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项目五 电子线路操作技能 ※任务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简易调试 ※任务二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 ※任务三 晶闸管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项目五 电子线路操作技能 ※任务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简易调试 ※任务二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 ※任务三 晶闸管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五 电子线路操作技能 ※任务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简易调试 ※任务二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 ※任务三 晶闸管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
项目五 电子线路操作技能 ※任务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简易调试 ※任务二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 ※任务三 晶闸管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 ※任务四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 故障排除

2 任务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简易调试 知识链接 操作实践 任务拓展

3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1 电阻器 知识链接2 电容器 知识链接3 二极管 知识链接4 三极管

4 知识链接1 电阻器 1.电阻器的分类 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元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一般常用的有固定电阻器、可调电阻器和敏感电阻器三种基本类型。 常用电阻器的电路符号如图所示。其中热敏电阻器的θ也可用t°代替。

5 2.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允许偏差和额定功率。
3.电阻器的标志方法 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都标在电阻体上,常用的标志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标法 在电阻器的表面用数字、单位符号和百分数直接标示电阻的阻值和允许偏差 的一种方法。多用于电位器和体积较大的大功率电阻。 (2)文字符号法 将文字、数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在电阻体上标示出主要参数 的标志方法。如6Ω8表示6.8Ω、1k5表示1.5KΩ、8R2表示8.2Ω等,这种标志法同直标 法一样,也多用于电位器和体积较大的大功率电阻。 (3)色标法 用不同的色环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表示电阻的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的一种方法 ,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色标法有四色环和五色环两种,用这种方法标志的电阻器通 常叫色环电阻。四色环电阻为普通电阻器,一般允许偏差多为±5%,五色环用于精密电阻 器。允许偏差一般为±2%和±1%。

6 知识链接2 电容器 1.电容器的分类 按介质不同,可分为空气介质电容器、纸介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瓷介电容器、
知识链接2 电容器 1.电容器的分类 按介质不同,可分为空气介质电容器、纸介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瓷介电容器、 玻璃釉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等。 常用的有电解电容(属于极性电容器)、涤纶电容和瓷片电容等。图所示是它们的外形及电路符号。

7 2.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容量与允许偏差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允许偏差系列与电阻器采用的系列相同。其 标志方法和电阻器一样,如直标法、文字符号法和数码表示法等, 具体方法不再重复。需要注意的是电容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 但常用单位却是微法(µF)、纳法(nF)、皮法(pF)。 1 F = 106µF = 109nF = 1012pF 常用电解电容器的容量多为µF级的,从0.1~ 4700µF不等;涤纶 电容则多为nF级,如1n5、220n等,但也有大至6.8µF的;瓷片 电容的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千pF以下。 (2)额定直流工作电压 电容器的额定直流工作电压,是指电容器通电后在一定的极限环境 温度下,长期可靠正常工作的最高直流电压。使用时,绝对不允许 实际所加的电压超过这个电压值;如果电容器用在交流电路中,则 应注意所加的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峰值)不能超过额定直流工作电 压。否则,电容器极易损坏,甚至会爆炸。

8 电容器的额定直流工作电压又叫电容器的耐压,一般直接标注在电
容器的表面,常用的耐压值有6.3V、10V、16V、25V、63V、 160V、400V、1kV、1.6 kV、2 kV等。 (3)漏电电阻和漏电电流 电容器的介质并不是理想的绝缘体,或多或少总有些漏电。除电解 电容器外,一般电容器漏电电流很小,即漏电电阻很大。当漏电电 流较大即漏电电阻较小时,电容器很容易发热,最终导致损坏。

9 知识链接3 二极管 1.半导体二极管的分类及符号 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光敏二极管; 按其制作材料不同可分为锗二极管和硅二极管; 按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点接触二极管和面接触二极管。 常用二极管的外形及符号如图所示。 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反向饱和电流IS

10 指二极管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其值越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越好。IS值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使用时要注意。 (3)最大反向工作电压URM 指正常使用时允许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最大反向电压。 (4)最高工作频率fM (5)反向恢复时间trr

11 按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分有硅管和锗管(硅管多为NPN型,锗管多 为PNP型); 按结构分有PNP管和NPN管;
知识链接4 三极管 1.三极管的分类与外形 按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分有硅管和锗管(硅管多为NPN型,锗管多 为PNP型); 按结构分有PNP管和NPN管; 按其用途又分为低频管、中频管、高频管、超高频管、小功率管 (功率小于1W)、中功率管、大功率管和开关管等; 按封装形式分有玻璃壳封装管、金属壳封装管、塑料封装管等。 常见三极管的外形封装及电路符号如图所示。 (a)塑封小、中功率管 (b)塑封大功率管 (c)金属封装大功率管 (d)三极管的电路符号

12 2.三极管极性的判别 用万用表的R×10k档,一般正常的三极管有图的检测结果。 (1)确定基极和管型 由图可知,与基极有关的测量中有两次是阻值很小的,所以 在随意的测量中,阻值很小的那一次中的两个引脚必有一个是基 极,此时,记下这两个引脚,然后假定其中一个是基极,保持接 此引脚的表笔不变,用另一只表笔接触余下的第三只引脚,如果 仍是阻值很小,则假定正确。否则假定不正确,基极是另外一只 引脚。再根据两次阻值很小时,表笔和引脚的连接关系即可判断 出管型,即黑表笔接P,红表笔接N时,阻值很小。如黑表笔接触 其中一个引脚不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只引脚时,所测得的 阻值均是很小,则是一“P”两“N”,NPN型。

13 三极管的万用表检测

14 (2)确定发射极和集电极 基极确定后,测另两只引脚对基极的反向电阻,即将红、黑表笔 对调,阻值在十几kΩ到几百kΩ之间时即是发射极,剩余一只引 脚为集电极。或者在基极和管型确定后,直接测除基极外另两只 引脚的正反向电阻,当阻值在十几kΩ到几百kΩ之间时,黑表笔 接的是的是NPN管的发射极,红表笔接PNP管的发射极,余下的 一只引脚即为集电极。 可按以下规律记忆: 在用万用表R×10k档测三极管c、e间电阻时,如果阻值不是“∞” (十几kΩ到几百kΩ之间),则万用表的“红进黑出”(电流由红表 笔流入,黑表笔流出)方向与三极管表示发射极电流的箭头方向相 反。

15 操作实践 读一读 元器件参数和型号 认一认 元器件引脚 练一练 测一测 元器件参数及引脚 查一查

16 读一读 元器件参数和型号 1.用不同阻值的色环电阻若干,配合万用表检测,练习 对不同颜色的辨别能力,通过练习掌握色环电阻的识别 方法。
读一读 元器件参数和型号 1.用不同阻值的色环电阻若干,配合万用表检测,练习 对不同颜色的辨别能力,通过练习掌握色环电阻的识别 方法。 2.选用不同类型、不同标称值的电容若干个,进行容量 及耐压的识别。 3.不同类型二、三极管的型号识读。

17 认一认 元器件引脚 1.观察、识别极性电容器的引脚。 2.观察各种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型(封装形式)、结构和标志,直观识别极性。

18 1.准备若干组色环电阻,或制作色环电阻板,每组 (板)由10~20只不同阻值的色环电阻组成,可采
练一练 1.准备若干组色环电阻,或制作色环电阻板,每组 (板)由10~20只不同阻值的色环电阻组成,可采 用以赛代练的方法,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识读、注明 各色环电阻的阻值,并互相交换,反复练习,提高识 读速度。 2.按要求填写下表:

19 由色环写出具体阻值(不包括允许偏差色环)
由具体阻值写出色环(数环) 色 环 阻 值 棕黑黑 棕黑红 0.3Ω 2.7kΩ 红黄棕 紫绿金 1.2Ω 24kΩ 黄紫银 蓝灰橙 36Ω 390kΩ 灰红橙 棕红绿 220Ω 1.05MΩ 黄紫红 绿棕棕 0.51Ω 3.28kΩ 橙蓝黑 红紫黄 470Ω 56.2kΩ 白棕黄 橙橙橙 750Ω 6.81kΩ 橙黑棕红 红红蓝红 1kΩ 8.25kΩ 黄紫绿棕 棕棕绿橙 1.5kΩ 47.0kΩ 紫绿黑红 棕灰紫银 1.8kΩ 11.4kΩ 绿蓝红金 蓝灰棕黑 910 kΩ 86.6Ω

20 测一测 元器件参数及引脚 1.使用万用表检测:检测不同容量电容器的漏电电阻。 2.测量不同阻值和不同类型的电位器。
测一测 元器件参数及引脚 1.使用万用表检测:检测不同容量电容器的漏电电阻。 2.测量不同阻值和不同类型的电位器。 3.用万用表检测各类二极管极性及质量。 4.试用万用表测算不同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 5.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引脚。

21 查一查 查阅半导体手册,列出所给晶体三极管、二极管的类别、 型号及主要参数

22 任务拓展 1.元器件参数手册 2.元器件的封装 3.元器件的插装方法

23 ※任务二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 任务呈现 知识链接 操作实践 任务拓展

24 任务呈现 会正确使用电烙铁作手工锡焊; 会说出元器件组装的腹肌一般步骤、印制电路板元件插装和引线成型的基本要求; 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会正确测试元器件质量; 会安装和调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25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1 电烙铁 知识链接2 手工锡焊姿势 知识链接3 元器件组装步骤 知识链接4 印制电路板元件插装和引线成型基本要求
知识链接1 电烙铁 知识链接2 手工锡焊姿势 知识链接3 元器件组装步骤 知识链接4 印制电路板元件插装和引线成型基本要求 知识链接5 电烙铁焊接的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知识链接6 示波器的使用

26 知识链接1 电烙铁 电烙铁是用来熔化焊锡、熔接元件的一种工具电烙铁使用应注意: 根据焊接物体的大小来选择电烙铁。
知识链接1 电烙铁 电烙铁是用来熔化焊锡、熔接元件的一种工具电烙铁使用应注意: 根据焊接物体的大小来选择电烙铁。 焊接不同导线或元件时,应掌握好不同的焊接时间和温度。 注意及时清除电烙头上的氧化物。

27 知识链接2 手工锡焊姿势 握笔式 直握式 反握式 电烙铁的握法 焊锡丝的握法

28 知识链接3 元器件组装步骤 元器件组装步骤是一选二测三成形四焊接五剪脚,元器件焊接前准备步骤为一刮二镀三测四焊,焊接完成检查无误后,通电调试,记录检测数据,分析总结组装情况。

29 知识链接4 印制电路板元件插装和引线成型基本要求
知识链接4 印制电路板元件插装和引线成型基本要求 印制电路板上元件的插装。印制电路板上元件的插装要求是: ①元件的插装应使其标记和色码朝上,以易于辨认。 ②有极性的元件由其极性标记方向决定插装方向。 ③插装顺序应该先轻后重、先里后外、先低后高。 ④注意元器件间的间距。印制板上元件的距离不能小于1mm,引线间的间隔要大于2mm,当有可能接触到时,引线要套绝缘套管。 插装元件的引线成型。插装元件的引线成型基本要求是: ①引线不应在根部弯曲,至少要离根部1.5mm以上。 ②弯曲处的圆角半径R要大于两倍的引线直径。 ③弯曲后的两根引线要与元件本体垂直,且与元件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内。 ④元件的标志符号应方向一致,以便于观察。

30 知识链接5 电烙铁焊接的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现在,在电子设备的大规模生产中,焊接和元器件装配已不需要由人工来完成。但在电子设备的试制和维修过程中,仍然需要人工焊接及拆焊。元件的焊接和装配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和工艺,元件焊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焊接的基本要求是:焊点要有足够的强度;焊点可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焊点表面要光滑、干净,焊锡覆盖整个焊盘,并在元器件引脚周围形成小圆锥形。

31 知识链接6 示波器的使用 SR8双踪示波器面板

32 操作实践 读一读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列一列 元器件清单 查一查 元器件质量 做一做 电路安装 测一测 线路检测 试一试 通电调试
读一读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列一列 元器件清单 查一查 元器件质量 做一做 电路安装 测一测 线路检测 试一试 通电调试 想一想 可能出现的问题

33 读一读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典型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34 读一读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实用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35 列一列 元器件清单 请根据学校实际,分别列出安装典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和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36 查一查 元器件质量 电阻的识别与检测 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集成稳压器的识别

37 做一做 电路安装 典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多功能板接线参考图

38 做一做 电路安装 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印刷板接线参考图

39 测一测 线路检测 电路接线检查。按电路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焊接点是否符合要求,以免带负载运行时产生不良现象。
测一测 线路检测 电路接线检查。按电路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焊接点是否符合要求,以免带负载运行时产生不良现象。 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查电路接线情况。检查时,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挡,并欧姆调零。需考虑在线元器件的相互影响作用。

40 试一试 通电调试 接通电源,拨动开关或调节电位器RP,输出电压若有变化,则电路的工作基本正常。
试一试 通电调试 接通电源,拨动开关或调节电位器RP,输出电压若有变化,则电路的工作基本正常。 测量稳压电源输出范围。调节拨动开关或调节电位器RP,分别测出稳压电路的最大和最小输出电压。典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需测出各三极管的管脚电压,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需测出各挡电压的数值。有条件可用示波器检测各关键点的波形。

41 想一想 可能出现的问题 滤波电容的大小对输出电压和纹波电压的大小有何影响? 负载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大小对输出电压有何影响?
想一想 可能出现的问题 滤波电容的大小对输出电压和纹波电压的大小有何影响? 负载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大小对输出电压有何影响? 如果桥式整流电路中,一个二极管极性接反,对电路有什么影响? 如果电解电容器极性接反,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42 任务拓展 任务拓展1 焊接缺陷 任务拓展2 拆焊方法 任务拓展3 波峰焊 任务拓展4 元器件的插装方法

43 ※任务三晶闸管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 任务呈现 知识链接 操作实践 任务拓展

44 任务呈现 会说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和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会正确测试晶闸管和单结晶体管质量; 会安装和调试晶闸管应用电路。

45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知识链接2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46 知识链接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波形图

47 知识链接2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可控波形图

48 操作实践 读一读 晶闸管调光电路原理图 列一列 元器件明细表 查一查 元器件质量 做一做 电路安装 测一测 线路检测 试一试 通电调试

49 读一读 晶闸管调光电路原理图 晶闸管调光电路原理图

50 列一列 元器件明细表 请根据学校实际,列出安装晶闸管调光电路的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51 查一查 元器件质量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单结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

52 做一做 电路安装 晶闸管调光电路多功能板接线参考图

53 测一测 线路检测 电路接线检查。按电路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焊接点是否符合要求,以免带负载运行时产生不良现象。
测一测 线路检测 电路接线检查。按电路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焊接点是否符合要求,以免带负载运行时产生不良现象。 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查电路接线情况。检查时,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挡,并欧姆调零。需考虑在线元器件的相互影响作用。

54 试一试 通电调试 接通电源,转动电位器RP,输出电压若有变化,白炽灯EL亮度有变化,则电路的工作基本正常。
试一试 通电调试 接通电源,转动电位器RP,输出电压若有变化,白炽灯EL亮度有变化,则电路的工作基本正常。 测量电压变化输出范围。转动电位器RP在不同位置,用示波器监视有关检测点输出电压的波形,分别测出RP最大和最小时的输出电压波形,以及相应的电压值。

55 任务拓展 任务拓展1 双向晶闸管的识别和检测 任务拓展2 电风扇调速电路

56 ※任务四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故障排除
※任务四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故障排除 任务呈现 知识链接 操作实践 任务拓展

57 任务呈现 会说出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线路的工作原理; 会分析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线路的故障现象;
会排除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线路的故障现象。

58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1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 知识链接2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电路分析

59 知识链接1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有交磁放大机调速控制、磁放大机调速控制、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等,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在技术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在现代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用可控整流电源对直流电动机的电枢或励磁绕组供电,可以采用改变电枢电压或励磁绕组的电压,实现调速控制。

60 知识链接2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电路分析 SA7512螺纹磨床头架直流拖动系统方框图

61 操作实践 读一读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电路原理图 做一做 常见故障处理 练一练 故障排除

62 读一读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电路原理图 晶闸管调光电路原理图

63 做一做 常见故障处理 启动时过电流 接触器KM1、KM2动作后,尚未输入给定电压Ug,但已有很高的直流输出电压 电动机转速偏低且调不上去
做一做 常见故障处理 启动时过电流 接触器KM1、KM2动作后,尚未输入给定电压Ug,但已有很高的直流输出电压 电动机转速偏低且调不上去 整流电压正常输出而电动机不转 启动后电动机转速很高,且不能调节 电动机转速可调,但其最高转速高于额定转速 系统静特性差,加负载后电动机转速下降 电机停车制动缓慢 电动机转速不稳,有振荡现象

64 练一练 故障排除 在电路中设置故障2~4处,用万用表、示波器检测,分析排除故障。

65 任务拓展 任务拓展1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任务拓展2 滑差电动机自动调速系统检修


Download ppt "项目五 电子线路操作技能 ※任务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简易调试 ※任务二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 ※任务三 晶闸管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