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讲 百家争鸣与变法运动 一、学派的出现 二、百家争鸣 三、变法运动
2
一、学派的出现
3
国野界线消失 学在官府——学术下私人 孔子 礼 周礼,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仁 爱人,一切道德的总称
一、学派的出现 儒家 国野界线消失 学在官府——学术下私人 孔子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 周礼,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仁 爱人,一切道德的总称
4
一、学派的出现 儒家 《诗》 《书》 《易》 《礼》 《春秋》
5
尚贤 尚同 兼爱 非攻 节用 节葬 天志 明鬼 非命 非乐
一、学派的出现 墨家 尚贤 尚同 兼爱 非攻 节用 节葬 天志 明鬼 非命 非乐 兼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 尚贤 “选择贤者立为天子” 尚同 “举天下之民,以法天子”
6
一、学派的出现 道家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小国寡民……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
《韩非子》 战国诸子百家 二、百家争鸣 孔子和墨子死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兵家、杂家
8
二、百家争鸣 孟子 继承发挥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鼓吹“仁者无敌” 重视修身养性,强调“由仁义行,非行仁义” 仁义是内心指导原则,而非外在行为规范。
9
二、百家争鸣 荀子 继承发展孔子“礼”的学说,主张实行“礼治” 礼:“度量分界”,包括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之分、贫富轻重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治之经,礼与刑”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10
二、百家争鸣 庄子 万物皆由道而生,是道的产物。 社会动乱是认识发展的结果。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1
以法为本 二、百家争鸣 法家 商鞅:任法 申不害:用术 慎到:重势 韩非:兼用法、术、势,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之于一”
“刑无等级” “求恶不求善” “重罚轻赏” “刑九赏一” “重刑轻罪” “以刑去刑”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
12
三、变法运动 1. 中原各国的变法 春秋的政治改革 齐国管仲的改革 郑国子产的改革 晋国范宣子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 1.打破村社体系,改用乡里制度 郡、县、乡、里、什、伍 2.制定和颁布成文法 三代“议事以制”,“罪刑心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子产“铸刑书”,范宣子“铸刑鼎”,“罪刑法定”
13
战国变法 主要内容 三、变法运动 1. 中原各国的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赵国公仲连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齐国邹忌变法
1.健全法律,强化法治。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盗、贼、囚、捕、杂、具) 2.加强君权,强化专制。群臣听命于国君,“治不逾官,虽知弗言” 3.任贤举能,改革吏治。打破“世卿世禄”,选官不问血统,以“贤能”为标准 4. 保护小农,发展农业。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制定“平籴法”
14
三、变法运动 2. 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征求“能出奇计强秦者”,商鞅自魏入秦。孝公命商鞅主持变法。经三年准备,前356年颁布第一批变法令,前350年又颁布第二批变法令。 1.颁布《秦律》,主张“重刑轻罪”,实行“连坐法” 2.奖励耕战。农民努力生产可“复其身”, 制定二十等军功爵 3.推广县制。将村落乡邑合并为县,长官由国家任命 4.废井田,开阡陌。把公田变为私田,并允许土地买卖 5.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器,所有度量衡器具必须符合标准器
15
三、变法运动 3. 楚国的吴起变法 主要内容 1.下令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2.命令旧贵族“往实广虚之地”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