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課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課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課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2 故事背景 春秋時代,魯僖公三十年,晉、秦兩國聯合攻打弱小的鄭國。

3 春秋經文 僖公三十年四月:晉人秦人圍鄭。 春秋 唐代手抄

4 賈姬(無子) 齊姜 穆姬-適秦穆公 申生-世子自殺 晉獻公 大戎狐姬-重耳(舅舅狐偃) 小戎子-夷吾(晉惠公) 驪姬-奚齊(被殺)
    齊姜 穆姬-適秦穆公        申生-世子自殺 晉獻公 大戎狐姬-重耳(舅舅狐偃)     小戎子-夷吾(晉惠公)     驪姬-奚齊(被殺)     驪姬娣-卓子(被殺) 獻公-奚齊-卓子-夷吾(惠公)-懷公(夷吾子) -文公(重耳)-襄公-靈公(被趙穿殺)趙盾拭其君 --成公—景公(趙氏孤兒)

5 歷史背景—晉文公出亡 魯僖公二十三年 晉文公(重耳)流亡國外十九年 1.奔狄:在狄十二年,娶季隗 (ㄨㄟˇ)為妻,生伯鯈 (ㄔㄡˊ)、叔劉。
魯僖公二十三年  晉文公(重耳)流亡國外十九年 1.奔狄:在狄十二年,娶季隗 (ㄨㄟˇ)為妻,生伯鯈 (ㄔㄡˊ)、叔劉。 2.過衛:衛君不禮。 (衛農人贈土,重耳怒,狐偃勸以有土斯有國,當賀!)

6 歷史背景—晉文公出亡 3.及齊:齊桓公以女齊姜妻之(贈馬八十匹) 追隨者密謀強行離開,桑女聽之)
 追隨者密謀強行離開,桑女聽之) 4.及曹:曹共公聞重耳駢脅(肋骨一整排相連),欲觀其裸,浴,薄(靠近)而觀之

7 歷史背景—晉文公出亡 5.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6.及鄭:鄭文公不禮(大夫叔詹勸以禮遇不受)

8 歷史背景—晉文公出亡 7.及楚:答應退避三舍以報楚成王之恩。(城濮之戰中實踐)
8.至秦:秦穆公將懷嬴等五女妻之。以秦穆公之力返晉,為晉文公。

9 《春秋》 孔子據魯史而作。 起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西狩 獲麟為止。
起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西狩 獲麟為止。 歷述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間事。 為編年史之祖。

10 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西元前六三○年)。記秦、晉合兵圍鄭,鄭國情勢危急,大夫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往說秦君一事。

11 題解 燭之武悉秦、晉間的矛盾衝突,巧其辭令,剖析利害,終使秦君撤兵,並派軍為鄭協防。兩大強國聯兵而來,分兵而去。鄭國終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12 題解 通篇文字簡潔,燭之武遊說秦君之語,句句聳動切中要害,打破「弱國無外交」的歷史定論。由此可知,外交人才折衝尊俎之功不亞於戰場交兵。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孫子

13 《左傳》名稱 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為〈春秋三傳〉之一。 左傳圖

14 《左傳》作者 相傳為春秋時魯國太史左丘明所撰。左丘明生平事蹟已不可考。 後失明,世稱盲左
孔子曾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可推其為人 左丘明

15 《左傳》來源 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及《漢書˙藝文志》記載,孔子據魯史記而作《春秋》,多所褒貶諱損,左丘明論輯本事而為之作傳,以明孔子不以空言立說。

16 《左傳》內容 《左傳》編年紀事,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各國之事。(周、晉、齊、秦、宋、楚、鄭、衛) 是研究春秋時代的重要史料。

17 《左傳》年代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哀公二十 七年。共歷十二公(隱、桓、莊、閔、 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二百五十五年。

18 《左傳》特色 敘事詳贍 文筆明暢 敘事完整詳實 刻畫人物形象生動 語言簡練字句優美

19 《左傳》價值 《左傳》不僅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書,亦是先秦時代文學極高的歷史散文名著。
其書詳於記事,特別擅於描寫戰爭場面,對後世史學及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20 《左傳》影響 漢代司馬遷、班固的史傳;唐代韓愈、柳宗元的散文;以至於明、清許多散文家都深受其影響。

21 《左傳》評價 晉朝范寧: 左傳「豔而富,其失也巫」 左傳》尤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相斫書)
歷來研究者常把它和《史記》並稱,尊為歷史散文之祖 晉朝杜預自稱有「左傳癖」。[

22 十三經 三經:詩、書、易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爾雅、孝經、論語、孟子 (3經+3禮+3傳+4=13經)

23 春秋三傳 三傳皆為解釋春秋經而作。 三傳皆為十三經之一 三傳

24 春秋三傳比較 左傳左丘明撰長於敘事古文經 公羊傳公羊高撰長於釋義今文經 穀梁傳穀梁赤撰長於釋義今文經

25 春秋三傳比較 文字特色而言 左傳豔而富,其失也巫 公羊傳辯而裁,其失也俗 穀梁傳清而婉,其失也短

26 春秋三傳解經之比較 以驪姬亂政為例 *《春秋》:「僖公五年,春,晉侯殺其世子申生。」
*《公羊傳》:「曷為直稱晉侯以殺?殺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 *《穀梁傳》:「目晉侯斥殺,惡晉侯也。」

27 春秋三傳解經之比較 《左傳》: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爲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 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太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太子祭於曲沃,歸胙於公。公田,姬置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太子。」太子奔新城。公殺其傅杜原款。或謂太子:「子辭,君必辯焉。」太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 十二月戊申,縊於新城。姬遂譖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28 前情提要(僖公28年)晉文公向衛借道伐曹以報窺浴之仇, 楚救曹衛而伐宋,晉楚對陣,楚成王不想打,楚帥子玉好大喜功,於是成王給他180 輛兵車出戰,晉國為守當初之信,先退避三舍。

29 晉楚城濮之戰 經文: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 秦師及楚人戰于城濮。楚師敗蹟。
夏四月戊辰,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小子憖次(駐紮)于城濮。楚師背郤(背靠險阻的丘陵地)而舍(紮營),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苺苺,草盛貌),舍其舊而新是謀。(忘舊恩愁,謀新霸業)」公疑焉。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候,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喻山河險固),必無害也。」

30 公曰:「若楚惠(恩)何?」欒貞子曰:「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思小惠而忘大恥,不如戰也。」晉侯夢與楚子搏,楚子伏己而嘏(吸吮)其(己)腦,是以懼。子犯曰:「吉。我得天(仰躺),楚伏其罪(趴下),吾且(將)柔之(使順服)矣!」

31   子玉使鬥勃請戰,曰:「請與君之士戲,君馮(憑)軾而觀之,得臣(子玉)與寓目焉。」晉侯使欒枝對曰:「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未敢忘之),是以在此。為(以為)大夫退(兵),其(豈)敢當君(擋晉君)乎!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將領):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明朝)將見。   

32 晉車七百乘,韅、靷、鞅、靺(駕車之物)。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觀師,曰:「少長有禮,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增加)其兵(軍備)。己巳,晉師陣(列陣)于莘北,胥臣以下軍之佐當(幫忙抵擋)陳、蔡。子玉以若敖六卒(180車)將(領導)中軍,曰:「今日必無晉矣。」

33 子西將左,子上將右。胥臣蒙馬以虎皮(以虎皮蒙馬),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師潰。狐毛設二旆(分兩路)而退之。欒枝使輿曳柴(戰車拉著樹枝)而偽遁,楚師馳之。原軫、郤溱以中軍公族(精銳)橫擊之。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師潰。楚師敗績。子玉收其卒(收兵)而止,故不敗。

34 僖公30年 秦晉圍鄭

35 課文 

36 秦晉鄭位置圖

37 段落大意 第一段  言晉、秦圍鄭的原因 1晉出兵「以其無禮於晉」-(遠因) 「貳於楚」-(近因), 秦則師出無名;
2交代軍隊駐紮的情形,為後文埋下伏筆。

38  僖公三十年    左 傳    晉侯(晉文公重耳)秦伯(秦穆公)圍鄭,以(因為)其(他,指鄭國文公)無禮於晉(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貳於楚也(且事楚,對晉有貳心,轉品V.)。晉軍(軍隊駐紮。V.)函陵,秦軍氾南(表示危險已迫在眉睫)。

39 段落大意 第二段  佚之狐推薦燭之武臨危受命前往遊說秦伯。

40 佚之狐(佚狐)言於鄭伯(文公)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假設句),師(敵軍)必退。」
公從之(他的話)。

41 (……,可見此處有跳脫,接得非常快,中間還有文公召見之事)(省主詞--燭之武)辭(辭謝)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委婉埋怨文公不能用己)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君能認錯)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指出共業--覆巢之下無完卵)」 (省主詞--燭之武)許之。

42 段落大意 第三段  燭之武以「利害」說秦伯。

43 夜縋(以繩綁使垂下)而出(出城)。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表明不是懇求不打我國-很有格)。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若亡鄭對您有益),敢(謙詞)以(省之字)煩執事(左右做事的人,借指秦君,敬詞)。

44 越國(指越過晉國)以鄙遠(鄙,邊邑,以遠國作邊邑,v,轉品), 君知其(此事)難也。
焉用亡鄭以陪(倍,增加)鄰(激問,指晉國)?鄰之厚,(省即字)君之薄也(表示會失去國際平衡)。 1-就地理位置分析-滅鄭有害無利(實筆)

45 若舍(捨)鄭以為東道主(東行出使的主人),行李(使者)之往來,共(通供)其(指使者)乏困(缺乏的物質及困頓的休息),君亦無所害。
2-就不攻鄭分析-留鄭無害有利(實筆)

46 且君嘗為(給)晉君(指惠公夷吾)賜(恩惠)矣!許君焦、瑕,朝濟(渡黃河,指回國)而夕設版(版築工程,指設下國防工事)焉(極言其背信之速),君之所知也。(故意張冠李戴--把晉惠公、文公混為一談)
3--就歷史經驗挑起仇恨—晉曾背信於秦(半虛半實)

47 夫晉 ,何厭(通饜。滿足)之有?(有何饜之倒裝)
既東封(拓封土,v)鄭(東邊吞鄭拓廣封土),又欲肆(放縱,指拓展)其西封(西邊國土,轉品v-n), 若不闕(通缺,指攻打)秦,將焉(何,那裡)取之(土地)?

48 闕秦以利晉,唯(希望)君圖(想一想)之。」
4-以未來假設離間秦晉-滅鄭有大害 (虛筆)  

49 段落大意 第四段  記秦伯為巧言所動,與鄭結盟(消極),並為之協防(積極)。

50 秦伯說(通悅),與鄭人盟(結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防守)之,乃(才)還。-秦伯不想讓晉國獨得利益,才會派人幫忙防守。   

51 段落大意 第五段  記晉文公權衡得失,亦退兵。

52 子犯(舅犯狐偃,是晉文公的舅舅)請擊之(秦軍),
公曰:「不可,微(無)夫(此,指稱詞,此人-秦穆公)人力不及此(不能到這個境界-指回國為君)。因(憑藉)人之力而敝(破敗,攻打)之(指忘恩負義),不仁。失其所與(與,友好,所與指結盟之國),不知。以亂(分裂)易(代替)整(團結),不武(不合軍事原則)。吾其(將)還也。」亦去之。

53 故事發展 開端:秦、晉圍鄭 原因是: (1)晉文公流亡鄭國時,鄭未以禮  相待。 (2)鄭對晉不忠實,與楚國交好。

54 故事發展 發展 鄭文公說服燭之武游說秦伯

55 故事發展 高潮 燭之武游說秦伯 (1)抬舉對方:  弱小的鄭國有求於秦國,故對秦表現出謙卑的態度。

56 故事發展 高潮 燭之武游說秦伯 (2) 陳述害處:  分析秦國要越過晉國才能到達鄭國,滅鄭擴大晉國的土地,對晉有利,對秦不利。

57 故事發展 高潮 燭之武游說秦伯 (3) 予以利誘:  如果秦不滅鄭,鄭可以在秦往來道路上作東道主,供給秦國使者需要。

58 故事發展 高潮 燭之武游說秦伯 (4)挑撥離間:
 提起歷史恩怨,指責晉惠公無信用,答應  割地卻失信;言晉國貪得無饜,破壞秦   、晉兩國的關係。

59 故事發展 結果 秦與鄭結盟,晉文公退兵 班師回朝

60 課文賞析 《左傳》一書善於運用對話方式表達複雜故事情節,本文以對話為主,敘事層次分明。

61 文章結構表

62 課文賞析 有害無利 有利無害 燭之武游說秦穆公論點 地理分析: 越國以鄙遠 利誘秦國: 舍鄭以為東道主 離間秦晉: 鄰之厚,君之薄
地理分析: 越國以鄙遠 利誘秦國: 舍鄭以為東道主 離間秦晉: 鄰之厚,君之薄 朝濟而夕設版 晉何厭之有 攻鄭 有害無利 捨鄭 有利無害

63 課文賞析 晉文公退兵之因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曾受恩於秦    ﹙仁義之心) 2.失其所與,不知:
 破壞友好氣氛   3.以亂易整,不武:  不想以武力服人   ﹙仁義之心) ﹙明智之舉﹚ ﹙用武之道﹚

64 課文賞析 人物性格分析— 燭之武 不滿未被重用 邏輯分析力強 有膽色富口才 思辯能力高強

65 課文賞析 人物性格分析— 佚之狐 知人善任 見識卓越

66 課文賞析 人物性格分析— 鄭文公 接納意見 勇於認錯

67 課文賞析 人物性格分析— 秦穆公 接納勸說 以國為重 謹慎從事 審慎圖之

68 課文賞析 人物性格分析— 晉文公 顧全道義 考慮全局 處事冷靜

69 課文賞析  本文展現出燭之武高超的遊說技巧,燭之武指出亡鄭對秦的害處乃從反面說明事理,強調舍鄭對秦的好處又是從正面說明事理,以「正反論辯」手法展現其辯才,增加說辭感染力,完成遊說目的。

70 語文知識 本課成語 鄰厚君薄: 損害自己便利別人。 亡鄭陪鄰: 比喻於己無益徒然有利他人。 以亂易整: 以分裂代替團結。

71 語文知識 修辭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婉曲 焉用亡鄭以陪鄰:設問(激問) 鄰之厚,君之薄:映襯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誇飾 夫晉,何厭之有:設問(激問)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設問(激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如;以亂易整,不武:排比

72 語文知識 轉品 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用 且「貳」於楚也:數詞作動詞用 越國以「鄙」遠:名詞作動詞用 失其所「與」:連詞作動詞用
肆其西「封」:動詞作名詞用

73 古今字 舍----捨 共---供 厭---饜 闕---缺 說---悅

74 秦晉殽之戰 (僖公32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打算)殯於曲沃,出絳(都城),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越境而過)我,擊之,必大捷焉。」

75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鑰匙),若潛(暗中)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遠方之國),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國)備之,無乃不可乎(不是不好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獲),必有悖心(背心)。且行千里,其(則)誰不知?」)

76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觸霉頭)公使謂之曰:「爾(你)何知?中壽(六十),爾墓之木拱矣(你已死很久了)。」蹇叔之子與(參加) 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臯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避)風雨也。必死是間(在這裡),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77 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冑(盔甲)而下,超乘者(馬上跳上車)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于王曰:「秦師輕(佻)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大意)。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作買賣)於周,遇之,以乘韋(熟牛皮)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行軍經過我國),敢(謙詞)犒從者,不腆(謙)敝邑,為從者之淹(長期停留),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於鄭。

78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車輛裝備)、厲兵(磨好兵器)、秣馬(餵飽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曰:「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因此)脯資餼牽竭(肉乾吃光了)矣,為吾子之將行也。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給我國清閒一下,意思說趕快走啦),若何?」杞子奔齊,逢孫、揚孫奔宋。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沒望)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將)還也。」滅滑而還。

79 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勞動軍隊),天奉我(給我機會)也。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必伐秦師。」欒枝曰:「未報秦施(恩惠)而伐其師,其(豈)為死君(國君死了嗎)乎?」先軫曰:「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指鄭),秦則無禮,何施之為?(為何施)吾聞之;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80 謀及子孫(為子孫謀劃),可謂死君(怎可說是君死了之故)乎?」遂發命,遽興姜戎(外籍部隊)。子墨衰絰(襄公把喪服染黑),梁弘御戎,萊駒為右。夏四月辛巳,敗秦師於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

81 文嬴(文公從秦娶來的女子)請三師(前面三人)曰:「彼實構(造成我們分裂)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滿足),君何辱(己)討(伐之)焉?始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 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夫(士兵)力而拘諸原,婦人暫(短暫請求)而免諸國,墮軍實(毀壞戰勝成果)而長(助長)寇讎(士氣),亡無日矣!」不顧而唾。

82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縛虜)釁鼓(祭鼓,指沒殺他),使歸就戮於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將不忘你的恩);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三年後必來復仇)。」

83 秦伯素服郊次(穿白衣在郊外等),鄉(對著)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使你們受辱),孤之罪也!」不替(更替)孟明。「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目 疾,指過失)掩大德。」

84 語文知識 字義比較 (A)以:  「以」其無禮於晉--由於  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來 (B)知:
 君「知」其難也  知道  失其所與,不「知」  明智

85 語文知識 字義比較 (C)夫:  「夫」晉,何厭之有 發語詞,無義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這,此 (D)與:
 秦伯說,「與」鄭人盟跟、和  失其所「與」   交好

86 語文知識 文言文當中,通常句子都會略去主語,因此閱讀時要根據上下文意思,以確定句子的主語,才能避免誤解。

87 語文知識 試根據文章內容,在括號中寫出下列句子的主語:
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國危矣! ( 公 )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 ( 燭之武 ) 辭曰 :「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 無能為也已。」

88 語文知識 (燭之武) 許之。夜縋而出。 (燭之武) 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秦)行李之往來,(鄭)共其乏困。」
君嘗為晉君賜矣,( 晉君 )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 秦軍 ) 乃還。

89 左傳名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立德、立功、立言 三折肱而成良醫
一日縱敵,數世為患。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90 左傳成語 《左傳》是先秦時代著名的歷史散文名著,它以簡鍊的言語描繪紛雜的歷史事件,其名言、故事更是令人津津樂道。
請閱讀下列文句,配合意義的解說寫出妥切的詞語。

91 左傳成語 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抗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宣公15年) 結草銜環:死後報恩。

92 左傳成語 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宣公4年) 食指大動:指有美食可吃的預兆

93 左傳成語 (重耳)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僖公14年) 行將就木:喻人快死了

94 左傳成語 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楚材晉用:本國人才為他國所用

95 左傳成語 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詩》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國何為?」 齊大非耦:耦,配偶。
喻女方門第太高,不適合議婚。

96 左傳成語 治絲益棼:棼,ㄈㄣˊ。 喻做事不得要領,越做越亂。
公問於眾仲曰:「衛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治絲益棼:棼,ㄈㄣˊ。 喻做事不得要領,越做越亂。

97 寫作方法指引 以人物的對話來交代情節發展 燭之武分別用了離間、利誘、陳述利 害的說辭手法

98 問題與討論 Q:燭之武用什麼理由推辭游說秦君的任務?可見鄭伯以前怎樣對待他?
A:燭之武說他年輕力壯的時候尚且未得到重用,如今年紀老了,更無法有所作為。由這段話可見鄭伯以前沒有重用燭之武。

99 問題與討論 Q:對於燭之武的推辭,鄭伯有哪兩點回應?鄭伯的答覆顯示了他的為人怎樣?
A:鄭伯有兩點回應:承認以往沒有重用燭之武是自己的過錯;指出鄭國滅亡對燭之武也沒有好處。另外,鄭伯作法顯示他勇於承認錯誤,鄭伯也長於遊說別人。

100 問題與討論 Q:燭之武游說秦穆公時用了哪些方法? A:(1)分析亡鄭的害處  (2)指出舍鄭的好處  (3)離間秦 晉兩國     

101 Q:燭之武游說秦穆公,表現他的什麼才能?
問題與討論 Q:燭之武游說秦穆公,表現他的什麼才能? A:(1) 善於揣摩心理    (2) 思辨能力強  (3) 詞鋒銳利

102 問題與討論 Q:由晉文公拒絕子犯請求進兵擊秦的一段話,可見晉文公所持的理由是什麼?又可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A:(1)出兵乃不仁、不智、不武之事。  (2)可見晉文公為人顧全道義,為大局 著想,處事冷靜,絕不草率。

103 牛刀小試 Q:<燭之武退秦師>一文,燭之武說服秦穆公的論點,不包括:
(A)越國以鄙遠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闕秦以利晉 (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Ans: (B)

104 牛刀小試 Q:燭之武辭鄭伯所請,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他話中的意思是: (A)感歎光陰流逝,歲月不待人
(B)因為身已衰老,自覺慚愧,怕有辱鄭伯所請 (C)埋怨以前未受重用,不想出力 (D)回憶壯年風光,自認猶有年輕時的能力 Ans: (C)

105 牛刀小試 Q:「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其中兩「封」字 (A)皆為動詞 (B)皆為名詞 (C)上「封」字為動詞,下「封」字為名詞 (D)上「封」字是名詞,下「封」字是動詞。 Ans: (C)

106 牛刀小試 Q:燭之武最後以何語點醒「秦伯亡鄭無益」? (A)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B)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C)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D)焉用亡鄭以陪鄰  Ans: (D)

107 牛刀小試 Q:下列文句皆,何者為「先果後因」的選項? (A)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B)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D)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Ans: (A)

108 相關類文選讀 1.<蹇叔哭師>(左傳) 2.<秦師入滑>(左傳) 3.<史記 十二諸侯年表序>(史記) 4.<陰飴甥對秦伯>(左傳)

109 好站相連 燭之武退秦師—說話的藝術(PPT) 介紹左傳與國學相關學習,段落分析說明。 燭之武退秦師—片言退敵 屬於學習單內容,包括左傳國學內容、課文分析、劇本改編、人物心理分析、作法討論。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五十五期2000/9/1 以評論左傳一書為主,分別從「艷」、「富」、「巫」來看這本書。 中文學術區--燭之武退秦師 以燭之武退秦師文章內容分析為主,並補充文章作法討論。 成功大學中文系張高評教授《燭之武退秦師-文章鑑賞》(國文天地第十六卷第八期)

110 圖片出處 P.2http://www.pts.org.tw/~web/special/010522.htm


Download ppt "第十一課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