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 張治錦 外文系 B

2 憂鬱症相關定義 重大憂鬱性情緒失調 ,通常簡稱為憂鬱症,可能嚴重擾亂生活,影響胃口、睡眠、工作及人際關係。
憂鬱症的症狀是多樣化的,病患的感受及症狀的描述亦隨著憂鬱症的輕重程度、病程與年齡等因素而不同。

3 憂鬱症相關症狀 情緒症狀: 認知(思考)症狀: 專注力差、記憶力差、猶豫不決、思考變慢、失去動機。 身體症狀:
憂鬱情緒、廣泛受限的情緒品質、易怒、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失去樂趣)、罪惡感、失去日常生活的興趣、社交退縮、自殺的想法。 認知(思考)症狀: 專注力差、記憶力差、猶豫不決、思考變慢、失去動機。 身體症狀: 睡眠障礙、失眠、嗜睡、食欲改變、體重減輕、體重增加、疲勞、頭痛、便秘、疼痛的狀況惡化。

4 打破迷思 1996年由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六個月的研究期間:
超過6%介於九歲到十八歲的兒童青少年患有憂鬱症。5%的人患有重憂鬱症。 據估計有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當中某個時期會經歷到嚴重憂鬱症,許多患有嚴重憂鬱症的人是在青少年期經歷第一次發作。 青少年期發病的憂鬱及換及雙極性疾患,可能比成人期發病的同樣疾病更加嚴重,也更難治療。

5 正常青少年 V.S 青少年期憂鬱症 艾力克森 - 生命週期階段,並針對青少年時期提出「認同危機」的概念。
心理學家詹姆士.馬西雅提出發展「提前關閉」概念-缺乏開放性的自我探索體驗。 青少年們的確比較有情緒低迷的狀況,悲慘和憂鬱的感覺也比較普遍。

6 青少年憂鬱症症狀 某些嚴重憂鬱的青少年會出現一些失去現實感的症狀: 妄想和幻覺,成為「精神病症狀」

7 青少年期的情緒疾患 重鬱疾患- 憂鬱症會完全攻克青少年直到所有症狀完全展現出來,包含妄想與幻覺,特別是易怒及悲慘情緒較明顯,特徵是會有復發性的重鬱「發作」。 輕鬱疾患- 以「壞心情」為特徵疾病,可能持續好幾個月甚至是好幾年,是一種慢性憂鬱,不如重鬱症劇烈,為「悶燒」型態,多數年輕病人症狀最後會狂燒成完全的重鬱症或雙疾性疾患。

8 雙極性疾患- 躁狂的亢奮和爆躁易怒加上憂鬱
症的負向思考情緒,原被命名「躁鬱症」 1.第一刑雙極性疾患: 充分發展的躁狂發作及深沉且令人癱瘓的憂鬱 2.第二型雙極性疾患: 完全發展的憂鬱發作以及「輕躁狂」的發作 3.循環性情感疾患: 常出現短期(幾天/幾個禮拜)憂鬱症狀和輕躁狂 4.雙疾性光譜疾患: 患有某種雙極性疾患卻不完全符合以上類型的 特徵

9 抗憂鬱藥物 藥物治療研究較難在年輕人上實施,因較不願讓孩子參與研究及年輕人的藥物劑量拿捏比成人複雜(體重比例、脂肪組織、器官比例、副作用及個體對藥物的反應等) 三環類抗憂鬱劑 百憂解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副作用太多且藥物過量所產生的毒性可能致死,較少被用來做抗憂鬱劑 主副作用為腸胃不適、腹瀉、嘔吐、產生刺激性,但過量不會有毒性 原用於治療肺結核,會引發情緒高昂,服用需對多項飲食有限制,主副作用為暈眩 用於年輕人不如用於成人有效,也不該作為首選藥物 研究顯示對兒童及青少年嚴重憂鬱症的確有療效 美國已極少使用於青少年,限制的食物太多有礙發育飲食均衡

10 情緒穩定藥物 鋰鹽 帝拔癲 癲通 樂命達 為雙極性疾患治療藥物,有預防再次發作效果,因治療劑量與毒性之間差距小,所以必須在血液中保持特定濃度範圍才有療效 可有效治療急性躁狂及預防雙極性疾患復發和降低其嚴重度,也比鋰鹽較不具毒性 在病患對其他藥物反應不佳時,可充當第二線情緒穩定藥物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 原為抗痙攣藥物,對雙極性或單極性憂鬱很有療效,適合加入情緒穩定劑中,有明顯抗憂鬱的效果 副作用 副作用與劑量多寡成正比,但都可被消除或處理。有口渴、嘔心、腹瀉、導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導致生產缺陷和精神遲鈍。 胃不舒服、嗜睡、食慾及體重增加、掉頭髮、導致高比例囊卵巢和嚴重肝臟問題 副作用與服用劑量有關,有嗜睡、頭重腳輕、噁心等問題,但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噁心、腸胃不適、暈眩、嗜睡及頭痛,最嚴重的是毒性表皮壞死,是種造成全身像三級燙傷的嚴重皮疹

11 其他治療 電痙攣療法(ETC) 在治療嚴重憂鬱症方面非常有效,同時適合雙極性疾患的躁期及鬱期,經常可能來快速顯著的症狀緩解,又稱為「休克治療」。併發症: 每次痙攣都是很激烈的動作,全身肌肉在短時間內同時收縮,有時力道強到足以讓骨頭斷裂,也可能呼吸停止和心律不整,有時甚至致人於死地。 現代ETC 因麻醉技術進步,治療前先全身麻醉和注射防異常心律藥物,使療程安全許多,但嚴重心肺患者不可接受治療,此療程也需停止服用藥物。

12 穿顱刺激(TMS) 類似ECT,但更容易實施,TMS在腦中組織中產生電量相當少,因此不會引發痙攣更不必打麻醉,過程中接保持清醒狀態,除了因刺激肌肉導致的痠痛感外,似乎沒甚麼特殊的副作用產生。 (TMS) ( ETC)

13 諮商與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的療癒力量取決於病患能夠運用新的方式來思考自身情況;換句話說,治療的類型必須配合病患的問題及看待問題的方式。 認知行為治療 論點: 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出現長期且頻繁的憂鬱,是因為對自己及世界持有扭曲的觀點,憂鬱青少年傾向於「負向思考 」。治療:要求病患監督及紀錄自己的行為模式,挑戰認知偏差,協助病患找出自動化負向思考並以正向方式詮釋事件,教病患修正行為和認知重構。

14 人際取向心理治療 論點: 憂鬱症最好從個人連結的脈絡加以了解,不管真正的潛在原因為何,總是與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密不可分。治療:試圖幫助青少年學會一種更加開放的溝通方式,學會傾聽別人,並且幫助青少年覺察自己的需求,發展擁有成人般的對自己的期待、更能了解父母的觀點。 家庭治療 論點:患有憂鬱症青少年通常會將自己孤立在家庭成員之外,易怒及干擾行為等症狀也會造成語家人間的負向互動,家庭壓力緊張可預測青少年憂鬱症的復發。治療:幫助家庭重新建立建設性的關係,藉由減少青少年的孤立及父母的批評,以及增進家庭的凝聚力。

15 領悟取向心理治療 論點:失望和成就、情感與憎恨、恐懼和鼓舞、熱情及擔心,都是值得探索的,藉由了解症狀的方式為將症狀當作指出潛在衝突的信號。治療:在一段期間內(幾個月甚至幾年)與一位治療師個別會談,討論自己過去和現在的經驗和感覺,目標放在有更好的自我了解、接納及個人成長。 團體心理治療 論點:對青少年來說,他們比較願意向同儕談論感覺。假如回饋及觀察是來自同儕,而非一個成人治療師,他們也比較容易接受。治療:在一個團體中,青少年可以彼此示範及練習社交技巧,也能從同年齡、同儕的陪伴及相互支持中獲益。

16 常與青少年憂鬱症「共病」的疾病 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 與情緒疾患共病高達75%,尤其雙極性疾患最難治療 酒精與藥物濫用 飲食疾患
與情緒疾患共病出現,自殺成功危險性大幅提高 飲食疾患 主要發生在青少女,多數與情緒疾患合併出現頻繁 割傷與其他自傷行為 自傷並非自殺,只是想從疾病情緒中找尋短暫的解脫 情緒疾患遺傳學 雙極性疾患患者親人得到重憂鬱症是一般的兩到十倍。

17 青少年憂鬱症如何好轉? 成功的治療策略 (診斷/ 選擇治療團隊/ 服藥/ 心理治療/ 健康生活型態) 家庭角色扮演 做好事前緊急準備
(辨認症狀/ 參與治療/ 支持/ 理解/ 鼓勵) 父母:以開放、真摯、誠懇的心養育保護及監督 做好事前緊急準備 (預先做好危機計畫 / 可向誰尋求協助) 保持樂觀向前看 (藉由科技發展,治癒夢想終將成為可能/ 是有理由期待未來的)

18


Download ppt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