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杀菌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杀菌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杀菌剂

2 第一节 引 言 杀菌剂的定义: 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类菌 质体、螺旋质体、病毒和立克次氏体)具有抑制和毒
杀作用的化学物质。 主要特点:杀菌、抑菌、提高作物抗病力。

3 杀菌剂发展简史 传统保护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 80年代内吸性 产品不断推出,以 及内吸性杀菌剂和传 统保护性杀菌剂的复配 在生产是集中使用
70年代商品化内吸性 杀菌剂问世,随后 在农业上广泛 运用 1882年以前为 无机铜、无机 硫化合物使 用时期 1882年发现波尔 多液防治葡萄 霜霉病的 效果 1888年 福尔马林 杀菌作用的发现 1913年 有机汞 杀菌剂的出现 1952年有机硫 杀菌剂克菌单 出现 1942年 有机硫代森 类杀菌剂的出现 1934年福 美双不含金属 有机杀菌剂出现 60年代中后期有机汞、 有机砷杀菌剂的禁 用及农用抗生素 的发展 传统保护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

4 第二节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及作用原理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栽培管理 田间卫生 抗病育种 综合治理(IPM) 植物病害 策略

5 第二节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及作用原理 植物病害化学 防治原理 化学保护:预防为主
化学免疫:利用化学物质使植物产生抗病性。是生物固有的周体抗病能力,可以遗传。 新观点:植物抗病性的出现,是植物细胞内潜在的抗性基因的表达结果。 化学治疗:渗透内吸、选择性农药 a.局部化学治疗:外科治疗 b.表面化学治疗:白粉病 c.内部化学治疗:内吸作用

6 第二节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及作用原理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杀菌作用:含铜、汞重金属无机杀菌剂 抑菌作用:内吸性的有机杀菌剂
增强植物的抗病力:新型杀菌剂

7 第三节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生物的生命活动 结构(细胞 壁、细胞膜 及细胞器等) 物质循环(蛋白质、脂肪、糖) 能量循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Add Your Text 结构(细胞 壁、细胞膜 及细胞器等) 物质循环(蛋白质、脂肪、糖) 能量循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自身调节

8 第三节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1、对细胞壁的影响 2、对细胞膜的影响 5、对氧化磷酸化的 1、对脂质氧化的影响 2、对乙酰辅酶A形成 的影响
杀菌剂对细胞 结构的破坏 杀菌剂对病菌 能量生成的影响 杀菌剂对合成代谢 (生物合成)的影响 1、对细胞壁的影响 2、对细胞膜的影响 3、对线粒体、核糖体、 纺锤体等细胞器的 影响 5、对氧化磷酸化的 1、对脂质氧化的影响 2、对乙酰辅酶A形成 的影响 3、对三羧酸循环的 4、对呼吸链的影响 2、对蛋白质合成 和功能的影响 1、对菌体核酸合成

9 一 杀菌剂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对细胞壁的影响 对细胞膜的影响 对线粒体、核糖体、纺锤体 等细胞器的影响 苯来特等抑制几丁质 合成酶
有机硫杀菌剂:疏水键、金属桥结合 重金属:-SH基;甾醇抑制剂 对细胞膜的影响 对线粒体、核糖体、纺锤体 等细胞器的影响 有丝分裂(苯丙咪唑类, 如多菌灵) 蛋白质合成

10 二 杀菌剂对病菌能量生成的影响 例如对三羧酸循环的影响

11 三 抑制或干扰病菌的生物合成 1.苯莱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 类杀菌剂: “掺假的核酸” 2.许多抗生素如放线菌素D: RNA聚合酶
杀菌剂对核酸合成 和功能的影响 春雷霉素:核糖体40S或30S的 小亚基结合 杀菌剂对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影响

12 第四节 杀菌剂使用技术

13 第四节 杀菌剂使用技术 种子处理法:浸种、拌种、种衣法(种衣剂含粘结剂) 土壤处理法:浇灌法、沟施法、撒布法、注射法
叶面喷酒:田间喷药,防气流传播病害,发展速率较 快的病害

14 第五节 杀菌剂的种类 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 现代 选择 性杀 菌剂 铜制剂 无机硫杀菌剂 有机硫杀菌剂 有机胂杀菌剂
芳烃类和其他保护性杀菌剂 苯基酰胺类 现代 选择 性杀 菌剂 二甲酰亚胺类 有机磷杀菌剂 苯并咪唑类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噻唑类 羧酰替苯胺类 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苯吡咯类

15 铜制剂 1 波尔多液(即碱式硫酸铜) 分子式 CuSO4·xCu(OH)2y·Ca(OH)2·zH2O 天蓝色胶状悬液,碱性,对金属有腐蚀。
杀菌谱广,对霜疫霉菌特效。 对茄科、白菜、葡萄、桃、李等易产生药害。 石灰乳液 + 硫酸铜液,现用现配。 性质 使用 药害 配制

16 波尔多液(1882年) 杀菌剂的巨大作用 喷洒波尔多液 未喷洒波尔多液 植物病理学家是拿着喷雾 器的植物学工作者。 P. Millardet

17 无机硫杀菌剂 硫 磺 石 硫 合 剂 有效成分 元素硫——S 防治白粉病 (杀螨,杀虫) 生物活性 有效成分 性质 使用 药害 配制 特点
现用现配 多硫化钙 CaS·Sx 褐色,臭蛋味,碱性,易被氧化 白粉病、锈病、炭疽病 幼嫩组织 石灰:硫磺:水=1:2:13,石灰乳液 ---煮沸---加硫磺粉—煮45分钟

18 代森锰锌 福美双 有机硫杀菌剂 1.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化学名称 代森锰和锌离子的配位化合物 广谱,真菌性叶部病害 用 途 剂 型
80%可湿性粉剂 福美双 化学名称 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 用 途 蔬菜类苗期立枯和猝倒病 剂 型 80%可湿性粉剂

19 有机硫杀菌剂 克菌丹 2、三氯甲硫基 (Cl3CS--) 灭菌丹 3、氨基磺酸类 敌可松:烟草黑胫病

20 有机胂杀菌剂 特点:对丝核菌病害特效, 砷原子:-SH,解偶联。在人、畜体内累积,破坏土 壤,使用受限。 组成:福美双40%、福美锌20%、
福美甲胂20%的混剂。 使用: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

21 使用:重要的拌种剂和土壤消毒剂,防治小 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黑粉病。
芳烃类和其他保护性杀菌剂 1.芳烃类保护性杀菌剂(如:五氯硝基苯) 使用:重要的拌种剂和土壤消毒剂,防治小 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黑粉病。 2.取代苯类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 使用:杀菌谱广,花卉、林木上用。 注意:慢性毒性,致突变。

22 二甲酰亚胺类 扑海因:又名异菌脲、异菌咪 广谱性触杀型杀菌剂,可以防治对苯井咪哇类内吸杀菌 剂有抗性的菌种,也可防治一些通常难以控制的菌种。
纯品为白色结晶。常见商品粉剂为浅黄色粉末,悬浮剂 为奶油色浆糊状物。高效低毒,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 对蜜蜂无毒,尤其适合在蔬菜作物上应用。 主要剂型 50%可湿性粉剂,25%悬浮剂

23 二甲酰亚胺类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1. 防治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在定植后10天或发病初期,亩用50%
  1. 防治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在定植后10天或发病初期,亩用50% 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每隔10-14天喷药1次,连续喷洒 2-3次。   2. 防治黄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 水5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喷洒1次,共喷1一3次。   3. 防治黄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 80-10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喷洒1次,共喷2次。   4. 防治蚕豆赤斑病、韭菜灰霉病,亩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 75公斤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 防治莴苣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50公斤,于发病初 期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24 二甲酰亚胺类 速克灵:低毒、高效杀菌剂。原粉为白色或浅棕色结晶,几乎不溶于
水,易溶于丙酮、二甲苯等,微溶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 下不稳定。制剂为浅棕色粉末,除碱性物质外,可与其他大多数农药混用, 常温下可贮存2年以上。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 主要剂型: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速克灵能使病菌菌体破裂死亡,防止早期病斑形 成,起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黄瓜、西红柿、菜豆、韭菜等多种蔬 菜的灰霉病、菌核病等,一般于发病初开始用药,间隔7-10天喷雾1次,共 喷l-2次。

25 有机磷杀菌剂 特点:药效高、广谱、易分解、无残留。 1、硫代磷酸酯类 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净:内吸性、防稻瘟病 2、磷酰胺类
三唑磷胺(威菌磷):防白粉病(兼杀虫杀螨)、某些苹 果品种易产生药害 3、金属有机磷类 乙磷铝(疫霉灵):双向传导、防霜霉菌、疫霉菌;作用 方式尚有争议

26 苯并咪唑类 多菌灵:广谱内吸、向顶输导、易产生抗药性 甲基托布津:与多菌灵相似,防治葡萄孢菌、镰刀菌、青 霉菌、丝核菌
噻菌灵:结构和生物活性与多菌灵相似 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

27 羧酰替苯胺类 如:萎锈灵和氧化萎锈灵 是禾谷类锈病、黑穗病和丝核病的种子处理剂 和土壤消毒剂。 作用位点(选择性高): 琥珀酸---(非血红铁硫蛋白)--辅酶Q

28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向顶传导性 抗药性产生相对较慢 药效期长,一般3-6周 甾醇抑制 剂的特点 杀菌谱广 高效,用量低 三唑酮
1 粉锈宁(三唑酮) 特点: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易传导 使用:防白粉病、锈病、黑穗病。 2 抑霉力、咪鲜安、烯唑醇、丙环唑、十三吗啉 三唑酮

29 羧酰替苯胺类 双向传导,以向顶输导为主 特 点 药效高、持效期长 水溶性高,达7.4g/L 对鞭毛菌引致的病害有特效
霜霉目真菌专用药剂: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 抗性严重,作用位点单一,位点易突变 1 瑞毒霉(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WP) 使用:防霜霉菌、疫霉菌引起的猝倒病 特点:吸收传导快;持效期长;易产生抗性 2 恶霜灵(杀毒矾) 与瑞毒霉相似。

30 羧酰替苯胺类 环酰 菌胺 呋吡 菌胺 拜耳,保护性杀菌剂,环境相容性良好,对授粉昆虫和 动物无毒,葡萄、柑桔、桃树、草莓、蔬菜等各种灰霉
病和念珠菌病害有效,无交互抗性, g/hm2 环酰 菌胺 呋吡 菌胺 日本住友,吡唑酰胺类,抑制真菌线粒体琥珀酸氧化作用, 避免立枯丝核菌菌丝体分离,对真菌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 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作用无影响,预防治疗效果,担子菌 纲病菌,水稻纹枯病,Limber, g/hm2

31 羧酰替苯胺类 噻唑 菌胺 硅噻菌胺 氰菌胺 住友:双氯氰菌胺,安万特:氟酰菌胺, 其 捷利康:环啶菌胺,三井化学:penthiopyrad
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抑制马铃薯晚疫端正菌菌丝体生长 和孢子形成,防治卵菌纲病害,Guardian (25%WP)上市, g/hm2 孟山都生产,可能是ATP抑制剂,保护活性,残效期长, 种子处理防小麦全蚀病,5-40g/100kg 硅噻菌胺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巴斯夫公司联合研制,具内吸性,黑色 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对稻瘟病特效,持效期长, g/hm2 氰菌胺 住友:双氯氰菌胺,安万特:氟酰菌胺, 捷利康:环啶菌胺,三井化学:penthiopyrad

32 异恶唑类、取代脲类内吸杀菌剂 恶霉灵:可于多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混合使用. (1)英文通用名:hymexazol
(2)商品名称:绿亨一号、土菌消、土菌克、绿佳宝、百禾源恶霉灵。 (3)剂型:8%、15%、30%水剂,15%、70%、95%、96%、99%可湿性粉剂。 (4)特性与作用:内吸性杀菌剂,具有内吸和传导作用,同时又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对各种植物土传病害:腐霉菌、苗腐菌、镰刀菌、丝核菌、根壳菌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土传病害的克星。是安全、低毒、无残留的环保杀菌剂。 在土壤中能与土壤中的铁、铝离子结合,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在根系中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2种糖苷,有提高作物生理活性、促进根的分蘖、增加根毛数量和植株生长的功效。

33 异恶唑类、取代脲类内吸杀菌剂 (5)使用方法
①苗床消毒 对蔬菜、棉花、烟草、花卉、林业苗木等的苗床,在播种前,用 倍96%恶霉灵(或1000倍30%百禾源恶霉灵)细致喷洒苗床土壤,每平方米喷洒药液3克,可预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②蔬菜、粮食、花生、烟草、药材等作物幼苗定植时或秧苗生长期,用 倍96%恶霉灵(或1000倍30%百禾源恶霉灵)喷洒,间隔7天再喷1次,不但可预防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疫病、黄萎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可促进秧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增强对低温、霜冻、干旱、涝渍、药害、肥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抗御性能。 (6)注意事项 使用时须遵守农药使用防护规则。用于拌种时,要严格掌握 药剂用量,拌后随即晾干,不可闷种,防止出现药害。

3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正在开发 1996年 1969年 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 苯氧菌胺,啶氧菌酯,唑菌 胺酯,氟嘧菌酯,烯肟菌酯
Mugikek等发 现strobilurin A杀菌活性 8个品种商品化 烯肟菌酯, 二甲苯氧菌胺, 肟醚菌胺 1969年 首例上市,

35 烯肟菌酯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沈阳化工院1997年研发合成,国内第1个商品化品种,2002年临时登记,申请美国、日本、欧洲专利
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及半知菌 黄瓜、葡萄霜霉病、番茄、马铃薯晚疫病、小麦白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 g/hm2

36 嘧菌酯:azoxystrobin,捷利康(先正达)公司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嘧菌酯:azoxystrobin,捷利康(先正达)公司 第1个登记注册的Strobilurins杀菌剂(ICI-A5504),商品名:Abound, Amistar,安灭达等 1981年发现,1996年商品化 广谱,几乎对所有真菌纲病害有效,保护、治疗、铲除、内吸和渗透作用,对多种杀菌剂抗性株系有效 易产生抗性,如醚菌酯使用1年后即有抗性报道

37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阻断了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阻止细胞ATP合成,抑制线粒体呼吸 发展前景:开发后4年内即成为世界上销售最好的杀菌剂品种 嘧菌酯:1999,2.95亿美元, 2002,4.72亿美元 肟菌酯,2000,0.45亿欧元

38 醚菌酯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销售量4.08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市场比例一直上升 2002年 2000年 销售量1000万欧元
1996年 4.51亿欧元,该类杀菌剂占法国、 德国、英国谷物杀菌剂占49%,比 1999年提高5个百分点 销售量1000万欧元 (1250万美元) 销售量4.08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市场比例一直上升 醚菌酯

39 无杀菌毒性植物保护药剂 1、定义:药剂喷到植物上,在能起到防病效果的浓度下,对病 菌本身却没有毒性或几乎没有毒性。 2、作用方式:
(1)直接作用于病菌或干扰病菌致病的关键因素,影响致病力 (2) 使植物提高抗病能力 3、特点 (1)选择性高,对非靶标生物安全(2)药效持久(诱导获得抗病性) (3)不易产生抗药性

40 无杀菌毒性植物保护药剂 1、影响病菌的致病力 (1)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2)角质酶抑制剂 (3)有效霉素:阻碍穿透或扩展
(1)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2)角质酶抑制剂 (3)有效霉素:阻碍穿透或扩展 (4)抑制或钝化病菌产生的毒素 2、调节(激活)寄主植物抗病性的类型 (1)植物保护活化剂CGA245704 特点:模拟天然信息素,引发保护机理。 使用:发病初期使用,防霜霉 (2)噻瘟唑:防稻瘟病,使植物产生抑菌物质

41 适于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及叶面喷洒,对鞭毛菌亚门病原菌
氨基甲酸酯类、甲氧基吗啉类 等其他类杀菌剂 普力克:又名丙酰胺、霜霉威 适于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及叶面喷洒,对鞭毛菌亚门病原菌 如腐霉属、疫霉属和霜霉属菌有特效,并对作物有刺激生长效应, 用于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及霜霉病。制剂为72.2%水剂等。   用66.5%普力克水剂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疫病,于播前或播 后及移栽前,苗床浇灌每平方米苗床用稀释400~600倍药液3kg,每 15天浇一次,共浇3次。大田期每株浇药液200mL,重点是根部;防 治黄瓜霜霉病,发病前以600~1000倍液喷雾,每7~19天喷一次, 或72.2%水剂,亩施90~180g,对水喷雾3~4次。

42 氨基甲酸酯类、甲氧基吗啉类等其他类杀菌剂
氟吗啉 制剂:50%、60%可湿性粉剂、35%烟剂等。 因氟原子特有的性能如模拟效应、电子效应、阻碍效应、渗透效 应,因此氟吗啉的防病杀菌效果倍增,活性显著高于同类产品。     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具有治疗活性高、抗性风险低、持效期长、 用药次数少、农用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 顺反异构体组成的化合物烯酰吗啉仅有一个异构体(顺式)有活性。 氟吗啉对甲霜灵产生抗性的菌株仍有良好的活性。持效期为16d, 推荐用药间隔时间为l0~13d,在同祥生长季内用药次数减少,不仅减 少劳动量,而且降低农用成本;测产试验表明在降低农用成本的同 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43 烯酰吗啉: 氨基甲酸酯类、甲氧基吗啉类等其他类杀菌剂 制剂:单剂DC、WG、WP,如50%WG,混剂69%WP(烯 酰吗啉+代森锰锌)。
适宜作物:黄瓜、葡萄、马铃薯、荔枝、辣椒、十字 花科蔬菜、烟草、苦瓜等。     防治对象: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马铃薯晚疫病、 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荔枝霜 疫霉病等。应用烯酰吗啉推荐使用剂量为150~450g/hm2。 为降低抗性产生的几率,通常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如69% 安克·锰锌等。

44 氨基甲酸酯类、甲氧基吗啉类等其他类杀菌剂
防治黄瓜、苦瓜霜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每亩用69%安克·锰锌100~133g。 防治辣椒疫病、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马铃薯晚疫病,每亩用69%安克·锰锌133~167g。 防治荔枝霜疫霜病,每亩用69%安克·锰锌167g。 防治黄瓜、辣椒、苦瓜、马铃薯、烟草、十字花科蔬菜病害时喷液量为每亩60~80L,葡萄每亩150~200L,荔枝每亩80~l00L。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l0d喷1次,连续喷药3~4次。

45 抗菌素 井冈霉素 毒性:属低毒杀菌剂。纯品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2000毫克/公
无中毒反应。对鱼类低毒,鲤鱼TLM(96h) LD50>40毫克/升。 剂型:5%、30%水剂,2%、3%、4%、5%、12%、15%、17%水溶性粉剂, 0.33%粉剂。 特点: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易被菌体细 胞吸收并在其内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水稻纹枯病,也可用于水稻稻曲病以及蔬菜和棉 花等作物病害的防治。 

46 抗菌素 使用方法 1、水稻病害的防治 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前期或盛发
1、水稻病害的防治 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前期或盛发 初期,每次每亩用5%可溶性粉剂 g,兑水75-100kg,针兑水稻中 下部喷雾或泼浇,间隔期7-15天,施药1-3次;水稻稻曲病,在水稻孕 穗期,每亩用5%水剂 mL,兑水50-75kg喷雾。 2、棉花立枯病的防治 用5%水剂 倍液,按3mL/m2药溶 液量灌苗床。 3、麦类纹枯病的防治 用100kg种子用5%水剂 mL,对少量 的水均匀叶喷在麦种,搅拌均匀,堆闷几小时后播种。也可在田间病株 率达到30%左右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 mL,兑水60-75kg喷 雾。


Download ppt "第四章 杀菌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