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第 3 講 東亞傳統文化的根源: 農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 黃俊傑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第 3 講 東亞傳統文化的根源: 農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 黃俊傑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第 3 講 東亞傳統文化的根源: 農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 黃俊傑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Email: cc10.huang@msa.hinet.net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eastasia.ntu.edu.tw 第 3 單元

2 1. 引言

3 「從東亞出發思考」 必須始於東亞農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 1:1

4 1:2 東亞農業發展舉例: 1. 傳統中國農業、農村與農民 2. 明治維新與戰後日本的農業轉型 3. 日據時期和光復後台灣的農業、 農村與農民

5 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6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1. 中國人是黃河的子女? 農業起源與黃土高原關係更近。 不同於兩河、尼羅河、印度河灌溉 平原。

7 黃土高原 黃河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Till Niermann 本作品由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kk 小蜜蜂 ) 授權本課程『東亞 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 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8 2. 多元的農業起源 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種植粟、黍, 長江流域栽種水稻 上古迄於前漢,長江流域發展遲緩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9 Jialiang Gao

10 3. 農業疆域的南移 1) 「永嘉之亂」、「安史之亂」、 2) 「靖康之難」,逐步促使政經及農 業中心南移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11 東漢木牛車俑 2: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1. 精耕細作的傳統: 鐵器、牛耕、施肥、耕地劃分之演進

12 元王禎「農政」中的圍田圖 唐代壁畫已見牛耕景象 魏晉墓磚畫耕犁圖 ‎

13 「天工開物」中的灌溉圖 戰國時代鐵製犁頭

14 2: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2. 市場經濟: 土地私有化 個體小農為主的經濟體系 階層性的市場經濟網路

15 東漢 綠釉陶豬圈 2: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本作品由國家圖書館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 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 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農書中的「圃田」介紹。

16 3. 傳統農業與中華文化

17 3:1 傳統農業對中華文化的滲透 1. 「多子多孫」與「安土重遷」 的價值理念 2. 重農抑商的中國政治傳統 3. 中國人對自然的情感和敬畏

18 農家分家契約 3:1 傳統農業對中華文化的滲透

19 1. 魏復古 ( Karl Wittfogel, 1896-1988 ) : 中國專制權力來自對於水利事業 之掌控,因此農業社會乃構成中 央集權之基礎 3:2 農業文化與集權體制 臺灣大學 黃俊傑

20 2. 中國歷史上治水管轄權以及 農業地 理等事實,不盡支持 「水利社會說」。 3:2 農業文化與集權體制

21 3:3 農村型態 1. 道義經濟:以降低風險為考量 2. 農村結構:血緣和地緣交織 3. 農民性格:仍服從「理性抉擇」 4. 農民角色:逐利、生產、 受剝削者

22 《詩經.豳風.七月》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榖。

23 4. 日本農村社會的轉變: 從傳統到現代

24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1. 邁向現代的日本農業: 1)1868 年明治維新,資本主義興起。 2)1873 起,重稅瓦解了自給自足的農 業生產,將農村捲入了金元流動的 市場體系。 3) 策略性地以農業扶植工業,使得二 次戰前,農村現代化的步調緩慢。

25 4) 二次戰後日本實施土地改革,地 主階級多為自耕農取代,然收益 受限於狹小的耕作面積。 5) 生產收入的差距,導致大量農業 人口移往工業。 日本農宅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taken by Azuncha. 663highland

26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2. 戰前日本農民的價值系統: 1) 身分意識:尊重家長、安於既定階 層、缺乏創新。 2) 生產態度:親近土地、自給自足、 精耕細作。 3) 消費型態:低收入低消費、大量資 源投入。

27 日本農宅內燒炭火取暖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663highland

28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4) 重農思想:  封建時代,地主宣揚農本主義以確 保收入。 ‚ 工業化之後農本主義仍廣受宣揚: a. 工業方面,農業是廉價勞動力的 來源。 b. 軍事方面,軍隊主力由農民組成。 c. 地主為免受社會主義運動波及, 更積極提倡重農思想。

29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1. 戰後日本農民價值取向的改變: 1) 農本思想瓦解:大戰失利、工業發 展、土地改革 2) 生產態度轉變: a. 耕作目的,從維持生存變成商業 交易 b. 土地價值,從先人遺產變成生產 工具

30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3) 生活態度轉變:生活物資、教育需 求提升 4) 農村的都市化:受限於耕地面積, 許多農村人口須在城鄉間通勤兼差; 電視機的普及,也促成傳統價值的 改變

31 ,, 4:2 20 世紀 60 年代的日本農業 1.1960 年代的改變: 1) 農業生產對於經濟的貢獻程度下降。 2) 日本農業人口佔總人口比例下降: 1955: 40% → 1960: 30% → 1964: 25% 3) 農業人口中,中學畢業生比例下降, 婦女和老年人比例上升。 4) 八成農民另有兼差,四成農民的兼差 收入大於農產收入。

32 4:2 20 世紀 60 年代的日本農業 2. 農業社區的改變: 1) 耕地面積狹小,迫使日本農村人口 迅速外移。 2) 離鄉謀生等情況,常影響到家庭成 員間的感情。 3) 農村人口結構改變(包含農民、通 勤人口、住不起大城市的家庭), 不但影響傳統農村的集體性格,更 使得社群的目標感失落。

33 ,, 4) 城鄉結合,都市數目激增。 5) 階級和職業群組間的橫向連結,取 代垂直型態的家長式忠誠 。 4:2 20 世紀 60 年代的日本農業

34 5. 戰後台灣農業經驗

35 5:1 農本文化變遷 1.1949-1972 :「發展的榨取」、 「以農業培養工業」 2.1972 以降:從「擠壓」到「平衡」

36 耕者有其田詢問處 慶祝實施耕者有其田

37 5:1 傳統的突破 1. 日據時代( 1895-1945 )推動農業 改良,奠下了台灣「現代化」的基 礎。 2. 資本主義化:市場開放、農產品商 品化。

38 日據時代農業試驗所 日據時代糖業試驗所

39 5:3 「農本主義」瓦解 1.50 、 60 年代台灣土地改革過後, 「重農心態」一度普及。 2.60 年代中期工業化後,台灣農業發 展停滯。 3. 重農心態加速消逝,土地商品化。

40 6. 結論

41 耕織圖《插秧》詩 千畦水澤正瀰瀰 競插新秧恐後時 亞旅同心欣力作 月明歸去莫嫌遲 6:1 植根於農村的東亞傳統文化 本作品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 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 人取得授權

42 6:2 工業文明中「漂泊的心靈」 1. 「單一主體性」  「多元主體性」 2. 「隸屬原則」  「並立原則」

43 6:3 全球化下台灣農民的悲歌與出路 1.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事件及其意義 2. 「瘦肉精」禁用 ( 農委會宣布 ) → 美 國壓力 → 解禁 ( 衛生署宣布 ) → 美國 豬肉進口 3. 慣行農法 → 有機農法 「人定勝天」 → 「天人和諧」

44 豬農控告衛生署長、食品衛生處處長 ( 聯合報 2007.8.18. A6 版 ) 6:3 全球化下台灣農民的悲歌與出路 本作品由聯合報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 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45 閱讀作業 黃俊傑:〈中國農業傳統及其精 神內涵〉,選自李國祁等編: 《中國文明的精神》(台北:財 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1990 )

46 延伸閱讀 1. 黃俊傑:〈全球化時代台灣農民的悲歌與出路〉,《農訓雜誌》 ( 2007 ) 2. 黃俊傑:〈台灣農村的黃昏 — 西部農村訪問記實〉,《台灣農 村的黃昏》(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88 ) 3. 黃俊傑:〈北美麥田的省思 — 美國農場紀行〉,同前書 4. 廖正宏、黃俊傑:《戰後台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92 ) 5. 竹中久二雄、岡部守編:《農と「生命」の產業として考える》 (東京:学陽書房, 1990 ) 6.R. P. Dore 著,並木正吉等譯,《日本の農地改革》(東京:岩 波書店, 1983 ) 7.Tadashi Fukutake: “Changing Japanese Rural Society,” in Asian Rural Soiety: China, India, Japan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67)

47 思考問題 1. 農業傳統是東亞文化的資產或是負 擔?或者兩者皆是?為什麼? 2. 展望 21 世紀的生態環保、自然資源 與人類永續發展,「作為生命產業 的新農業」如何可能?

48 網路資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 http://agri-history.ihns.ac.cn 日本政府農林水產省: http://www.maff.go.jp

49 本講結束 東亞傳統文化的根源: 農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

50

51

52


Download ppt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第 3 講 東亞傳統文化的根源: 農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 黃俊傑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