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組別:第十一組 化材一甲蔡承洋 化材一甲陳存為 化材一甲廖奕愷 化材一甲林豈毅 化材一甲黃定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組別:第十一組 化材一甲蔡承洋 化材一甲陳存為 化材一甲廖奕愷 化材一甲林豈毅 化材一甲黃定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組別:第十一組 化材一甲蔡承洋 化材一甲陳存為 化材一甲廖奕愷 化材一甲林豈毅 化材一甲黃定君
天然災害防治與救助 組別:第十一組 化材一甲蔡承洋 化材一甲陳存為 化材一甲廖奕愷 化材一甲林豈毅 化材一甲黃定君

2 分工表 資料搜尋 資料統整 PPT製作 上台報告 蔡承洋 林豈毅 廖奕愷 黃定君 陳存為

3 目錄 壹.什麼是天然災害 貳.台灣地區的天然災害 參.台灣常見的天然災害 肆.天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伍.天然災害:颱風 陸.天然災害:地震
柒.如何降低天然災害的損失? 捌. Q&A 玖.參考資料

4 壹.什麼是天然災害 主講人:蔡承洋

5 突發性 天然災害 緩發性 天然災害

6 突發性天然災害 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天然災害,使人無法防備,造成死亡事件或是經濟的損失 像是地震,颱風,豪雨,暴潮,冰雹
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害等,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明顯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經濟,所以也算突發性天然災害

7 東非的索馬利亞旱災 櫻桃莖心腐病

8 緩發型天然災害 影響範圍比較廣,持續時間比較長,雖然發展比較緩慢,但若不及時防範,同樣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例如土地沙漠化、土壤流失及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

9 貳.台灣地區的天然災害

10

11 一、 氣象災害:包括豪雨、龍捲風、雷擊、強風、焚風、寒害、霜害、冰雹及旱災等。
二、 海象災害:包括暴潮、海嘯、瘋狗浪、巨浪、海水倒灌和海水面上升等。 三、 地質災害:包括山崩、地滑、土石流、地表裂縫、塌陷、泥火山噴發、地層下陷、土地沙漠化、土壤流失、土壤鹽化等。

12 四、 洪水災害:包括山洪暴發、河水氾濫、積水(淹水)等。
五、 地震災害:包括地震引起的各種災害以及由地震誘發的各種衍生災害,如土壤液化、噴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與水庫潰堤等。 六、 森林災害:包括森林病蟲害、森林大火等。 七、 農業災害:包括農作物病蟲害、農業氣象災害、農業環境災害等。

13 參、台灣常見的天然災害

14 落石:岩屑或岩體從高處快速向下掉落的現象,多發生在陡峭的山坡地或富有裂隙的岩層,也會因人為的不當開發坡地,導致落石的發生。
一、山崩:大片的岩層或土石,沿著山坡突然向下滑落、移動的現象,稱為山崩。崩落的土石和岩屑極不穩定,常持續崩塌,直到坡度變緩,才會漸漸穩定下來。山崩經常以三種形式出現: 落石:岩屑或岩體從高處快速向下掉落的現象,多發生在陡峭的山坡地或富有裂隙的岩層,也會因人為的不當開發坡地,導致落石的發生。 土石流:由巨石、礫、砂、泥與水混合,受重力牽引而向下流動的現象,多發生在山坳處或河谷。 地滑:岩塊沿著一明顯的破壞面,向下坡處滑動的現象稱為地滑。

15 颱風:熱帶海洋面在充足的水氣和熱量等供應下,加上地球自轉的作用形成颱風,引起狂風暴雨,造成危害
豪雨:連續且強度大的的降雨,當一日的雨量累積達到 130 公釐以上就稱為豪雨 洪水:洪水的發生通常是河川流量突然增加,短時間河水無法宣洩,水位暴漲,河水溢出河岸

16 乾旱:長時間缺少降水或水源的補充不足,如台灣南部地區,降雨主要來自於颱風和梅雨季節,缺少時會導致農作物歉收與民生工業用水短缺
地震: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災害發生頻繁。某些地區因土壤結構問題,導致土壤液化等災害,地震波能量所及之處,也會摧毀建築物、道路,危害人民和國土安全 河岸、海岸侵蝕 :海水與海岸交互作用,有些地區海岸線持續後退,灘地寬度明顯縮減。海岸侵蝕不但造成土地的流失,沿海地區的建築物基礎有可能被掏空而崩塌,沿海的防波設施甚至經不起暴潮、巨浪的襲擊而沖毀。

17 地層下陷:臺灣若干沿海地區,由於地下水的過度抽汲, 造成了嚴重的地盤下陷,經常有海水倒灌。依調查,臺灣地盤下陷的面積已達 1,097 平方公里, 約佔總面積的 3%,為平地面積的 9%,其嚴重性值得注意,並應予有效控制。

18 肆.天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主講人:林豈毅

19 全球自然活動比例圖

20 全球天然災害比例圖

21 全球氣候風險指數

22 年份 (民國) 總損失金額 (千元新台幣) 颱風災害 水災 地震災害 其他 農路及產業道路損失 治山防洪損失 88 5,759,309
95,196 16,523 526,492 180,433 4,365,974 574,691 89 2,096,946 1,158,589 802,032 89,897 46,428 X 90 6,069,400 4,030,887 2,038,553 91 1,204,292 656,312 384,834 76,316 80,765 6,065 92 221,719 51,061 70,638 162,932 3,078 93 1,377,298 269,221 1,094,880 13,197 94 2,547,862 557,365 1,463,278 103,438 423,781 95 1,377,585 181,309 373,077 237,523 575,350 6,614 921 2,791

23 年份 (民國) 總損失金額 (千元新台幣) 颱風災害 水災 地震災害 其他 農路及產業道路損失 治山防洪損失 96 1,963,843
129,043 1,605,673 60,452 164,943 X 921 2,791 97 47,011,905 456,109 3,487,045 26,215 42,536 98 6828 7246 99 2,549,771 837,001 1,255,659 107,799 330,129 13,729 5,454 100 1,324,333 226,362 1,857,757 256,840 599,917 7,144 48,313 101 3,730,137 1,062,986 1,824,077 429,845 396,436 16,793

24 年份 (民國) 總損失金額 (千元新台幣) 颱風災害 水災 地震災害 其他 農路及產業道路損失 治山防洪損失 102 3,783,891
2,225,228 1,354,153 9,795 12,958 3,838 10,375 69,927 97,617 103 869,802 296,896 254,545 109,063 199,893 X 1,628 7,777 104 4,402,605 2,497,229 1,757,356 2,893 115,018 3,913 158

25 伍.天然災害:颱風 主講人:廖奕愷

26 颱風是什麼? 在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

27 颱風起源的地方 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起源的地方以赤道北方。

28 颱風旋轉的方向 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

29 颱風形成的條件 1.具備充足水氣與濕度,大氣須具備不穩定度,且垂直風切不能太大
2.中對流層的大氣不能太乾燥,相對溼度必須大於40~50個百分點。 3.廣闊的熱帶海面及26℃以上的海水,才足以供應颱風發育所須的水氣蒸發與溫度能量 4.位居風速小的赤道附近。因為此區有不斷的積雲對流,使低層的氣流產生輻合、高空氣流產生輻散,有利於颱風環流的生成。 5.緯度須高於南北緯5度以上、25度以下的地區,方有利科氏力與地球自轉偏向力搭配產生的氣旋式環流,使風力增強。

30 颱風如何分級? 近中心最大風速 颱風強度 每秒公尺 每小時公里 相當風級 輕度颱風 17.2~32.6 62~117 8~11 中度颱風
32.7~50.9 118~183 12~15 強烈颱風 51.0以上 184以上 16以上

31 台灣歷年嚴重颱風 1996年強颱賀伯,為百年侵台颱風中,雨量最驚人!為阿里山帶來連續18、24、48小時的暴雨,逼近當時世界紀錄,「賀伯」為台灣各地帶來10級以上陣風,基隆地區更出現過17級強風。颱風侵台期間,造成死亡及失蹤73人,輕重傷463人、503間房屋全倒、880間房屋半倒,農業災害損失高達199億元,統計損失超過新台幣300億元,加上復建費用19億元,總共損失約319億元。

32 台灣歷年嚴重颱風 2009年中颱莫拉克,在中南部降下的雨量,再度刷新台灣水患紀錄,成為台灣氣象史上傷亡最慘重的颱風水災。這次颱風造成農業損失亦僅次於賀伯颱風,災害禍及全台11個縣市,受災面積相當於半個台灣,造成711人死亡及失蹤,33人輕重傷,受災民眾達916萬人,農業損失超過195億元,直接受災的公共設施,損失約1526億元,全台損失將約新台幣2000億元。

33 藤原效應 是指兩個距離不遠的水旋渦或大氣旋渦(例如熱帶氣旋),因為渦度、質量及相對位置的不同,而互相影響的狀態。
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進行的一系列水工實驗及研究發表,其發現兩個接近的水旋渦的運動軌跡,會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繞著圓心互相旋轉。而大氣旋渦亦出現類似情況。

34 共伴效應 是指熱帶氣旋所挾帶之氣流遇上季風時產生低空輻合,形成降雨的現象,目前可被大致分為「西南季風共伴效應」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35 西北颱 是指源自臺灣以東,颱風中心穿過基隆和彭佳嶼間海域,向西行且期間不登陸,引進西北風造成災害的颱風。此類颱風會為北臺灣挾帶極大的降雨量,會因強烈西北風,容易導致海水倒灌,淡水河口不易宣洩,以致北臺灣容易淹水

36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呢? 由2000年開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表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制訂。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別由14個委員國各提供兩個名字組成,名字會由所提供國家的英文國名順序使用。不同於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循環使用(即用完140個後名稱回到第一個重新開始)。日本氣象廳會同時根據這一套新名單為這些熱帶氣旋命名。這些名字及編號除了用於為國際航空及航海界發放的預測和警報外,亦是向國際媒體發放熱帶氣旋消息時採用的規範名稱。

37 各地對於「熱帶氣旋 」的稱呼 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 颱風(Typhoon) 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
颶風(Hurricane) 印度洋上 氣旋(Cyclone) 菲律賓 碧瑤(Baguio) 澳大利亞原住民 威烈威烈(Willy-Willy)

38 陸.天然災害:地震 主講人:黃定君 由NordriDesign提供

39 震源與震央 地震是因為斷層錯動引發大地振動,因此從地震錯動的起始點為震源,而由震源垂直向上接觸到地面上的位置,也就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點稱之為震央。

40 指的是震央,同時以經緯度以及一般使用的地理位置描述,並在地圖中以紅色的星號表示
「地震深度」 指的是震央與震源之間的距離,以公里為單位。 「位置」 指的是震央,同時以經緯度以及一般使用的地理位置描述,並在地圖中以紅色的星號表示

41 地震深度 極淺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0-30公里間. 淺層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31-70公里間.
中層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71-300公里間.  深層地震: 在地震震源深度301-700公里間. 

42 「芮氏規模」 任何方式測量到的最大震幅,只要用數學方法轉換成可以和標準地震相比的數值,就可以計算出規模。
用能量就更可怕了,規模加1,就是多了32倍的能量、加2是多了1,000倍、加3就是多了3萬2千多倍的能量。 地震能量的公式是:   logE = M (M是地震規模、E是地震所釋放的能量, 所以M增加1.0,則E約為原來的32倍(10的1.5次方)

43 「標準地震」 以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量測距離100公里處發生的地震產生的最大震幅為0.001mm的地震,其規模為0。
震級每增加一級,則地震振幅相差10倍,增加二級就加大到約100倍

44 地震「規模」VS 地震「震度」 規模 震度(強度) 地震本身的大小,和釋放能量的多寡有關 地震發生時,各地不同的搖晃或破壞程度
以沒有單位的實數(如:7.3) 來表示 以整數值 (如:5級) 每個地震只會有一個規模值 各地震度不同,通常,距離震央越遠,震度越小

45 汶川大地震 日期: 2008年5月12日 規模: 8.2 傷亡人數:約440000人 經濟損失:約8451億元人民幣

46 海地地震 日期: 2010年1月12日 規模:7.0 死亡人數:約316000人 經濟損失:約78億美金(海地GDP的1.2倍)

47 日本大地震 日期: 2011年3月11日 規模:9.1 傷亡人數:24650人(約9成死於海嘯) 經濟損失:約16兆9千億日圓

48 伊亞佩爾地震 日期:2015年9月16日 規模:8.3 傷亡人數:47人(撤離迅速)
智利在1960年發生規模9.5的地震(20世紀最大地震)、2010年發生規模8.8的地震

49 柒.如何降低天然災害的損失? 主講人:陳存為

50 災害管理( Disaster Manegement ),是針對危險情況的一種持續性、動態性的規劃管理過程,以減少危險情況的不確定性及降低災害發生之可能。從「管理」的觀念而言,有關災害種類、預防方法、發生時間、應變方式、復原計畫、政策檢討等,均是災害管理的範疇。

51 減災  整備   應變 復原 災害發生之過程可分為 四個階段,每階段皆環環相扣,一個階段沒作好,就會影響下一階段的工作。事實上,預防勝於治療,因此近年來的重點逐漸轉移至減災工作上,因為減災才是最根本且長期性的災害管理措施。

52 如何提高天然災害發生時的即時協助及爾後的幫助?
土石流防治:     颱風:    地震:   

53 正確的防災知識 錯誤→921地震後,「黃金三角」或「生命三角求生法」地震時要躲在傢俱旁空間的求生方法被瘋狂轉傳,消防署呼籲,希望民眾收到此訊息後不要將錯誤觀念再流傳。 正確→消防署說明,地震來時應馬上躲到桌下,並做好「趴下、掩護、穩住並抓住桌腳」的保命3步驟。除了地震時做好正確的保命方法外,平時還要固定好家中的傢俱,根據過去統計,地震中受傷的民眾多數是遭到掉落物砸傷或壓傷。

54 提早準備 補償作用:天然災害發生後的恢復生產與重建家園,其核心問題就是資金。企業及家庭、個人參加保險,一旦遇到天然災害造成損失,保險公司能夠及時給予經濟補償,使生產與生活迅速恢復正常,有利於生產建設的持續進行,安定人們生活,重建家園,從而保障整個國民 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55 防災作用 保險的防災是對保險責任範圍內的天然災害, 進行分析預防及搶救,最大限度地防止災害造成的損失。由於保險這個行業長期專門與災害打交道,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可以幫助被保險人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消除憂患,盡可能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56 Q&A時間

57 單選題 第一題 下列何者不是突發型天然災害? (A)颱風 (B)土石流 (C)旱災 (D)土壤沙漠化 (E)冰雹 Ans:(D)

58 第二題 下列何者不是颱風形成的條件? A. 具備充足水氣與濕度 B. 大氣須具備不穩定度,且垂直風切不能太小 C. 位居風速小的赤道附近 D. 緯度須高於南北緯5度以上、25度以下的地區 E.廣闊的熱帶海面及26℃以上的海水 Ans(B):(垂直風切不能太大才對)

59 第三題 規模增加2能量增加多少倍? A:100倍 B:32倍 C:1000倍 D:3200倍 E.200倍 Ans:C

60 多選題 下列何者天然災害的類型配對符合? (A)氣象災害 : 豪雨 (B)海象災害 : 海平面上升 (C)地質災害 : 土壤鹽化 (D)洪水災害 : 海水倒灌 (E)農業災害 : 土壤流失 Ans:(A)(B)(C)

61 資料來源

62 參考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NFA999/posts/571792602987498/

63 https://twdrill.com.tw/Subject/Library/0?LbId=10


Download ppt "組別:第十一組 化材一甲蔡承洋 化材一甲陳存為 化材一甲廖奕愷 化材一甲林豈毅 化材一甲黃定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