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萌妮 韦 Modified 8年之前
1
热 能 ( 能量 ) 瑞金医院临床营养科 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 曹伟新
2
学习目标 了解 熟悉 掌握 不同人群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 产热营养素在膳食总能量中的合理分配比例 能量不平衡的危害 肥胖防治原则 能量单位及换算 三大产热营养素及产热系数的概念 基础代谢及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概念 能量的来源 人体能量消耗的几个方面 基础代谢及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影响因素
3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新陈代谢 能量 合成代谢 (吸能) (放能) 分解代谢 食物 构成或更新 机体组织 代谢产物、 化学能
4
能量代谢 ( Energy metabolism )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 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3 种产能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5
能量单位 卡( calorie, cal ) 1 卡 = 1 g 纯水由 15 ℃ 上升到 16 ℃所需能量 千卡( kilocalorie, kcal ) 焦耳( Joule, J ) 1 焦耳 = 用 1 牛顿力把 1 kg 物体移动 1 m 所需能量 千焦( kilo Joule, kJ ) 1 kcal = 4.184 kJ 1 kJ = 0.239 kcal
6
热能测定 食物的热价( 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 or 食物的能量卡价( caloric value of food ) : 1g 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产生的能量值 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食物在体内经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量 物理热价 生物热价
7
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体外氧化 体内氧化 氧作用下完成; 化学反应激烈,伴随光和热 酶作用下完成,可能燃烧不完全; 化学反应缓慢、温和 最终产物不完全相同,产生的热量也不完全相同
8
热能测定方法 直接测热法: 常用仪器:弹式热量计 间接测热法: 测量物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能 1. 测耗氧法 2. 稳定性同位素法( 2 H 2 18 O )
9
三种产能营养素的平均燃烧热 kJ/g ( kcal/g ) 食物的燃烧热 (体外) 营养素 燃烧热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17.15 ( 4.1 ) 39.54 ( 9.45 ) 23.64 ( 5.65 )
10
食物的燃烧热 (体内) 食物中营养素在消化道内非 100 % 吸收 三种营养素体内氧化实际产能( /g ): 17.15 kJ ×98% = 16.81 kJ ( 4. 0 kcal )碳水化合物 39.54 kJ ×95% = 37.56 kJ ( 9. 0 kcal ) 脂肪 18.2 kJ ×92% = 16.74 kJ ( 4. 0 kcal ) 蛋白质 能量系数(产热系数)
11
能量转化和贮存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不能创造和消失,但可转变形式 代谢物 CO 2 + H 2 O ATP ADP Pi C - C p 贮存 肌肉收缩 神经传导 合成代谢 吸收与分泌 其他
12
能量转化和贮存 碳水化合物大部分 脂肪,小部分 糖原 机体贮存的脂肪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少量来自蛋白质的转化 长期饥饿状态时:脂肪贮备量消耗最多
13
能量转化和贮存 幼年 成年:主要是蛋白质合成 成年期:体重和自身组织相对稳定 成年以后:随年龄增加,脂肪贮存量 正常人能量贮备特点:
14
人体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生长发育
15
基础代谢 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 Basal metabolism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 kJ / ( m 2 · h) 或 kcal / ( m 2 · h) 定义:
16
基础代谢 影响因素: 体表面积 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年龄 两个高峰 —— 婴幼儿和青春期 性别 女性低于男性 内分泌 eg.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其他因素 温度、劳动强度等等
17
体力活动 能量消耗与劳动强度、时间、熟练程度有关 肌肉活动强度 机体耗氧量 耗氧量最多可达安静时的 10 ~ 20 倍 各种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 15% ~ 30% 体力活动水平 (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PAL )
18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 SDA ) 又称食物的热效应 ( 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 ) 在进食后不久出现, 2 小时后达最高点, 3 ~ 4 小时恢复正常 此额外能量来源于体内营养贮备 对人体是一种损耗而非利益
19
生长发育 新生儿:能量消耗比成人多 2 ~ 3 倍 3 ~ 6 个月婴儿:每日需摄入热能的 15% ~ 23% 用于生长发育 每增加 1g 体内新组织约需 4.78 kcal 能量 孕妇:除供胎儿尚有自身特殊需要 乳母:补偿乳汁分泌,每日约 200 kcal
20
影响能量消耗的其他因素 情绪和精神状态 睡眠、平静思考、紧张、应激 环境的气象条件与机体的热调节 温度、湿度、机体发热
21
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 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定人体在某一时间内向外散失的热量 主要用于肥胖和 内分泌系统功能 障碍等研究
22
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 间接测热法 气体代谢法 双标记水法 标记碳酸氢盐法 生活观察法 心率监测法 能量平衡观察法 能量摄入的调查
23
RQ = VCO 2 / VO 2 碳水化合物: 1.0 蛋白质: 0.8 脂肪: 0.7 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 气体代谢法
24
能量的需要与供给 能量平衡 长期 饥饿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体重 能量消耗 能量代谢 负平衡 儿童生长发育停滞 成人消瘦、工作能力 能量摄入过剩 脂肪堆积 机体负担 肥胖、疾病 摄入消耗
25
能量需要量 Energy requirement 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 FAO / WHO / UNU 定义 : 长期保持良好健康状态 具有良好体型 机体构成和活动水平的个体达到能量平衡 能胜任必要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26
能量需要量 RDA DRIs RNI 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平均需要量 ( EAR ) 推荐摄入量 ( RNI ) 适宜摄入量 ( AI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 UL )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27
能量代谢状况的评价 量的方面 质的方面 评价摄入与消耗是否平衡 观察指标:体重、体质指数等 评价三种供能营养素分配比是否合理
28
能量代谢状况的评价 身高 (cm) - 105 [ 身高 (cm) - 105 ] 0.9 (亚洲国家) 体重 / ( 身高 ) 2 ( kg/m 2 ) 标准体重 体质指数 ( body mass index, BMI )
29
能量代谢状况的评价 WHO : BMI 分级标准 分级 BMI 相关疾病的危险性 体重过低 <18.5 低 ( 但其他疾病危险增加 ) 正常范围 18.5 ~ 24.9 平均水平 肥胖前期 ( 超重 ) 25 ~ 29.9 增加 Ⅰ度肥胖 30 ~ 34.9 中度增加 Ⅱ 度肥胖 35 ~ 39.9 严重增加 Ⅲ 度肥胖 ≥40 极为严重
30
能量代谢状况的评价 WHO :亚太地区 BMI 分级标准 分级 BMI 相关疾病的危险性 体重过低 <18.5 低 ( 但其他疾病危险增加 ) 正常范围 18.5 ~ 22.9 平均水平 肥胖前期 ( 超重 ) 23 ~ 24.9 轻度增加 Ⅰ度肥胖 25 ~ 29.9 中度增加 Ⅱ 度肥胖 ≥30 严重增加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