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复习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潮流 灵石中学 易吉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复习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潮流 灵石中学 易吉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复习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潮流 灵石中学 易吉华

2 提高记忆效益的方法 1. 理解教材内容是关键,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类。
2. 要善于把多字的知识点精简为几个关键词,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住关键点,考试时候再根据关键字进行拓展和应用。 3. 列表,进行知识联系和对比。 4. 辅以适当的练习,但不宜边练习边看书。

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会考标准 1. 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a,b) 2. 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b,b)
3.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 (a,a)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a,b) 5.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c,d) 6.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a,b) a—识记 b—理解 c—分析 d—综合

4 练1、下列是近代中国人的著述或创办的报刊,其主张不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前进方向的是
A. B. C. D. 练2、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中“长技”是指西方的 A、礼仪 B、文学 C、制度 D、科技 练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的作者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他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5 练4:概括以下维新思想主张的具体内容,并简要指出维新派的共同主张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东西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 一国之政法也。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上以制其下而不能不奉之,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 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 综万汇之本原,考动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 康有为:主张中西结合,实行君主立宪。 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大胆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纲常。 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共同点:君主立宪(政);发展工商业(经);提倡西学(文)。

6 练4:概括以下维新思想主张的具体内容,并简要指出维新派的共同主张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影响: 政治: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爱国运动; 思想: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社会: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

7 练5、变式训练 材料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1)材料作者是谁?写于什么运动期间?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2010会考)由材料中你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批判了封建礼教 B.倡导了民主共和 C.提倡了科学精神 D.宣传了社会主义 (3)结合所学,说说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其他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

8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化: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政治: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材料二: 材料三:1919年《大公报》报道:……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爱情就离婚。 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化: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政治: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社会: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材料四:“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材料五: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出,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文化运动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9 材料六:“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3)材料五体现这场文化运动有何局限性? 局限性:对中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肯定的倾向,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10 练6、(2011会考)革命党人朱执信于1906年在《民报》上发表了 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和学说的文章,该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共产党宣言》 练7、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 康有为是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的人 B.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C. 李大钊发表过《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两篇文章,讴歌十月革命 D. 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 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11 根据本表,你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时间 阶级阶层 学习内容 代表人物 观点主张 目的 活动 影响 19世纪40-50年代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 直接:抵制侵略;根本:维护封建统治 魏源 19世纪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救亡图存;建立民主共和国 20世纪前期 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等 李大钊 根据本表,你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器物 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 思想启蒙 戊戌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废科举,倡西学 制度 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宣传进化论 制度 辛亥革命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 民主共和;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三提倡、三反对) 新文化运动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 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

12 练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1)最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的中国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 (2) “在社会上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作者与该事件有何关系?(1分) (3)“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后,中国人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2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在知道不足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2分)反映出近代中国人怎样的精神?(2分)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可以怎样解读这一历程?(3分)

13 参考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戊戌变法。(1分)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之一。(1分) (3)民主、科学。(2分)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2分) (4)历程: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或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前赴后继,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2分) 精神:肩负家国命运,不断探索真理、与时俱进。(2分) 文明史观:体现了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1分) 全球史观:西学东渐,文明的冲突与交融;体现近代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1分) 近代化史观:推动中国社会走向民主、平等、科学。(1分)

14 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弗兰西斯·培根 ( )

15 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一个和历史学习有关的群:

16 1、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 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2、(2011会考)19世纪末,“天演”、“物竞”、“天择”、 “淘汰”等术语在中国流传并渐成爱国志士的口头禅。与这 些术语的出现密切相关的近代思想家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陈独秀

17 3、维新变法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
A.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B.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 D.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 4、(2008会考)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 (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A.民主、科学 B.人文、浪漫 C.科学、理性 D.民主、法制

18 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 前赴后继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中国向何处去?(救亡图存) 向西方学习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马克思主义传播 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 前赴后继


Download ppt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复习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潮流 灵石中学 易吉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