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組員: 洪湘媚 4980S017 盧姵羽 4980S020 林宜蓁 4980S066 劉哲宏 4980S068 指導老師:蔡享翰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組員: 洪湘媚 4980S017 盧姵羽 4980S020 林宜蓁 4980S066 劉哲宏 4980S068 指導老師:蔡享翰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組員: 洪湘媚 4980S017 盧姵羽 4980S020 林宜蓁 4980S066 劉哲宏 4980S068 指導老師:蔡享翰老師
國際金融與匯兌報告 台幣對美元、日圓、人民幣的關係 組員: 洪湘媚 4980S017 盧姵羽 4980S020 林宜蓁 4980S066 劉哲宏 4980S068 指導老師:蔡享翰老師

2 前言 國際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日本和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是臺灣前兩大貿易夥伴,但在2005年後退居二、三名,中國成為台灣進出口貿易第一大地區,2006年進出口貿易國/地區前十名為: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德國、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澳大利亞。2011年對大陸及香港地區出口1240.5億美元(佔總額40.2%),進口452.8億美元,順差達787.7億美元,遠超台其餘主要外貿市場。 貿易輸入夥伴:日本 20.8%,中國大陸 14%,美國 10.4% 貿易輸出夥伴:中國大陸 26.6%, 美國 11.6%,日本 7.1%

3 國際情勢 美國 在就業市場方面,美國2012年3月份失業率為8.2%,較2月份失業率下滑了0.1個百分點。美國失業率雖然下滑,但景氣好轉帶動就業復甦的動能不強,因為美國失業率下滑的部份原因是因為長期失業者放棄謀職,使得被歸類為勞動力的人數減少所致。而在物價方面,2012年3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2.7%,核心通膨為2.3%,通膨壓力尚屬緩和。美國經濟復甦持續,而聯準會(Fed)目前0-0.25%的聯邦基金利率水準將維持至2014年的年底,Fed的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計畫在6月底結束,因此在下半年之前,Fed將不至於推出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措施。

4 國際情勢 日本 日本在2012年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0.3%,核心CPI為-0.6%,比前一個月CPI皆為上揚。而在失業率方面,2012年2月的日本失業率經過季節調整後為4.5%,與前一個月的失業率相較,下滑0.1個百分點。日本2月的求才求職比為75%,高於1月的73%,意味就業市場呈現復甦態勢。有鑑於目前經濟態勢,日本央行採取持續寬鬆政策的機會較高。

5 國際情勢 中國 根據中國統計局公佈數據,在貿易部分,受到歐債問題影響,中國2012年第1季出口4,300億美元,年成長7.6%;進口4,294億美元,成長率為6.9%,累計順差僅有6.7億美元,令人擔心的是兩岸貿易在第1季減少6.7%,此一減幅在中國各主要貿易對象中僅次於義大利,若此一情況未能改善,對台灣貿易表現恐將造成不利影響。

6 國內情勢 受到國際情勢持續混沌不明,美國就業復甦力道緩慢,日本需求趨緩,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目標下修至7.5%,加上歐洲經濟陷入衰退,全球景氣首季正處谷底,均對台灣對外貿易產生負面影響。

7 台幣兌美元間關係 ●策略師:美元今年鐵定升值
對於今年美元走勢,匯市策略師由空翻多,彭博社最新彙整的訪調結果顯示,美元至今年底時估計對其他10國集團(G10)貨幣將升值1%,其中兌歐元與日圓將分別漲到1.30美元與84日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看多還是看空美國經濟前景的策略師,均認為美元後市看漲。

8 美元貶+油價飆=消費者苦 美元進一步貶值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首先是商品價格飆升,特別是油價。如果油價維持在目前水準,不見得會危及經濟復甦的希望,但美元如果走貶而刺激油價衝高,就可能重創消費者。 最近幾個月,隨著經濟展望好轉帶動股市大漲,美元開始一路走跌,對消費者和企業而言,美元貶值其實有利有弊。

9 美元的匯率變化圖

10 美元的匯率變化圖

11 台幣兌人民幣間關係 ●台學者:人民幣問題 台應借勢而為
人民幣議題即是中國大陸與先進國家交峰的重點,無可厚非的,在中國大陸強大的經濟背景下,人民幣長期趨升的格局恐難有太大轉變。這已是眾所皆知的結果,也知道新台幣將會受帶動。

12 人民幣升值預期,帶動熱錢湧入 中國大陸政府對於人民幣的兌換是有限制的。如:外國資金想要大規模投資中國大陸的A股,就需要經過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之核准。

13 “熱錢湧入”將會是台灣最先遇到的衝擊。雖台灣央行向來嚴把關,不輕易放行“炒匯資金”恣意作為。如果外資真以投資股票或房市等資產方法進入台灣,待人民幣升值起動,再伺機而動,將會對台灣淺碟型的金融市場、房市造成嚴重衝擊。

14 中國在兩岸貨幣問題上要走對路 兩幣可以全方位兌換之後,台灣人民可以開立人民幣存款帳戶,可以投資由台灣央行許可之人民幣計價證券,更可以在兩岸間進行匯款。台灣方面多了一個強勢、高報酬的外幣投資管道;大陸方面透過台商在東南亞的經濟活動力,大幅增加了人民幣的區域影響力。兩幣直接清算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之推動,增多了兩岸每年鉅額雙邊貿易的生力軍,更可以發揮強大的推動力。

15 兩岸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對台經濟發展及各產業可能帶來之正負面影響
若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已順利建立完備,則兩岸企業及消費大眾均可透過兩岸之商業銀行互相匯款,完成交易。進一步,兩岸銀行均可從事人民幣及新台幣存款業務時,則民眾利用銀行信用卡及銀聯卡消費,更可以銀行存款帳戶結算。因此兩岸之金融往來及經貿交易量將成倍數快速成長,對於銀行利潤及一般企業、大眾之節約交易成本均有顯著貢獻。

16 人民幣的匯率變化圖

17 人民幣的匯率變化圖

18 台幣兌日圓間關係 日圓,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官方貨幣,於1871年制定。日圓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貨幣符號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4217訂定其標準代號為JPY。

19 日圓貨幣常識 日本的貨幣單位是日圓(即日文中的"圓")。日圓的硬幣有1圓、5圓、10圓、50圓、100圓、500圓六種。日圓的紙幣有1,000圓、2,000圓、5,000圓和1萬圓四種。

20 日本升息, 對日圓JPY兌台幣NTD的影響 「理論」套用在台幣匯兌上, 理論上台幣會貶值。 但現實生活中, 熱錢流動主要是以「開發國家vs開發中國家」或領土區域「亞洲、北美、南美、歐洲」之間交替,因此台幣升貶與亞洲各國貨幣都有同生共死的連動。因此現實生活中NTD與JPN的走勢趨於一致。

21 日圓貶值對亞洲貨幣之影響 部份亞洲地區國家採行固定匯率(又稱聯繫匯率)政策,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其匯率並沒有隨日圓貶值而起舞,不過仍對日圓貶值表達關切。日圓為什麼會貶值?

22 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本身的經濟成長率;強勢成長的經濟有促進升值的傾向。第二個是國際收支,尤其是經常帳;經常帳順差的國家,貨幣傾向升值;反之則傾向貶值。
台幣貶值幅度比日圓還大,所以如今若以「日圓貶值」為台幣貶值的理由顯得十分牽強。雖說這一波貶值是「市場因素」引發的,但台幣過去從不是真正「浮動」,而是「管理浮動」(managed floating);政府的態度仍然舉足輕重。

23 新台幣對日元而言,新台幣對日元貶值,但進口貿易值的成率亦未減少,這是因為世界經濟整體性的影響;日本等都提供了區域內的巨額出口市場,而對大陸出口的增加,己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重大影響因素;另方面,在全球經濟強勁的影響下,新台幣對日元的影響亦有一定的限度。比較更要考量的因素可能是外資對於台灣經濟的判斷,以及兩岸關係穩定的預期,因此,就幣匯率的走勢之因應而言,如何有效控管外資,改革外匯市場,使其匯率減少波動,可能要比政府干預外匯市場的效率還要大。

24 最近1個月日圓對新台幣匯率走勢圖趨勢圖 (最近1個月台幣貶值-1.58%)
最近1個月日圓對新台幣匯率走勢圖趨勢圖 (最近1個月台幣貶值-1.58%)

25 最近3個月日圓日幣對台幣外匯走勢圖趨勢圖 (最近3個月台幣升值6.97%)
最近3個月日圓日幣對台幣外匯走勢圖趨勢圖 (最近3個月台幣升值6.97%)

26 結論 國內各主要研究機構包括中經院、台經院、主計處對我國進口預測,咸以為今年的進出口貿易將明顯成長。因此,我們較不需擔心未來匯率的坡動對國內進出口業的影響。反而比較擔心的是,最近因國際資金對台灣經濟前頂及兩岸關係穩定之樂觀預期,熱錢大量湧入我國股市之後,如果預期落空,是否可能反手大舉將資金匯出,導致我國股匯率巨烈波動,衝擊我國金融產業的穩定。猶記得九七年受亞洲金融危機重創的韓國,在該年底,外匯存底全數耗盡,並且還積欠許多外債,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造成這樣的惡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外資訊素儀出是主要原因之ㄧ。 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外資,並且改革外匯市場,使得匯率波動減緩,不必完全要仰賴央行之外匯市場干預,政府應下工夫解決才是。如此才能夠減緩外資自由進出對於匯率影響,進而增加投資人對股市、匯市投資信心,降低企業主投資台灣的不確定性。

27 參考資料來源

28 謝謝聆聽


Download ppt "組員: 洪湘媚 4980S017 盧姵羽 4980S020 林宜蓁 4980S066 劉哲宏 4980S068 指導老師:蔡享翰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