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佛教哲学略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佛教哲学略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佛教哲学略史

2 第一章 佛教哲学大略 基本参考书: 黄心川著《印度佛教哲学》 梁漱溟《印度哲学概论》见《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1961年,吕瀓先生受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委托,举办了一次为期五年的佛学班,该班的讲稿之一就是《印度佛学源流略讲》讲解很详细,是学习佛教哲学的参考书。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先生的《佛教哲学》解释了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命题,是学习佛教哲学的很好的入门参考书。 熊十力《佛教名相通释》可以看看。 任继愈主编的《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

3 第一章 印度佛教哲学略史 第一节 创始人 悉达多·乔答摩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年-前486年。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城),今天的尼泊尔南部。
第一章 印度佛教哲学略史 第一节 创始人 悉达多·乔答摩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年-前486年。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城),今天的尼泊尔南部。 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由姨母养大。妻子觉善王女儿耶输陀罗,儿子罗睺罗。 释迦是种姓名;牟尼是尊称合起来是“释迦族的圣人”

4 29岁离开家庭 六年苦行 35岁开悟 传法45年,80岁涅槃

5 悉达多降生人间

6 阿私陀太子占相

7 举世无上的宫殿

8 六年苦行修道

9 菩提树下成道

10 佛陀初转法轮

11 佛陀弟子千余人

12 菩提树下涅磐

13 第二节 佛学、史料和分期 指包括教主、教义和教徒组织、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 三宝:佛、法、僧

14 史料。 巴利文体系:前3-2世纪传入缅甸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我国云南、巴基斯坦。属于小乘上座部。 汉语体系:公元前后中国西域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国家。大藏经(971-1923)年间有17次刻本。 藏语体系:我国藏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和尼泊尔、锡金、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和印度北部等地。

15 分期:原始佛教哲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前4世纪中叶);部派佛教哲学时期(前4世纪中叶-公元一世纪中叶);大乘佛教哲学时期(公元一世纪中叶-公元七世纪)密教时期(7-12世纪)。

16 第三节 原始佛教哲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前4世纪中叶
第三节 原始佛教哲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前4世纪中叶 原始佛学时期是指佛本人及其三四代后所传承的学说历史时期。 公元前530年-前370年 主要依据是经和律

17 经 北传叫做阿含,南传叫做“尼柯耶”。 主要的四部是: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
律的基本内容是戒条,后来附上缘起故事的广释、诸事及附注,共有三部分。

18 经的形式 以“偈颂”为中心,附带着有了“缘起”,随之又发展了阿毗达磨。 阿毗达磨:对法,对 “偈颂”的解释。 (1)议论。对佛说进行解释。
(2)本母。提示全文要点。 (3)抉择。一般由一到十排列。

19 佛灭度之后,有一次佛说的结集。主持人是迦叶。一个人背诵,大家审定。
长阿含:篇幅大,针对六师外道。 中阿含:大小适中,便于深入学习。 杂阿含:讲禅定。主要对内。 增一阿含:广泛宣传。

20 原始佛学要点: 初转法轮:法轮是比喻,印度传说。 1、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身口意),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2、四谛:
染(苦集) 净(灭道) 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苦已明;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

21 3、五蕴

22 4、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取-有-生-老死

23 5、三相或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24 第四节 部派佛学(前370-150) 从戒律到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歧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

25 大众部的基本思想 1、佛“一说”,而不是“分别说” 2、心性本净——境界净;非本来净和本来染。

26 大小乘 1、佛和阿罗汉 2、概念实在和法性皆空 3、出家和在家,个人自了还是救世普渡

27 第五节 初期大乘佛学(50-400) 般若类经典:性空幻有 《宝集经》类:根本中道正观 《华严经》类:三界唯心;华严世界;众生均可成佛。
《法华经》:譬喻化城;会三归一。

28 第六节 中期大乘佛学(5-6世纪) 涅槃经类: 法身、化身、报身、应身 一阐提皆可成佛 佛性如来藏

29 胜鬗经类:自性清净心 唯识类经典: 八识;色、受、想、行、识、末那、阿赖耶识 三自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

30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略史

31 汉皇帝 -以司马迁的《史记》和《汉书》和《后汉书》为根据。
高祖-孝惠-孝文-孝景-孝武-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光武-显宗孝明帝-肃宗孝章帝-孝和、孝殇帝-孝安帝-孝顺、孝冲、孝质帝-孝桓帝-孝灵帝-孝献帝

32 汉代中国思想界 三种思潮:

33 第一节 汉代佛学 参考资料: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2、1961年,吕瀓《中国佛教哲学源流略讲》 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4、【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 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史》、《佛教哲学》 6、赖永海:《中国佛性论》

34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可参考《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略。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特点

35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之一 永平求法。 汉明帝永平年中,遣使往西域求法,是为我国向所公认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东汉末年牟子作《理惑论》对此有所说明: 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四十二章经》)

36 二、汉代佛学的总特征: 佛教、佛法与佛学 (一)戒定慧三学初具规模,宗教特征较为明显;(二)主要由西域传入,具有一定的城市化特征;(三)儒释道的思想格局初步显现。

37 《劝善经》

38 戒定慧三学初具规模 格义学阶段:格义就是量度(格)经文、正名义理,也就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概念、词汇和观念来比附和说明印度佛教经典及其思想,由此形成格义式哲学。汉-三国-两晋均是如此。 佛陀祭祀——佛即帝王、神仙; 戒律:沙门二百五十戒,剃头发、披赤布等等; 禅定方面:等同于守一和清净无为。强调不净观(观)和持息念(止)。安般守意:用数念气息出入的方法守持意念、专心一境,从而达到宁静的境界。 慧学和理论方面:神灵不灭、因果报应、去欲去奢、仁慈好施等。

39 城市化特征 主要由西域传入;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土,流行于民间;集中在洛阳等城市;上流社会兼及佛教朝廷下层官员形成了一个居士群体,文人学士偶尔涉及,总体上处于被讥毁的状态。

40 儒释道关系 释与道: (1)三界概念。欲界是指受欲望支配的生物的住处,有六道;色界有光无重量的物质身体的生命的世界;无色界是既无欲望有无形体的生存者居住的住所。 (2)承负说。祖宗善恶行为引起的后果由子孙承担。 (3)老子出生九龙吐水的瑞相说。

41 儒释关系 儒释关系: (1)经典教条问题; (2)夷夏之辨; (3)礼的经与权变; (4)因果报应和轮回。

42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

43 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 格义学: 所谓格义就是量度经文,正明义理,也就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概念、词汇和观念来比附和解释印度佛教经典及其思想,由此也就形成了格义佛教哲学,后面所讲则是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

44 六家七宗: 本无宗——道安。性空宗义。 本无异宗——竺法深、竺法汰。心、境二本无,本体空无、静寂。
即色——支道林,色不自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色即是空。 识含——于法开。三界为梦,是惑识;觉则以空为真。 幻化——道一。神不空,俗谛为幻化。 心无——支愍度。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缘会——色空。

45 (二)后期的慧远和僧肇

46 慧远哲学 法性实在论 三报论和沙门不敬王者论 念佛禅

47 人的时间性存在及其超越。《存在与时间》、《金刚经》马克思。
僧肇哲学 一、不真空论 二、物不迁论 人的时间性存在及其超越。《存在与时间》、《金刚经》马克思。 三、般若无知论

48 4、形成了三论学、涅槃学、毗昙学、成实学、地论学、律学、禅学。
(三)南北朝佛教哲学 4、形成了三论学、涅槃学、毗昙学、成实学、地论学、律学、禅学。 5、中国著述蓬勃发展。 1、政治化进程加快。 2、外国人来华和外出求法运动蓬勃发展。 3、佛经的全面翻译。

49 第三节 隋唐佛学

50 一、三论宗 传承:文殊师利菩萨——鸠摩罗什:道生一系;僧肇——吉藏(549-623)
所宗印度经典:龙树(3-4世纪)著:《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 基本理论:二谛八不中道说。

51 二、净土宗 传承:汉魏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两晋时期流行于社会。慧远在唐宋被奉为中国净土宗初祖。昙鸾对净土宗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创宗者为唐代僧人道绰和善导。十二世纪末,日本僧人源空创立日本净土宗。 经典:三经一论:《阿弥托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论》《往生论》 理论:他力易行道;观想念佛到口念。

52 三、天台宗 传承:龙树-慧思、慧文-智顗-灌顶-鉴真-湛然。 一心三观 止观 性具说 一念三千

53 四、唯识宗 传承:世亲、护法等——玄奘-窥基。 经典:世亲:《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要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万法唯识 转识成智

54 五、华严宗 传承:智俨(公元602-668)、法藏(贤首)(公元643-712) 圆融无碍。

55 六、禅宗 心性论 禅修论


Download ppt "佛教哲学略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