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中市都會區綠地分布特性之研究 A Study of Green Land Distribution at the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專題討論(四) 課程號碼:3949 第二輪第三梯次 授課老師:陳文福教授 指導教授:林昭遠教授 學生:王欣弘 學號:5099042004.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中市都會區綠地分布特性之研究 A Study of Green Land Distribution at the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專題討論(四) 課程號碼:3949 第二輪第三梯次 授課老師:陳文福教授 指導教授:林昭遠教授 學生:王欣弘 學號:509904200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中市都會區綠地分布特性之研究 A Study of Green Land Distribution at the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專題討論(四) 課程號碼:3949 第二輪第三梯次 授課老師:陳文福教授 指導教授:林昭遠教授 學生:王欣弘 學號: 日期:

2 壹、前言 一、緣起:都市中的綠地空間可以淨化空氣、減少揚塵,改善都市環境微氣候,提供休憩場所。都市計畫法第四十五條:「公園、體育場所、綠地、廣場及兒童遊樂場,其占用土地總面積不得少於全部計畫面積百分之十。」 二、動機:為能有效利用現有綠地,建立都市地區良好生活環境,研究都市地區綠地空間分布及變化情形為重要之課題;「綠地」可廣泛包含具有公園綠地功能與發展潛力之所有空間(王秀娟,2002)。 三、 目的:以臺中市都會區為樣區,利用1995年及2008年土地利用資料萃取臺中市都會區之綠地空間,應用空間離散指標、景觀生態指標進行分析,期藉研究結果探討臺中市都會區綠地空間分布情形,供綠環境營造之參考。

3 貳、文獻 一、空間離散度   Spatial Dispersion Index(SDI) ,以統計單元大小、地物相對大小、鄰近程度高低為判定離散程度的三個原則,地物越集中,離散程度越低,SDI也就越小,地物越分散,離散程度越高,SDI也就越大。 二、景觀生態學   (一)嵌塊體數目(NP)   (二)平均嵌塊體大小(MPS):比較出不同類型嵌塊體型式 的破碎程度 (三)邊緣密度(ED):受外力干擾的程度 (四)平均形狀指數(MSI):嵌塊體面積形狀複雜程度

4 參、研究材料與方法(1/2)   以臺中市都會區為研究試區,蒐集1995年及2008年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之國土利用現況調查圖資,採空間解析度5公尺,萃取1995年及2008年之綠地空間分布區位;顯示2008年北屯區有大面積之風景保護區,南屯區有大面積之保安林,由於兩區之綠地空間極為充足,故不予討論其綠地之分布。

5 (2/2) 2008年綠地空間分布區位 1995年綠地空間分布區位

6 研究流程圖

7 (1/5) 肆、結果、分析、討論 一、臺中市都會區之綠地面積變遷
  綠地面積由1995年之105.41ha提昇至2008年之390.81ha,成長3.7倍,可見政府對於綠地之營造極為重視,主要綠地增加區位為西屯區之臺中都會公園。東、西、南、北等區主要是帶狀綠廊及社區公園之增加,有別於都會公園,主要是利用人行空間及零散空間行環境綠美化。

8 (2/5)   以1995年及2008年西屯區與北區綠地空間分布以及中、西、東、南區綠地空間分布 ,進行各綠地之景觀生態指標及空間資訊分析。

9 (3/5) 二、臺中市各分區綠地之景觀生態指標
  隨著綠地面積增加,邊緣密度隨之提高,西屯區高達6.6倍,此與都會公園之建置有關;嵌塊體形狀變化大部分皆趨於平整,惟西區之嵌塊體形狀趨於複雜,應與帶狀綠廊之增加有關;東、西、南、北區等人口均勻分佈之區位,綠地多以社區鄰里公園方式存在,其分佈較為破碎;人口集中發展之西屯區,為大面積人工營造之都會公園,其綠地呈塊狀分佈。

10 (4/5) 三、臺中市各分區綠地之空間分布   西屯區綠地空間離散度下降,顯示綠地之空間分布有集中現象,主要與大型都會公園開發有關;南區及北區綠地空間離散度下降幅度不大,表示綠地之變遷亦有緩慢集中之趨勢,此與該區帶狀綠廊之增加有關。東區及西區離散度增加幅度不大,表示綠地之變遷有逐漸分散之趨勢,此與該區社區公園增加有關。

11 (5/5) 四、臺中市未來綠地環境營造之檢討 臺中市政府2011年獲選環保署低碳示範城市並推行低碳城市建構計畫。
公園開發、人行道植穴及閒置空間與畸零地綠化等計畫,將使綠地呈破碎分布,綠地空間離散度提升呈現分散之情形,對於提供在地居民更多、更便利使用之綠地空間有正面之助益。 開發大面積塊狀綠地之台糖湖濱生態公園及中央公園等計畫,勢必使東區及西屯區之綠地呈塊狀分布,且綠地空間離散度降低呈現集中之情形,如此將造成居民使用上之不便,建議應採行開發社區公園或帶狀綠廊之配套措施,以達到發展之平衡。 後續可與台中市都市計畫相互比對、探討,提出建議綠地營造區位。

12 (1/2) 伍、結論與建議 結論: 本研究利用景觀生態指標、綠覆率以及空間離散度等環境指標分析臺中市都會區綠地之空間分布得到下列結論:
   本研究利用景觀生態指標、綠覆率以及空間離散度等環境指標分析臺中市都會區綠地之空間分布得到下列結論: 一、環境指標可以量化分析綠資源之空間分布,可提    供綠環境營造效益之評估。 二、利用國土測繪中心所建置之土地利用圖資,藉由    地理資訊系統可有效萃取都會區綠地之空間分    布,俾供未來都市計畫或相關開發計畫之參考。 三、藉由景觀生態指標、綠覆率以及空間離散度之分    析,配合相關法規檢討,可篩選基地綠資源營造    之優先區位。

13 (2/2) 伍、結論與建議 建議: 本研究顯示西屯區之綠地呈塊狀分佈且有集中之趨勢,造成部分居民使用不便,建議應加強社區鄰里公園之開發,使在地居民能就近利用綠地空間;東區、西區之綠地分佈呈現破碎狀態,且綠地趨於分散,建議持續以此趨勢發展;南區、北區之綠地分佈亦呈現破碎狀態,惟綠地趨於集中,建議應分散開發社區鄰里公園,以提供居民更便利使用之綠地空間。 都會區綠地集中能提供大面積之綠地,綠地分散能提供附近居民更便利使用之空間,如何取得兩者間之平衡為後續研究之重要課題。

14 參考文獻 內政部(1999),「公園綠地法草案」。 王秀娟(2001),「綠地計畫之理論與實證」,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翁培文、蔡博文(2006),「空間離散指標:舊觀念、新公式」,台灣地理資訊學刊,4:1-12。 劉瑋(2004),「都市土地利用變遷與道路關係之探討-以台中市平地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仁(2008),「崩塌地植生復育與景觀變遷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博士論文。 林世峻、林昭遠(2007),「以植生指標探討九份二山崩塌地植生變遷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莊智瑋(2010),「環境指標應用於崩塌地植生復育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博士論文。 陳意昌(2004),「農地重劃地區土地利用與景觀變遷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博士論文。 台中市政府主計處網站(2010)。 Forman, R. T. T., Godron, M.,(1986),”Landscape Ec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USA. Kiira Aaviksoo(1993),”Changes of plant cover and land use types (1950's to 1980's) in three mire reserves and their neighbourhood in Estonia”, Landscape Ecology vol. 8 no. 4 pp Lutz Tischendorf & Lenore Fahrig(2000),”How should we measure landscape connectivity?”, Landscape Ecology vol. 15: 633–641.

15 簡報完畢 請多多指教


Download ppt "臺中市都會區綠地分布特性之研究 A Study of Green Land Distribution at the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專題討論(四) 課程號碼:3949 第二輪第三梯次 授課老師:陳文福教授 指導教授:林昭遠教授 學生:王欣弘 學號:5099042004."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