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陳振成6A(2) 陳廷鋒6A(3) 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陳振成6A(2) 陳廷鋒6A(3) 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陳振成6A(2) 陳廷鋒6A(3) 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

2 通鑑介紹 司馬光與司馬遷並稱為古代史家雙絕「兩司馬」,是因為留下一部300萬字的中國首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通鑒294卷中,戰國秦漢622年歷史佔23% , 魏晉南北朝369年佔37% , 隋唐五代共371年佔40% , 可見是詳今而略古的表現

3 書名 本書初編時,欲名為歷代君臣事蹟 然英宗以後,神宗初,聽司馬光進讀其書,認為「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資治”就是能幫助皇帝治理天下) ,遂名之曰資治通鑑 可知通鑑一書實是為帝王統治國家之參考書

4 寫作動機 《資料通鑑》是司馬光窮畢身之力撰寫而成之書,他大力搜集資料,記載了許多有關國家盛衰,以令君主一覽而得治國之道,能夠以史為鑑,有益于治世。 此外,司馬光更以「臣光曰」來發表見解,評論為君之道,事君之道,故此,這實為帝王不可不讀之書。

5 寫作動機 司馬光深知歷史書著有益于治道,然而,他發現當時欠缺一部簡明完整的通史
學者難以誦讀,更何況是日理萬機的君主,所以他心整理史籍,刪削去繁 「網羅眾家之說,,成一家之言」,以便君主一覽而得治國之道,作為君主借鑑之用。

6 寫作動機 司馬光希望藉歷代史實,對君主進諫諍,望君主知有所警愓,而勵精圖治 能夠「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
這足已證明司馬光在著作動機上是為帝王著寫。

7 經過 司馬光編箸《資治通鑑》是受命于皇帝之命
司馬光上獻《通志》一書後,探得英宗鼓勵及支持,並分配助手,開設書局,繼續編修《資治通鑑》成為一部帝王之書。 當司馬光順利撰寫《資治通鑑》後,宋神宗對此書也非常欣賞,更賜名《資治通鑑》,由此可見,司馬光之《資治通鑑》自始深受宋朝君主支持,所以被視為「帝王之書」。

8 經過 《資治通鑑》的編修方法嚴謹,是先搜集資料,編寫「叢目」,然後編成「長編」,再由司馬光刪削「長編」,成為定稿。
史料經過多次處理,令史書更精簡,如把六百多卷的《唐史長編》刪成八十一卷,如刪除一切災異、神怪等內容,更切合皇帝的需要,使君主一覽而得知歷代治亂興衰之事 可見,史料的刪削是君主度身訂造,故被視為「帝王之書」。

9 內容方面 記載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的史事,成為中國編年史中的一部鉅著。
司馬光只是講歷代君臣事蹟,排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事件 ,而以中央政府治亂興衰為主, 司馬光通鑑的內容而言,全書只有紀而無其他體例,實是一部只記帝王歷史的書

10 內容方面 通鑑對庸君,如漢靈帝、晉孝武帝等,均予以嚴厲之貶斥。而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傑主既有定其功,堪稱客觀
通鑑對庸君,如漢靈帝、晉孝武帝等,均予以嚴厲之貶斥。而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傑主既有定其功,堪稱客觀  強調「為治之要,莫善於用人」,反對用人唯親及門閥,對一切急進的政治改革不以為然,讚漢初「蕭規曹隨」 歷代民變的起因,大多因貪官所致,如王莽末綠林赤眉皆「以飢寒窮愁起事」,東漢黃巾則因官吏侵掠而造反,儆醒帝王「水能蛓舟,亦能覆舟」

11 內容方面 對每一戰役中,雙方討論軍事計劃之情況,成敗分析及過程都有詳細的記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藉戰爭的描述,喚起北宋君臣上下以積極態度防範外敵 對歷史上中國與少數民族的戰爭記載詳盡,如漢武帝能雪「平城之辱」,唐太宗能洗刷「帝突厥」之辱大加讚賞 對不義之戰大加鞭撻,如唐玄宗時南詔之反,是因邊將措置失宜之過 治國得失及民族戰爭史實的敘述,給宋君主作借鑒

12 內容方面 《資治通鑑》以治亂為內容,強調對君主的教化作用,在篇章中有百多篇「臣光曰」的評論
全是針對帝王賢愚,治亂因由,經濟措施的評論,神怪的說法,也不加記載 令君主明白國家盛衰之興替,治國之道,內容嚴肅,完全是一部提供治國參考的「帝王之書」。

13 寫作手法 《資治通鑑》仿效《春秋》筆法,是站在統治者立場出發,全書側重統治階級的事跡
例如,它把天子的死叫作「夢」、「崩」、出遊則記「幸」,而且時有避諱政書之處,司馬光多只書其名和官位而不書其姓,如「魏王操」,足見他把天子放在最尊貴的地位 是一本強調忠君思想的「帝王之書」。

14 影響 元代學者胡三省曾言:「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
北宋以後各朝的君主,都閱讀《通鑑》以汲取治國經驗。 直至現代,統治者仍然好讀《通鑑》,如毛澤東曾讀此書七次,故可見此書對統治者的作用,歷久不衰,實難怪本書被視為「帝王之書」。

15 討論問題 你認為通鑑是一本史書或是帝王教課書? 你贊同司馬光是因編著帝王之書而寫通鑑 嗎?

16 完結


Download ppt "陳振成6A(2) 陳廷鋒6A(3) 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