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安國民小學六年級ㄉ社會報告 製作學生: 班許惟傑 同學 指導老師: 吳涵芸 老師 班級:十一 班 座號: 11 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安國民小學六年級ㄉ社會報告 製作學生: 班許惟傑 同學 指導老師: 吳涵芸 老師 班級:十一 班 座號: 11 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安國民小學六年級ㄉ社會報告 製作學生: 班許惟傑 同學 指導老師: 吳涵芸 老師 班級:十一 班 座號: 11 號
德國 大安國民小學六年級ㄉ社會報告 製作學生: 班許惟傑 同學 指導老師: 吳涵芸 老師 班級:十一 班 座號: 11 號

2 目錄 1.目錄 2.前言 3.圖片 4.德丹戰爭 5.普奧戰爭 6.普法戰爭 7.登基 8.總結
9. 8 1~~ 8 8 6~~ >.<

3 前言 俾斯麥,又被稱為"鐵血宰相",因他曾在議會中聲言統一必須依靠"鐵"與"血",並不是依靠公民投票.然而,統一確是如俾斯麥所言—————透過三場戰爭去達成. 德意志帝國成立後,俾斯麥施行了各種政策令內外也安定下來,使德國在穩定的環境中得到發展. 俾斯麥當上首相職位達28年之久,但由於得不到新德皇威廉二世的信任,令這名"領航員"在晚年黯然離開政壇,返回農庄. 這一傳奇的一生,不但令歐洲起了重大的變化,亦令世界的權力均衡重新定位,為世界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4 圖片 ?帥哥 =.=

5 德丹戰爭 三場統一戰爭 10月8日就職後,俾斯麥在預算委員會中發表經典的「鐵」和「血」演說。
德意志的統一全靠三場的對外戰爭――德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這幾場戰爭都是「自上而下」的帝國戰爭。 德丹戰爭 德丹戰爭的爆發全因丹麥以南、普國以北,普丹接壤處的兩個省,什列斯威及好斯敦。這兩省份 約7000平方公里,面臨基爾港,極具政治及經濟的價值。什列斯威與丹麥的關係較為密 切,而好斯敦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條約規定,屬於德意志邦聯。  德丹戰爭前,俾斯麥清楚明白國際形勢,對丹麥進行戰爭根本不會有其他列強干 預。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被歐洲列強孤立;加上普國在1863年協助俄國鎮壓波 蘭 革命。英國在1822年採取光榮孤立,無意干涉歐洲大陸事務。法國在當時正忙於墨西 哥的軍事行動。最後,只剩下奧地利。 俾斯 麥干預這場爭端,是因為他當上首相一職後,反對聲音不絕,官廷的反對的聲音就更為 巨大,於是他希望透過這場戰爭來轉移人民的視線,將反對轉為支持。第二,他希望 試驗新組成的普魯士軍隊。第三,他希望透過這次與奧國聯軍攻打丹麥,從而窺探其 實力。 1861年1月普、奧組成聯軍,迅速以五萬七千名士兵投入戰場,攻陷好斯敦,2月佔領什列斯威。3個月後,丹麥投降。 1864年10月30日簽訂《維也納條約》,條約規定丹麥放棄什列斯威及好斯敦兩個省份。1865年8月14日普、奧達成《哥斯坦協議》,什列斯威由普魯士統治,好斯敦則歸奧地利。 對奧地利而言,這次勝利的得益並不多,只得到好斯敦。好斯敦不但地方細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既是一個包袱,也是一條導火線。

6 普奧戰爭 俾斯麥清楚明白令德意志統一,實踐「小德意志」方案,必須將奧地利的勢力趕出德意志地區。於是,他設法孤立奧地利,令她處於孤立無援的境況後,再尋找籍口去發動戰爭。 為了孤立奧地利,俾斯麥應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英國則仍然採取光榮孤立的政策。俾斯麥也於1865年10月在比亞里茨與拿破崙三世會晤,俾斯麥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劃入法國版圖,以此作為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另外,法王在普奧戰爭中,普魯士未必獲勝,勝方可能是奧地利,因此,保持中立只是個「空頭人情」。俾斯麥並無忽略意大利,他並無把意大利看成敵人,反而視之為幫手,1866年4月8日,兩國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意大利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奧地利把威尼西亞歸還予意大利,才可與奧講和。 俾斯麥在外積極孤立奧國時,亦考慮到國內的情況。人民對於俾斯麥將好斯敦「贈與」奧國感到極大的不滿,更有人認為俾斯麥是賣國賊,甚至被人暗殺,幸好並未傷及要害。另一方面,國王雖然支持進行戰爭,但議會卻反對。國王再一次踐踏憲法,強行解散國會。軍隊亦制定出周密的作戰計劃,各種物質上的準備也全部完成。 最後,只要等待一條導火線。 《哥斯坦協議》是由俾斯麥與奧國公使簽訂的。然而,奧王對此並不滿意,要求將兩個省份,什列斯威及好斯敦納入德意志邦聯內,但遭到俾斯麥的拒絕,他認為這項建議是違反了《哥斯坦協議》。 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於1866年6月宣戰。基於攻守同盟條約,意大利亦加入普奧戰爭。 普魯士軍隊首先要對付的不是奧地利,而是德意志南部大大小小的邦國,她們認為奧地利勝利的可能較大,所以支持奧地利。只有北方幾個小的邦國支持普魯士。俾斯麥於是向自己為敵的各邦發出最後通牒通牒被拒絕後,普軍征服了各邦,並向奧地利推進。1866年7月3日23.8萬奧軍與29.1萬普軍在薩多瓦大會戰,雙方激戰至重要時刻,普魯士王子帶兵趕到,奧軍慘敗。 自薩多瓦戰役後,普軍捷捷勝利,國王威廉一世及總參謀長毛奇主張乘勝追擊,但俾斯麥堅持結束戰爭。俾斯麥明白在這場戰爭的勝利中,已得到他們所需的——把奧地利的勢力趕出德意志。如繼續向奧進迫,只會令奧國移向支持法國,令普魯士兩面受敵,圓滑地與奧講和,便可避免這情況的發生。 1866年8月23日,普奧簽訂《布拉格條約》(The Treaty of Prague)。奧地利將好斯敦割讓予普魯士,威尼西亞割讓予意大利。同時,亦承認由奧地利為主席的德意志邦聯正式解體,由普魯士為首的北德邦聯(包括24個邦3個自由市)正式成立。但當時南方三個主要邦國,巴伐利亞、符騰堡及巴登,由於他們仍存在宗教分歧,亦與法國保持聯繫,因而沒有加入邦聯。  附13 與奧戰爭結束後,國王威廉一世和俾斯麥一同回國,受到熱烈的歡迎。這場普奧戰爭令俾斯麥在一夜間受到各階層的歡迎,反對勢力銳減。國王亦對俾斯麥大加封賞,賜他為將官,賞錢60萬。這時,俾斯麥已達到雙親的心願了。

7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 1866年,北德邦聯成立後,法國才驚覺普魯士再不是以前細小的邦國,而是領導北德邦聯的主席。法國不可再坐視不理,令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各邦,成立一個大帝國。並與法國為鄰,這會令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領導地位消失。如德意志統一,法國所希望得到的萊茵河區,只會成為泡影。拿破崙三世也因國內動盪的情況,希望透過戰爭來轉移人民的視線。 對普魯士而言,統一必須將南部各邦拼入德意志境內,以達成統一的心願。 所以,普法戰爭對兩國而言是少不免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俾斯麥的一貫作風,與對方開戰前,必會先孤立對方。俾斯麥在《布拉格條約》中,寬容對待了奧國,令雙方仍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英國採取原有的光榮孤立政策,直至1902年。俾斯麥亦應允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而法國仍駐守羅馬,阻礙意大利統一。 1868年,西班牙發生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被推翻,令皇位懸空,西班牙議會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馮.霍亨索倫親王,俾斯麥全力支持這項建議,並得到威廉一世的贊同,法國卻表示強烈反對,因為法國認為,如利奧波德親王繼位,便會令法國被霍亨索倫的家族包圍。最後,普王及候選的親王作出讓步,承諾撤回候選人。但法國得寸進尺,在1876年7月13日,法使三度走訪國王,希望得到普王的書面保證,確保霍亨索倫家族的成員不會登上西班牙王位。但普王對此感到極為不滿,認為法國欺人太甚,拒絕再次接見法使。普王將他與法使的對話內容透過電報通知身處柏林的俾斯麥。 俾斯麥將冗長的電報,經修飾、刪減,令電文充滿了辱罵法國的語氣,並在報章上刊登,法國亦出版號外。這既令法國舉國憤怒,亦令德人感到法國欺人太甚。    於是,法王在7月14日晚向普宣戰。同日,普魯士政府前亦發布戰爭動員令。   戰爭爆發後,幾十萬普軍渡過萊茵河,向法國境內推進。進入了阿爾薩斯及洛林後,繼續向巴黎推進。    9月1日,拿破崙三世及幾十萬法軍在色當城附近被40萬普軍包圍,到黃昏時,退到城內,普軍將色當團團包圍,並在高地進行炮轟。翌日,法軍投降,拿破崙三世連同14萬法軍被俘。兩天後,法國發生革命,宣布共和,成立國防政府,但仍與德作戰。    普軍在1871年1月包圍,法、德達成《停戰和巴黎投降協定》;2月26日在凡爾賽宮簽訂草約,5月10日簽訂《法蘭克福條約》,割讓阿爾薩斯及洛林兩省,賠償55億法郎。這令歐洲兩大民族在往後數十年間保持敵對關係。

8 ↑這是一幅虛構的油畫,成於1877年,畫家是魏納爾(Anton von Werner)。
登基    年1月18日在凡爾塞宮明鏡廳,普王威廉一世登基。俾斯麥宣讀登基詔書後,巴登大公爵帶頭高呼「皇帝威廉」萬歲。典禮完成後,威廉一世並無理睬俾斯麥,反而與各位武官一一握手。這令各人驚訝,因各人都明白,德意志統一的功勞應歸功於俾斯麥,但國皇並無理睬俾斯麥。    其實,在登基前一天,普王仍不肯接受皇位,認為這樣斷送了普魯士,當上歷史罪人。但最後亦被迫讓步。                                                                                                                                                                                                                                                ↑這是一幅虛構的油畫,成於1877年,畫家是魏納爾(Anton von Werner)。

9 總結 俾斯麥與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戰役後的分別
    在短短的十年間,普魯士在俾斯麥及國王威廉一世的領導下,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分別擊敗了奧地利及法國,達成了統一的願望,成為歐洲大陸上的霸主。    在三場戰爭中,德國得到全盤的勝利。自此,德國成為各國首腦會晤的地方,這正是指1878的柏林會議。會議的目的正是希望解決各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爭執。作為東道主的德國,俾斯麥亦順理成章地成為是次會議的主席。    俾斯麥也隨著德國的統一,而獲得各種利益。威廉一世將俾斯麥為公爵,並賞賜庄園。俾斯麥在三場戰役中,各人都清楚明白到俾斯麥的功勞,這令他可在首相的職位上多留19年。 在普奧戰爭中,俾斯麥以寬容的《布拉格條約》對待奧地利;但卻以苛刻的《法蘭克福條約》作為普法戰爭的終結。對於法國———曾經征服歐洲大部分地區的國家而言,這不單止是經濟上的損失,還是一種羞辱。除了以上的損失外,法國還進入了一個動盪的時代。 總之,德國在短短的十年間,達成統一,成為歐洲強國。柏林成為各國首腦會晤的地方。令俾斯麥首相的地位更穩固。法國從此進入動盪的時代,並且揭開了歐洲兩大民族的敵對關係。 → 俾斯麥與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戰役後的分別

10


Download ppt "大安國民小學六年級ㄉ社會報告 製作學生: 班許惟傑 同學 指導老師: 吳涵芸 老師 班級:十一 班 座號: 11 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