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诗歌鉴赏 应答模式 2006、12、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诗歌鉴赏 应答模式 2006、12、1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诗歌鉴赏 应答模式 2006、12、15

2 《考试大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类型一:分析“诗眼”型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解答分析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解答分析

4 答题步骤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或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出句中描摹的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5 答 题 示 例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怨。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怨。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6 类型二:分析关键词语型 提问方式 解答分析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7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8 答 题 示 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9 类型三:分析句意型 提问方式 解答分析 答题步骤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
理解或赏析。 提问方式 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解答分析 答题步骤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10 答 题 示 例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 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古代名琴。2、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 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11 类型四: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解答分析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

12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3 答 题 示 例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要点1);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要点2),从而表达出诗人孤寂的心情(要点3)。

14 类型五:分析主旨型 提问方式 ① 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这首诗(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诗(词)中有关句子,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15 诗言志,即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词句子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社会意义相联系。
解答分析 ①分析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答题步骤

16 答 题 示 例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有人说这首诗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试说说这首诗的主旨。 答:揭示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17 类型六: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解答分析 答题步骤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解答分析 一般从以下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答题步骤 ① 总评语言风格(特色) ②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18 答 题 示 例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19 类型七:分析表达技巧型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解答分析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提问变体 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解答分析

20 答题步骤 ①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手法)(总述) ②结合诗句具体内容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技巧(手法)(分述)
③明确此技巧(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1 答 题 示 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情,老树着花无丑枝。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情,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薄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感情。请指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体现的。

22 答 题 示 例 [答] 诗句是“野凫眠岸有闲情,老树着花无丑枝”。 此联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要点1);
野凫本无所谓“闲”或“不闲”,有闲适之意的只能是作者,故两句诗明写自然,暗达人意(要点2); 通过“闲情”的“野凫”和“无丑枝”的“老树”表达出了作者的闲情逸趣和对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赞美之情(要点3)。


Download ppt "诗歌鉴赏 应答模式 2006、12、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