帶氣旋可能破壞道路,輸電設施等等,阻礙救援的工作。 3.農業:風、雨可能破壞魚、農產物,引致糧食短缺。 4.鹽風:海水的鹽分隨著熱帶氣旋引起的巨浪被帶到陸上,附在農作物的葉面可導致農作物枯萎,附在電纜上則可能引起漏電 5.加強季風寒流或大陸反氣旋強度:當熱帶氣旋遇上相當強烈的大陸寒流時,兩者之間的氣壓梯度增加,後者會吸收熱帶氣旋的能量,使寒流增強。

18 農業影響 「卡玫基颱風」農業災情損失概況   台灣地區自7月19日起受卡玫基颱風及西南氣流帶來豪大雨影響造成農漁牧業損失,農業產物估計損失及民間設施毀損計12億1,860萬元;此次農業災損以農作物損失7億546萬元及農田流失、埋沒損失3億3,018萬元台幣最為嚴重。 Source:

19 最大影響 農業

20 四、何謂颱風&地震 周士然

21 颱風 Sorce:

22 形成的地點 颱風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 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 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 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固定方向旋轉的 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 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 成了颱風。

23 形成條件 1.溫度:海水面溫度在27°C以上 2.水氣含量:中、低層大氣對流層不能太乾燥,相對
溼度必須大於40~50個百分點 3.不穩定度:環境大氣的對流不穩定度愈高,愈能導致 強烈的對流,有利於颱風的生成 4.形成位置:在南北緯5~20度附近的低緯度地區 5.風場變化小:環境風場不能有太大變化,因形成前, 須有旺盛的對流不斷向上發展,若變化過大,將限制對 流的垂直伸展,不利颱風的生成。

24 北半球:逆時針方向 南半球:順時針方向 科氏力
旋轉方式 北半球:逆時針方向 南半球:順時針方向 科氏力

25 颱風的形成

26 強度 颱風強度 颱風近中心附近最大風速 時公里(km/hr) 秒公尺(m/s) 時海里(kts) 相當蒲福風級 輕度颱風 62 – 117
17.2 – 32.6 34 – 63 8 – 11 中度颱風 118 – 183 32.7 – 50.9 64 – 99 12 – 15 強烈颱風 184以上 51.0以上 100以上 16以上

27 蒲福 風級 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 日本氣象廳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 (大西洋區及東北太平洋區) 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西北太平洋區) 8 – 9 輕度颱風 熱帶風暴 10 – 11 強烈熱帶風暴 12 – 15 中度颱風 颱風 1級颶風 2級颶風 3級颶風 16 強烈颱風 17 4級颶風 > 17 超級颱風

28 藤原效應 定義:俗稱雙颱風效應,但此現象不限於兩個颱風 (複數) 條件:兩個熱帶氣旋相距少於1000公里並繼續接近彼 此影響,其中一方減弱或被合併而結束 影響:在某地區有更高的機率在原地盤旋、打轉,甚 至掉頭,造成俗稱「回馬槍」的現象。若有加 上緩慢的移動速度,則會拉長影響時間影響某 地方的災情 Sorce:

29 共伴效應 定義:是指熱帶氣旋所挾帶之氣流遇上季風時產 生低空輻合,形成降雨的現象 時間:秋(東北季風)、夏季(西南季風)
定義:是指熱帶氣旋所挾帶之氣流遇上季風時產 生低空輻合,形成降雨的現象 好發於有季風的時期 時間:秋(東北季風)、夏季(西南季風) 影響:颱風環流結合而形成「共伴效應」,夾帶 了大量的水氣導致超大豪雨、河水暴漲, 盆地或低漥的地區嚴重的水患 Sorce:

30 西北颱 定義:狹義上指從臺灣東方海面,中心穿過基隆和 彭佳嶼間海域,向西行且期間不登陸,引進 西北風造成災害的颱風,但廣義上,亦可指 稱曾擦過北臺灣沿海的颱風。 影響:因颱風逆時針旋轉,地理加成引來西方水氣, 讓影響地區容易海水倒灌,因西半部沒有山 阻擋,往往造成西半部很嚴重的水災。 Sorce:

31 颱風命名 李建綸 圖片來源:

32 早期(2000年前) 全球有8個熱帶氣旋生成區,各區名稱不同,西北大西洋稱颶風(Hurricane),我們西北太平洋叫做颱風(Typhoon),印度洋和澳大利亞海域叫做氣旋(cyclone)菲律賓稱為碧瑤(baguio)南太平洋地區(澳大利亞原住民)稱為威烈威烈每個區域的熱帶氣旋都有名字,西北太平洋颱風的命名,自1947到1949都是從預先選定的女性名單中輪流取用,1979年起,開始加入男性名單,男女名單共有四組,每組有23個名字(其中沒有Q.U.X為首的名字, 修正)。 西北太平洋每年生成颱風,以1998年的17個為最少,1964年37個為最多,一年差不多用一組左右,3-4年間每個名字都會被輪流用一次,如此直至上世紀末。 資料來源:

33 2000年後 自2000年起新的颱風國際命名分成5組,每組28個,共140個,比過去的4組(每組23個) 92個颱風為多,這些名字由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列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字,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資料來源:

34 2000年後 140個颱風名字原文,包括動物、植物、星象、人名、神話人物、珠寶等名詞,且非按照英文字母A至Z排列,十分複雜而不規律,氣象局為了慎重起見,做了民意調查,結果有超過七成四的民眾認為颱風消息報導以颱風編號為主,輔以國際命名較為合適,氣象局乃依據民意,自2000年1月1日起發布颱風消息以編號為主,颱風名字為輔,例如2000年第一個颱風編號為0001,颱風名字為丹瑞(DAMREY)。 颱風命名表可於中央氣象局查詢 資料來源:

35 五、台灣地區較嚴重的颱風 周士然

36 納莉颱風 日期:2001年 9 月 5 日 – 2001 年 9 月 21 日 死亡失蹤:104人 受傷:265人 損失:190億台幣
總共發出64次颱風警報 石門水庫持續洩洪15天,打破了水庫啟用以來的紀 錄 台北市最嚴重水患,淹水最深達2層樓高 死亡失蹤:104人 受傷:265人 損失:190億台幣

37 韋恩颱風 日期:1986 年 8 月 16 日 – 9 月 6 日 死亡失踨:68人 受傷:442人
日期:1986 年 8 月 16 日 – 9 月 6 日 瞬間風速創下17級超級強風 死亡失踨:68人 受傷:442人 損失:房屋全倒6千6百多間,半倒3萬1千5百多間 漁船毀損超過1000艘 養殖漁業受損1萬1千多公頃 農田受損三萬公頃 損失金額超過二百億以上

38 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 日期:2009年 8 月 2 日 – 2009 年 8 月 13 日 死亡失蹤:711人 受傷:33人
台灣氣象史上傷亡最慘重的颱風水災 死亡失蹤:711人 受傷:33人 損失:農業損失超過195億元、全台損失將約新台幣2000 億 小林村滅村

39 六、地震 張翰斌 Sorce:

40 震源 震央 極淺地震:距離0至30公里 淺層地震:距離30至70公里 中層地震:距離70至300公里 深層地震:距離300至700公里
宏觀上是指地震能量大量釋放之處,而微觀上是 指首先發生地震波的地方,通常指地下岩層斷裂 錯動的地區。在測震領域中,常將震源看作是一 個理想化的面源或點源。其對應的震源深度—— 即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也是最重要的 地震基本參數之一。 極淺地震:距離0至30公里 淺層地震:距離30至70公里 中層地震:距離70至300公里 深層地震:距離300至700公里 從震源垂直延伸到地面上的一點,即震源投影到 地面上的一點。一般以經緯度表示其位置。在此 地區內,震動強度最大,破壞力也最強。

41 震度: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制定,以地動加速度來區分
震度 VS 規模 震度 芮氏地震規模 臺灣使用的地震震度分級,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制定臺灣的地震觀測始於日治時期,因此2000年8月之 前的震度分級是沿用日本1936至1948年所使用的震度 分級,將地震震度分成0級至6級,共7個等級 震度: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制定,以地動加速度來區分 一種表示地震規模大小的標度。反映的是地震釋放出 來能量的大小。由觀測點處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 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演算而來因次規模每相差1.0, 能量相差大約32倍; 振幅相差10倍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規模為9.5 (1960智利大地震) 1999年921大地震時由於測得震度6級的地區廣 闊,不利於受災情況之研判,於隔年8月公於原6級震 度上擴增7級震度分級, 規模:一種表示地震規模大小的標度。它是由觀測處 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2019年4月擬修訂地震震度分級表,為避免對防 災造成困擾由日本作法,新的震度分級表從8級細分為 10級,從0到4級,再到5強5弱、6強6弱、7級以上

42 2019/5/23 2019/3/17 2019/04/03 14.3 KM 22.6 KM 127.5 KM 4.8 4.1 4.9 Sorce:

43 盆地效應

44 七、造成重大傷亡的地震 張翰斌

45 Sorce https://is.gd/NZowie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時間:2004年12月26日 7時58分55秒, 震央: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160公里,震 源深度為30公里 芮氏規模:9.1 傷亡:地震與海嘯總計約29.2萬人罹難 損失:約為台幣1035億 Sorce

46 Sorce: https://is.gd/TMdGof
2008年汶川大地震 時間:2008年5月12日 14時28分04秒, 震央: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 鎮附近、四川省會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公里處 深度: 19公里 芮氏規模:8.2 傷亡: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經濟損失:約8451億元人民幣 Sorce:

47 Q&A 張翰斌

48 一、 下列何者並不屬於台灣常見的 七大天然災害之一?
一、 下列何者並不屬於台灣常見的 七大天然災害之一? (A)農業災害 (B)地質災害 (C)天文災害 (D)地震災害 (E)海象災害 答案:C

49 二、 下列何者非緩發性天然災害?(複 選) (A)土地沙漠化 (B)病蟲害 (C)旱災 (D)土壤流失 (E)環境惡化 答案:B、C

50 三、芮氏規模每相差1.0,能量與震幅 相差大約多少倍?
三、芮氏規模每相差1.0,能量與震幅 相差大約多少倍? (A)能量4倍 震幅2倍 (B)能量8倍 震幅4倍 (C)能量16倍 震幅6倍 (D)能量32倍 震幅10倍 (E)能量64倍 震幅20倍 “芮氏規模”反映的是 地震釋放出來能量的大 小。釋放能量越大,地 震震級也越大。規模每 相差1.0,能量相差大 約32倍,而震幅約10倍 答案:D

51 四、颱風形成條件不包含哪個? (A)溫度 (B)科氏力 (C)含水量 (D)風速 (E)大氣的不穩定交流 答案:D

52 五、下列芮氏規模與震度的配對和者 有誤?(複選)
五、下列芮氏規模與震度的配對和者 有誤?(複選) (A)規模7.3,震度5級 (B)規模6級,震度4 (C)規模5, 震度3 (D)規模8.7,震度6.6級 (E)規模7.8,震度6級 答案:BCD

53 謝謝大家 謝謝大家~~~


Download ppt "第十一組 天然災害對環境衝擊 生機一 B 周士然 B 簡嘉俊 B 張翰斌 B 李建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