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增强防控意识杜绝院内感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增强防控意识杜绝院内感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增强防控意识杜绝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增强防控意识杜绝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4年

2 医院感染危害 1、增加卫生资源消耗 2、增加病人痛苦 3、增加病人费用 4、增加病死率 5、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提高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防控意识,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3 护理工作在感染防控中的重要性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
护士是治疗、护理操作、消毒灭菌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者,每天的各项操作与感染预防和控制息息相关,特别是由个体独立完成的、夜晚操作是否符合无菌操作程序,在紧急抢救情况下是否所有的操作处置均符合要求等,均关系到医患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如果把关不严,极有可能为感染发生埋下隐患。

4 感染——极易发生在日常操作中 1、护士操作时是否需要戴手套?科室是否配备手卫生清洁及消毒用品?
2、氧气湿化瓶、通气连接管及流量表的用后处置? 3、呼吸机及附件的清洗与消毒?全部还是仅将螺纹管、湿化灌、集水杯部分交由消毒供应中心?仅清洁机器外表面?是否根据说明书对呼吸机内置管路等定期或及时拆卸清洁、消毒? 4、简易呼吸器(急救复苏囊)及附件:(使用前:是否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一次性或可复用?厂家或经销商是否详细告知了可复用的清洗、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科室自行处理还是交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是否拆卸到最低程度?消毒存放有效期?使用过程的有效期?)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防多重或泛耐药医患感染: (1)是否注意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给药时间是根据所用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较适宜的给药间隔时间既可维持血浆中的有效浓度,又不至于发生蓄积中毒。 (2)是否注意抗菌药物的配伍问题:在抗菌药的使用中,合理配伍非常重要,若配伍不当,易引起药理或化学变化,甚至引起细菌耐药。 (3)是否注意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5 感染——极易发生在日常操作中 (1)护理人员掌握防护知识程度不一,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学习职业防护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以致于职业防护不到位。
6、职业暴露防护及暴露后处理: (1)护理人员掌握防护知识程度不一,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学习职业防护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以致于职业防护不到位。 (2)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护理管理者及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护重视不够,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较少,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能力较低;护士缺编问题严重,护士要完成繁重的治疗任务,而忽视了对自身的保护。 (3)防护用具配备不到位。 (4)发生职业暴露后不能正确进行处置。 7、手卫生依从性低。

6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1、2005年12月11日 ,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事件调查直接原因为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未达到基本标准,术中微创手术器械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2、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于半月内发生DIC相继死亡。调查结果,该院新生儿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物流相互交叉,消毒方法不合理,医务人员未按规范进行手卫生。 3、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18人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为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 4、2011年,82岁老太王氏,为治疗胆囊炎住进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不料却在医院感染了肺炎,并因此死亡。经调查,医院违规将传染病患者安排在王氏的邻床,令其感染传染病而死亡,并判决医院赔偿王氏5个子女20余万元。

7 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 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位工作人员都息息相关 感控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情况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8 需要大家了解的内容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手卫生规范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职业危害与防护 我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减少医院感染,我们应该怎么做

9 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在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0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病人家属、医院环境,感染可以散发,也可暴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可得到预防和控制。 内源性感染: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菌群,感染呈散发,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降低感染的风险。

11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12 什么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身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13 医院感染报告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属于医院感染的,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暴发感染需在6小时以内上报,以保证对全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控。

14 手卫生 —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 1、是预防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经济、 最方便、最有效 的措施
2、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15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16 指 甲 1、 指甲是手“工作平台”的一部分 2、人造指甲被证明容易造成细菌定植并引发感染 3、长指甲和人造指甲容易造成手套的破损

17

18 戒 指 戒指下的皮肤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细菌定植,研究发现戒指是携带GNB(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危险因素

19

20

21 手卫生概念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22 手卫生的目的: 去污 防止细菌从家到医院 防止细菌从医院到家庭 防止医院感染

23 洗手设施 规范合理的洗手设施

24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5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1、接触患者前后 2、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3、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 、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6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包括医疗器械) 后

26

27

28 干手措施 × × × × × ×

29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 ≤10cfu/㎝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 ≤5cfu/㎝2

30 医务人员洗手消毒及效果监测

31 外科手消毒及效果监测

32 保证职业安全 防止职业暴露

3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卫生防护 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

34 职业卫生防护 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小心利器刺伤!

35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36 标准预防的内容: 1.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1.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防渗透口罩、护目镜,必要时穿防渗透隔离衣。 3.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5. 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锐气盒,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

37 工作中易被刺伤的情况: 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治疗 抢救、手术后器械清洗

38 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黄色利器盒里。

39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禁止将用后的 注射器随意放置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入锐器盒内 锐器盒应放在使用处

40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1、保持镇静 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3、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 4、同时,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5、用消毒液—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 注: 1、职业暴露后24小时内报感染管理科备案,指导进行预防接种,跟踪随访,以便进一步给予干预治疗! 2、暴露者应于暴露后立即、6周、12周、6个月、12个月进行血液检测!

41 职业暴露后补救措施 乙肝--注射乙肝疫苗或用免疫免疫球蛋白!(时间越早越好,24h内最佳,最迟不超过7天。)
丙肝--没有疫苗,也没有补救措施来预防。不主张用免疫球蛋白。工作中认真落实感控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 艾滋病毒--没有疫苗。可用免疫球蛋白!(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4-6小时内。)

42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43 医疗废物分类 五大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44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45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 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 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6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 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 医用针头、缝合针。 2、 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
刀、手术 锯等。 3、 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7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 质或者被污染的 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胺、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 ——免疫抑制剂。

48 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 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49

50 损伤性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存 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瓿等置于耐刺的锐器盒(或置于耐刺纸盒内,外封扎黄色塑料袋),3/4满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专人回收,密闭运送。 使用后的锐器(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缝合针),至于防渗漏、耐刺的锐器盒内,3/4满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专人回收,密闭运输。

51 感染性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存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废弃的被服,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容量不超过3/4满,双层封扎,专人回收。 一次性输血器、输血袋、采血后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可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层封扎,专人回收。

52 3.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置入黄色塑料袋内,3/4满,双层封扎,专人回收。
4. 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置入黄色塑料袋内,及时封存,专人回收。 5. 各种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废弃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病人胸水、尿液与化学消毒剂消毒稀释后,作用2~4小时,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53 病理性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 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置于加厚有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双层封扎,专人回收,密闭运送。

54 化学性药物收集、运送、暂存 包括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体温计等医疗器具等应当交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55 药物性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 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可和感染性垃圾一起处理,静脉注射液可采用排入下水道的方式处置。
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及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可返还给供应商。

56 我院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要求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两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输液瓶、抗生素空瓶等按生活垃圾收集,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57 我院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要求 三、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贴标签、注明时间、科室、内容 )。
1、用过的棉签、棉球 、手套、敷料等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时封袋,由总务科派人每天上门收集,同时双方进行交接并签名,按规定路线送至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室,48小时内由院外专人收集,运送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焚烧。 2、使用后一次性输液器、配药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分离后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时封袋,由总务科派人每天上门收集,处理方式同上1。 3、废弃的标本、手术切除组织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达3/4封袋,处理方式同上1。 4、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袋置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送血库。 5、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导管、引流袋等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集中封袋,处理方式同上1。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锐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放入黄色利器盒, 达3/4封盖,处理方式同上1。利器盒严禁重复使用。 7、放射科、化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品如: 废弃的过氧乙酸、废弃的汞血压计等放入黄色塑料袋,达3/4封袋,处理方式同上1。

58 我院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要求 强调: 包装袋污染或破损时,必须再加一层清洁的包装袋。 容器(不包括利器盒)必须及时清洗消毒。 利器盒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五、负责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人员应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具体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双方签名、并保存3年。 强调: 包装袋污染或破损时,必须再加一层清洁的包装袋。 容器(不包括利器盒)必须及时清洗消毒。 利器盒 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丢弃损伤性医疗废物。 禁止回套、禁止手取、禁止重复使用。 回收、暂存、登记 专人回收,双方(科室和回收人员)登记签字 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科室和回收人员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本至少保存三年 集中处置 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

59 医院感染有关规定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离院外出。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用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4、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标准预防措施。进出治疗室、换药室应按要求着装,衣帽整齐,加药、注射、换药时应戴口罩、帽子。 5、可循环使用的诊疗器械交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及消毒器具、物品应分类、分柜存放,有效期内使用。 6、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每人次用后清洁、消毒,干燥存放;可循环使用喉镜一人一用一消毒,存放符合要求;可循环使用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吸氧装置、止血带等用后交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一人一用一消毒),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按要求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60 医院感染有关规定 7、严格做到一桌一抹布,一床一巾,用物清洁、干燥,必要时消毒,病人被服清洁无污迹,按要求进行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不在病房走廊清点污被服。 8、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使用,在包装外注明开启时间。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能使用。各种溶媒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碘酒、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使用时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3天。 9、换药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换药时应先处理清洁创口,再处理污染创口。 10、处理污染器材,包括对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病人用过的器材,应先消毒后清洗,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处理应“先消毒后清洗”。

61 11、体温表用后浸泡消毒、冲洗干燥保存。 医院感染有关规定
12、手术室、供应室、ICU等部门应保持室内整洁,每日清洁并进行空气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清洁用具分区使用。 13、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放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14、病房应定期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如遇污染立即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一次,治疗桌(台)、治疗车(盘)、换药车每日使用前后用消毒水擦试,病房、治疗室、办公室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扫把、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重点科室如手术室每台手术前后均要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60分钟。 15、病床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巾,病人床头柜每日用消毒抹布擦洗,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离院,转科或死亡后,所有用物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62 医院感染有关规定 16、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严禁在病室、走廊内清点更换下来的被服。 17、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刀片等锐器立即放入利器盒内,装放3/4满时有效封扎,利器盒不得重复使用。 18、医疗废物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装放3/4满时有效封扎;医用垃圾置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传染性废物用双层黄色袋包装,并注明名称、日期、生产科室,标识明显。收集运送人员与科室负责人员交接,并在《医疗废物出科登记本》上记录并双签名。

63 我院2013年医院感染各部位构成比 2013年,我院共发生医院感染414例次,其中各部位构成比为:

64 呼吸道感染防控要点 1、加强陪护管理,限制病房人员流量,做到物品专人专用。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空气清洁,湿度适宜,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3、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鼻咽部的分泌物和呕吐物等、以防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4、保持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5、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病情允许时应每1~2小时翻身一次,空心掌由下至上扣拍胸背部,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松动、脱落后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6、每日雾化治疗,采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等配置成雾化液,进行气道湿化。如痰液粘稠较多,另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7、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吸痰。 8、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控制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65 泌尿道感染防控要点 1、加强病房管理,限制病房人员流量,保持空气清洁,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3、保持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适当活动,起到机械性冲洗作用。不进行常规的膀胱冲洗。 4、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尿液逆流,保持尿道口清洁,普通引流袋每周更换两次,密闭式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每两周更换一次,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5、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疗程适当,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长期应用抗生素。

66 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要点 1、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要点 、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67 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要点 2、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要点 、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68 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要点 3、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管床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69 多重耐药菌定义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广耐药菌(XDR)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也就是仅对1-2种药物敏感。 泛耐药(PDR)指对所有分类的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超级细菌。

70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防措施与控制流程 1、检验科在病原微生物监测中发现多重耐药菌时,立即电话通知感染管理科和病房,并做好记录。 2、病房得知患者病原微生物为多重耐药菌时,应将患者姓名、多重耐药菌种等信息登记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登记本》上,进行单间隔离或同种耐药菌安置在同一病室并床旁隔离。   3、病房晨会交班时由护士长或科主任提醒管床医师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交班。交班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耐药菌名称、隔离处置措施等。并在长期医嘱上开具“接触隔离”医嘱。患者病原微生物连续监测持续阳性者应重复交班直至解除隔离或出院为止。  4、工作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操作时严格、规范执行手卫生,必要时带手套或穿隔离衣。接触患者及周围环境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5、患者诊疗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或诊疗用物单独使用。  6、患者周边环境每日清洁消毒。  7、患者需要转运外出检查治疗时电话通知检查科室,并对转运工具进行消毒。  8、患者转科时,通知接收科室;转院时在出院记录上注明。  9、患者连续2次报告呈阴性可解除隔离。  10、病人出院、转科后对其房间及床单位实施终末处置。  11、做好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卫生宣教,掌握隔离知识与要求。  12、处置耐药菌感染患者所产生的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装并注明“特殊感染”字样和科室名称。

71 二、限制病人家属探视,如必须探视,每次1-2人,家属应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
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  一、病人应单独安置在隔离病室,必须进行接触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二、限制病人家属探视,如必须探视,每次1-2人,家属应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  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确保无菌操作。  四、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五、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若病人有大便失禁情况,应加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还应戴口罩和防护面罩。并在离开房间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放至黄色垃圾袋中。脱去手套后必须进行手清洗或手消毒。  六、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时,用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七、地面每日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用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拖地。  八、床头柜、床单元、监护仪等物体表面用 mg/L含氯消毒剂擦试。  九、血压计、听诊器不能共用,专人专用,每日保持清洁干净,终未消毒。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 mg/L含氯消毒剂擦试)。  十、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十一、合理使用抗生素。  十二、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十三、病人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装并注明“特殊感染”字样和科室名称。

72 “84”消毒液如何配制 我院现用的三氯泡腾消毒片每片含量为0.65g,有效氯浓度为36-44%,计算方法为:650×40%=260mg,即每片含有效氯260mg,欲配成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可按1升水加入2片,配置出的含有效氯浓度为520mg/L,因氯具有挥发性,大致浓度即为500mg/L;若配置含有效氯2000mg/L时,可按1升水加入8片计算。 不同的规格含量也可按消毒液瓶身配置表数据进行配制。

73 2、病房每日通风换气两次,每次半小时,保持空气新鲜,地面,床旁小桌均用500mg/L含氯消毒夜液进行擦拭消毒。
HIV患者防护及消毒隔离措施 1、对患者进行体液隔离和保护性隔离。 2、病房每日通风换气两次,每次半小时,保持空气新鲜,地面,床旁小桌均用500mg/L含氯消毒夜液进行擦拭消毒。 3、病房要有独立的卫生间,病房内应备有专用清洁用具,每日必须清洁病房。拖把、水桶等都要用热水和去污剂洗净,拖把必须每日清洗,不得移出病房,不要和其他病人的混淆。 病人用过的被服,床单,衣物等布类用品换下后,实行分类处理。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注明“特殊感染”。 5、病人的送检标本放在固定的容器里,容器外不得污染,并有特殊标记,专送检测。标本用过经消毒处理后再弃掉。 6、病房内的垃圾处理: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注明“特殊感染”,与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做好交接。 7、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护理及治疗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并注意手套的完整性,如有破损及时更换。必要时戴防护镜。 8、病人用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物品严格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9、体温计、血压计等最好单独使用,用后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 10、在病人床头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11、如果皮肤被污染,可以用肥皂和水清洗,粘膜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再用消毒液(如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 12、患者出院后病室进行终末消毒: 1)紫外线照射房间 2)床垫应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并日光下晾筛24小时。 3)床单、被服等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注明“特殊感染”。与收集人员做好交接。 4)患者使用过的器具要清洗煮沸和更换。

74 梅毒病人防护与消毒隔离措施 1、对医务人员进行梅毒防治知识的培训,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 2、病人应安置单独房间,同种病人可安置在一个房间。 3、可不戴口罩,但在防止血液溅起污染时,则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4、在患者的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工作中谨防针头刺伤。 5、手有破损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戴清洁手套,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卫生手消毒。 6、采取的血标本应注明隔离标志。 7、接触病人的器具和使用的医疗用品应一人一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先用含氯消毒剂 mg/L浸泡30分钟后,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再进行高压灭菌。 8、每日对病室内的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次,血液沾污室内表面物品时,立即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9、病人应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除患者房间物品外,病人应减少对病区其他物品的接触。 10、患者的床垫用一次性床罩包裹后铺床单使用,避免污染床垫,若血液、体液渗到内层则烧毁。用后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并贴有“梅毒病人被服”标识。 11、病人的粪、尿、血液用含氯消毒剂10000mg/L-20000mg/L混合2h消毒后方可丢弃。 12、、病房内的垃圾处理: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注明“特殊感染”,与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做好交接。 13、患者出院后病室进行终末消毒: 1)紫外线照射房间。 2)病人接触和用过的物品,如:马桶、被褥、床、窗帘、呼叫器、门把手等需进行消毒后方可用于其他病人。 3)床单、被服等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注明“特殊感染”。与收集人员做好交接。 4)患者使用过的器具要清洗煮沸和更换。

75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必须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和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工作。
肺结核患者防护及消毒隔离措施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必须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和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工作。    1、病人单间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并注意口鼻连接处结合紧密,及时更换。    2、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3、使用中的湿化瓶每天更换一次,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分钟后,用灭菌水冲净,晾干备用。体温表使用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监护仪等设备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被分泌物等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晒干。    4、排痰的病人将痰液吐在专用密闭的容器内。病人的痰液、胸水及引流液均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液体1000mL加有效氯2000mg)浸泡6小时倒入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病人出院时,其专用咳痰容器经消毒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严格手卫生制度,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戴手套;    6、严格执行一针一巾一管制度。进入病区的治疗车必须配备速干手消毒剂。物流由洁到污,污染区物品禁止带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7、保持门窗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紫外线空气消毒;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    8、地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地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洁和消毒,拖把严格分区、分室使用,并做好标记。拖把用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备用。物体表面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擦拭2次。地面物体表面、墙壁等被污染时立即采取喷雾消毒。作用30~60min后,清洗处理。    9、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均应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并贴有标识,密闭封存,专人回收。    10、病人出院后的病房应进行严密的终末消毒,空气用流动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

76 减少医院感染,我们应该怎么做?

77 日常应该做到 1、认识感染所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提高感染防控意识,人人参与,杜绝医院感染。
2、加强病房管理,限制病房人员流量,保持空气清洁,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6、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疗程适当,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长期应用抗生素。

78 谢谢


Download ppt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增强防控意识杜绝院内感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