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南

2 1.劳动价值论

3 案例导入: 《煤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 请看下面一段对话,这是大危机期间美国芝加哥一对母子对话:
寒冬的芝加哥,滴水成冰。小学生查理放学回到家里。 儿子:妈妈,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 妈妈:家里没有煤。 儿子:为什么不去买呢? 妈妈: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钱买煤. 儿子: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妈妈: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看完这段对话,同学们不难发现:对煤矿老板来说,煤生产得太多了,对消费者来说则恰恰相反。是什么原因使得生产与消费的距离拉大而导致这种情形呢? 揭开秘密就必须弄清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4 1.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前提条件 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决定性条件

5 1.2 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2.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1)使用价值
商品是人们常见到的一种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语录 :“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6 (2)交换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因而作为商品又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或者说,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7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8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供求和效用,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之间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9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 形式 价 值 价 值 基础

10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11 劳 动 二 重 性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12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13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

14 抽象劳动 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

15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16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价 值 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17 1.3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 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18 1.3.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

19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0 12小时 10小时 8小时

2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 价值量,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2 多盈利 10小时 12小时 10小时 8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23 正常补偿 12小时 10小时 10小时 8小时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4 亏损 12小时 10小时 10小时 8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25 1.3.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26 1.3.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特别训练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 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实现的。

27 1.4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略)

28 1.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5.1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9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30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价值 价格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31 + + = 价格波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三个鸡蛋总价值量=9小时(9角) (2.5 3 3.5 9角) 价格波动始终 以价值为轴线
商品总价格与 总价值相等 三个鸡蛋总价值量=9小时(9角) + + (2.5 3 3.5 = 9角) 3.5角 2.5角 3角

32 在供求关系影响下,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表明:价格既不是无限地上涨,也不是无限地下跌,商品价格归根到底要受价值制约;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才会成为现实。

33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1.5.2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34 追加投资 (调节) 获利多 供过于求 价格上涨 价格下跌 供不应求 得利少 (调节) 减少投资

35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6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7 1.6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因此,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走向。

38 1.7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略) 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39 2. 剩余价值规律

40 2.1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要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认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必须从劳动力成为商品讲起。
2.1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要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认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必须从劳动力成为商品讲起。 2.1.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41 2.1.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最大特点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42 2.2 资本主义所有制(略) 2.2.1 所有制和所有权 2.2.2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43 2.3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44 2.3.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首先采用的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随着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结果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两种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哪种方法有利就用哪种方法。

45 2.4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2.4.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4.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实质:一切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商品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 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只是和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相比较而显得过剩,决不是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较而显得过剩。

4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4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录像

48 经济 危机 (2)经济危机的根源: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 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可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的深刻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9 (3)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周期性地爆发呢? 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它所引起的一系列对抗和冲突是经常存在的, 只是当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 在社会生产迅速扩大与劳动群众的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发生剧烈冲突, 严重破坏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才会爆发危机。危机使大批企业倒闭, 大量商品被销毁,使资本主义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 用强制的方法暂时缓和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恢复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比例关系。但危机不能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危机过去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相适应,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失调现象,也会继续发展,并重新激化起来, 这就使得另一次新的危机成为不可避免。恩格斯指出:“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 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

50 3.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略)


Download ppt "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