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疾病 先天畸形 憩室 炎症 溃疡 肿瘤 消化腺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疾病 先天畸形 憩室 炎症 溃疡 肿瘤 消化腺疾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疾病 先天畸形 憩室 炎症 溃疡 肿瘤 消化腺疾病

2 内容: 胃炎 溃疡病 胃癌 食管癌 大肠癌 病毒性肝炎 肝硬变 原发性肝癌 自学内容: 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 胰腺炎、非特异性肠炎

3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 1.急性卡他性胃炎——暴饮暴食 ——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2.腐蚀性胃炎——高浓度酸碱、腐蚀性化学剂
——粘膜坏死、软化溶解 3.急性蜂窝织炎性胃炎——金葡菌等化脓菌 ——弥漫性化脓性炎 4.急性出血性胃炎——服用药物、激素、酗酒 ——粘膜出血、轻度坏死

4 慢性胃炎 1.慢性表浅性胃炎 部位:胃窦部 病变 肉眼:弥漫性、多灶性或局限,粘膜充血水肿伴点状出血或糜烂
镜下:粘膜浅层(粘膜层的上1/3),淋巴、浆细胞浸润为主,上皮坏死脱落

5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6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变: 肉眼(胃镜): 粘膜皱襞变浅,呈细颗粒状 1)灰色; 2)萎缩变薄的粘膜与正常粘膜界清; 3)粘膜下血管分支可见

7 慢性萎缩性胃炎 镜下: 腺上皮萎缩,腺体变小或囊性扩张,淋巴、浆细胞浸润 上皮化生——幽门腺或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
*不全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与癌变关系密切

8 慢性消化性溃疡 chronic peptic ulcer
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 胃—胃小弯、胃窦部;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或后壁

9 慢性消化性溃疡 chronic peptic ulcer
肉眼: 胃— 常为一个、圆或椭圆、Ф<2.5cm;边缘整齐如刀切,底部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呈倾斜形漏斗状 十二指肠— 比胃溃疡小而浅,Ф<1cm

10 慢性消化性溃疡 chronic peptic ulcer
镜下: 溃疡底部4层从内至外为: 1.炎性渗出层:白细胞、纤维素 2.坏死组织层 3.肉芽组织层 4.瘢痕组织层

11 慢性消化性溃疡 chronic peptic ulcer
结局及合并症: 1.愈合 2.幽门狭窄 3.穿孔 4.出血 5.癌变

12 病因 1.胃液的消化作用 正常粘膜的防御屏障作用受损(粘液膜和完整的上皮) 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作用

13 病因 2.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十二指肠溃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液分泌↑↑
胃溃疡:迷走神经功能↓→胃蠕动↓→食物潴留→胃窦G细胞→胃泌素分泌↑↑→胃酸↑

14 病因 3.遗传、血型、HP感染 *急性溃疡 *急性应急性溃疡

15 胃癌 carcinoma of stomach
死亡率:第一、二位 好发年龄:40~60岁 性别:男>女 好发部位:胃窦部沿小弯侧

16 胃癌 carcinoma of stomach
组织发生: 1.胃腺颈部的干细胞 2.肠上皮化生 3.不典型增生

17 早期胃癌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定义:癌组织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 浸润深度 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

18 病变 肉眼 1.隆起型protruded type,Ⅰ型:显著隆起,可呈息肉状

19 病变 肉眼 2.表浅型superficial type,Ⅱ型:较平坦,隆起不显著
表浅隆起型 superficial elevated type,Ⅱa型 表浅平坦型 superficial flat type,Ⅱb型 表浅凹陷型superficial depressed type,Ⅱc型:癌性糜烂

20 病变 肉眼 3.凹陷型excavated type,Ⅲ型:溃疡周边型

21 病变 镜下 管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

22 进展期胃癌 定义: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

23 病变 肉眼 1.息肉型或蕈伞型polypoid or fungating type

24 病变 肉眼 2.溃疡型ulcerative type

25 良、恶性溃疡的肉眼形态鉴别

26 病变 肉眼 3.浸润型infiltrating type
革囊胃linitis plastica:癌组织弥漫浸润时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大部消失,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

27 病变 镜下 1.腺癌 2.髓样癌 3.硬癌 4.粘液癌:印戒细胞、胶样癌

28 扩散途径 1.直接扩散 2.淋巴道转移 3.血道转移 4.种植性转移:Krukenberg瘤

29 食管癌 carcinoma of esophagus

30 食管癌 组织发生 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开始→异型增生→原位癌→癌 好发年龄:>40岁,尤60岁 高发区:河南省林县

31 食管癌 病因 饮食因素:过热过硬、亚硝胺、真菌 环境因素:缺钼 遗传因素

32 食管癌 好发部位:食管中段>下段>上段

33 早期癌 癌组织局限在粘膜和粘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钡餐:食管基本正常或管壁轻度局限性僵硬 镜下:原位癌、粘膜内癌。 组织类型为鳞癌

34 中晚期癌 肉眼: 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 镜下: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腺棘皮癌

35 扩散 1.直接浸润 2.淋巴道转移 3.血道转移

36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无症状或哽噎感 中晚期:吞咽困难→恶病质 浸润生长→穿孔→并发症

37 大肠癌 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好发年龄:老年 好发部位: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

38 大肠癌 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病因: 环境因素:高营养底纤维少消化残渣的饮食 遗传因素:APC基因的丧失或突变

39 病理变化 肉眼: 1.隆起型: 隆起息肉型、盘状型 2.溃疡型: 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 3.浸润型: 环状型 4.胶样型

40 病理变化 组织类型: 1.乳头状腺癌 2.管状腺癌 3.粘液腺癌 4.印戒细胞癌 5.未分化癌 6.腺鳞癌 7.鳞状细胞癌

41 Dukes分期 A期:癌组织限于粘膜层,未穿至肌层,未累及淋巴结。 B期:癌组织已至肌层,或扩延到肠周组织,未累及淋巴结。
C期:已有淋巴结转移。 D期:远隔器官转移。

42 扩散蔓延 局部扩散: 肿瘤浸润至浆膜后,可直接蔓延到邻近器官:膀胱、前列腺、子宫、阴道、腹膜、腹后壁等。可引起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

43 扩散蔓延 淋巴道转移: 病变附近淋巴结(结肠上、旁、下) →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锁骨上淋巴结

44 扩散蔓延 血道转移: 肝、肺、骨等处

45 扩散蔓延 种植性转移: 癌组织穿透浆膜后,可播散至腹腔形成种植性转移 常见部位:膀胱直肠陷窝、直肠子宫陷窝

46 病理与临床联系 右侧结肠癌:右下腹肿块,易破溃、出血或继发感染,有贫血、消瘦等
左侧结肠癌 :易环形狭窄,引起肠梗阻,表现腹痛、腹胀、便秘等。大便次数增多、粘液血便等

47 病理与临床联系 检测血清CEA(癌胚抗原)的意义:
患者血清中CEA水平增高,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故血清中检出CEA不能作为确诊结肠癌的依据,但测定CEA有助于观察癌肿的消长,如切除肿瘤后CEA↓,以后再度上升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48 病毒性肝炎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病因: 传染途径: HAV、HBV、HCV、HDV、HEV、HGV
经口—甲型、戊型; 经血—乙型、丙型、丁型

49 基本病变 变质 肝细胞变性、坏死 ①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②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嗜酸性小体 ③点状坏死 ④溶解坏死

50 基本病变 渗出 炎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少量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51 基本病变 增生 间质反应性增生及肝细胞再生 ①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 ②间质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③肝细胞再生

52 临床病理类型 急性普通型肝炎 黄疸型 无黄疸型 慢性普通型肝炎 慢性持续性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重型肝炎 急性 亚急性

53 急性普通型肝炎 肝细胞广泛变性 水变性->肝窦变窄 ①病变:变性为主,坏死轻微 嗜酸性坏死(嗜酸性小体)
肝细胞广泛变性 水变性->肝窦变窄 嗜酸性变 嗜酸性坏死(嗜酸性小体) 点状坏死,坏死区及汇管区伴炎细胞浸润

54 急性普通型肝炎 ②临床病理联系: 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肝大、肝区疼痛 肝细胞坏死,-->血SGPT ↑,黄疸

55 急性普通型肝炎 ③结局: 痊愈;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56 慢性普通型肝炎 慢迁肝 慢活肝 肉眼 肝体积大,表面光滑 肝体积大,颗粒状,质较硬 镜下 变性坏死轻,界板完整 变性坏死严重,界板破坏-
慢迁肝 慢活肝 肉眼 肝体积大,表面光滑 肝体积大,颗粒状,质较硬 镜下 变性坏死轻,界板完整 变性坏死严重,界板破坏- Kupffer细胞增生, *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 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 肝细胞不规则再生 汇管区纤维增生少 纤维增生明显形成纤维间隔 结局 恢复,慢活肝 肝硬变

57 慢性普通型肝炎 轻度,中度,重度

58 慢性普通型肝炎 *碎片状坏死:肝小叶界板破坏,界板肝细胞灶状坏死、崩解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相互联接的肝细胞坏死带

59 慢性普通型肝炎 毛玻璃样肝细胞

60 急性重型肝炎 爆发型肝炎 起病急,病程短,发展迅速,死亡率高

61 急性重型肝炎 镜下: 肝细胞大片弥漫性坏死, 网状支架塌陷,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小叶内、汇管区大量炎细胞浸润 小叶周边可有胆管增生

62 急性重型肝炎 肉眼: 肝体积缩小,质软,包膜皱缩 切面黄褐色或红色,小叶结构消失,——急性黄(红)色肝萎缩

63 急性重型肝炎 转归:多数短期内死亡,少数发展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死因: 肝性脑病 消化道大出血

64 亚急性重型肝炎 镜下: 肝细胞大片坏死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网状支架塌陷,胶原化,坏死区纤维组织增生 小叶内外炎细胞浸润
小叶周边细小胆管增生,有胆汁淤积

65 亚急性重型肝炎 肉眼: 肝体积缩小,表面皱缩不平,病程长或重者表面可形成大小不等结节 质地较硬,切面坏死区呈土黄色,结节区呈黄绿色。

66 临床病理联系 1 肝肿大、肝区疼痛、压痛 2 血清转氨酶升高 3 黄疸 4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等

67 临床病理联系 5 出血:见于重型肝炎 6 肝性脑病: 肝功能衰竭—肝脏解毒能力↓→血氨升高→神经系统症状

68 发病机理 肝炎发生与人体免疫有关,特别是乙肝与人体对病毒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

69 攻击表面附有病毒抗原的肝细 胞→肝细胞损伤
乙肝病毒(Dane颗粒)→侵入机体→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以“出芽”方式由肝细胞释放入血→在肝细胞膜上留下部分病毒抗原成分→病毒入血→被T、B免疫活性细胞识别,发生免疫应答 致敏T细胞— 细胞免疫 特异性抗体—体液免疫 杀伤肝炎病毒 攻击表面附有病毒抗原的肝细 胞→肝细胞损伤

70

71 肝硬变 定义 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替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以及血液循环途径的改建,使肝脏变形、变硬,形成肝硬变。

72 肝硬变 分类 病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胆汁性,寄生虫性 病变:小结节性,大结节性,混合性,不全分隔性
综合(病因、病变、临床表现):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色素性肝硬变

73 门脉性肝硬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 1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活肝 2 慢性酒精中毒:乙醇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3 营养缺乏:胆碱、蛋氨酸缺乏经脂肪肝后发展为肝硬变 4 毒物中毒:砷、四氯化碳、磷等

74 门脉性肝硬变

75 病理变化 肉眼: 早期—体积正常或略增大 后期—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 表面:颗粒状或小结节状,结节大小一致(φ<0.5cm)。
切面:圆形、椭圆形小结节,结节周围纤维间隔较窄,宽窄较一致。

76 病理变化 镜下 1 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 *假小叶—增生纤维组织将原来的肝小叶分割、包饶成大小不一,圆或脱椭圆形肝细胞团。
2 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坏死

77 病理变化 镜下 3 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出现两个以上中央静脉,假小叶内有时可见汇管区 4 纤维间隔窄,内有炎细胞浸润及小胆管增生

78 结局 早期、中期:相对稳定状态 晚期: 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 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消化道大出血 原发性肝癌

79 临床与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症 正常肝血液循环: 肝A→小叶间A → 肝窦→ 中央V→小叶 门V→小叶间V 下V →肝V

80 形成原因 小叶下V和肝内门静脉分支受压(窦后阻塞) 肝A与门静脉之间异常吻合支 窦周纤维化使肝窦闭塞,中央A玻璃样变
肝内血管网减少→门静脉血回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

81 门静脉高压所属器官静脉回流受阻 脾肿大 胃肠淤血、水肿 腹水—晚期肝硬变的重要表现之一 侧枝循环形成

82 门静脉高压所属器官静脉回流受阻 腹水形成机制 门脉高压肠及肠系膜淤血水肿cap内压力, 血管壁通透性   水分、血浆蛋白漏出
肝细胞受损 合成白蛋白+消化不良 低蛋白血症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肝灭活作用 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破坏 水钠潴留 肝窦内压力 液体自窦壁内漏出 部分自肝被膜漏入腹腔

83 门静脉高压所属器官静脉回流受阻 侧枝循环形成 食道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变常见死因之一 脐周静脉丛曲张→海蛇头现象
直肠静脉丛曲张→痔拴形成→破裂,发生便血

84 临床病理联系 2.肝功能不全——肝实质反复破坏的结果 )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 )出血倾向 )白蛋白合成减少→低蛋白血症, 白/球比例倒置
)黄胆: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其毛细胆管胆栓形成所致 )肝性脑病:常见死因

85 坏死后性肝硬变 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1 肝炎病毒感染:由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发展而来 2 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

86 病理变化 肉眼: 体积缩小(左叶明显)重量减轻,质地变硬 表面:结节较大,φ=0.5-1cm,且大小不一 纤维间隔较宽,且宽窄不一

87 病理变化 镜下:假小叶形成 假小叶大小相差悬殊,大的假小叶内可见到完整的肝小叶
纤维间隔较宽,宽窄不一,其中炎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比门脉性明显

88 临床联系 病程短,肝功能障碍明显,癌变率高 门脉性者,门脉高压现象明显

89 原发性肝癌

90 病因 1 肝硬变: 2 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反复损伤、再生,经异型性增生→癌变 肝癌合并肝硬变的类型:坏死性>门脉性
肝癌病例HBsAg阳性率高 肝炎病毒→肝炎→肝硬变→肝癌

91 病因 3 化学致癌物: 黄曲霉素,亚硝胺类 4 寄生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感染和在胆管内寄居刺激胆管上皮增生→胆管上皮癌

92 病理变化 1 早期肝癌 定义 大体 瘤体直径在3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的原发性肝癌
球形或分叶状,灰白色质较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均匀一致,无坏死出血

93 病理变化 2 晚期肝癌 肝体积明显增大,癌组织可局限于肝的一叶,也可弥漫于全肝,并大多合并肝硬变

94 病理变化 2 晚期肝癌 大体 1)巨块型:较少合并肝硬变 2)多结节型:最常见。多合并明显的肝硬变。
3)弥漫型:少见,常发生在肝硬变基础上。

95 病理变化 2 晚期肝癌 镜下 1)肝细胞癌: 2)胆管上皮癌: 3)混合细胞性肝癌: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上皮癌两种结构

96 扩散 肝内蔓延 肝内转移:沿肝内门静脉分支播散→肝内转移结节 肝外转移:淋巴结转移-肝门淋巴结、上腹部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
血道转移-沿肝静脉→肺、骨、肾上腺、脑等 种植性转移-腹膜、卵巢表面

97 临床病理联系 肝区疼痛:肝肿大→肝包膜紧张 黄胆:癌组织压迫,侵入胆管或肝细胞胆量破坏 门脉高压:肝癌合并肝硬变。


Download ppt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疾病 先天畸形 憩室 炎症 溃疡 肿瘤 消化腺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