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5. 吸氧法 双侧鼻导管 吸氧法 单侧鼻导管 吸氧法 鼻塞法 面罩法 头罩法 氧气帐法 附图 准备目的方法 注意 事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5. 吸氧法 双侧鼻导管 吸氧法 单侧鼻导管 吸氧法 鼻塞法 面罩法 头罩法 氧气帐法 附图 准备目的方法 注意 事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5. 吸氧法 双侧鼻导管 吸氧法 单侧鼻导管 吸氧法 鼻塞法 面罩法 头罩法 氧气帐法 附图 准备目的方法 注意 事项

2

3

4 目的 ( 1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 ( 2 )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

5 准备 1.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病人准备 了解吸氧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3. 用物准备 供氧装置、治疗盘内放棉签、鼻导管、 玻璃接管、安全别针、蒸馏水或冷开水、橡胶管、 弯盘、小药杯或治疗碗内盛冷开水、用氧记录单、 笔,必要时备胶布。 4. 环境准备 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禁止明火、避 开热源。

6 双侧鼻导管吸氧法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停用氧气 整理记录 插管固定 调节流量 清洁鼻腔 装表连接

7 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床前,核对床号、 姓名,说明目的,取得合作

8 装表连接 将流量表插入床头中心管道 供氧装置插孔内,湿化瓶盛蒸馏 水或冷开水 1/3 ~ 1/2 满,连接好湿 化瓶。

9 清洁鼻腔 · 检 查鼻腔黏膜及通气情况 · 棉签蘸水清洁鼻腔 · 连接鼻导管

10 调节流量 打开流量表,根据需要 调节好流量,鼻导管蘸水湿润 并检查鼻导管通畅。

11 插管固定 将鼻导管轻轻插入双侧鼻 孔约 1 ㎝,再将导管绕过耳后, 固定于下颌处,松紧适宜,用 安全别针固定于枕旁, 向病人及 家属说明用氧期间不可自行调 节流量。

12 整理记录 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签名。

13 停用氧气 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流 量表,帮助病人清洁鼻部,舒适 体位,嘱休息。取下氧气表, 整理用物归位,记录停用氧气 时间。

14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操作步骤 停用氧气 整理记录 插管固定 连管调节 清洁鼻腔 核对解释

15 推氧气筒、携用物至床 前,核对、解释,说明目的, 取得合作

16 清洁鼻腔 选择通畅的一侧鼻孔, 棉签蘸水清洁鼻腔

17 连管调节 连接橡胶管和鼻导管, 打开流量表,根据需要调 节流量

18 插管固定 鼻导管蘸水湿润并检查是否 通畅. 测量插管长度,鼻尖至耳垂 的 2/3 ,轻轻插入,无呛咳,用胶 布分别固定于鼻翼和面颊部。安 全别针固定胶管. 向病人及家属说 明用氧期间不可自行调节流量

19 整理记录 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签名

20 停用氧气 拔出鼻导管,关闭流量表, 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出 表内余气,再关闭流量表帮助病 人清洁鼻部,嘱休息整理用物归 位,记录停用氧气时间。

21 鼻塞法 将 鼻塞连接在供氧装置胶 管上,检查是否通畅,调节好 流量,轻轻插入鼻孔,固定。 鼻塞大小以塞住鼻孔为宜。

22 将面罩连接在供氧装置 上,流量调至 6 ~ 8L/min , 接好氧气,将面罩置于病人 口鼻部,固定。 面罩法

23 将 氧气接于头罩氧气进孔处, 将病人头置于头罩内,适用于新生 儿、婴幼儿供氧。头罩与病人颈部 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呼出的 二氧化碳再次吸入。长期给氧不会 产生氧中毒 。 头罩法

24 氧气帐法 将 氧气接于氧气进孔处, 将病人头胸部置于氧气帐内 给氧。因设备复杂,造价高, 仅用于烧伤和新生儿抢救。

25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 “ 四防 ” ,即:①防 震:搬运时应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②防火:周围严禁烟火 和易燃品,至少距火源 5m 。③防热: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距离暖 气 1m 以上。④防油: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避免引起燃烧。 2. 为保证用氧安全,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用 氧气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将 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节好流量后再连接上,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 入呼吸道,损伤肺组织。用氧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缺氧改善情况及 用氧装置是否完好。 3.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 5 kg/ cm 2 ,即不可再 用,以防灰尘、杂质进入氧气筒内,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未用或 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 “ 满 ” 或 “ 空 ” 的标志,分开存放,以便及 时调换,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26 高压氧仓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1837 年在法国里昂建立相对完善的高气 压舱,并开始治疗疾病。 20 世纪 60 年代初,福建医学院建成了我国第一 台医用高压氧仓。目前医院使用的有大、中、小型氧舱。大型三舱七门式 氧舱,由手术舱、治疗舱和过渡舱组成,可同时容纳数十人治疗。中型舱 多为一舱二室四门式,可同时容纳数人治疗或进行急救。小型舱亦称单人 氧舱,只能容纳 1 人治疗。高压氧舱通过向舱内输入高压氧或高压空气,使 舱内形成一个高压环境,病人在舱内吸氧治疗,增加血液和组织中的氧储 量。高压氧治疗必须经过加压、稳压吸氧、减压三个阶段。工作人员可与 病人对话联络,还可通过窗 ( 孔 ) 观察病人反应。高压氧可以治疗一氧化碳 中毒、急性减压病等 100 余种疾病,也可对老年人进行保健治疗。 知识拓展


Download ppt "5. 吸氧法 双侧鼻导管 吸氧法 单侧鼻导管 吸氧法 鼻塞法 面罩法 头罩法 氧气帐法 附图 准备目的方法 注意 事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