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

2 童年時期 1.生於1906年7月21日,桃園 縣龍潭鄉客家子弟。 2.父親為漢文老師 3.三歲遷居台北,接觸並 學習閩南語。
生平介紹( ) 童年時期 1.生於1906年7月21日,桃園 縣龍潭鄉客家子弟。 2.父親為漢文老師 3.三歲遷居台北,接觸並 學習閩南語。

3 青少年時期 1.二十歲自台北師範學校畢業, 至台北日新公學校擔任教職。
生平介紹 青少年時期 1.二十歲自台北師範學校畢業, 至台北日新公學校擔任教職。

4 青少年時期 2.隔年與畢業於 三高女(今中山 女高)之鍾有妹 結婚 。
生平介紹 青少年時期 2.隔年與畢業於 三高女(今中山 女高)之鍾有妹 結婚 。 圖片左一為鍾有妹

5 創作時期 1.二十四歲(1929)辭去教職,前往 日本遊學,學習作曲理論。 2.返台後至台中地方法院 擔任通譯。
生平介紹 創作時期 1.二十四歲(1929)辭去教職,前往 日本遊學,學習作曲理論。 2.返台後至台中地方法院 擔任通譯。

6 創作時期 3.二十七歲時(1932 年)以「大稻埕行 進曲」和「挽茶歌」嶄露頭角。
生平介紹 創作時期 3.二十七歲時(1932 年)以「大稻埕行 進曲」和「挽茶歌」嶄露頭角。

7 生平介紹 創作時期 4.次年獲古倫美亞(Columbia)唱片公 聘為專屬作曲家。
5.二十八歲(1933年)創作「望春風」、 「月夜愁」、 「雨夜花」等曲式優雅 的歌曲,一時名震四方。

8 生平介紹 創作時期 6.創作「滿面春風」 、「四季紅」等作品, 贏得樂壇四大金剛的美名。

9 創作時期 7.三十四歲(1939年) 在日本皇民化打壓 下,遷居新竹芎林 ,與妻鍾有妹任教 於新竹芎林公學校 ,生活清苦,仍持 續創作。
生平介紹 創作時期 7.三十四歲(1939年) 在日本皇民化打壓 下,遷居新竹芎林 ,與妻鍾有妹任教 於新竹芎林公學校 ,生活清苦,仍持 續創作。

10 8.曾指導竹東交響樂團,若遇學校遊藝 會活動,也會特別創作音樂、譜曲。 9.戰爭時期物資藥品缺乏,於1944年6月 11日因病逝世。
生平介紹 8.曾指導竹東交響樂團,若遇學校遊藝 會活動,也會特別創作音樂、譜曲。 9.戰爭時期物資藥品缺乏,於1944年6月 11日因病逝世。

11 鄧雨賢畢生創作有50餘曲,其中又以《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最為聞名,被人合稱為『四月望雨』。
溫暖的曲調 鄧雨賢畢生創作有50餘曲,其中又以《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最為聞名,被人合稱為『四月望雨』。

12 雋永與不朽 1.作家鍾肇政對鄧雨賢曾有以下讚譽: 「它們那種優美、動人,且又純粹本土 味的風格,太切合台灣人民的需要。」
「它們那種優美、動人,且又純粹本土 味的風格,太切合台灣人民的需要。」 「它們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台灣人的心 靈之曲子。」 「藝術確乎是永恆的,吾人在鄧氏歌曲 上領略到此言的真實意義!」

13 2.1948年6月,鄧雨賢的紀念銅像被安 置於桃園縣龍潭鄉的龍潭埤畔,這是 第一位台灣本土音樂家的紀念銅像。
雋永與不朽 2.1948年6月,鄧雨賢的紀念銅像被安 置於桃園縣龍潭鄉的龍潭埤畔,這是 第一位台灣本土音樂家的紀念銅像。

14 1.月夜愁 是鄧雨賢、周添旺二人合作的不朽之 作,描述月光下所引發的感傷意境。 點此欣賞
作品欣賞 1.月夜愁 是鄧雨賢、周添旺二人合作的不朽之 作,描述月光下所引發的感傷意境。 點此欣賞

15 作品欣賞 2.望春風 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 描寫十七、八歲少女的心情,又輕 鬆、又古錐、又趣味。 點此欣賞

16 作品欣賞 3.雨夜花 鄧雨賢作曲,周添旺填詞,由當時名 歌手「純純」(本名劉清香)首唱並灌 成唱片,曲調優美,後人不斷翻唱。 點此欣賞

17 4.四季紅 是李臨秋與鄧雨賢在日據時代「晚期」 的作品,以滑稽的逗唱,貼切地傳訴 了內心的真摯情感。 點此欣賞
作品欣賞 4.四季紅 是李臨秋與鄧雨賢在日據時代「晚期」 的作品,以滑稽的逗唱,貼切地傳訴 了內心的真摯情感。 點此欣賞

18 參考資料 鄧雨賢數位博物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詔安客家文化研究計畫 台灣作曲家-鄧雨賢 音樂台灣-台灣歌謠臉譜
其他網路資源:Youtube網站


Download ppt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