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绪 论 一、问题意识 分析战后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政治发展 探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规律性 1、为我国政治发展定位,探讨政治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绪 论 一、问题意识 分析战后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政治发展 探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规律性 1、为我国政治发展定位,探讨政治改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绪 论 一、问题意识 分析战后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政治发展 探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规律性 1、为我国政治发展定位,探讨政治改革
绪 论 一、问题意识 分析战后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政治发展 探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规律性 1、为我国政治发展定位,探讨政治改革 经济迅速增长的1978—2008年 GDP:3645亿元→300670亿元 人均GDP:381元→22600元 在校大学生:86万人→2021万人 城乡比例:18%/82% →45%/55% 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

2 政治体制也发生某些变化 经济、社会的自由度增加 国家领导人从终身制变为限任制 问题严重: 产权不明、党政不分引起腐败盛行 灰色收入超过财政收入 腐败导致的经济损失占GDP15% 贫富差别、地域差别、城乡差别 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1978年的0.15上升到目前0.5

3 美国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转变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发展型→内需扩大增长型 35%的国内消费具有内需扩大的空间 但社会三大阶层均难以扩大消费 工农阶层没有能力消费 中产阶层不敢消费 富裕阶层没有消费对象 国民财富分配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公权力失控、庞大的政府规模及其特权

4 政治制度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现在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邓小平,1986年 “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共十三大,1987年 1989年“六•四风波”,政治改革中断 2002年中共十六大,政治改革共识 执政党内部民主化的自上而下? 村民自治式的自下而上? 需要超越村镇层次的直接选举与结社权 缺乏改革的战略、理论

5 2、探讨“东亚奇迹”的原因 卡尔•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被迫现代化的东亚国家或地区 广泛社会动员、合理配置资源国家政权 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 有意识地创造市场、赶超型现代化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97年东亚危机 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作用

6 3、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规律性 东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层次不同 发达国家:日本 新兴工业地区:亚洲四小龙 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 先发展国家:亚洲四小虎 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 后发展国家:中国、越南 欠发展国家:缅甸、朝鲜、老挝等 “雁行发展模式”

7 a、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威主义政治 ↓ b、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主义政治 c、官民协调发展的精英主义政治 d、强调个性自由的市民主义政治
战后东亚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 a、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威主义政治 b、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主义政治 c、官民协调发展的精英主义政治 d、强调个性自由的市民主义政治

8 权威主义 中 缅甸、蒙古、老挝 上 朝鲜、柬埔寨 下 中国、越南 发展主义 中 泰、马来、印尼、菲 上 新加坡、香港、澳门 下 韩国、台湾 精英主义 中 上 日本

9 二、概念界定 1、东亚范围 东北亚与东南亚的合称 19个国家与地区 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 台湾、香港、澳门 缅甸、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东帝汶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东亚社会与发展的多样性 新加坡:华裔、马来裔、印度裔 中国与越南:汉族、京族及50多个民族 东南亚的华侨问题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 菲律宾的基督教、泰国与缅甸的佛教 帝汶岛上的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 日本、新加坡人均产值3万美元 韩国、台湾的1万美元 四小虎的4000美元、中国近3000美元 人口、领土、意识形态的不同

22 2、后发现代化国家 在先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影响或压力下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同时又与先发型现代化国家保持密切关系 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 “中心与外围”,在依附下获得发展 “中心、半边缘、边缘、其他地区” “欧美中心”下的依附 东亚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政策 西方国家在政治民主化领域的影响

23 三、研究方法 1、政治发展理论 战后新兴国家的政治体制问题 50年代美国的“比较政治学共同讲座” 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委员会 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新兴国家的政治模式选择 官僚、军队、宗教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宪政民主的衰落 政治态度和个人行为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落后的经济如何影响政治发展等

24 奥康斯基的四阶段说:原始整合、工业化、国民福利、富裕
阿尔蒙德的四阶段说:国家建设、国民形成、参与、分配 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并不顺利,冲突与动乱、矛盾与纠纷、内战与政变 70年代政治发展理论衰退 原因是以欧美为标准的单线型发展观 民主化为“西方化”、“美国化” 独裁政权下的经济高速增长 “新权威主义”、“威权政治”、“独裁开发”

25 政治体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 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中,政治体制的结构性功能逐渐分化、政治组织与过程逐渐制度化、政治主体逐渐多元化、决策程序逐渐民主化、政治参与逐渐扩大等 后发现代化国家的逆向性 民主化失败问题 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多样性、复杂性 权威主义、集团主义等传统文化的影响

26 2、政治经济学 80年代以后政治学动向 a 、政治经济关系模式化的实证研究 公共部门的扩大 经济增长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业绩评价与选举政治 政党更替与经济政策 政府与经济全球化 b 、政治现象的经济理论性分析 3、历史学 发现、探索历史事实及其规律

27 联系方式 主讲:王新生 助教:邹皓丹 网络交流: 历史学系网页→多媒体课件


Download ppt "绪 论 一、问题意识 分析战后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政治发展 探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规律性 1、为我国政治发展定位,探讨政治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